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難

有這樣一個性子活潑的丫鬟在,還是多少能夠緩解一些氛圍的,而嬋衣自己也十分捨不得將錦瑟這樣的丫鬟放到外頭去,想了想,道:“那我便讓人問問鄭小郎,看看他是否也對你有意,不過說好了,你往後可不能這樣不管不顧的嚷出去,讓人聽見了要說你不莊重,若是讓鄭小郎的爹孃聽見了那還得了!”

錦瑟福身笑道:“那是自然,若不是王妃問我,我自然是不會將這些事到處說的,就連錦屏姐姐都不知道這件事。”

錦屏聽錦瑟這副得意的口氣,簡直是有些啼笑皆非,伸出食指重重的點了她的額頭一下,嗔道:“說你愣你還真愣上了,這種事兒哪個女兒家不是偷偷藏着掖着放在心裡的,偏你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還好王妃性子寬厚,若遇上個性子狹小的主子,看不將你打個皮開肉綻!”

錦瑟吐了吐舌頭:“正是因爲是在王妃面前,我纔敢這般放肆的,若是對着錦屏姐姐,我可是半點都不敢流露的,就怕錦屏姐姐惱了我。”

“這麼說來你還委屈了不成!”錦屏忍不住瞪她一眼。

一屋子丫鬟聽她們這麼打着嘴仗,又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正說笑着,二門上的丫鬟急匆匆的進來稟告:“王妃,宮裡來人了,說是有皇后娘娘的口諭。”

嬋衣心中猛地一驚,皇后什麼時候從朝鳳宮解了禁的?怎麼她一點兒風聲也沒聽到。

她急忙站起來道:“快將人請到花廳!”

屋子裡的丫鬟們連忙給嬋衣更衣梳頭,等到一切都收拾好了,宮裡頭傳話的宮人也到了花廳。

來的宮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官兒,容貌上頭看不出有什麼出挑的地方,圓圓正正的臉盤,臉上的笑容和善而親切,保養得極好,一點兒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嬋衣笑着看向宮人:“不知皇后娘娘的口諭所謂何事?”

宮人恭敬的行禮,聲音溫和而低沉:“明兒就是年三十了,咱們宮中的慣例是三十的時候祭拜太廟然後吃宴席的,皇后娘娘得知三王爺遠在福建,怕王妃一個人在府中寂寞,特讓奴婢請王妃一同入宮吃宴席呢。”

雖然宮人的禮儀完美無缺,而且無論是語氣還是態度都十分的恭敬,但嬋衣就是隱約覺得有些不安,且伴隨着宮人那抹完美的笑容之下,越來越盛。

宮人靜靜的等候嬋衣的回答,並不催促。

嬋衣擡眼看了看宮人不慌不忙的樣子,將心神穩了穩,笑着道:“皇后娘娘體恤妾身,真是讓妾身感到受寵若驚,既然這是宮中的慣例了,那妾身必然謹遵皇后娘娘口諭,只是不知道明天什麼時辰入宮妥當呢?”

宮人聽了她的回答,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幾分,柔聲道:“一般都是過了早朝的時辰入宮,然後晚膳過後回府,不過皇后娘娘說了,今年大燕不順的事兒太多了,所以想要跟幾個皇子公主們一道兒守歲,便特意吩咐奴婢轉告王妃,在未時左右入宮便是了。”

嬋衣心中“咯噔”一下,只覺得那股子不安似乎已經落到了明面兒上,讓人覺得裡頭必有內情。

她忍不住想,皇后娘娘這樣的部署,難道里頭有什麼深意?

照理說楚少淵是直接導致衛氏一族流放的罪魁禍首,皇后娘娘便是再大度也不可能會對她這般和顏悅色,更何況皇后並不是個寬和的人。

只不過即便事實是嬋衣所想的那般,嬋衣在此刻是沒有辦法說出拒絕的話的。

她笑着點點頭:“那好,這幾日府上的庶務太多太亂,索性還有些時間,夠我將府中事務交代好。”

宮人也笑了笑,沒有說半句閒話便告辭了。

嬋衣讓人給她打賞,她連瞅都沒有瞅一眼便推辭了。

嬋衣心中那股子不安之感隨着時間一點點的推近越來越大。

直到到了第二天未時末,嬋衣才磨磨蹭蹭的入了宮,身邊只跟着錦心跟錦屏兩個丫鬟。

……

太子正在朝鳳宮跟皇后說話,便聽見宮人來報,說安親王妃已經到了殿外。

皇后擺了擺手,表示自己已經知曉了,並沒有急着宣安親王妃進來,而是轉過頭來對太子道:“皇兒,雖說將她傳進宮來能省些事,但本宮一想到你舅母的死,就看她渾身不得勁。”

