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

遠瑛堂議計一定,黃氏很快就在與利氏“閒聊”時聽說了大長公主的不喜,利氏尚不知自己的頭腦簡單口舌發達是被人利用,所以黃氏並沒發現蹊蹺之處。

回到和瑞園後,她倒是冷笑起來——就說婆母沒有表面這般“寬容豁達”,無非是見着蘇明師承大儒,官制又經改革,必能通過科舉入仕,於是展示姿態允他認祖歸宗,一來也是怕引發閒言碎語,有這麼個庶子明晃晃地存在,瞞得了一時還能瞞過一世?二來乾脆讓蘇明入族,尊她爲嫡母,將來也好把控。

可不,蘇明這回陽奉陰違,真中了個探花回來,大長公主就有些摁捺不住了,非但沒有好比旁家那般慶祝,人一回來,就拎去遠瑛堂教訓了一回。

這事,該給四皇子支應一聲。

黃氏拿定主意,卻沒有親自往四皇子府,而是打着去看望江月的名頭,讓江月前往討好。

她也是無可奈何,自打對門老王妃生辰之後,自家嫡母讓人來請,沒頭沒腦地訓斥了一場,讓她這個做姑姑的要多爲江月打算,別一昧地偏心旖景。

“景丫頭就是你婆婆的眼珠子,身後有整個衛國公府撐腰,嫁去王府,又成了老王妃的心尖尖,更別說世子對她的縱容,不需要你這個繼母爲她打算,也能在王府橫行,唯獨可憐的是月兒,父母是倚靠不住,你哥哥還得仰仗蘇家與楚王府爭取聖眷,在將軍府面前不能挺胸擡頭,就你這個當姑姑的,堂堂國公夫人,便是常常去將軍府走動着,月兒日子也好過着些。”

黃氏就知道,上回威逼不成旖景,江月這個難攤子得落在她的頭上。

一爲耳根清靜,二來也爲江月眼下與旖景是勢成水火,黃氏當然會維護幾分。

於是江月這回終於見着了秦妃,把這事情一說,情誼總算是又重新聯繫上。

接下來衛國公府的門檻就險些被上門“道賀”的人踏破,固然有的是出自真心,極大多數都在轉彎抹角地打聽四爺蘇明的婚事,又有極大部分明裡暗裡都打着“四皇子黨”的標籤。

不過其中也不乏五皇子、六皇子,甚至七、八、九幾個的母族或者擁躉。

甚至嚴家也聞訊而來。

他家倒沒尚且待嫁並且適齡的閨秀,就算有,也是和蘇明差着一輩兒。

嚴夫人是真心提醒大長公主:“聽說婚事是先過了小定……公主可別怪晚輩多嘴,實在已經聽見些人背後嚼牙,說您若真爲庶子打算,哪會趕在會試前定下個並非顯赫的姻親,若是等霽和高中探花,即便是庶子,也配得高門望族的嫡女。”

大長公主一臉正色:“我行得端坐得正,不怕這些人詆譭,已經是和林家過了小定,難道要背信?霽和是庶出,年齡也過了三十兒,若非高中探花,哪家高門望族願以嫡女相配?林家女兒溫柔賢惠,又知書達禮,出身是差着些,品貌足以爲配,我蘇家雖爲勳貴並非世家,也做不出背信棄義的事。”

自然也有人藉着飲宴喝大了舌頭的機會,把這些嫌話“吹”進蘇明耳裡:“雖說過了小定,可沒過大定作罷者也不算少,霽和眼下可不比當初,多少名門等着嫁女兒給你,可惜都是失望而歸……林家無勢,就算退定,難道還會與衛國公府理論不成?唉,霽和可是將來天子信臣,若得了門強勢的外家,前途不可限量。”

言下之義,無非就是嫡系打壓庶出的手段。

蘇明自然不以爲意,但因爲他沒有反駁,那些人且以爲計策達成,更兼着四皇子舉辦文會,蘇明赴會,與四皇子十分投契,更讓這一黨看到了無限希望。

四皇子一邊籠絡蘇明,還不忘把心思用在顧於問身上,他雖是寒門出身,卻有韋相這個岳丈,更高中狀元,自然也是前途無量。

於是顧於問有回赴宴,多喝了幾杯,當晚被四皇子殷勤挽留,歇在了皇子府。

迷迷朦朦地睜開了眼,見着的是窗紗外微晃的燈火,夜至深沉。

顧於問將將坐起身,便有一雙手託着白玉盞遞上。

新科狀元一擡眸,瞧見的是一張讓他大驚失色的容顏!

