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

這無疑是個圈套!

宋嬤嬤立即洞悉,但也是好一番忐忑,自打銀釵那一件事,她便感覺到背後的威脅,再兼着舊年陷害楊氏不得,那個什麼鬍子馬,顯然與人早有勾結,這一切都說明,有人想對她不利,可是宋嬤嬤卻怎麼也不想透那威脅的來源。

眼下,居然一個死鬼還來信威脅!

當年她看出婉絲對老國公暗懷情意,本來還滿是不屑,可仔細一想——大可利用婉絲投石問路,假若事成,老國公容納了婉絲,與公主必會生隙,那麼她也許還有機會。

這世間男子,有幾個能做到從一而終,據宋嬤嬤看來,老國公無非是因爲公主身份高貴,有所顧及而已。

而以她的謹慎,當然不致貿然行動,所以儘管早懷傾慕之心,卻不得不苦忍。

說什麼不捨公主,願終身不嫁,只不過不想放棄心裡的執念而已,偏偏楊雪雁那個傻子,竟也要學她終身不嫁誓忠。

後來想是楊雪雁覺察到什麼,總算鬆了口,答應了嫁給周掌櫃。

爲此,楊雪雁甚至還當面責問過她,是否懷了什麼奸詐念頭,兩人爭執了一場,就此翻臉。

總算楊雪雁沒有實據,又自認本份,沒有在公主面前挑撥。

而她冷眼看來,婉絲也是個有賊心沒賊膽的懦弱之輩。

宋嬤嬤當然不會愚蠢到當面教唆,卻時常對婉絲提起老國公與公主間的過往,嘆息着婉絲雖與公主樣貌相似,卻沒有那等好命,漸漸地,她發現婉絲越發不甘。

總算是盼到那麼一個機會,老國公遠征歸來,宮宴飲醉,而公主因還在坐月子,只好囑咐了她安排下人好生侍候。

那一天,她是有心讓婉絲去煮醒酒湯,並頗有深意地說了一些老國公往常醉後,公主都是如何服侍。

果然,那晚讓婉絲得了手。

宋嬤嬤想起那一夜,聽着書房裡那一番動靜,她又是妒忌,又是期待的複雜心情。

哪知老國公次日酒醒之後,竟當即發落了婉絲。

心灰意冷,宋嬤嬤滿懷哀怨。

原本以爲那場事端就這麼過去了,豈料數月之後,婉絲竟遣人聯絡了她,稱有了國公爺的血脈!

從那時起,一個計劃,就在宋嬤嬤心裡逐漸有了輪廓。

於是接下來的歲月,她開始有了期盼,日子纔有了嶄新的意義,而一切,又正如她期待那般發展……

只是沒想到,老國公竟然會這麼快撒手人寰……

原本,她以爲大長公主會先行一步——高祖與先帝皆有隱疾,非長壽之人,大長公主從前也受過重傷,又有心悸之症,還誘發過數回氣喘,她盤算着若有一日,公主薨逝,她再坦白宋輻之身世,做爲養母,就算不能代替公主,可也是與老國公有了一種聯繫。

當然,最好是能以情動之,成爲老國公的繼室。

但這一切,隨着老國公的病逝,盡數成爲泡影,她不甘心,越發妒恨,所以,才改變了策略,所以纔要謀奪權富,沒有傾心之人,也只有這些,才能填滿她終身殘缺。

原本好端端的籌謀,這一年來竟然頗多周折,眼下,已經下了地獄的人,竟然還來信威脅!

可婉絲一事知者不多,就連宋輻,也不知其中底細,在世之人,唯有蘇直了解來龍去脈,是他嗎?那個老不死的傢伙,是他在算計自己?

何故如此?難道老國公臨死之前,早已對她生疑?

宋嬤嬤想到這個可能,心裡更是悲痛難耐,可眼下卻不是自傷的時候,該如何應付?

再次展開信紙——

“二十餘載不見,嬤嬤可還記得故人?當年嬤嬤之言,猶在耳畔,但如今情形,國公爺已過世多年,我兒也已年近而立,事過境遷,想來公主不至不顧國公爺骨血,還望嬤嬤促成我兒認祖歸宗一事,現已回京,望嬤嬤見信後,於本月初十午正來白沙渡一見——故人婉絲。”

哼!她起初信口胡諂,稱威脅得婉絲不敢留於京都,想來蘇直是產生了懷疑,方纔捏造了這麼一封信,只是若置之不理,必會讓那老不死的洞悉婉絲已死,假若他以此爲由,在宋輻面前再挑唆生事……

就算是演戲,也得去赴約,且看那老兒有什麼手段!

拿定主意之後,宋嬤嬤立即行動,當日就去蘇直私邸,將這封信給他過目:“我起初爲了不讓公主與老國公生隙,方纔欺哄了婉絲,也曾警告她,這事不可急在一時,否則公主知情,應不會容她們母子,這些年來,她也杳無音訊,卻不想這時竟然回了京都,該如何是好?”

