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前來投軍的紀靈

“你會武藝嗎?有什麼擅長的嗎?”小吏看着紀靈,瞄了一眼紀靈揹着的長布包,語速飛快地問道。

“會武藝,擅長用三尖兩刃刀!”

“好,那你去那邊找郭盛大人!”小吏一聽紀靈會武藝,對他示意。

“好的。”紀靈轉身,向小吏說的方向走去。

Wшw ¤тт kan ¤C ○

郭盛正坐在木屋前,考覈這些會武藝的大漢。

如果武藝過關的話,就直接授予伍長的職位。

如果更優秀,郭盛會直接讓他擔任什長。

典韋一臉沉默地站在郭盛身後,腰間挎着一把大刀,垂手而立。

“武藝在普通人中算是可以!”郭盛看着眼前這精悍的男子,心中對其有了評價。

“大人!”精悍男子中等身材,演練完自己祖傳的刀法,收刀而立,拱手說道。

“很好,你過關了,先擔任伍長一職,日後希望你能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繼續升官進職!”

“謝大人!”精悍男子面色一喜,拱手施禮。

精悍男子家裡世代都是農民,所謂自己祖傳的刀法,也不過是祖上曾經當過幾年兵,戰場上學會的刀法,回到家鄉教給了後代。

雖然沒有太多奧妙,但是招數簡潔,直指要害,郭盛也就算他過關。

“下一個!”郭盛微笑着點點頭。

一名大漢走了上去,拱手說道,

“郭大人,俺會使大刀!”

“沒帶武器的話,從旁邊兵器架上挑一件你趁手的!”

郭盛說道。

“是,大人!”大漢答應一聲,走向一旁的兵器架,試了試分量,選了一把合適的大刀,演練了一套刀法。

……

“下一個。”

郭盛看着眼前的紀靈。

“好一條大漢!”郭盛心中讚歎一聲。

眼前紀靈身高八尺有餘,高高的鼻樑,膀大腰圓,身後揹着一個長布包,一股兇悍的氣息撲面而來。

“郭大人,在下紀靈,青州人,擅長三尖兩刃刀!”

“紀靈?沒想到自己這次招兵,竟然網出了一條大魚!”

郭盛面色不變,溫和地點點頭,說道,“那就開始吧!”

“是!”紀靈解下揹着的布包,一層層打開,裡面是一杆由上等的精鐵打造的三尖兩刃刀,足有五十多斤。

“這可是父親當年花費了家中大半銀兩纔給自己打造的!”每當手中握着這把凝結着父親期望的三尖兩刃刀,紀靈心中總是澎湃着熱浪!

家裡不富裕,在鄉里算是一個落魄的小財主,父親爲了支持自己習武,不僅到處遍請名師,還給自己銀兩讓自己外出尋訪。

“今天,我出來參軍,正是父親生前所期望的好男兒浴血沙場吧!”

心思電轉,紀靈想了很多,瞬間眼神堅定,舉起了手中的三尖兩刃刀。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一招斜向撩砍,帶出了漫天的刀光。

“好武藝!”郭盛讚嘆一聲。

紀靈左衝右突,手中的三尖兩刃刀時而厚重,時而靈活,凜冽的刀光瀰漫周身。

“刷!”

紀靈收刀而立,看着郭盛。

“壯士當真是一身好武藝!”郭盛連連讚歎,走上前來,大聲說道,

“從今天開始,壯士你擔任我帳下的牙門將軍!”

“多謝大人!”

紀靈一聽郭盛如此重視自己,當即大喜。

“噗通”

紀靈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多謝大人厚愛,紀靈定當竭盡所能,報效將軍!”

“紀將軍快快請起。”郭盛笑眯眯地扶起紀靈。

……

紀靈此人在正史上記載不多,只是說他是袁術麾下的大將,統領三萬大軍去進攻小沛的劉備,結果呂布前來勸架,成全了呂布轅門射戟的威名。

不過《三國演義》中,紀靈算是不折不扣的狀態型猛將。

當己方軍隊佔據優勢,心中有底的時候,紀靈能夠跟關二爺打到三十回合而不分勝負。

但若是己方處於劣勢,四處奔逃之時,紀靈十個回合就被張翼德爆喝一聲,挑於馬下。

綜合來看,紀靈全盛時期的武力應當是十分不錯。

“紀靈的性格是個大缺陷,還需要不斷地打磨提升!”

