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

那枚滿綠冰種的玉鴛鴦,這時正被火冒三丈的安慧一把拍在冬雨的手心。

地點是在綠卿苑旖景的書房。

今日因着賓客盈門,主角又是旖景,春暮幾個頭等丫鬟自是去了芳儀堂侍候,其餘丫鬟也都認得安慧,知道是對門楚王府的娘子,最是刁蠻任性,自然無人敢阻止她入內。

安慧之所以來尋冬雨,當然便是虞洲的後着。

他早有察覺,五妹妹待他大不如前,對於旖景能爽快收禮一事,委實沒有把握,不過冬雨的心意,虞洲當然是曉得的,毫不猶豫地加以利用。

“東西我給你了,想來二哥哥既然讓我交付於你,你應當明白該怎麼做。”安慧怒火難消,因那重重一拍,倒震動得自己髮髻上的紫珠流蘇“噼啪”亂晃。

冬雨的小手更是被那一掌拍得通紅,痛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連忙強顏歡笑:“慧娘放心,且轉告二郎,五娘明日入宮,那幾個丫鬟定會有所鬆懈,奴婢侍機將這玉佩放進五娘妝奩裡,必不會教人發現。”

到時趁着五娘不在,小謝氏再尋機會提起這個由頭,大長公主必然會問綠卿苑的丫鬟,察找這“私相授受”之物,等翻尋了出來,五娘也是百口莫辯。

安慧放了心,懶得與個丫鬟廢話,雄糾糾氣昂昂地踩着步伐往外,才一轉角,竟險些與自家母親撞個滿懷。

“東西呢!”小謝氏一把拉住安慧急問,當聽說已經交給了冬雨,氣急敗壞地低吼一句:“沒用的蠢貨,還不快些去要回來!”

卻說冬雨,這會子早聽說了旖景將嫁三皇子的消息,來源自然是宋嬤嬤嘴裡,雖祖母滿懷欣喜,她卻欲哭無淚——她可是早認準了虞洲,一顆芳心都在二郎身上,當知旖景待楚王世子日漸親厚,還打了不少小報告,甚是未雨籌謀,得知虞二郎對五娘癡心不改,非她不娶,冬雨是一半含酸,一半慶幸。

只有旖景嫁給二郎,她纔有那幾分機會,就算是嫁給世子,好歹還在楚王府,總歸也有與二郎見面的時候,倘若是三皇子……

各花入各眼,冬雨姑娘對妖孽皇子沒有企圖,倒對虞洲死心踏地。

雖知行此一事對她甚有風險,便是祖母得知,也必然會一番怒罵阻撓,可爲了助心上人達成宿願,冬雨將這些盡都置之不顧,早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且正盤算,憧憬着將來與虞洲你儂我儂、雙宿雙棲的美好生活,不想剛纔昂首而去的安慧又腳蹬風火輪“殺”了回頭,二話不說,劈手奪過她還捂在掌心,不捨放手的玉佩,轉眼就沒了人影兒。

冬雨追出屋外,立在階前好一陣愣怔,尚且想不明白怎麼回事,只綺念芳心碎了一地。

當然也沒察覺,一角翠竹後,探出的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

待宴罷人散,旖景跟着黃氏送走了最後一撥賓客,方纔被丫鬟們擁扶着回到綠卿苑,便有鈴鐺拉了秋月一旁竊竊私語,須臾,秋月進屋,神秘兮兮地掩了房門兒,湊近旖景跟前兒悄聲說話:“五娘,早先鈴鐺瞧見慧娘子來了,拉着冬雨避去書房說話,鈴鐺聽了牆角,據說是要將什麼物什混入五娘妝奩裡頭,依稀又聽見冬雨提起二郎。”

旖景才一蹙眉,又聽秋月說道:“只後來慧娘又返回了一遭,鈴鐺還沒來得及靠近牆角,又見她心急火燎地走了,冬雨追了幾步,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知搞什麼鬼。”

秋月等摸不着頭腦,旖景卻知這其中關聯,冷笑一聲。

虞洲真是好本事,這麼快就將冬雨收服他用,無非是想利用冬雨,將那枚鴛鴦佩放在自己房中,造成個私定終身的假象罷了,只後來,小謝氏明白事不可爲,才讓安慧將東西要了回去,冬雨盤算落空,可不沮喪?

