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寧漢合流

來自背後的攻擊往往是罪恐怖的,第十集團軍與日本人作戰也緊緊消耗了四萬人的兵力,被黃埔軍和桂軍的偷襲,卻損失了十多萬人,到了如今第十集團竟然只剩下四萬餘人,一時間對於第十集團軍的前途,很多人都迷茫了。

第十集團軍的黨代表可不是一般人,他們很多都是跟着蔣先雲來大別山創立根據地的,憑着一張嘴,不知說動了多少人跟他們起來鬧革命。

而到了如今,無數黨代表更是發揮他們的作用,他們和士兵同甘共苦,幫士兵康武器,照顧傷員,沒有一刻不給士兵做思想工作,這讓損失了巨大兵力的第十集團軍竟然依然能保存建制。

同時因爲損失如此多的兵力,第十集團軍反而更加靈活機動了,本來帶領二十餘萬軍隊從南京走到成都,劉源一點辦法都沒有的,但是剩下四萬餘人,劉源卻信心十足,無它太祖當年走過,而且自己也早就預料到這一天會來。

所以他早早的以訓練爲藉口,把特種兵派出,他們這一路雖然在訓練的,但是也有專門的參謀不停的繪製地圖,甚至秘密的沿路設置暗樁,更有強國精英聯盟的成員開始在沿途組建補給點,劉源自信自己比當年太祖的條件好,沒有理由走不到四川。

蔣介石下野了,現在和自己玩命的是桂軍,因爲他們能上臺,是因爲列強的支持,和蔣介石下野,一旦他不能再這個時候證明自己,那麼國民政府的元老很可能把桂軍推下臺。

不過李宗仁不是一般人,他把軍事指揮權完全交給了白崇禧,而自己則乘坐飛機來到了武漢,和汪精衛會晤,並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話。最終的達成一致,歷史以其巨大的慣性,最終還是促成了寧漢合流的到來,不過這一次主角不是蔣介石,而是李宗仁和汪精衛。

寧漢合流不是簡單的兩個政府和好,而是以武漢政府的消失爲代價的,同時以南京政府爲核心,重新組建國民革命政府,統一政務和黨務。

組建以李宗仁和汪精衛爲首的中央特別委員會,並改組中央軍事委員會,同樣以李宗仁和汪精衛爲首。

同時汪精衛耍了一個小心眼,他並不看好這個政府,所以他沒有強出頭,答應成爲南京國民政府的邀請,而是讓李宗仁繼續擔任國民政府主席。

而李宗仁在寧漢合流之後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佈第十集團軍爲叛軍,渾然忘記這支部隊在不久之前和還日本作戰。就連蔣介石都沒有宣佈第十集團軍爲叛軍,李宗仁卻做到了,這讓正在急行軍第十集團和李宗仁接下了大仇。

不過不管李宗仁和汪精衛怎麼在政治舞臺上喧鬧,但是第十集團的行軍卻是沒有人能阻攔的。

國民政府開始施行中國傳統的保甲制,當地的保長一般都控制一定實力的民團,但是卻沒有一個敢和第十集團軍動手的,因爲在江西和安徽一帶,第十集團的威名實在太強大了,而且很多百姓都知道第十集團軍曾經和日本人交戰的消息,所以就算是保長威脅保丁們動手,也得不到多少支持。

這給第十集團軍減小了不少阻力,要知道當年紅軍長征的時候,沒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憤怒的地主們恨不得要吃了紅軍們。

雖然第十集團軍本身沒有繼續遭受到多大的損害,但是劉源集團內部的審查卻開始了,這一次第十集團軍被黃埔軍和桂軍合圍,但是卻沒有一點風聲,這絕對是組織內部出現了問題。

而李安第一次化身爲傳說中的魔王,掏出了屠刀,進行了殘酷的抹殺,強國精英聯盟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精英,暗樁中的特工也都是劉源盡心盡力培養的,他們都很珍貴,也都很重要,但是越是這樣,越容不下一點背叛。

劉源本身也不想對自己人下手,但是他很清楚保證一直隊伍的純潔性有多重要,雖然紅黨一直在發展,但是對自己的屠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當年毛曾經和劉源談論過對組織建設的心得,當時毛就和劉源說過,組織就和大樹一樣,他是有生命的,他會成長,他也會衰老,在找到讓一個組織跳出生死循環的怪圈之前,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好基礎,讓這個組織活的更長久,孫中山在組織建設上就是一個混蛋,國民政府雖然發展的很快,但是成員魚龍混雜,根本不可能成爲參天大樹,頂多算是雜草罷了。

