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羣雄討董

郭盛目前武有典韋,于禁,臧霸,太史慈,顏良,徐盛,紀靈,孫觀等大將,文有孫乾爲首的一衆文官,算是在這亂世之中有了一個基本的勢力雛形。

……

公元188年(即漢靈帝中平五年)二月,黃巾軍餘部以郭太爲首,楊奉,韓暹,胡才,李樂等人爲輔,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縣永固鎮)重新起義,號爲白波軍。

這是歷史上第二次黃巾軍大規模起義。

短短時間內,白波軍發展到了十多萬人,而後進攻太原。

董卓大將牛輔出兵迎戰,被白波軍擊敗。

郭太接着又聯合內遷於汾河流域的南匈奴單于,於夫羅,連破太原、河內等郡,威脅洛陽。

董卓派出李傕等大將聯合牛輔,繼續鎮壓,不能速勝,雙方陷入焦灼。

到了188年十月份,青州,徐州等地相繼爆發大規模黃巾軍起義,聲勢浩大,聚衆數十萬,打破城池,殺掉官吏,全國震動。

泰山郡因爲有郭盛這幾年的不斷努力,剿滅匪盜,維護治安,百姓們安居樂業,沒有人站出來起義,暫時還沒有受到黃巾軍起義的波及。

同樣,琅琊郡作爲郭盛的老家,父親郭陽與徐盛一直在認真打理,如今不僅僅是兵精糧足,而且百姓生活安穩,同樣沒有爆發起義。

除了這兩個郡,青州,徐州,以及周邊數個州的大部分郡縣,都受到了這次起義的波及,百姓們大多流離失所,景象慘淡。

一時間本來就混亂的社會,更是亂到了一塌糊塗,各個州郡都在拼命抵抗,戰況焦灼。

隨着事情發展,朝廷對於地方的掌控力進一步下降。

……

“如今黃巾軍各自爲戰,主要活動在當地郡縣,而我泰山郡,琅琊郡因爲先期的不懈努力,沒有大規模黃巾軍起義的爆發!”

泰山郡守府內,郭盛坐在主位,沉聲說道。

郭盛正在與衆位將領們商討下一步的規劃。

如今天下更亂,如何在亂世中保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並且進一步發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郭盛自然不會天真的以爲史書記載的就是絕對真實的歷史。

畢竟對於繪聲繪色,鮮活名亮的真正歷史來說,文字的描述力實在是過於蒼白無力。

同一段文字,你看了之後,得出的是你的結論。另一個人看了之後,得出的就是另一個結論。

一千個人看了,得出的就是一千個不同的結論,就有一千個不同的歷史。

郭盛也在虛心聽取麾下謀臣猛將們的建議,同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決斷能力。

自己的記憶是一項重要的輔助,但不能依賴,不能作爲決定性因素。

因爲現實中,情況一直在不斷地變化,自己的記憶只能作爲參考。

“如今泰山郡與琅琊郡,兩郡接壤,結成一塊防禦區域,既是守望相助,又能首尾呼應,對於接下來的戰爭,大有裨益。”孫乾穿着一身黑色長袍,微笑着說道。

“請主公放心!我軍現在兵精糧足,如果黃巾軍來犯,也有信心將他們擊敗!”于禁半身着甲,雙手放在桌面,沉聲說道。

“……………”

“如今黃巾軍尚未危急到泰山郡,我們正好繼續發展力量,訓練士卒,打造軍械,做好充足的準備。”

郭盛想了想說道,緩緩說道,

“希望諸位不要鬆懈,如今天下大亂,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我們需要抓住一切機會,不斷增強自身實力,才能在亂世之中佔得主動權!”

