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

華璋坊的芳儀堂,在東明朝就是遠近聞名的戲院,起初是市井平民聚集的場所,設施簡陋,後來被個頗有頭腦的商賈承接,經過大肆整修,設置雅室清座,並邀請名角兒在此開演,漸漸就成了文人雅客與貴族女眷賞戲的場所,普通平民就此在芳儀堂絕跡。

隨着名聲會的來京,芳儀堂率先邀得了他們登臺,整個華璋坊都熱鬧沸騰起來,香車寶馬源源不斷地進入華璋坊,其往來如雲的程度甚至勝過新歲元宵。

這已經是第十日了,今日過後,名聲會便不在市坊登臺,而開始去各大府邸開唱堂會。

正對戲臺的一席畫屏隔開的雅座裡,彭瀾眼看着臺上那“楚霸王”在絕唱中橫劍自刎,忍不住擊掌,轉臉看着楊柳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興致下來了幾分:“今年春宴極少,好容易盼得名聲會來了京都,我下了一圈兒帖子,結果只有你賞臉,卻又是心不在焉,真真掃興。”

楊柳輕輕一笑:“你有所不知,我小時候回祖籍住過一段兒,就看過名聲會演出,那時的幾個閨門旦真叫名角兒,後來聽說這名聲會也有了分支,今日看着這幾個,都極面生,許是因爲來了京都,戲本兒上更符合北方人欣賞的打鬧,倒不像我那時在南邊看的幾場雅緻,雖也是比普通要好,多少讓我想起了一些舊事,纔有些走神。”

彭瀾微微一默,說道:“是了,記得有回你與阿景閒話,說起那時在南邊兒住在楊妃家中,阿景還問過你識不識得一個叫衛冉的……可是想起了楊妃。”

“堂姐那時是很愛看戲的。”楊柳微微垂眸,掩飾好眼底的傷感。

彭瀾便轉了話題:“阿景與十一娘都不喜那些才子佳人傾心相許的戲,這回我聽說名聲會是以‘千金記’‘寶劍記’等爲主打,且以爲她們不會錯過,應瑜就不說了,是因爲有身孕,她們倆卻也不來。”

“阿景眼下管着中饋,哪還有從前那麼多的閒睱,至於十一娘……舞蔽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太子妃是她長姐,韋家這時也被人盯得緊,她哪有心情出來聽戲。”

彭瀾微微頷首,並沒有再深談政事,眼光微睨間,卻瞧見幾個錦衣男子不可一世的到了戲臺前,依稀聽得其中一人尖着嗓子要求班主來見。

楊柳也注意着了,不由和彭瀾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傾了傾身子壓低聲音。

“像是內侍,也不知是哪個皇子府。”彭瀾自然不以爲天子這時還有閒情聽戲,專程來請名聲會入宮獻藝。

楊柳到底曾經出入東宮,很認得幾個內侍女官:“是太子跟前的。”

彭瀾便有些不屑:“殿下這時倒還有這閒情。”

剛纔倒斃虞姬身側的楚霸王正是班主,這時正躬身請了那幾個趾高氣揚的訪客去後/臺。

他們之間的交談並沒消耗多少時候,那內侍三言兩語就達到了目的,又領着隨叢昂首闊步地離開,沒有答理班主的殷勤,眼睛都沒往呈上的茶盞瞄過。

班主抱揖恭送這幫不速之客離開,好一陣才直起腰來,不過略施粉彩的一張俊面上瞬息凝重,眼睛裡寒光一掠。

“出去守着。”那“虞美人”這時也闊步入內,揮手喝退閒人,嗓音卻再不似臺上時的柔婉悠揚,還帶着幾分冷沉,原來這也是個男兒身。

“是濯纓園。”楚霸王看向虞美人的目光似乎興奮,又帶着幾分壯志斷腕的悽烈。

“果然如此,真被那人料準了。”虞美人深深吸一口氣。

“準備多年,到底是被我們抓住了機會。”楚霸王劍眉斜挑:“縱使魂斷異鄉,也不妄大王對咱們家族的一番看重。”

“可惜不能手刃大隆狗皇帝,血我北原之恥。”虞美人妝容依然豔美,握緊的拳頭卻青筋勁爆。

“只要能成功刺殺太子,對大隆也是重創,再說這回他們還有內奸配合,必定是覦覷儲位的皇子,若能引發內亂,於我北原大有益處。”楚霸王也是緊握成拳,蹙起的眉頭仍有憂慮:“不過這些年在咱們身後助益之人,還未察明底細,他之身份如此神秘,又有這般能力,實在讓人驚心,我們是直奉王令潛入大隆,那人卻對你我身份瞭如指掌,一定是大王親信之中出了間細,只恐是別國心懷叵測,將來會對北原不利。”

