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

纔是申初,天光卻已經黯淡下來,低溼的雲層厚重鋪疊,一陣北風緊,擠出雲層裡的雨水,淅淅瀝瀝地落了下來。

衛國公府的馬車軋軋駛在青雀大街上,重重的錦簾內,光線越發幽黯。

秋月與夏柯一左一右地跽坐着,都好奇地打量着小主人時而微蹙,時而高挑的眉頭——這是怎麼了?不是說杜宇娘這次特意設宴相請,按着有楚王世子在場,五娘應該不會覺得無趣,只這時的神情,緣何這般……憂愁?

原來,她們尚不知旖景今日來白沙渡頭,主要是爲了試探宋嬤嬤。

而旖景這時,卻也沒有煩惱“正事”。

只因虞渢有些怪異的舉止。

難道是因爲“報復”自己對玉郎的“一番讚賞”才故弄玄虛?不對不對,渢哥哥可不是那般“無聊小器”之人,旖景舉着手指,輕推着眉心,將事情的始末再想了一回——

一切的怪異,皆因杜宇娘解下肩上斗篷時,一不在意,遺落的那枚玉佩,水色並不尚佳的羊脂雕成,雕工卻是精緻的,一枚雙魚佩。

旖景只草草一眼,並不曾留意。

虞渢卻伸手要來,細細察看,又問杜宇娘從何而得。

杜宇娘自己也不甚留意,隨口一答——恩客所賜。

虞渢不尋常的關注,才讓旖景注意起那枚魚佩,似乎一面刻有微小的字跡。

“見玉佩上還有字認,或者是人家傳所得。”虞渢當時似乎帶着些深意,看向杜宇孃的目光也頗有些質詢。

旖景正想要來細看,卻見虞渢已經將那魚佩遞迴給杜宇娘:“想來此人,極爲看重姑娘。”

旖景察覺到虞渢說這話時,眉宇間有種並不顯然的慎色,似乎,略微有些不滿……卻在一息之間,又平淡如常。

此事大有蹊蹺!

那玉佩質地並非上佳,雙魚的花樣又是市坊間常見,就算精緻一些,也不以爲罕,僅憑那些字認,難道就能斷出家傳,即使是家傳,應與虞渢無關,他爲何這般在意?旖景滿腹疑惑,卻聽杜宇娘笑着說道:“奴家不知那郎君姓名,從前也不曾見過,也就是在年節間纔來的千嬈閣,贊奴家曲兒唱得好,琴音動人,信手就賞了。”

“別人一片心意,姑娘好生珍惜。”虞渢又說。

話題到這兒,也就不再繼續,可旖景總覺得他似乎有些凝重,一場宴席下來,話說得少,眉心也時時微蹙,可那不滿之意,卻又並非針對杜宇娘,相當怪異。

總算找了個機會問起,世子顯然是敷衍的一句——不相干的事,只這天氣陰冷,影響了心緒。

明明早前,還有心思與她“打情罵俏”來着。

旖景一念及此,思緒卻又分岔,面頰燒燙起來,推着眉心的手指往下一滑,掩緊了雙靨。

這一番情形,看在秋月與夏柯眼裡,越發地覺得訝異,兩丫鬟交換了眼神,不待詢問,車與卻已停穩,又見她們小主子,那些個思疑、愁悶、嬌羞的情緒又都盡數收斂,一如往常般地“平易近人”,與門房閒話時“妙語如珠”,賞錢也給得十分痛快,上了軟轎回到綠卿苑,更衣後徑直去了遠瑛堂。

“難道五娘今日與世子鬧了矛盾?”秋月不明所以,拉着夏柯閒話。

“不像。”夏柯言辭謹慎,但笑不語。

這似乎纔有些像情竇初開的模樣呢,五娘當真是要及笄的大姑娘了。

旖景照常在祖母面前“交待”了今日的行蹤——原本只想去茶樓裡問問經營,後來聽說白沙渡頭到了一批新茶,一時好奇,去看了看稀罕,耽擱了些時候,回府就晚了一些。

大長公主本就縱着孫女兒“自由”,也不追問仔細,只說這些日子陰雨綿綿,不宜出門兒,仔細受了寒涼,這兩日就老實些。旖景一一應了,正巧七娘、八娘兩個過來,又提議着玩會子牌,三個小輩“串聯溝通”一番,從祖母手裡贏了不少“賭資”,個個志得意滿,留在遠瑛堂用了晚膳,才各自回了院子。

這一日卻沒等到蘇直的迴音。

又過了兩日,夏柯才稟,老總管請旖景去馬場。

蘇直先說起了宋嬤嬤那個人證,他用兩日的時間,大概對那人摸了個底,顯然,覺得人證倒還可信:“婦人姓齊,原本是高祖皇后信任的宮女,當年到了年齡,受嚴後恩點放了出宮,並撮合嫁給了一個宮衛爲妻,她還記得當年的事兒,因與宋嬤嬤在宮裡就相熟,一聽是她的遠房親戚,才答應在一處憑產安頓婉絲,並不知婉絲是國公府的奴婢,就連接生的穩婆,都是齊氏尋的,婉絲產子之時,她也在場,後來婉絲將孩子交給宋氏,她也是親眼所見。”

蘇直嘆了一聲:“看來,宋輻應當就是老國公的血脈了,可宋氏做了這麼多惡事……”

“我也覺得這人證可信。”旖景微微頷首:“卻像是宋嬤嬤早有準備,故意尋了個如此可信之人,防的,就是將來有人質疑。”

當日讓玉郎假冒婉絲之子,宋嬤嬤半分不顯慌亂,胸有成竹得很,可見她有十分把握,洞悉玉郎是“假冒”的身份。

“可是阿翁,爲何宋嬤嬤篤定是您試探於她?按理來說,‘婉絲之子’莫名出現,她首先懷疑之人不應當是婉絲麼?她這般篤定,說明早知婉絲已不在人世。”旖景篤定不疑。

蘇直也頻頻頷首:“當日她一聽來人是婉絲之子,態度極爲諷刺,甚至不曾問婉絲何在,老奴就有這層懷疑。”

“還有,婉絲何故哄騙宋嬤嬤,說祖父曾賜她那枚玉佩?”