“是!主公!”衆人齊齊答應,而後各自回到各自崗位,努力工作。

…………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二月,皇甫嵩在陳倉大敗涼州叛軍王國等人。

三月,幽州牧劉虞平定張純叛亂。

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駕崩,年僅三十三歲(按劉宏繼位時年十二,則駕崩時應爲三十三歲,《後漢書》誤作三十四歲),諡號孝靈皇帝。

其長子劉辯繼位,是爲漢少帝。

六月十七日(7月17日),葬於文陵。

大將軍何進掌權,與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殺宦官。而何太后不肯下詔,於是何進、袁紹私招董卓領兵進京,以此逼迫何太后。

董卓得知,立即動身。同時,董卓上書彈劾中常侍張讓等人。

但是不久後何進又反悔,派諫議大夫種劭勸阻董卓進京。

種劭在黽池見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東郡去討伐流亡匈奴單于於夫羅,董卓不從,繼續上書辯解,並進入河南尹。

迫於董卓進軍的壓力,何太后終於同意下詔罷免宦官。

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城外時,種劭出城勞軍時再次要求董卓撤軍。

董卓指使士兵上前威脅種劭,種劭大怒,斥責董卓,董卓自知理虧,便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里外的夕陽亭。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將軍何進在宮內被害,政變爆發。

董卓望見雒陽上空濃煙滾滾,才得知朝廷發生重大變故,率領軍隊向北芒山的少帝車隊趕去。

少帝劉辯突遇董卓的大軍,嚇得大哭。周圍的大臣上前喝令董卓退兵,但是董卓不肯,進入了少帝劉辯的車隊。

回京的路上,董卓向劉辯詢問事變經過,劉辯語無倫次,而一旁的陳留王劉協卻能表述清楚。

董卓知道劉協是董太后撫養長大,號“董侯”。董卓又自認爲與董太后同族,於是心生歡喜,希望劉協能當上皇帝。

原大將軍何進和車騎將軍何苗的軍隊也被董卓收編,董卓又引誘呂布殺害執金吾丁原,將洛陽的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九月一日,在董卓的操控下,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太傅袁隗將劉辯扶下皇座,解除玉璽印綬轉交給劉協,然後扶劉協正式登基,是爲“獻帝”。

九月三日,董卓毒殺了何太后。而後董卓自領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封郿侯。

從此,董卓權傾朝野,殘暴無度,漢獻帝如同傀儡,王朝法治形同虛設,天下進入了大亂時期。

……

中平元年春,曹操發矯詔給天下州郡,要求一起討伐董卓。

泰山郡,郡守府。

郭盛召集麾下諸位將領,齊聚一堂。

“諸位,如今董卓殘暴,禍亂朝綱,我剛剛接到曹操的矯詔,要聯合天下英豪,一同討伐!”

郭盛面色嚴肅,沉聲說道。

曹操此時雖未發跡,但在當今也是一個名人。

他的父親曹嵩原來是夏侯氏的子弟,後來過房與曹家,成爲了東漢末年宦官中常侍曹騰的養子。

漢靈帝時,曹嵩曾是朝廷要臣,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之一。所以曹操出身頂級官宦世家,要名望有名望,要出身有出身,還有錢財。

而曹家與夏侯家都是此時著名的大型世家,族內優秀子弟層出不窮,更是爲曹操統一北方,建立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認真分析一下,曹操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算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三種條件都具備,堪稱得天獨厚。

……

“董卓狼子野心,爲禍天下,主公能夠出義兵討伐,一定會讓百姓們歸心!”

孫乾微笑着說道。

“軍隊早就準備完畢,只等主公一聲令下,進軍洛陽,拿下董卓!”

右手邊的于禁沉穩說道。

“聽說董卓的西涼鐵騎甚是精銳,我到要看看與我們泰山郡的鐵騎比起來,到底怎麼樣!”臧霸微微冷笑,聲如洪鐘地說道。

臧霸的自信可不是空穴來風,如今郭盛麾下的鐵騎已經甚是剽悍。

郡內目前一共五千鐵甲騎兵,每一名士兵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個個膀大腰圓,身材健壯。

士兵們的鐵甲不是朝廷下發的陳舊破爛,而是郭盛花費了海量金銀,從各地聘請來的優秀鐵匠重新鍛造出來的。

騎兵的戰馬也是郭盛花費大價錢從北地購買的高頭大馬,爆發力和耐力都非常強。

如今郭盛已經在泰山郡內尋了一大片山地作爲養馬場,慢慢繁衍。

如此的鐵騎,郭盛和麾下將領們都認爲不會輸給任何人!