蘇直早已聽旖景說了安排,當然裝作不知,聲稱得與宋嬤嬤同去赴約,與婉絲當面一談。

宋嬤嬤心下冷笑,只以爲蘇直是在做戲,卻磊落地一口應承。

旖景得了蘇直的答覆,並沒有覺得興奮——她早有預料,宋嬤嬤即使已將婉絲害死,接到這封信後,也會懷疑是蘇直故布迷陣,爲了顯示她並沒有行惡,一定會去赴約,並且爲了假作“誠意”,一定得先知會蘇直。

能不能從宋嬤嬤的應對中發現蹊蹺,且看初十那一日了。

因是年節間,小娘子們元宵節前都不需去扶風堂聽課,又因數日雪雨不停,旖景也沒去馬場練習騎射,終日閒睱,除了去遠瑛堂陪陪祖母說笑,就是與六娘研讀邸報,或者同四娘對弈,要麼就是與七娘品茶,二孃與周家四郎已經過了“小定”,有時也會拿着嫁衣過來綠卿苑裡邊繡邊聊,只有三娘,眼看着旖景人緣越來越好,自己倒越發孤傲不羣,整日只在黃氏跟前獻殷勤,不與姐妹們扎堆。

正月初七人勝節,陰沉沉的雨雪天氣竟然放晴,宮裡來人賜了彩縷人勝,大長公主分發給各位小娘子們貼屏,旖景纔回綠卿苑,就聽說三嬸許氏來了,連忙又迎了出去,因見許氏身後沒有跟着七娘,也十分乖巧地打發了丫鬟們,親自斟茶遞水,請了許氏上炕安坐。

“景兒越發伶俐了,可是猜到我今日來意?”許氏品了口茶,拉着旖景坐在身邊兒,笑着問道。

旖景道:“應是南浙有了消息吧,年節不朝,邸抄上也暫時沒有新聞。”

但即使沒有朝議,聖上也不會真荒廢了朝政,衛國公與蘇轢在年節當中,也不會賦閒,時不時地就被召進宮裡參與殿議。

“小機靈鬼,就知道你能猜個*不離十。”許氏說道:“三殿下總算有了大動作,拘了江州知州、寧海知府下獄,摺子昨日送抵禦案,又參劾布政使王炯貪贓枉法、盤剝百姓,牽涉南浙大小官吏,竟達三十餘人,今日殿議,聖上勃然大怒,將所列罪證砸在羣臣面前,問誰還有質疑。”

“金相如何?”旖景忙問。

“還能如何,大義滅親唄,跪在御案前請罪,聲稱南浙官員多爲他一手擢升,不想竟是些貪官污吏,他有舉薦不當之罪,理應受責,並懇請聖上嚴懲南浙污吏。”

看來許學士與卓尚書的建議起了作用,金相果然想要獨善其身,可是懇請嚴懲,委實太過果決,態度倒是好的,想來聖上也不會真對他如何。

“王炯的奏摺也到了御前,直稱是彭御史捏造罪證,秦相爲黨爭權勢,污陷於南浙官員。”許氏又說。

“可審斷之人明明是三殿下……”旖景搖了搖頭:“只怕王炯這個奏摺,存着要將金相拉下水來的意圖。”

“你三叔也是這麼說的,據此,金相越發以爲南浙官員居心叵測,欲陷他於兩難之境。”許氏又說:“聖上已經下令,着都察院徹查南浙官員貪賄之行,令三殿下先將王炯、江州知州、寧海知府押解回京。”

“如此,是將整治的權柄交給了秦相。”旖景思忖一陣:“秦相必會重治。”

“看來聖上對三殿下此番行動甚爲滿意,不欲置他爲衆矢之的。”許氏也說:“至於繼任之人,聖上交給了太子選擢。”

還真是,得罪人的事兒都由旁人做了,平息善後這等討好的事,成了太子之務,想來,四皇子會越發不甘,旖景暗忖。

不過這事看着無妨,能不能讓聖上滿意,卻還得看太子選擢之人,只怕金相會因此再生饒幸,向太子舉薦黨羽,但他“重治”南浙諸員的態度,更會引不少勳貴寒心。

南浙官員雖據於地方,但其家族多爲勳貴,又有姻親摯交,與京都貴族間也是盤根錯節,金相此行,雖善身自保,但黨羽之間,必生矛盾計較。

“只怕風波還未徹底過去。”旖景感慨。

許氏深以爲然。

一地官員,有三十餘人牽連貪賄不法,自從大隆建國,還是前所未有的重案,雖說其中果有狠辣之輩,身擔無辜百姓、商賈性命,必遭嚴懲,可其中也不乏那些無可奈何之人,基於大環境的影響,只得同流合污,卻還不至罪大惡極,只貪了些小財,並未行傷天害理之事。

可秦相好不容易得了重創金相一黨的良機,自然不會手下留情,都察院多爲他的黨羽,由這幫人根查貪賄,必然牽連廣泛。

有那些較爲“善良”之人,當知金相竟然袖手,連忙請託家族姻親摯友,四處求庇,於是乎,做爲勳貴,又是信臣的衛國公府,自從人勝之後,便贏來了車馬訪客不斷。

衛國公並沒有拒門謝客。

如此態度,自然引得秦相猜疑——看來,聖上就算要打擊金相一勢,也不會看他獨大,衛國公在這時挺身而出,必然是領會了聖意。

而後宮之中,皇后與陳貴妃也各有揣測,越發重視衛國公府,兩個貴人分別掐指一算——呀!蘇五娘今年就當及笄,該是議親的時候了。

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六百三十八章 獲勝關鍵,讓人膽寒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三百八十六章 狡辯不脫,破釜沉舟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四十四章 宋輻何人?田阿牛也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當衆丟臉,難捺惡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計劃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蘭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六十一章 拋磚引玉,奇恥大辱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寬慰親懷,江薇辭行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勁敵,頗有內秀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設宴謝師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機密外泄,決意廢儲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