這一晚接近子時,四皇子尚且沒有安歇,而是在書房裡接見了冷汗淋漓的顧於問。

“殿下……微臣……”才華出衆的狀元郎竟然說不出句囫圇話來。

四皇子長長一嘆,起身,拍了拍顧於問的肩頭:“見着人了吧?你也太大意了些,盤算着瞞得了一世?虧你也是東明世家子弟,就算家境落魄貧寒下來,也不該把事情想得這般簡單,葛氏雖是農戶家的女兒,卻是你的明媒正娶,侍候着你父母雙親多年,二老過世,她又披麻守喪,你以爲把她困在鄉下,讓兩個舊僕看着,就保萬全?山長水遠就沒人能聽得見半點風聲?你這可是停妻另娶,若張揚出去,功名都保不住。”

正如四皇子所言,顧於問原是東明世家之後,因沒能得秦家招攏,大隆建國後就漸漸遠離朝堂、家業凋零,他是家中獨子,攤上個病弱的父親,爲了保命將田產折騰一空,不幸又遇火災,好容易逃出性命,安身之處卻被付之一炬。

那一年祖籍隴西大旱,族人自身難保,再難周護。

於是顧於問便隨父母南下,投靠舅舅一家,分得薄田靠耕種度日。

顧於問自幼聰慧,也跟着家族裡略微昌盛的族親蹭了幾年學堂,不甘就此默默,於是乾脆收拾行裝拜別父母,打算投拜名師搏個將來,也是他的命數,其才智志氣被魏望庸看中,收入溟山書院。

若待學成,有魏望庸薦書一封,入仕也算順暢,可惜顧於問因爲家境之故“急功進利”,入學兩年後就把心思花費不少在結識冀州當地權貴望族身上,趁閒常陪着紈絝們花天酒地,有回捲進了鬥毆事件,進了一回衙門,還是書院出面將他撈了出來。

魏望庸大失所望,將顧於問逐出。

有兩年顧於問又過上了漂泊的日子,後來結識了四皇子府的幕僚,投靠了四皇子,他吃過浮躁的虧,行事就謹慎下來,好幾回暗暗出謀劃策,得了四皇子賞識,卻並不願稱功,甚至不願公開與四皇子府的來往聯繫,表明可爲四皇子暗探。

於是就被安插在了韋相府中。

“殿下,葛氏原是難民,孤苦伶仃到了微臣少年時棲居之地乞討,當時家父病弱,家母一來是因爲憐惜葛氏孤弱,二來有她相助家事,也算助母親一臂之力,原是當義女撫養……後來家父家母也不知怎麼打算,竟瞞着微臣娶了她……微臣於她雖有夫妻之名,並無夫妻之實。”顧於問的解釋顯然站不住腳。

“婚姻之事可是以婚書認定。”四皇子搖了搖頭:“我理解於問,好容易謀了個前程,自然認爲葛氏毫無助益,唉,她遠在嶺南,又非得你心意,你不把當她爲妻也是情理當中,我並不怪你隱瞞着我,再者你被韋相看重,成了他的東牀快婿我也樂見其成,罷,葛氏我替你收留皇子府,也免得有心之人捏住你的把柄。”

很顯然,四皇子是擔心顧於問得了錦繡前程心生二意,把葛氏握在手裡,以此作爲要脅。

與此同時,已經送親歸來抵達幷州,與三皇子商議之後順便去了趟郫南,想看看當年遭災受疫之地眼下如何的虞渢,也正在縣城驛站裡,將剛剛到手的一封信函湊在了燭照上。

銅洗裡一團火光,將信函漸漸卷沒,顧於問的名字化爲灰燼。

在另一個房間,穿着一身鴉青長衣的妖孽皇子,正挑眉斜睨着榻前膝下匍匐在地的女孩兒。

燈火下,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的女孩兒擡起面孔,兩道又黑又濃的眉毛,兩眼泛紅,卻強自摁捺,沒有流下淚來。

“殿下哥哥,你真的是殿下哥哥?”女孩兒似乎不敢置信。

一邊的薛東昌因爲這種不倫不類的稱呼再一次摸了摸鼻樑,他實在不明白,三皇子今日去縣衙飲宴,“淨房”途中正巧遇見這個丫頭,當時就叫她候在原地,然後暗中開口找縣令討要在手究竟是因爲什麼緣故。

而眼下看來,這個十歲出頭的丫頭竟是舊識?