“大哥不是已經遞書提醒大王留意……”

楚霸王長長一嘆:“只恐大王並不上心,罷了,該做的咱們都做了,問心無愧,你我爲國赴死,大王會記得咱們的忠心。”

北原細作們已存必死之志,在西郊宮苑濯纓園,太子尚不知他即將經歷死劫。

對於孔俊勸言自請離宮一事,太子並無不滿,反而十分贊同,濯纓園是仿江南美景建築,相比皇宮的大氣磅礴與嚴整公肅,顯得更加秀麗雅緻,又遠離父皇母后的管制,太子越發覺得輕鬆,甚至不無遺憾:“孤怎麼早沒想到,到了濯纓園,誰還管我聽曲飲酒。”

孔俊反倒哭笑不得,還是勸言道:“殿下,下臣雖建議您表面鬆弛,可是……您心裡也當有個成算,慶親王野心勃勃,舞蔽一事若不能化解……”

太子重重揮手:“有三弟與母后操心,必能化險爲夷,老四哪是對手。”

孔俊張了張嘴,只覺渾身無力:“若能渡過此劫,殿下再不能荒於政務。”

太子越發不耐:“莫說眼下有父皇在上,政事輪不到孤指指點點,就算將來克承大統,身邊有你們這些賢臣輔佐,有母后掌管大局,有三弟做爲臂膀,何需孤事事操心,只要做到任人唯賢,一樣保證國泰民安。”

轉身摟過一個貌美的宮女,就叫擺宴:“正值風和日麗柳綠花紅,就把酒宴設在池上亭閣,叫幾個樂女來……對了,你不是說請了名聲會?去問問定在哪日唱堂會,單瑛連的大名可讓孤如雷貫耳,聽說他的扮相竟比女子還美,孤定要親眼領略。”

孔俊再是一番腹誹:我與黃陶商議着請名聲會唱堂會,原意無非是作戲罷子,好讓聖上以爲太子並不在意舞蔽一案,是清白無辜,敢情太子這是真把人給惦記上了?若是普通貴族紈絝,追捧個把戲子不算大事,可太子身爲儲君,怎能把心思耗廢在這些上頭,父親當初以爲太子溫弱,對孔家將來纔有好處,但到這程度也太過了些,再讓太子這麼荒廢下去,真能如願克承大統?

孔俊心神不寧,再與黃陶商量,提議唱堂會的事還當慎重。

黃陶哪裡容孔俊反悔,不讓刺殺事件發生,他怎麼立功,怎麼能徹底消滅三皇子?一定要保名聲會這幫刺客順利進入別宮,便笑道:“大人未免有些杞人憂天,唱個堂會而已,就算太子中意那單瑛連,也沒有把個外頭的戲班子留在別宮長駐的道理,等過了這段兒,太子回了東宮,更沒機會與外頭戲子結交,太子是個什麼心性大人還不清楚,時日一長,就把人拋諸腦後。”

孔俊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再說名聲會的事已經讓太子惦記上了,這時再阻止,太子也不樂意,那主犯起橫來,若任性着要親自去請,反而更加荒謬。

孔太保完全沒留意黃陶眼底的陰鶩。

數日之後,名聲會一行十餘人就這麼堂而皇之地進入了西郊別宮,當然要經過宮衛的搜檢,重點是在戲班帶進的行頭,諸如裝戴道具,因有武戲,難免有長劍鐵槍,不過宮衛們眼看劍未開刃,槍頭也是木製刷的銀漆,並不能傷人,便沒有截流。

衆戲子也都經過了搜身,確定身上不藏利器。

上晝戲子們就被人引進聽鸝館,佈置戲臺,準備排演,有內侍宮衛看守着,不讓他們隨意出入。

僻靜之處,“虞美人”單瑛連在好搭檔“楚霸王”的掩護下,脫下長靴,竟將靴底拆開,從裡頭取出一物——薄薄一片寒刃從布帶裡露出。

一把木製匕首,在單瑛連手中忽而一分爲二,原來刀刃是能從刀柄拔出。

將薄刃插入刀柄,再用紗條緊緊纏好接口處,單瑛連將這把臨時組裝的利器插於靴內,擡眸衝楚霸王一笑,恰若秋波一漾,美豔十分:“若我能接近太子,必能要他的命。”