郭盛心中對紀靈已經有了計較,只要能夠成功提升紀靈的心理素質,自己就多了一個能夠和關二爺大戰三十回合的猛將,這筆買賣很是划算。

……

公元187年,郭盛已經來到泰山郡兩年了。

泰山郡在郭盛的努力下,錢糧富足,百姓安居樂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

“聽說前幾日,青州東萊郡的一名小吏,爲了報答郡裡的賞識提拔之恩,竟然冒着得罪州府的危險,去洛陽毀掉了州府的奏章。”

此時正是中午,典雅的涼亭內,擺着一張石桌,郭盛正在與孫乾商議政務。

談完了正事,孫乾想起來前幾日一名青州故友跟他說的消息,對郭盛說道。

這名小吏如此忠義,倒也真是一件奇聞。

孫乾在心底裡也很是佩服。

“不知這位小吏叫甚麼名字?”郭盛聽罷,心中一動,看着孫乾詢問道。

這名小吏的事蹟聽起來似乎很熟悉的樣子。

應該是歷史中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孫乾對其也非常佩服,特意打聽了他的姓名,”孫乾笑着說道,眼中有着一絲敬佩,說道,

“他是東萊郡黃縣人,名叫太史慈!”

“太史慈!”這個名字郭盛當然熟悉,這可是三國中難得的忠義並存的猛將。

不僅僅自身武藝過人,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太史慈的忠誠與信義。

“太史慈家中還有一個老母,平日裡十分孝順。”孫乾嘆了一口氣,惋惜地說道,

“可惜,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如今太史慈得罪了青州府,只能出逃遼東,其老母親孤身一人留在家中,生活怕是不易呀!”

“哦?”郭盛點點頭,說道,“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忠義之人!”

“這件事情我不知道還則罷了,如今既然傳入了我的耳朵,我卻是要對這忠義之人伸出援助之手,幫扶一把!”

郭盛心中暗暗加了一句,太史慈就是我的人了,你我二人有緣吶!

“孫乾,即日起你就帶着一隊人去悄悄把太史慈的老母親接回泰山郡府,好好贍養老人,這也是我們對太史慈的幫助,畢竟這樣的忠義之人可真是少見吶!”

“是!”孫乾面色一喜,答應道。

心思聰敏的他自然是猜到了自己主公的用意,自然是要把事情辦得妥妥帖帖。

孫乾回去準備了一輛馬車,簡單收拾一番,帶着郭盛撥給他的一百名親兵,一行人快速趕往青州東萊郡。

東萊郡與泰山郡路途遙遠,一來一回所需時日漫長,郭盛一邊練兵,處理公務,一邊靜靜等候。

……

郭盛對於太史慈的確非常重視。

因爲太史慈在歷史中可是東吳政權中一位響噹噹的大將,不僅幫助孫家掃平了江東,其後一直負責鎮壓南邊諸君,政績斐然。

太史慈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面容英俊,鬚髯俊美,猿臂善射。

二十多歲的時候,也就是現在,他身爲東萊郡府的小吏,因爲替郡府做事,奮不顧身,毀掉了青州府裡上奏洛陽的奏章,因爲這份奏章對東萊郡十分不利。

於是,太史慈讓青州府吃了一個大虧,州府對其很是記恨。

東萊郡雖然與州府一直很不對付,但是,也不願意花費巨大代價保住這立了大功的太史慈,當然,也可能是沒有能力保住。

太史慈無奈之下,只能逃奔遼東去避難。

在歷史上,過了幾年,公元193年,孔融偶然聽說了太史慈的事蹟,十分稱奇,於是數次遣人動問太史慈的母親,並奉送贈禮作爲致意。適逢孔融爲對付黃巾軍,被圍困於都昌。

太史慈從遼東返家,母親對他說:“雖然你和孔北海未嘗相見,但自從你出行後,北海對我贍恤殷勤,比起故人舊親,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如今爲賊所圍困,你應該赴身相助。”