“盤兒是吧。”三皇子緩緩開口,薛東昌依然不明所以。

“是,果然是殿下哥哥,世子哥哥可也一同前來?”盤兒眼睛裡灼灼發亮。

世子哥哥?!薛東昌依稀對這稱呼有了幾分耳熟。

“她沒有來。”三皇子微卷脣角:“我且問你,你爲何到了縣衙爲僕?”

盤兒突地“爆發”,直起腰身:“上任胡縣令是個狗官,我爹爹服役,修築河堤時失足落水淹死,他竟看中了我娘,起初還裝模作樣,說什麼憐惜孤兒寡母,照應我們母女……我娘不防其他,想着爹爹一走,家裡沒了勞力,一年耕種所得堪堪能抵賦稅,不如與縣令簽了活契,還能落個溫飽,哪知狗官竟逼我娘……我娘不叢,卻抵抗不過,被狗官強佔了身子,一頭撞死了……狗官只說我娘自己想不開投了井,我起初原也不知真相,後來狗官調任,縣衙裡的陳嬤嬤纔敢告訴我實話,我想告官,求現任縣令爲我娘伸冤,陳嬤嬤攔住我,說官官相護,我鬧出來反而會獲死罪。”

三皇子頷首:“陳嬤嬤的話不錯,你說你娘是被逼迫至死,卻無憑無據,以奴告主,先就得受杖責之刑,就算沒有官官相護之說,也不能將胡縣令繩之以法。”

盤兒目瞪口呆。

“你可願跟我去錦陽,若你今後做了皇子府的奴婢,我答應必能要了那狗官的性命,也算爲你報了殺母之仇。”三皇子悠哉遊哉開口。

盤兒呆怔了好一歇,才如夢初醒一般,匍匐在地重重磕起響頭。

“讓人把她好身安置。”三皇子大手一揮。

薛東昌去而復返後,仍是滿臉的疑惑:“殿下,收着這小丫頭可有何用?”

三皇子整個人徹底斜倚了軟榻,微咪眼角:“沒用,舉手之勞罷了,我有時也會發發善心。”

薛東昌:……

“狗記性,還沒想起來,上回咱們在郫南村莊遇險,廣平郡主就是被這丫頭拉着去了她家避險。”三皇子揭開謎底。

薛東昌才總算醍醐灌頂:“屬下哪有殿下過目不忘的本領,不過依稀記得‘世子哥哥’四字耳熟。”心下卻想,難怪殿下發了善心,原來又是與那位有關,但也不過就是一面之緣而已……殿下還真是有走火入魔之嫌。

三皇子像是洞察了薛東昌的心裡話,眉梢一揚:“我與這丫頭也算有緣,若非她家裡備着弓箭,讓郡主順手救急,說不定那日真會中了老四的毒手……東昌,待這回歸京,就得開始計劃,那個狗官胡縣令你可記得?”

薛東昌一臉莫名其妙。

三皇子長嘆一聲:“他是老四的人,我手裡收集的罪證就有他的一份,正煩惱挑誰下手,正好遇見這事,就是他了!”

三皇子又一揮手,打發了薛東昌離開,卻忽地像長了精神,從軟榻翻身而起,兩步走到靠窗設置的長案邊,揮筆書下“胡世忠”三字,盯着龍飛鳳舞的書法看了好一陣,待墨跡初幹,這纔將紙一把扯起,湊於燈火點燃。

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兩百七十六章 舌燦蓮花,欲反黑白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張氏陷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兩百四十九章 隱情不淺,世子出場第兩百五十九章 巧“斷”疑案,蘭心“晦”質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三十一章 存心試探,初明隱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樁姻緣,幾環圈套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兩百七十六章 舌燦蓮花,欲反黑白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萬千愧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向直轉,將有良妾第六百九十一章 黃氏“錯識”,張大不蠢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應招,不妨見面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幕落幕,“真相大白”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訓言,秦妃居喪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