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闌州行(2)

就在我沉浸在苦悶之中的時候,門外丫環象徵性的通報了一下宴卿書到了。

自從他突然闖入嚇我一跳之後,我便規定即便是他來了也必須要通報的。

我一副瞭然的樣子,我早已想到他會來的。父皇的聖旨一旦下達,秦思遠便是要代替秦昀當堂領旨的,這件事自然是公之於衆了。

雖然大家都明白聖旨到底是什麼意思,卻是心照不宣,儘管我知道聖旨寫的必然是公主盡孝道之類的意思。

不,準確的說是,公主代帝王盡孝道而扶柩,秦昀奉命護送。

我稍稍坐直了顯得嚴肅了些,面對着宴卿書,我發現他的臉色並不怎麼好看,顯然是有心事或者十分不滿的樣子。

我也理解,秦昀是他的死對頭,他和秦昀明裡暗裡較勁甚至到了比着對我好的地步,儘管有時候根本不算是示好的舉動,在他的眼裡也會變了味道。

所以,這次……

我沒有先說話,我們這般熟悉了,開頭的寒暄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我們都不是喜歡虛與委蛇的人,一定要直截了當的表達清楚。

他修眉微皺,盯着我看了一會兒,終於開口道:“靜女……”

我只是自顧自喝着茶,隨便揮手叫侍女快點把他的那份也端上來。而且我一聽他的開場,便已經知道他此時心裡是有些慌亂了的,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確實是這樣,聖旨都已經下了,便是無可改變的了,誰都沒有辦法挽回。他就算是再不想讓我和秦昀接觸,也是沒有法子可想的。

但他卻是不會氣餒,只是沉默了一會兒,便開口道:“我……跟你一起去吧,那麼遠的路,我擔心……”

我不動聲色,道:“父皇叫秦昀帶兵保護我。”

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正是擔心這個。我卻擔心的是,如果放他和我們一起的話,本來就萬分艱難困難重重的路就會變得更加難過了,無論如何我不能讓他跟去。

這樣想着,我默默地在心裡加了一條,一定要在出發之前和母后說,看住宴卿書!

然而這次宴卿書來,卻不是一個人,他帶着他的貼身侍女棋染。前幾天的折磨沒有在她身上留下絲毫痕跡,她此時看起來像是勝放的玫瑰般嬌嫩。

眼裡,卻是帶着怨毒。

我自然是看見了,僅僅是心裡冷笑一聲罷了。這件事,她有事什麼能力改變麼?

還有,這樣的眼神,真的不怕我藉故懲罰麼?

她自然也是極其聰明的,不過一個不巧被我看見了她的眼神,便是急忙低下頭去看着地面,再也不肯擡起頭來。

阿蠻雖然是感覺她有點奇怪,卻是什麼都沒有說。

便在宴卿書還在和我敘敘叨叨的時候,母后已經差人過來傳了口諭,果然還是不放心,讓常侍中、阿蠻和我一起,公主府暫時派她身邊的女官程錦衣來管理。

並且,母后還賞賜了我許多東西,大多是毛衣貂裘之類禦寒之物,也有性溫和的補藥。

看來,是對我這次出行極爲認真啊。

然而我需要考慮的事情卻還是十分之多,畢竟公主出行,場面雖然比不過皇帝出門,架勢卻也是不小的,我本人是不希望如此鋪張的,不僅僅造了聲勢惹我煩惱,更是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宴卿書默然了一會兒,等着我府裡的人把那些東西收拾好,才又道:“靜女你可小心了,不要被那秦昀騙了,他……”

我對他微微一笑道:“你今日怎麼如此婆婆媽媽的?難不成鴨舌頭吃多了?”