當然,西涼鐵騎的確精銳,但是具體勝負也得戰場上打過才知道!

“聽說如今呂布那個三姓家奴擔任了董卓的騎兵統領,我可是想好好會會他!”顏良眼中閃過一絲戰意,大聲說道。

“顏良,你什麼能夠打的贏典韋,我就讓你單挑呂布!”

郭盛淡淡說道,如今己方,典韋武力最高,顏良紀靈等人有空就找典韋切磋,幾年下來倒也是進步不少。

“呂布雖然人品有虧,但是武力不可小覷!”郭盛笑了笑,給衆將提了一個醒,繼續說道,

“與董卓對陣,陣前鬥將必定會碰上呂布!我希望大家不要逞強,不要單打獨鬥,切記!”

郭盛身爲屬下們敬重的主公,他的話,大家自然是相信。

如今見他如此強調要重視呂布,都是心中有數。

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郭盛這也是提前做好備案。

“呂布,嘿嘿!”

在郭盛身後,典韋聽了郭盛的話,卻是雙眼中爆發出一股攝人的精光,那是熊熊的戰意!

第四十六章 劉備與袁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利回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滿寵,呂虔第九十七章 司徒王允第十章 大破波才第四十八章 分兵攔截第二十四章 榮歸故里第四章 擺平袁珍第九十六章 宗寶與管亥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利回師第九十九章 陶謙求救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不知的曹純第一百一十七章 擊敗呂布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擊敗曹操第十二章 擊殺彭脫第六十六章 呂布的危機第十一章 大戰彭脫第九十四章 盡數逼降,招募管亥第八十三章 雙方決戰第四十一章 男兒當帶三尺劍第十五章 圍剿張寶第九十章 一刻之間,三易其命第八十九章 左校的針對性佈置第五十七章 郭盛殺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典韋對張遼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太史慈對陣樂進第七十九章 招募高覽第六十八章 臧霸見趙雲第八十七章 嚴格選拔第九十四章 盡數逼降,招募管亥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困陳留,曹阿瞞與劉玄德第五十九章 斥候的發現第一百一十二章 滿寵,呂虔第八十五章 顏良顯威第八十四章 百萬黃巾第四十六章 劉備與袁術第三十七章 命運中的邂逅第七章 陣前鬥將第二十三章 古之惡來第十六章 曲陽大戰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不知的曹純第五十六章 李儒的計策第三十二章 招募孫乾第一百零六章 擊敗曹操第三十四章 血腥大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面見天子第二十二章 招募典韋第一百二十七章 徐晃來投第一百章 郭盛與曹孟德第九十一章 擊殺左校第四十四章 慷慨盟誓第二章 本地猛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徐晃來投第二十四章 榮歸故里第三十九章 前來投軍的紀靈第二十七章 大婚第四十四章 慷慨盟誓第一百零六章 擊敗曹操第六十六章 呂布的危機第四十六章 劉備與袁術第四章 擺平袁珍第八十八章 十里挑一第三十三章 抱團的黃巾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紀靈逞威第七十七章 當面對質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九章 將軍名號第二十二章 招募典韋第二章 本地猛將第十六章 曲陽大戰第四十四章 慷慨盟誓第四十九章 呂布之勇第八十三章 雙方決戰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三十二章 招募孫乾第四章 擺平袁珍第一百一十八章 進攻張邈第二十七章 大婚第四十八章 分兵攔截第二十一章 安東將軍第七十一章 一壺清酒,話一世英雄第四十一章 男兒當帶三尺劍第九十五章 孔融來訪第二十四章 榮歸故里第二章 本地猛將第七十八章 偶遇高覽第一百零九章 天生神算郭奉孝,經天緯地實可誇第六十二章 徐榮潰敗第九十一章 擊殺左校第九十一章 擊殺左校第一百一十四章 典韋對張遼第七十三章 黃巾軍突襲第一百零五章 雙方激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擊敗呂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徐晃來投第十章 大破波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利回師第四十一章 男兒當帶三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