當時劉源很清楚,毛在教導他,他也聽進毛的話了,因爲紅黨就是通過不停的給自己做手術的過程中讓組織不停的前進的,這個手術的過程就是不停的學習和肅反。

紅黨很長一段時時間就是通過不斷對自己人下手,保證隊伍純潔下,不斷砍掉可能影響大樹長歪的枝條,才讓紅黨真正成長起來的。

前一項,第十集團軍做的很好,但是肅反第十集團軍做的很差,但是如今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候,第十集團卻也不得不對自己揮下手術刀。

從最開始的情報部門開始,不停的有人被強國精英聯盟臨時城裡的內務部給逮捕,然後槍斃,接着開始對部隊進行調查。

殺紅了眼的李安根本沒有一點人情可言,而且暗樁和強國精英聯盟情報組有自己的審查程序,揪出來的人,都有十足的證據證明他們是叛徒。

同時劉源也開始讓部隊進行內部的三查大會,開始對部隊指戰員的純潔性開始調查,而第十集團的士兵和軍官素質都很高,很少說冤枉人,所以軍事指揮官也開始有人被揪出來。

他們其中有很多是紅黨排入第十集團軍的,但是卻沒有掌握多大的權利,大多數能做到連長就已經不錯,而組織他們繼續前進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的文化課大多數都不過關,無法繼續在第十集團軍中晉升,這讓劉源不得不慨嘆當年在軍隊開辦夜校的正確性。

內務部也曾試圖對軍隊插手,但是被劉源制止了,因爲李安高速劉源謝嬰白和宋哲元他們這些後期投奔來的將領很可能都有問題,想讓劉源允許他們調查這些後期加入的將領。

劉源想起了紅黨在肅反中倒下的那些大將,自己絕對不能讓他們寒心,同時劉源也很清楚,第十集團軍因爲軍隊縮水嚴重,很多軍官都沒有多少兵可以帶,很多人在暗地裡都有怨言,所以整編被劉源提上了日頭。

第218章 兵不厭詐第13章 上門第153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49章 暗樁的第一次發動第201章 小心我閹了你第117章 南京血淚第102 勾結第5章 逆勢後退第127 調兵遣將第99章 長征序曲第66章 最後的訓練第50章 黨的朋友第117章 歸家第43章 板垣換路了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93章 英雄不忍同胞死 少帥生間隙第111章 前路第89章 迷迭香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66章 反擊(六)第109章 生命盡頭第20章 下鄉第45章 板垣苦惱第37章 張靈甫中槍第74章 急轉直下(一)第98章 暗中指使第168章 暗戰(一)第97章 較量第131章 九江初戰(二)第65章 我要當校長第79章 黑色星期一 崩潰吧美利堅第118 喜訊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92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42章 鞍前馬後第2章 雨夜殺人時第196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73章 反擊(十)第53章 戰場僵持第3章 戰略抉擇第132 九江初戰(三)第37章 說服小湯第100章 震懾第213章 漫漫長征路第50章 黨的朋友第210章 血戰南京城下(八)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112章 小秀才的安撫第8章 任性的師長第90章 被敵人俘虜了第9章 反衝鋒第95章 原來是他第123章 西風烈(二)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6章 遷徙(三)第107章 堅守第208章 血戰南京城下(六)第55章 城北戰場第14章 合作第161章 大船在哪裡?第6章 大勢第96章 全是逼得第160章 身後事第50章 黨的朋友第208章 血戰南京城下(六)第118 喜訊第95章 原來是他第188章 皖西大決戰(四)第77章 州長的恐懼 魔鬼的慾望第49章 反擊開始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102 勾結第107章 堅守第30章 烽火第61章 踏出一小步第1章 西安事變(一)第39章 生死戰歌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二十九章第22章 陳誠反擊第135章 九江初戰(六)第119章 三大家族的選擇第28章 戰前氛圍第119章 白衣奪軍第19章 大別山堡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64章 反擊(二)第48章 夜襲第159章 新想法第2章 國防會議第111 形勢鉅變第60章 咫尺之遙第54章 形勢有變第123章 城下聚殲(四)第57章 夜不能寐第3章 步炮協同第66章 反擊(四)第35 反勸詳第131章 九江初戰(二)第66章 反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