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闌州行(1)

闌州距離京都說近不近說遠不遠,途中卻是要經過幾座山,地形極爲崎嶇難行。再加上這些日子已然是入了冬,行進便是更加困難,算起來,便是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要到了除夕,我想沒有誰希望在那樣的地方過年。

一個多月的時間能不能走上一千里?若是單純以走路來講,必然是可以的,然而要送靈柩回去的話,則難度很大了。

父皇也是出於這個考慮,將摺子壓了一天。這一天裡,他一定是在坐想行思,非要找出個好的解決辦法來,給羣臣一個交代。

我估摸了半晌,也不能確定,依照父皇的性格,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這中間變數太多,難度太大。

父皇若是不同意的話,那也是正常,畢竟難度在那裡擺着;而要是同意了,問題就更多:什麼時候出發,派誰去,能不能及時趕回來,都是問題。

但是父皇一直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所以我更加不能確定他會如何做了。

第二日我爲了打探消息,便在下午又進了一次宮。這一次卻是在椒房殿見到了父皇。

我給他們雙雙請了安,便開始與他們閒聊。其實在我剛剛進去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察言觀色了,然而他們雖然是心裡有事,卻都掩飾的極好,叫我一時半會兒也是捉摸不透。

我卻是不急,只待氣氛漸漸地調動起來之後,父皇他們自然是會忍不住要講的,他們一貫是如此,我已經習慣了。這個時候我便想起了宴卿書來,他那種直截了當到讓人驚訝的直白,有的時候還真的是極好的,起碼不至於叫人等得太久。

但是那樣的話,便是很有可能會暴露自己的底牌。

父皇母后都是聰明而謹慎,自然是不會那樣的,我注意觀察了一下,母后今日眼角眉梢都是帶着淡淡的無奈,看向我的時候尤其是如此,我心裡便是暗暗留意了起來。

而我不在宮裡的時間已經太久,我不清楚什麼時候父皇會來椒房殿,但是我知道,凡是有大事的時候,父皇便是會來和母后商量。一般的時候父皇都是很忙,有看不完的摺子批不完的奏章,完完全全的一個勤奮治國的皇帝。

而父皇選擇在午後這個時間來椒房殿,應該也是想碰碰運氣,看看我會不會也來。

我便是如他所願的,今日也來到了椒房殿。

殿裡突然詭異的安靜了一瞬,我們開始的滔滔不絕突然都化爲了泡影一般,我知道,大約是要從此時進入正題了。

我便也不再掩飾什麼,直接看向父皇和母后,等着他們發話。

我以爲,他們必然是會說關於我和秦昀的事情了,畢竟母后昨日裡的擔心提點已經是那麼明顯了。

但是實際上他們說的和我想的不錯,卻是叫我還要吃驚不少!

剛剛聞言時,我頗是愣了一會兒,顯得有些失態,卻也是不能第一時間接受。直到又聽了一遍,才確信剛剛父皇和我說的是真的。

他說:“靜女,你這些日子毫無進展,必然是和秦昀在一起的機會實在是太少,爲此我和你母后決定給你們製造些機會。這一次扶柩回鄉,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想,這人選,便是你和秦昀了,你可有異議?”

我呆呆地想了一會兒,看見阿蠻臉上也是一副極其驚愕的表情,這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了,父皇真是異想天開。但是聽見他最後一句話時,我又忍不住有些微的惱怒了。

父皇的語氣已經如此的直接和不可抗拒了,還問我有沒有異議。我有沒有異議很重要麼?會改變他的決定麼?

我眨眨眼,看向母后,她只是帶着些淡淡的擔憂看着我,並沒有說什麼,看來是早已和父皇商量好了的。

那麼真的是毫無希望了。

母后一直是極爲疼愛我的,但是連她都同意了這件如此危險的事情,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我頗有些哭笑不得了,爲了製造可笑的所謂機會,便要我奔赴千里麼?唉,好感與姻緣這種事情,真的是強求不來的。

父皇似乎看出了我的顧慮,接着道:“你外祖父一聲戎馬,你又是長女,代我扶柩,也是常理。至於安全的問題,你完全不需要考慮,我大秦有最優秀勇武的戰士守護你!”