也沒多說,只囑咐幾個丫鬟,這些時日自己不在,定要看好門戶,尤其冬雨的一舉一動,不能大意。

經過今日,小謝氏定然明白了祖母的意思,即使虞洲或有不甘,但鎮國將軍夫婦卻不會輕舉妄動,行出爲圖姻緣,徹底得罪衛國公府的蠢事,這頭不需擔心。

只這節骨眼上,太后卻讓她入宮小住,身在深宮,行事多有不便,也無法探聽諸事進展,實在讓人憂慮。

也不知此時,虞渢是否已經抵達湘州,那袁起心懷不軌,會不會苛待於他?

他這時,應當不知三皇子遇刺一事險些使計劃徒生波折,幸好陽泉郡王並未存“喪心病狂”“破釜沉舟”之念,至少眼下,且按計劃步步實施,也虧得聖上當聽金相已有謀逆之心,並聯合袁起扣押世子爲質,當即打消了趁機將金相問罪入獄的念頭,不過金相被這一驚,提前策動已成在所難免。

金相已離險境,應當還會按照他原先的佈局行棋。

能否消彌兵禍,使虞渢平安歸來,全靠陽泉郡王如何行事。

突然想起那一日在深宮,斜陽倚欄闌珊處,庭花不語寂靜時,他吻在她的髮鬢,親口許諾“等你及笄”。

今日我已青絲挽成,不知萬水千山外的你,是否安好。

分隔兩地,這一夜註定難眠。

清晨,披衣梳洗,挽成垂鬟分肖的髮式,前往遠瑛堂與大長公主問安告別。

“金榕中要作亂,必會爭取挾持咱們爲質,威脅你父親逼宮,我已經提醒了家裡女眷這些時日莫要出門,可巧太后在這關頭讓你入宮,倒也安全。”大長公主拉着旖景的手,瞧出她眼圈略微有些浮青,施了薄薄的脂粉,倒也不大顯眼,輕輕一嘆:“別擔心,渢兒沉着善謀,這一回必能化險爲夷,且安安穩穩地在宮裡小住。”

衛國公府距離皇宮也就是半個時辰的車程,又有大撥親兵護持,金榕中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敢在皇城裡劫人,再者,金榕中的目標應當不是旖景,而是大長公主,一個閨閣女兒,還不夠要脅衛國公府謀亂的份量。

一路之上果然風平浪靜,旖景順順利利地在神武門下車,換了太后特意賞賜的錦蓋肩與,舉目四顧,雪勢漸成蒼茫,遠端山脈起伏隱約,層層金瓦已覆白霜,唯有那畫樑朱牆,色彩依舊鮮明。

肩與直到慈和宮外,才停了下來。

如姑姑早已候在門前兒,撐着一把油傘,將旖景往裡頭迎。

此時,天子雖然知道一場謀逆反事正在醞釀,卻依然瞞着太后與衆位妃嬪,宮牆之內氣氛甚是寧和。

故而太后提起虞渢,也是輕鬆愉悅的語氣。

東暖閣裡,宮女們都被遣了出去,太后斜倚着暖炕上頭一圍鬆鬆軟軟的明黃錦靠,拉着旖景半坐炕沿兒,瞧見往常梳着花苞的少女,因着換了大姑娘應梳的簪環髮式,越發顯出眉清目秀,婉柔明麗,眼睛裡全是笑意:“景兒到底長成大姑娘了,這般俊俏,我是越看越歡喜。”

旖景當然要謙遜幾句,又說起昨日及笄禮上的趣事兒,哄得太后越發開懷。

“倘若我真有這麼一個孫女兒,必捨不得早早嫁去別家。”太后忽然說道:“前次上元入宮,便與哀家商議了一回,只待渢兒這回歸京,便求聖上賜婚。”

旖景:……

當然要表示一下嬌羞,垂眸把玩起裙上流蘇。

“早兩年在湯泉宮,我看着你與渢兒,便覺再沒有這麼般配的一對兒人。”太后卻依然打趣,存心要看旖景羞得擡不起頭:“原本也打算着,等你及笄,便與上元商量這事兒,卻不想上元與哀家倒想到了一處,聽說,景丫頭你自己也是願意的?”

