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效死忠

對於戴笠這個人,在這的每一個指揮官就每一個喜歡的。原因非常簡單的,戴笠是軍情局的最早期的領導人之一,而且他是屬於那種隱藏在角落的毒蛇那種,所有大家對他的印象非常,非常的差。

再加上戴笠在國民政府的風評非常差,據說他和多名女特工有染,他失寵於蔣介石的原因也和此事有關,但是就算這個與劉源一樣消息在人民視線的人,突然出現了,不知道他的出現會不會如劉源一樣驚天動地呢?

戴笠的出現,首先最吃驚的俞濟時了,要知道俞濟時出發來武漢的時候,戴笠還呆在南京,期盼着蔣介石有一天能回心轉意,讓他重掌軍情局,打死他他也想不到這個傢伙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的眼神。

“戴笠,怎麼會是你,是不是蔣校長怕我一個人能力不夠,讓你來幫助我。”俞濟時自我感覺良好的說道了。

戴笠並沒有看俞濟時一眼,儘管從輩分上來講,俞濟時是自己的學長,但是俞濟時自從帶着十軍做出逼迫劉源的事情,從戴笠的眼中,俞濟時就沒有什麼討好的價值了。

戴笠走到劉源面前,敬了一個軍禮給劉源,“老局長,你老是說我這個傢伙吃喝嫖賭,不學無術,早晚有一天要惹出大貨,這不我真的惹了大禍,在蔣校長那裡呆不下去了,只能來找你了。”

戴笠那副我是無可奈何纔來投奔你的表情不單單把劉源給逗笑了,黃埔的同學都笑了,劉源搖搖頭說道,“說吧,反正你老局長的情況也夠糟糕的,也沒指望你在校長那裡繼續幹下去了,說吧你犯了什麼錯誤,我聽着呢!”

“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啦,就是聽說軍情局抓了一大批軍官的親屬,然後每天各種虐待,局裡有不少老人看不下去,這不,小子就和大夥一商量就給放了,唉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啦。”

戴笠的話說完之後,動容的不單單是俞濟時,就連往日凡是面不改色的劉源都難得的衝着戴笠點點頭,戴笠看到劉源點頭,非常高興的從士兵懷裡搶了把槍,“如今咱戴雨農無家可歸,只能跟着老局長打天下了,唉,看樣子老局長的情況也不怎麼樣啊。”

“戴笠你真無恥之尤,劉源以前是怎麼樣待你的,幾次在校長面前請求你,你也幾次找機會找劉源麻煩,如今竟然投機劉源,你真不要臉。”俞濟時吐了口吐沫,到了這個時候俞濟時連最後的底牌都沒有了。

他知道如果不是劉源站在這裡,自己身上還有一個黃埔一期的招牌,單憑這些軍官,自己活下的機會就不打,這裡可都是性如烈火的軍人,自己得罪了他們能有什麼好下場。

本來還在爲自己父母擔憂的軍官,不少都拿起手裡的武器,慢慢的走到劉源面前,“將軍,您說過,我們先是子女後是軍人,在父母安全面前,卑職沒有一點選擇,希望您能理解。”

劉源擺擺手,臉色的笑容一如春天那樣讓人感到溫暖,“你們都是我的兵,我怎麼會怪你們,要是你們真的背叛了我,那隻能說明我劉源自己有問題了,怪不得別人,如今你們父母已經自由了,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繼續認我這個軍長。”

“將軍您能原諒我們,我們就是死都願意了,我們怎麼有選擇的權利。”有的老人就直接跪在地上,咚咚的給劉源磕頭,“將軍,我們把槍指向了你,已經是對軍人榮譽最大的褻瀆,您能原諒我們,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賜,我們願意和你一起征戰,哪怕死在前路之上。一個老人下跪,呼啦啦就跪下一片,都是受過劉源恩惠的老兵了,如今混的最差的也是一個營長,

劉源如何拉都拉不起來。

下跪是中華這個民族最原始的表示忠誠的方式,他是中華民族歷史最忠誠的表達方式,也是最虛僞的表達方式。

劉源知道這些軍官都是忠誠的,劉源也知道他們爲自己效忠的那一刻,他們也從國家的軍人,轉變成自己的軍人,部下效忠與長官,這是軍閥形成最重要的條件,當他們下跪的那一刻,劉源就已經是沒有領地的軍閥了,而且自己不能選擇的餘地,因爲當他們這樣選擇效忠的時候,沒有一支軍隊敢在收留他們。

劉源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能猶豫,撲通一聲就跪在了一羣校官面前,“我劉源不求爲皇爲帝,但我比他們更自私,我劉源就是要名垂千古,但是我一個人明顯是做不到的,今天諸位弟兄在這,我劉源起誓,凡是跟我走的,我劉源保他一輩子衣食無憂。努力的,我給他一個錦繡前程。戰死了的,我給你撫養子女,如有背棄,天人共棄。”