父皇望着我,目光灼灼,眼神裡帶着些別的東西,熱烈而嚴肅。他剛剛的話,又是那麼明顯的點出了我是長女的事情,雖然是沒有直接說出來,我卻是頓時明白了許多。

父皇看着我的眼神,極爲嚴肅,雖然是帶着慈愛的意味。

而他說到長女,也使我想起來,這麼久時間了,父皇依然是隻有我和赫連恆兩個孩子罷了。我那皇弟雖然是長子,卻不是庶出的,而且年紀尚小,孃親的出身更是不好,商賈之家罷了。

我大秦帝國的繼承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問題,卻是無人敢正大光明的提出來。畢竟,這件事頗讓人頭疼。

子嗣不是說有就有的,而且父皇年紀漸漸老了,新添子嗣的話,長大也是需要時間的,而父皇則是沒有兄弟的,所以將來父皇百年的話,皇權的歸屬就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了。

可是方纔父皇的目光,卻是叫我瞬間明白了,原來……

我這次並不僅僅是護送靈柩到闌州,完全可以考察沿途的風土人情,去深入民間對於大秦有更深刻直觀的瞭解。只有親眼看看大好河山,纔會有發自心底的熱愛,我突然想起這句話來。

那麼父皇的用意也無疑是很明顯的了,他是希望我看的遠一點,見得多一點,對於大秦有着初步的瞭解,然後……

若是可能的話,我或許,會成爲將來的帝王……

可是父皇也是沒有明說,這些只是我的臆想而已,這個念頭僅僅是劃過我的腦海,我便已經感覺到心跳得極快,便努力再不去想這件事。

這個,真的是想不得的,即便是知道很有可能,我不敢,也不能去想。

父皇再沒有說什麼,他相信我會明白的。

至於到底是和誰一起,我亦是隻有咬牙忍受了,該來的,總會來的。

我思索了一會兒,便只有恭謹的對父皇和母后道:“兒臣願意領命。”

雖然我是爲了大局纔不得不做出選擇,但是結果還是一樣的。

回到公主府,常侍中聽說了這件事,也是一時愣住,便連她都沒有想到父皇和母后回做出這般出人意表的決定。

不過她想了一會兒,又柔聲對我道:“殿下,外面的風景是和宮裡不一樣的,你要多留意些,看看我們的大好山河。”

我回眸望她,看見了她眼底的堅定,便對她一笑。

或許,暗中有許多人都是這麼認爲的吧,所以纔會對於我的成長格外上心。

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有點點頭,一邊看似隨意地說:“我一定儘快回來,我纔不想在外面過年呢。”

阿蠻這個時候終於怯怯的開口了:“殿下我能跟着你去麼?”

她靈動美麗的雙眸裡帶着急切,生怕我說一個不字。其實至於誰會和我一起,我也是不確定的,只知道阿蠻必然是會跟着我的,畢竟做了貼身侍女這麼多年,我便肯定的點點頭。

常侍中是極爲沉穩的,自然沒有問出這樣的問題,只是問道:“公主這次,可是會與秦少將軍同行?”

我知道她這只是試探而已,但是父皇既然已經下了聖旨,此時必然是朝中人盡皆知了,而且留給我的準備時間也不長,明日便要出發了。

我點點頭,擡頭看向她,期待着她會給出什麼樣的回答。

她似乎是送了一口氣的樣子,顯然是對我這次闌州之行放心了不少,對我道:“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考驗的機會,公主可要看清楚了。”

她說這話的時候,居然還帶着隱隱的笑意,我看的一陣無語。我這才知道原來在她們心裡,若是我嫁給了秦昀的話,是一件對我對國家都好的事情。

畢竟,單單以個人條件而論,秦昀確實是許多人家眼裡的金龜婿。但是後來便再也沒有人到他們家去提親了。此時也沒有人告訴我,京城裡的傳言便是說,秦昀遲早會成爲駙馬的。有了這傳言,還有誰敢提親呢?