對於這一個疑惑,蘇直也不甚了了。

“此番試探,咱們已知婉絲是遭了宋嬤嬤的毒手,並且又出現了一個人證,或者可以藉着齊氏順籐摸瓜,查查其中是否還有別的蹊蹺,比如那個穩婆……”旖景思忖,婉絲應當對宋嬤嬤有所防備,難道就會放心地真將孩子託付給她?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宋嬤嬤又是怎麼將婉絲害死,沒有查明這些,宋輻的身份終究不能確認。

“老奴也想到這點,問了齊氏那穩婆現在何處,齊氏倒也提供了個住址,只老奴尋了去,那家婦人卻說穩婆原本是賃的她家屋子住,搬走也快二十年了,並不知去向,只記得穩婆夫家姓張,所以都稱爲張嫂,婦人卻是個貪財的,又找老奴要了十兩銀子,才肯說出另一件蹊蹺事來。”

旖景立即關切。

“說舊年就有個後生,抄着南浙口音,也尋她打聽張嫂的去向,每隔數月,還會找她一次,問有沒有新的消息。”

因那房主不知後生名姓,更不知後生來處,提供不出什麼有用的消息,蘇直與旖景一時也不知道與宋輻的身世究竟有無聯繫。

這事情一時也難有再多進展,日子卻依然平淡如水地淌過,轉眼三月。

遠慶五年陰雨綿綿的寒冬,延續得太長,冷雨早凋了梅紅,烏枝上卻還未及綻出新綠,整個錦陽京,還籠罩在灰濛濛的天光裡,市坊儘管喧囂依然,始終還透出陰霾與森冷,就連流光河裡的清波,流動得也是緩慢沉重,以致上巳節到,踏春的少女們卻難尋到芳草春花插鬢,只好無奈地摘下青黃不接的柳條,編帶在發上應景。

原本三月舉行的芳林宴,卻因桃李晚發,春燕遲迴,不得不暫緩,貴族府上的春宴也暫時沒了消息。

只衛國公府依然還是訪客接踵,皆因都察院兩位都御史,領命前往南浙,那番“氣勢洶洶”的舉動——三皇子參奏的三十餘名官吏盡數被查抄家產,削官扣押,並另查出數十員官吏與貪賄一案有關,朝議時言官們彈劾聲此起彼伏,要請聖上明斷,將一應涉案官員盡數處斬!

衛國公蘇軼啓奏,雖涉案官員多有貪賄之罪,但仍有部分罪不及死,再其中不乏無辜者,並不曾有貪賄之行,請聖上明斷。

秦相黨羽雖有不甘,可一時不敢將矛頭指向衛國公,而天子本意卻也不想大開殺戒,故而又令吏部尚書參與輔查,大理寺複覈罪狀。

只不過金相卻“袖手不管”,吏部與大理寺長官只好頻頻往衛國公府,期望蘇軼能泄露一二天機——這究竟哪些應當重責,哪些該當放過,天子意圖如何?

蘇軼只有一句——諸位當秉公斷罪。

可看在一些勳貴朝臣眼中,蘇軼之殊重地位已經張顯無疑,並有情有義,往常也沒見他籠絡勳貴,更不曾收受南浙官員的“好處”,卻在這風頭浪尖,敢於秉持公道,與秦相對恃,救勳貴於水火。

因此就算與南浙無關的勳貴們,也漸漸將目光投往衛國公府,開始頻頻走動,金相之勢,已漸有瓦解之狀。

金相自然也有領會,可就他以爲,衛國公到底是勳貴出身,自是不想看到以秦相爲首,世家獨大的局面,倒可趁着這個機會,爭取衛國公爲助力。

最直接簡單的示好,就是聯姻。

將幾個孫子叫到跟前兒,金相卻十分沮喪,優秀的都已婚配,未婚的只是些庶出,雖說國公府還有兩個庶女,可身份卻也高自家一頭,便看孫女兒——

六娘尚且沒有婚配……

雖然名聲上有些不好,但說到底也是些閒言碎語,又因事過境遷,配衛國公庶子蘇荏倒還使得。

當即喚來長媳,讓她前往國公府拜會國公夫人。

三月初五,三皇子總算歸京,錦陽城南華門內,百姓們夾道相迎——有那些一意聲討南浙污吏的熱血平民,更多的卻是想一睹三殿下風采的妙齡少女,甚至有貴族女兒賃下沿路茶樓酒肆的包廂,在半開半掩的雕窗裡,熠熠生輝地期盼着鮮衣怒馬的天子驕子,能與她們“四目一顧”。

第兩百五十四 驚人隱情,滔天惡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知真相,卻有巧遇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無悔?叩請和親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樂禍”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羣芳聚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親,舅父入京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五百六十三章 順勢而行,錦瑟“立功”第六百五十一章 說服金元,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幕落幕,“真相大白”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無悔?叩請和親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歸府,曉曉“報仇”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問君知否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禍從口出,無端遭妒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歸府,曉曉“報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