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測

楚少淵忽覺得有些莫名的可笑,官吏們縱然是自私自利只爲自己,可若不是父王一再退讓,只怕官吏們也不敢這般明目張膽。

他擡起頭看向文帝,平日裡端坐御座之上的帝王,此刻在九枝宮燈下,褪去了平日裡的冷清,竟然也變得溫和起來,如同最最尋常不過的慈父一般,與寵愛的兒子飲酒談心。

這樣寂靜的深夜,這樣安靜的閣樓,一壺燙過的好酒,一盤烤過的麂子肉,便讓他有些藏不住心底的那些話,想一問究竟。

他說:“父親可曾有過追悔莫及的事麼?”

文帝笑容漸漸淡下來,看了看楚少淵。

十六歲的少年還在抽條的長,身子略略有些單薄,昳麗的眉眼當中,七分像如雪,另外三分像他,雖說生了一張妍麗的臉,但眉眼之間的幽冷與他如出一轍,每每見到這個孩子,他總是心中喜悅,就像是如雪未曾走遠,還在他左右一般。

追悔莫及的事……應該說,是有的。

若是那一年不曾閉目塞聽,不曾聽信讒言,如雪也不至早早的走了。

到底還是怪他,縱然他再如何推諉,事情的緣由也都是出在他身上,只是出在他一人身上。

可,看着那張像極了如雪的臉,他發覺自己開不了口,生怕一開口便看見這張臉上嫌惡的神情,便被這孩子厭棄,他,好不容易纔能將這孩子留在身邊,好不容易纔這般親近了,若當真吐露實情,這一番苦心孤詣便都毀了。

到底不是時候。

文帝笑了笑:“不過都是些陳年往事了,不提也罷!”

楚少淵察覺到文帝瞬間的遲疑,心中越發的懷疑。

文帝已經轉而說起旁的事:“朕年幼之時,往常到了年節的這個時候,邊陲的小國總會進貢些金銀器皿上來,有一年韃子也來了,許是被我朝武將打痛了,韃子的大汗派人來與我朝修好,不但帶了韃子公主來,還提出互換質子……”

楚少淵愣了愣,這一段武宗皇帝時發生的事他並不曾聽人說過,他連忙問道:“可父王不是太子麼?怎麼會?”

文帝笑了,這一回的笑容中帶着些諷意,“也正是因爲此事,先皇纔會廢黜了朕這個太子。”

“當時朝中大臣替朕求情的,大多是那些自稱老朽一身酸儒氣的清流文官,而武將卻大都認爲將朕與韃子王子互換爲質,能徹底解決邊疆問題,若不是韃子的來使沒有看上朕,怕是朕就要被朕的哥哥們綁着去了關外。”

楚少淵皺眉,“父王當時是太子,於情於理也不該作爲質子,只是,韃子的來使怎麼會放棄父王這個儲君?”

“韃子要的質子是驍勇善戰的泰王,要的是先皇最心愛的兒子,他們早便知曉朕這個太子不過有名無實罷了,他們互換質子不過是打着斷了大燕氣數的念頭,”文帝那雙清冷的眸子看了楚少淵一眼,無聲的笑了笑,“他們又怎麼會看得上朕這個既被先皇喜歡,又不被臣子擁戴的儲君?”

“那父王豈不是受了無妄之災?”楚少淵道,“後來爲何泰王沒有被做爲質子?”

“先皇的脾氣性子,豈甘心任人擺佈?何況先皇也確實捨不得泰王,一怒之下,便將來使斬殺於殿前,而斬殺來使本就犯了兵家大忌,且韃子又哪裡是好心性懂忍讓的?自然是一場惡戰,只是這一役卻是幾乎耗盡了國庫,自此之後國庫空虛,大燕跟韃子算是兩敗俱傷,誰也沒討得什麼好處。”

文帝冷着眼看向散佈漫天星辰的虛空,可笑的是這罪責卻落到了他的頭上,不但被廢黜了太子之位,更被囚禁在深宮之中,不見天日。

楚少淵注意到了文帝手邊放置着的一本冊子,冊子比之前他看的那幾本新了許多,看樣子年代並不久遠,只是邊角有些卷,應當是時常被人翻閱纔會如此。

文帝將手中冊子翻開,“皇帝大行之前,總會有那麼些日子知道自個兒時日無多,留下些東西給後頭的帝王,而這一本,就是先皇所留。”

他將冊子遞給楚少淵,楚少淵忙恭敬的接過來,就着燈光看過去。

然後,楚少淵愣住。

——“朕之六子,性軟弱,無長才,實不堪大用!”