他眼裡還是有擔憂和無奈,眉宇間顯出淡淡的“川”字。我仔細打量他,突然發覺其實他還是長得挺好看。

好吧,其實他一直長得都是這樣,只是平日我們見面的次數多了太過於熟悉便沒有什麼感覺。

他見我盯了他許久,便問我做什麼,我半是調笑的回他:“你長得還不錯,挺好看的。”

他無奈一笑,我偶爾如孩子一般的舉動讓人只有嘆氣了。

但是儘管我表示了對於他囉囉嗦嗦的不滿,他還是堅持和我聊天,非要把他的不滿發泄完了才走。

而此時已經是天色擦黑了。

他提到了我的姑姑清河長公主,還有些別的人,但是不管提到了誰,都是無用的,即便姑姑是我父皇最爲疼愛的妹妹,也不例外。

宴卿書最後走時,說好了要去送我。

對此我也只是表示知道了。

畢竟,此事既然如此重大,便意味着明日羣臣都會在城門外送我!

而那個時候人多嘴雜,宴卿書是不好對我說什麼的吧,一想到他無奈的樣子,我突然感覺有點好笑,因爲他感到憋屈的時候極少。

常侍中忙着清點物品準備東西,雖然她只是指揮而已,可是我聽着也感覺有些駭然了,笑罵道:“常侍中是打算把公主府搬出去麼,怎麼要帶這般多的東西?”

她也只是暫停了指揮,對我道:“公主,出門在外,是極不方便的,多帶些東西,總是沒有壞處的。”

我自然是明白的,只有笑笑。莊子在《逍遙遊》裡說過:“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此時我們準備的越是充分,將來路上我們便是會少受些苦。

我讚揚了一下常侍中,便也開始想着需不需要帶些愛看的書一起,畢竟路途遙遠而漫長,我總不可能一直和阿蠻或者秦昀聊天度過吧。更何況,三日不讀書,便生疏許多。

我亦是該默默記下所見的風土人情,更該暗中考察清官廉吏,雖然此時想這些是有些多餘了。

我承認,我想這些都是在轉移注意力的。其實我一直都只是在想一個問題,秦昀聽到了這道聖旨的時候,有什麼想法?

十月十日,宜出行。

雖然父皇給了我一日的準備時間,但是怎麼看都顯得有些倉促了,畢竟扶柩這件事說大不大,但是卻也不小。

仔細想想他便是有道理的了,路途遙遠自然是早點出發才能早些回來的。

一大早我便起牀,梳洗準備之後便趕往城門,今日好歹也是有個儀式的,不然怎麼對得起外祖父。

母后今日是不會來送我的,她該說的早都和我說了,此時也沒什麼要緊的事情,況且那些事情我都是可以料到的,他們麼,關心的都是那些個事兒。

我趕到城門時,時間尚早,卻早已有一羣人等候在此了。人羣中有一個穿着紅色盔甲的身影,雖然隔的遠遠的,我還是第一眼便看出來了,那是秦昀。

秦昀身體修長勻稱,穿起這樣的鎧甲來,倒也是顯得英氣逼人。

我路過時,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他也只是看我一眼,而後便隨着羣臣一起行禮。父皇還沒有到,我先來這裡也是應該的,我總不能讓父皇等着不是麼?

父皇該是很快就要到了,在這之前,羣臣的注意力稍稍分散了些的時候,我便聽見有人小聲地喊我,朝聲音的來處看去,果然是那宴卿書。

他昨日說今天要來送我,我也習以爲常了,只是好奇他還有什麼要和我說的,昨日大約是都說完了呀。

我猶豫了一下,見衆人各自心不在焉,或許是起的太早了精神不濟。我便悄悄地朝着宴卿書走過去。然而這極爲細微的舉動卻是被秦昀看在眼裡。

我回望的時候恰好看見他在看我,依然沒有表情,我心裡沒什麼感覺,只顧着小聲地和宴卿書說話。

說來說去,他的幾句話還是不離題,都是和昨天說的一個意思,只是稍稍委婉一點。就在他還要說什麼的時候,突然有宮人通報:皇上駕到!