儘管我頭大如鬥,卻還是要面對現實,常侍中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而世事這般變換莫測,說不定經過了這次我看見了秦昀的好處而改變主意了呢,誰說的準呢?

我不禁默然,暗自問自己,難道,我還是懼怕嗎?懼怕前世的陰影……

仔細想了一下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我真的很怕,若是再次愛上了他的話,又一次被欺騙怎麼辦?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去愛。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不去主動和秦昀接觸,也不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有什麼進展。

然而儘管這樣,父皇和母后卻還是看到了我們之間的可能,並且努力把它變成現實。

第一卷_黃粱夢(2)第一卷_苑宮春(7)第二卷_情濃時(8)第一卷_除夕宴(3)第三卷_舊日換(13)第二卷_西風烈(3)第一卷_除夕宴(15)第二卷_越人歌(2)第三卷_青絲纏(5)第三卷_舊日換(16)第一卷_除夕宴(6)第三卷_望歸路(1)第一卷_黃粱夢(2)第一卷_狹路遇(5)第二卷_星辰變(4)第二卷_事無常(1)第一卷_帝國嬌(3)第一卷_除夕宴(5)第三卷_舊日換(15)第二卷_闌州行(2)第一卷_除夕宴(4)第三卷_舊日換(14)第一卷_遠征軍(2)第三卷_朱弦斷(2)第三卷_前塵滅(2)第二卷_是非多(3)第二卷_是非多(1)第一卷_帝國嬌(3)第一卷_除夕宴(12)第三卷_前塵滅(6)第三卷_琉璃雪(2)第三卷_望歸路(3)第三卷_前塵滅(8)第三卷_望歸路(4)第一卷_如夢令(6)第一卷_風雲驟(4)第二卷_越人歌(5)第二卷_暴風雨(5)第三卷_舊日換(10)第一卷_風雲驟(3)第一卷_畫憑欄(1)第三卷_舊日換(14)第二卷_闌州行(3)第一卷_夏生花(7)第二卷_如磐石(2)第一卷_狹路遇(2)第二卷_與君安(4)第三卷_朱弦斷(7)第一卷_一念間(5)第二卷_闌州行(3)第二卷_星辰變(2)第三卷_琉璃雪(5)第三卷_望歸路(2)第一卷_狹路遇(5)第一卷_除夕宴(10)第二卷_靖王宴(4)第一卷_風雲驟(2)第一卷_故人面(3)第二卷_星辰變(1)第三卷_舊日換(4)第一卷_苑宮春(4)第三卷_舊日換(15)第一卷_糊塗賬(4)第一卷_故人面(2)第一卷_除夕宴(15)第一卷_一念間(3)第三卷_舊日換(7)第一卷_除夕宴(10)第二卷_雨後虹(2)第二卷_如磐石(4)第三卷_琉璃雪(1)第二卷_暴風雨(5)第二卷_西風烈(4)第一卷_除夕宴(14)第一卷_黃粱夢(1)第一卷_除夕宴(13)第三卷_望歸路(5)第三卷_朱弦斷(7)第三卷_舊日換(1)第二卷_與君安(3)第三卷_終章(1)第一卷_除夕宴(5)第二卷_越人歌(5)第一卷_如夢令(1)第二卷_越人歌(3)第二卷_情濃時(4)第一卷_楊花落(4)第二卷_情濃時(5)第一卷_別離曲(2)第一卷_故人面(3)第一卷_除夕宴(6)第一卷_除夕宴(13)第一卷_除夕宴(18)第二卷_不量力第三卷_舊日換(15)第二卷_星辰變(4)第二卷_暴風雨(4)第一卷_一念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