旖景這會子是當真嬌羞了,雖已經是嫁了一回人的靈魂,但被長輩這般問到跟前兒……當初對祖母坦承心事,只因牽掛着他“染疫”的傳言,一時急切,也顧不得太多,這會子卻不知應當怎麼應對太后的詢問。

“怎麼,難道景丫頭不願?或者心裡頭還有別的想法?”太后卻只顧追問。

旖景只好說了一句:“婚姻大事,當然是由長輩作主。”立刻便將一張發燙的臉埋在了太后的肩頭,嬌嗔道:“娘娘就別打趣人家了……”

這番情態,自然是願意的。

太后心裡安慰,拍了拍旖景的肩膀:“哀家打小就疼你,這你是知道的,渢兒可憐,幼年多經坎坷,受了不少病痛,我看在眼裡也是心疼得很,更難得的是那孩子心存大志,眼下越發成了聖上的臂膀,哀家自是不想看他受半分委屈,他母妃走得早,祖母也是個軟弱糊塗人兒,婚事上哀家早有替他打算的念頭,看了這麼多年,也就只有你最般配。”

說到這裡,太后又認真了語氣:“湯泉宮裡,哀家便將王府的事兒囫圇告訴了你,你心裡也得有個成算,一來都是陳年舊事,又涉及皇室名聲,雖知道楚王妃沒得冤枉,這時追究到底也沒了意義,只是這話,哀家不好對渢兒當面提及,畢竟他因此受了不少苦楚,也不是說放就放得下。”

太后之意,顯然是想讓旖景勸說虞渢莫因舊恨,做出什麼衝動事來,鬧得不可收拾。

這多少讓旖景有些不甘——殺母之恨,便是虞渢自個兒也險些喪命在鎮國將軍手中,更不論那一世的糾葛仇怨,這干戈豈能說化就化?

嘴上卻說:“渢哥哥應是知道輕重緩急,必不會衝動妄爲,不過娘娘,即使渢哥哥能放下舊怨,那心懷叵測之人只怕也不消停,還會興風作浪。”

這話,卻也是事實。

太后眸中一道厲色,冷哼一聲:“如此,便是他們自尋死路!楚王就這麼一個嫡子,二嫂她受人矇蔽,哀家卻是心知肚明。”

便將旖景扶開,鄭重其事地交待:“老王妃是小謝氏的姑母,又歷來糊塗,說不得還會受她矇蔽,我曉得景兒你的性情,不似辰兒那般軟和,但到底是作爲小輩,切記不能頂撞了老王妃,反而被人捏了把柄,傳出什麼謗辭,將來若是受了委屈,先且忍耐,只消對哀家言語一聲,有我替你作主。”

旖景感激得頻頻頷首——委實,那一世老王妃對她就似乎有些不滿,當年她因着“心轅意馬”也不甚在意,全沒想到是小謝氏那個嘴甜心苦的二嬸從中挑撥,有時忍不住,也不軟不硬地頂撞幾句,越發不受老王妃待見,反而累得受病痛折磨的世子兩面轉寰,不過當年的她倒還嫌棄世子多事,且以爲如同在家時,與祖母偶爾也會絆嘴使氣,時間一長也就淡了,何需旁人摻和。

當真是不知好歹,蠢笨到家。

這時思及又是慚愧不已。

又聽太后教導:“渢兒重情重義,必不會讓你委屈,就怕有人挑哞生事,你心裡可得明白,但凡有什麼矛盾,只與渢兒當面說開,別憋在心裡,就怕時間長了,兩人難免也會有芥蒂……你祖母是個通達明白人,只不過她半生順坦,那些個後宅裡的陰私事全無經歷,只怕也不會教導你這些,你生來富貴,千嬌萬寵地長大,在家裡自然沒有受屈,只嫁了人,到底比不得閨閣當中,有的事情可得留幾分心眼。”

旖景不由想到那一世,因着一卷婚旨,頓覺天昏地暗,跪求祖母入宮說服太后收回旨意,在那情況下,祖母當然不會放她入宮惹禍,爲此,她更是懷怨,連祖母跟前也不常去,但只渾渾噩噩渡日,別說祖母找不到機會教導,便是說了,只怕也會被她當作耳邊風。

當即暫放愧疚,凝神聽教,把太后的金玉良言一字不漏地銘記心頭。

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六百零八章 西樑回訊,禁苑佳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六百六十章 脫身禁苑,銷聲謎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禍消彌,風平浪靜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當衆揭發,子若強辯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七百零八章 決斷不易,步步相逼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圖”,原因仰慕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楔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毆,楚王醒轉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四十四章 宋輻何人?田阿牛也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佈局,一方收網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兩百五十九章 巧“斷”疑案,蘭心“晦”質第兩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動,一方尚迷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五十一章 畫中因緣,項圈易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羣芳聚宴第兩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實爲試探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毆,楚王醒轉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