“莫輕舉妄動,那人說了會有內應,等變動一起,他們會衝親兵下手,如此,咱們便搶得長劍在手,千萬忍耐,不要打草驚蛇。”楚霸王沉聲說道。

一場刺殺迫在眉睫,太子卻仍宿醉未醒,在他暫住的寢殿外,跟隨前來的韋、卓二妃正在橫眉怒對。

卓妃的刁蠻早被廢太子妃甄氏“養成”,積陋難改,素來不被太子所喜,韋妃自從被“扶正”,莫名其妙就失了恩寵,即使誕下小公主,也沒得太子多少眷愛,其實兩妃都是獨守空闈時多,偏偏還時常爭風吃醋,這不,今日又是狹路相逢,雖然太子身邊內侍堅守使命,把兩位都拒於門外,仍然免不了一場爭執。

吵吵嚷嚷一陣兒,依然沒將太子從宿醉裡驚醒主持公道,再兼着幾位內侍的苦口相勸,這對妻妾總算覺得沒趣,相繼冷哼一聲離開。

一旁的宮女丹荔鬆了口氣,這才輕舉蓮步,踏入太子寢宮之內。

牀榻之上,男子卻已經半坐起身,正揉着眉心的痛楚。

“殿下,奴婢這就喚人入內侍候起身。”丹荔上前福身,還不及起來,就被太子一把拉住臂膀:“不急。”

手掌一滑,手臂一收,丹荔就失了平衡,竟被拉入太子懷中。

卻並沒有更進一步地親熱,太子微有些落寞地問道:“熱河行宮那裡還是沒有回信?”

見人搖頭,太子長長一嘆,半闔着一雙單鳳眼,顯得十分沮喪:“阿蓮一定是埋怨着我。”

“殿下,太子妃也是擔心書信來往過頻,反而露了痕跡……殿下對娘娘處處關懷,娘娘雖被禁行宮,有殿下費心打點,那些奴才也不敢半分輕怠,娘娘定會感激殿下的恩德。”丹荔說話時,眼圈微微泛紅。

“阿蓮被禁行宮,身邊一個親信都沒有,與她從私邸進宮的幾個,大多被處死……就連碧荷也……她定是被人媒害,孤絕不相信卓妃那回小產是她下的手,阿蓮說了沒有,孤信之不疑。”

丹荔的眼淚就滑落下來:“奴婢唯有一個心願,就是等着太子妃有朝一日能從別宮回來,奴婢還能侍候太子妃。”

“一定有那一天。”太子擲地有聲。

丹荔滿懷感激,卻掙扎着站起:“奴婢還是服侍殿下梳洗吧,殿下莫非忘記今日請了堂會?”

太子纔想起有這回事:“孤剛剛聽見外頭吵吵嚷嚷,可又是那兩個不知所謂的女人?千萬別讓她們跟去聽鸝館,免得掃興。”

有韋、卓兩個妒婦在場,太子可放不開手腳和美人們“共享怡樂”,再者今日還有名盛大隆的單瑛連,好容易有親近名角兒機會,太子可不想聽那兩妃說教。

隨着太子下令,將“早膳”擺在聽鸝館,他要與名聲會諸人共用,起駕離開後,寢殿裡恢復清靜。

丹荔轉過長廊,那裡有員灰衣內侍站值。

“雲雀今日自己當心,別被捲進稍候變故。”內侍沉聲說道:“你的家人,已經平安抵達西樑,從此富貴,再非奴籍。”

丹荔長長吁氣:“殿下他……”

“閒話莫問,候命而動,等到了時機,我自然會交待你如何行事。”內侍語氣更加陰沉:“做完這件,你也算解脫,可萬一有個差池,你的父母兄弟……”

“婢子決不敢累及殿下。”丹荔立即說道。

那內侍輕輕一笑,再也沒有多說。

第六百二十一章 盡在籌謀,世子心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時習務,閒來踏歌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六百九十一章 黃氏“錯識”,張大不蠢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離析,果遭“天遣”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兩百七十六章 舌燦蓮花,欲反黑白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絕別,九月之喜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五百四十六章 陳謀濫計,並不稀見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願達成,一變突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一百一十七章 註定糾纏,放手不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子絕斷,直面陰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子絕斷,直面陰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見,良禽擇木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五百七十八章 當衆揭露,劍指皇后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