劉源也不知道這個時代軍人之間效忠的樣子,但是他知道那些所謂的我效忠你,效忠於你兒子,我一無所求的誓言,都是扯淡的,大家願意跟着你,都是爲了搏一個錦繡前程,民族與國家有是有,很多時候是被人們放在第二位的。所有還不如直接告訴所有人,我劉源給你好處,你們跟着我走就是了。

一個年紀比較大較大的老軍官,走到劉源面前給劉源磕了一個響頭,要是換做古代還要歃血爲盟,如今到了現在就一個響頭代替了,劉源也有樣學樣給這些軍官磕回去。

給劉源磕過頭的軍官也不矯情,只要劉源磕過頭,他們都會恭恭敬敬的接受,不過接受了劉源這個頭,就代表他們這條命交給了劉源。

整整一百多個軍官宣誓效忠劉源,劉源的頭都磕破了,但是劉源一點也不猶豫,只要是自己帶過的老人,就一律給回禮。

劉源所做的一切,都被軍校的教官和學生們看的清清楚楚,年輕的學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跑到教官那裡,問校長是不是瘋了,“怎麼和那麼多軍官一起磕頭,磕來磕去,都已經磕了一百多個了。”

教官也不呵斥,只是告訴這些學生,“每一個磕頭的軍官都代表一條人民,從此以後他的命就是劉源的了,而劉源也有爲他們考慮了,他劉源從此也不是一個人了。”

“那麼多軍官向校長效忠,那麼校長豈不成了軍閥,成了壞人。”臧克家不解的問道。

換做往日有人說劉源是軍閥,那些教官肯定要教訓他們一頓,今日教官反而笑着說道,“傻孩子,軍閥哪有這麼大的本事,讓這麼多校官和尉官用生命去宣誓,張作霖本事夠大了吧,肯爲他去死的,還不是當年當賊的那幾個向他效忠的老兄弟,所謂的軍閥有十幾個向他們效死忠的就不錯了,還大多是沒有腦袋的死士,可是校長這不一樣,這些都是可以出去帶兵的軍官,都是可以成長爲將軍的。

古代這種效忠的不是沒有,我只知道兩個,他們都是安徽人,一個是漢高祖劉邦,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你們校長有這際遇,不知道他要走到那一步,當皇帝是沒有希望了,那一統中華呢?

第73章 中正無主 楊永泰定計西南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105章 被時代淘汰的戰法第25章 民國情事第119章 南京血淚(四)第69章 悲劇的文藝三人組第49章 反擊開始第51章 湯恩伯領兵第110章 父慈子孝第1章 西安事變(一)第119章 南京血淚(四)第3章 條件第68章 川亂未平 中央軍兵圍大別第217章 南昌改編第7章 徐州行(一)第12章 萌芽第59章 關門打狗第128章 宏圖大計第219章 桂軍夜話第7章 徐州行(一)第16章 憲兵部主任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53章 第八十八師的堅持第5章 軍隊第39章 戰否第68章 反擊(八)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173 暗戰(六)第116章 紛紜(二)第二百二十四章第45章 固守待援第80章 情報奇蹟 金烏踏入舞臺第188章 皖西大決戰(四)第16章 間隙第33章 軟弱第7章 臣服第127章 進京(二)第30章 狗屎隊友第200章 新聞發佈會第69章 反擊(九)第81章 脣槍舌戰 何梅協定的爭吵第10章 王耀武vs林彪第20章 危險訊號第106章 以退爲進第118章 南京血淚(三)第162章 謝嬰白的辦法第176章 大別山下(二)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147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七)第144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五)第5章 遷徙(二)第92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54章 中央委員第198章 苦臉看三查第54章 中央委員第105章 人在低潮,心比天高第157 代號菊花的行動第230章 赤水四渡(三)第56章 巷戰夜戰第156章 智力上的壓制第56章 玩一把大的(二)第33章 軟弱第176章 大別山下(二)第47章 西樵失守第12章 蔣校長墜馬第13章 石原的遠見第209章 血戰南京城下(七)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24章 兵指牛行第99章 張家口之行第123章 武漢誓師第7章 談笑風波平(一)第209章 血戰南京城下(七)第186章 皖西大決戰(二)第70章 最後榮耀 八萬對六十萬第70章 內爭(一)第21章 老實人的陰損第38 東洋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108 天下宴席無不散第21章 祭奠第58章 從南京撤退第101章 冷眼旁觀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102 勾結第208章 血戰南京城下(六)第38章 小湯不滿第7章 浴血淞滬(四)第218章 兵不厭詐第15章 盧溝橋的槍聲(三)第91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49章 暗樁的第一次發動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49章 發動第92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69章 悲劇的文藝三人組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13章 上門第71章 入校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