他匆匆收了話頭,終於拿出一件東西塞給我,我頓時瞭然,原來這纔是他今日來送我的真正原因。

那是一件極其精緻美麗的圍巾,材質光滑鮮亮,輕而暖,一看便是上好的皮毛做的,我輕輕一笑,道了謝,便讓阿蠻拿着,快步朝父皇走去。

既然扶柩這件事是羣臣共同的意見,那麼便是件大事,因此在出發之前父皇必然還是要有所交代的,對此我心知肚明,不過是個形式,走一下便好。

初冬的日光照了下來,影子淡而長,我一邊無心的聽着父皇講話,一邊無聊的看着影子。我的影子恰好和另一條重疊了,擡頭一看,那人恰是秦昀。

而不巧的是,我擡頭看他的時候,他亦是在看我,而且是突然擡頭的,我心裡莫名一驚,轉過目光,卻是發現還有別的人在看着我。

一個是宴卿書,他的目光似乎一直在我身上一樣,此時必然也是注意到了我和秦昀的對視一眼,因而他的表情變得頗爲不滿,之後便是和秦昀對視起來,頗有虎視眈眈的意味。

另一個,則是棋染。之前在靖王府裡出了那麼大的事情,我卻還是沒有罰她一點點,她依然是做着宴卿書的侍女。我也曾疑惑過爲什麼宴卿書會給她求情,後來得不出合理的結論,只感覺大約是棋染侍奉了兩年的緣故。

第二卷_與君安(1)第三卷_琉璃雪(5)第二卷_越人歌(1)第一卷_一念間(1)第一卷_狹路遇(3)第三卷_舊日換(13)第三卷_琉璃雪(2)第一卷_狹路遇(2)第一卷_一念間(2)第二卷_星辰變(7)第二卷_如磐石(1)第一卷_如夢令(6)第二卷_闌州行(1)第一卷_風雲驟(3)第三卷_望歸路(6)第一卷_除夕宴(11)第一卷_糊塗賬(3)第三卷_舊日換(4)第三卷_舊日換(6)第一卷_狹路遇(3)第二卷_暴風雨(1)第三卷_朱弦斷(4)第三卷_舊日換(1)第一卷_除夕宴(12)第三卷_朱弦斷(6)第一卷_除夕宴(15)第三卷_琉璃雪(4)第一卷_除夕宴(18)第二卷_雨後虹(3)第三卷_舊日換(1)第一卷_風雲驟(5)第一卷_黃粱夢(1)第二卷_闌州行(5)第一卷_別離曲(1)第一卷_苑宮春(5)第三卷_琉璃雪(7)第一卷_別離曲(1)第一卷_別離曲(2)第二卷_越人歌(5)第一卷_露未晞第三卷_望歸路(1)第三卷_琉璃雪(5)第三卷_望歸路(2)第一卷_除夕宴(14)第一卷_風雲驟(5)第一卷_糊塗賬(5)第三卷_舊日換(3)第二卷_靖王宴(1)第一卷_苑宮春(3)第二卷_暗流涌(2)第一卷_苑宮春(5)第一卷_風雲驟(2)第一卷_風雲驟(3)第二卷_西風烈(4)第一卷_如夢令(3)第三卷_朱弦斷(3)第二卷_闌州行(1)第一卷_一念間(3)第一卷_苑宮春(7)第二卷_情濃時(7)第二卷_是非多(1)第二卷_暗流涌(1)第二卷_情濃時(3)第二卷_前塵滅(2)第一卷_露未晞第二卷_星辰變(2)第三卷_青絲纏(3)第三卷_琉璃雪(6)第一卷_別離曲(1)第三卷_舊日換(5)第一卷_糊塗賬(6)第三卷_暮色殘(4)第一卷_夏生花(5)第一卷_除夕宴(16)第三卷_前塵滅(6)第二卷_暴風雨(5)第二卷_暴風雨(5)第二卷_與君安(3)第三卷_舊日換(13)第二卷_聰明誤第一卷_畫憑欄(3)第一卷_楊花落(5)第三卷_前塵滅(8)第三卷_舊日換(9)第二卷_情濃時(5)第二卷_越人歌(4)第二卷_星辰變(5)第一卷_苑宮春(2)第一卷_除夕宴(4)第三卷_舊日換(3)第二卷_是非多(3)第一卷_夏生花(4)第一卷_狹路遇(1)第三卷_舊日換(12)第一卷_除夕宴(11)第一卷_糊塗賬(1)第一卷_楊花落(1)第三卷_望歸路(2)第一卷_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