太子笑着安撫皇后:“母后就當她是一尊塑像,再不濟,您是她的婆母,只要您想,她怎麼也逃不出您的手掌心兒去,您若是不愛見她,等會兒隨便找個由頭髮落了她便是,無論罰跪也好或者是什麼也好,她在宮裡總不至於翻出天去。”

皇后也是被關了好幾個月,將原本性子裡的一些銳氣都磨得快平和了,此時聽見太子的話,像是才意識過來似得,點頭道:“皇兒說的有道理,她不過是個做兒媳婦的,成親的時候就沒有來拜見過我這個婆母,這會兒我便是磋磨她,也不會有人替她說話。”

太子看皇后終於恢復了些往日的精神,這纔將心放了下來,應道:“母后只管磋磨她就是,等過了今日,她是死是活還不是看母后的心意,若是她不聽話,母后便是讓她去死,她也只有乖乖去死的份兒。”

太子語有深意的話,讓皇后精神越發的好轉,“還是皇兒痛惜母后,不過此番行事也要小心謹慎纔是,皇兒須知道你父王並不是個軟心腸的人,但凡出手就一定要永絕後患!”

這一點太子一早就知道了,否則他也不會落到今天的這個田地,還要靠手段耍計謀纔能有望得到那個位置,他眼睛眯了起來,看上去有些危險。

“還請母后將皇祖母拖住,別讓皇祖母看出什麼端倪來。”

皇后點頭道:“太后娘娘哪裡你不必操心,只管做你要做的事!”

“母后放心吧,爲了這一天,舅舅一家爲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是絕不會容許失敗的!”

太子斬釘截鐵的話,給了皇后一劑定心丸,皇后神色終於舒緩了些。

……

嬋衣在外頭足足等了一個時辰,腿都快要站得沒有知覺了,皇后似乎纔想起來有她這麼個人在外頭站着,吩咐人喚了她進去。

嬋衣的腿已經有些發麻了,但在宮中不比家裡,不能找個椅子坐下,更沒有丫鬟替她揉腿,所以這幾步路她走的有些慢。

等到進了內殿見到皇后,皇后已經跟一羣皇子皇女們說笑開來,像是完全沒有看到嬋衣似得。

嬋衣無奈,只好對着皇后恭敬的行禮,沒有開口說話。

她還記得前一世關於這個死後被追封爲文德皇后的風評,說皇后一向不喜歡有人忤逆她,也一向喜歡乖巧懂事的人。

既然心中覺得今日是宴無好宴了,那她就更要小心翼翼的不讓人抓到什麼把柄。

皇后瞧見進來便一言不發的安親王妃,心中的感覺快要爆開了似得,就是眼前這個人將宮中攪合的一團糟,她偏偏還有臉嫁給皇子,還有臉進宮來!

她清了清嗓子,臉上神情似笑非笑,看着安親王妃的眼神,就像是要將她碎屍萬段的表情似得。

只是卻還強硬讓她自個兒笑容滿面的對着她,嬋衣只覺得渾身的汗毛都要被皇后盯出來了。

皇后冷聲道:“安親王妃倒是好架子,不但遲了好幾個時辰,剛進來還要擺着這麼一張不情不願的臉,你這是故意挑釁本宮麼?本宮不過在朝鳳宮不理後宮幾個月,竟然連你的一點敬重都得不到了?”

嬋衣沒想到皇后在年三十的這一天下午會突然,但她清楚的知道此刻在宮中,她是處於絕對弱勢的,只好低眉順眼的聽着皇后數落跟責罵。

等皇后數落完了,嬋衣這纔開口辯解道:“昨日傳皇后娘娘口諭的宮人是這麼囑咐妾身的,妾身這纔會在未時左右進宮,皇后娘娘若是不信可以問問身邊的宮人,自然會知曉並不是妾身藐視皇后娘娘。”

皇后聽她還敢辯駁,當下火氣越發的盛,一把將桌案上放着的茶盞便扔了過去,大聲道:“果真是小家小戶教養出來的,一點兒規矩也沒有,本宮今兒不好好教教你規矩,只怕你往後都要這麼無法無天下去了!徐姑姑!帶安親王妃下去好好的讓她知道知道什麼是宮裡的規矩!”

嬋衣側身避過茶盞,聽見皇后的話,心中狠狠一跳,皇后今天這是怎麼了?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還這樣沉不住氣的找她的麻煩,雖然說皇后的風評並不好,但總不至於爲難一個剛進門的還未及笄的小娘子纔對。

她腦子裡紛亂,那頭徐姑姑已經上前一步,聲音恭敬態度強勢的道:“還請王妃跟奴婢來,奴婢告訴王妃宮中的禮儀跟規矩。”

嬋衣並不情願跟這個徐姑姑去偏殿,只是身在宮中,而皇后明擺着就是要教訓她,實在由不得她做選擇,她只好努力將神情放的自然。

“那就勞煩徐姑姑在前頭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