武宗皇帝竟然會對父王下這樣刻薄的批語,分明應當是最該繼承帝位的兒子,卻被生父這般厭棄,而那些霍亂朝綱的皇子,武宗皇帝卻珍之愛之,也怪不得父王在先帝死後念念不忘到如今了。

楚少淵擡頭看向文帝,抿了抿嘴:“是先帝看錯了,父王並不……”

文帝看自嘲般的笑了笑,打斷他:“先帝沒有看錯,朕的性子確實軟弱,我朝開國以來一向崇尚武力,先帝會如此也在情理之中,可興兵是要錢的,打仗更是將金山銀山全都朝水裡扔,便是打勝了,那些城池往後歸了大燕版圖,也是要由大燕國庫出錢來治理,除了版圖擴大之外,竟沒有旁的好處,”

“朕剛登基那會兒,天天爲了錢糧發愁,山西乾旱,要撥款濟民,山東洪澇,又要派人去抗洪,西北韃子來勢洶洶,兵士們抗擊韃子總不能吃不飽飯,太后的陵寢要修,樁樁件件都要銀錢,達官顯貴們錦衣玉食着,哪裡知道國庫緊張……”

“朕當年便知道這些手握大權的武將們個個富得流油,偏偏一個都動不得,安內必先攘外這道理朕如何不知?於是便東挪西湊,好不容易纔將那些艱難的日子都捱過去,你瞧瞧從衛家從陳家搜刮出來多少財物,便是朕的小金庫,怕也沒有這麼多金銀之物!”

文帝義憤填膺的話,讓曾經接手過這兩件案子的楚少淵感同身受。

他點頭輕聲安慰:“父王這些年委實辛苦,若是先帝知道如今的大燕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想必要後悔自己這番話。”

文帝笑着搖頭:“無論先帝后不後悔,朕這些年對於朝政上頭的事,是不後悔的,朕時常想,到底是先帝那般興兵治國牢靠,還是朕這般崇尚依文治國更妥當。”

文帝看着他,很認真的問他:“意舒你說,若你爲帝,你又該如何?”

楚少淵愣了一下,側頭想了想,才道:“兒臣覺得崇文跟興武並不衝突,對外自然要手段硬一些,好教外敵不敢輕易來犯,而對內治理朝政,便要有條不紊,就好比是審理案子,對待不同的人犯要有不同手段。”

文帝笑着撫了撫他的頭髮,讚了三聲好:“你能有這番見解,實屬不易。”

楚少淵愣住。

這是文帝頭一次對他做出這樣親暱的舉動,倒真的像是市井之中尋常父子那般,親暱沒有隔閡。

文帝道:“朕明日便會下詔廢黜太子,往後你纔是真正被推到了風口上,不要失了本心。”

楚少淵抿起嘴角,點了點頭,只是微微顫動的嘴角泄露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到底年輕,忽然被一直崇敬的父親這樣親近,心中既委屈,又歡喜,平日裡受了再重的刀傷箭傷都能不動聲色的人,這一刻卻忽然紅了眼眶。

他連忙撇過頭去,將胸腔中涌動着的淚意全部壓下去。

“兒臣必不叫父王失望!”

文帝笑了,清冷的眼中沾染上了幾分暖意,“意舒,你知道兄友弟恭這點很好,但該強便要強,否則你便會如朕年少時那般,處處受欺壓。”

他說着,拍了拍楚少淵的肩膀,然後站了起來,慢慢的踱步出去,一邊仰起頭看着漫天星斗,一邊飲着酒,手中拎着那隻溫過的酒壺,步子有些搖晃。

身爲一個帝王,很少能有放|縱的時候,也只有在年節裡,才能偶爾放|縱這麼一回。

楚少淵扭過頭去,看着文帝的背影,眼中的光芒忽明忽滅。

最後一句話,他確定父王說的是,他沒有將曾在驛站被老四的人刺殺的事稟告給父王,說實話,他並沒有打算放過老四,只不過他知道這件事父王遲早都會知道,那他又何必在這個節骨眼上,還用這樣的事來刺激父王。

而且將一切都捅出來,父王也未必會真的對老四如何,畢竟除了老四之外,就只有他一個適合繼位的皇子了,這樣做目的太明顯,也太過於讓人懷疑,倒不如沉默,讓父王自己發現事情真相來的好。

但今夜的一切,實在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個小閣樓只有歷代的皇帝來過,也只有歷代的皇帝才能夠有資格坐在這裡,翻看歷代皇帝的手札也好,夜觀星象也好,總歸都是清修,而他不過是個皇子,哪裡會有這樣的資格!

這種種跡象實在太讓人誤會,情形看起來一片大好,好到讓他不敢父王心裡真正的念頭。

於是楚少淵在文帝起身離開小閣樓之後,也立即起了身。

小閣樓之外的趙元德連忙上前阻止:

“還請三殿下今夜在此歇息。”

楚少淵愣住了,有些不解的看着他:“可這裡不是……”

“三殿下不必驚慌,這是皇上吩咐的,您安心在這裡歇息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