於是太史慈留家三日後,便獨自徑往都昌而行,前去幫助孔融。

太史慈孤身一人衝透了黃巾軍的包圍,殺進了都昌城中。奈何孔融被黃巾軍嚇破了膽,不聽從太史慈出城作戰的命令,只是守城。

結果黃巾軍越圍越密,情況越來越危急。

這個時候,孔融想派人突圍去求救劉備。結果麾下無人敢去。

太史慈挺身而出,略施小計,裝作出城練習射靶,麻痹黃巾軍後殺出重圍,回頭射殺追兵,百發百中,於是敵兵不敢再追。

太史慈成功請來劉備的援兵,孔融這才得救。

後來,太史慈跟隨揚州刺史劉繇與孫策作戰,但是很遺憾,劉繇沒有聽從麾下謀士任命太史慈爲大將的建議,並不重視太史慈,只讓他去偵查軍情。

太史慈帶着一個小兵,在神亭撞上了孫策。

當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都是他麾下的猛將,如黃蓋、韓當、宋謙等人。

太史慈沒有逃跑,毫不畏懼上前相鬥,正與孫策對戰。孫策刺向太史慈的座下馬,拔出了太史慈頸後的手戟,與此同時,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

過了一會,兩家軍隊都開到了神亭,衆人才罷戰解散。

這是正史中對太史慈勇猛程度的描寫。

太史慈面對“小霸王”孫策及衆多江東猛將,毫不退避,反而主動上前,欲要擊殺被衆人環繞保護的孫策。

最終雖然沒能成功,但是能夠在一衆東吳猛將包圍中成功撤走,足以看出太史慈的勇猛。

第五十六章 李儒的計策第九十四章 盡數逼降,招募管亥第七十章 曹操的邀請第五十九章 斥候的發現第三章 招募徐盛第五十八章 十八路諸侯會洛陽第一百零一章 太史慈對陣樂進第九十六章 宗寶與管亥第四十六章 劉備與袁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曹操行動第九十七章 司徒王允第一百零二章 雷霆霹靂斬第九十六章 宗寶與管亥第六十六章 呂布的危機第七十九章 招募高覽第一百零七章 荀氏二傑第三十六章 孫觀來投第五十章 虎牢關下戰呂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面見天子第十六章 曲陽大戰第五十章 虎牢關下戰呂布第三十一章 典韋神力第七十四章 常山趙子龍第十一章 大戰彭脫第一百二十五章 發兵長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雲戰呂布第二十三章 古之惡來第八十一章 先破一軍第六十章 槍出如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滿寵,呂虔第七十四章 常山趙子龍第一百零三章 趙雲戰虎豹騎第四十章 前往遼東第七十七章 當面對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郭盛迎戰第四十二章 羣雄討董第一百零三章 趙雲戰虎豹騎第四十章 前往遼東第八十一章 先破一軍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八十六章 收編降軍第二十二章 招募典韋第十章 大破波才第七十三章 黃巾軍突襲第六十二章 徐榮潰敗第二十四章 榮歸故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困陳留,曹阿瞞與劉玄德第九十四章 盡數逼降,招募管亥第四十六章 劉備與袁術第四十二章 羣雄討董第六十九章 趙雲來投第七十章 曹操的邀請第八十二章 正面碾壓第九十七章 司徒王允第四十三章 十八路諸侯第一百二十四章 獻帝密詔第一百零五章 雙方激戰第三十三章 抱團的黃巾軍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十二章 擊殺彭脫第一百二十五章 發兵長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獻帝密詔第五十九章 斥候的發現第九十五章 孔融來訪第七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不知的曹純第四十四章 慷慨盟誓第一百二十五章 發兵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慷慨盟誓第十三章 掃平東郡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羣雄討董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三十三章 抱團的黃巾軍第一百二十章 大敗張邈第十章 大破波才第一章 琅琊郭氏第八十七章 嚴格選拔第八十七章 嚴格選拔第七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徐晃來投第六章 黃巾起義第十八章 殘酷內訌第一章 琅琊郭氏第五十五章 兩關撤軍第九十七章 司徒王允第八十四章 百萬黃巾第七十三章 黃巾軍突襲第八十九章 左校的針對性佈置第五十章 虎牢關下戰呂布第六十章 槍出如龍第九章 將軍名號第三十六章 孫觀來投第九十五章 孔融來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滿寵,呂虔第十章 大破波才第十八章 殘酷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