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武漢誓師

戰爭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要考慮行軍路線,退軍路線,當然最重要的是物資的補給,畢竟這次作戰和往日一點都不一樣了,汪精衛在後面不會給自己一點支持,而且自己要去的地方,大多數都是校長的地盤,想要得到補給,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世人或許早就忘記了一個人的名字,他叫陳強,黃埔二期優秀學員,繼劉源之後,黃埔第二任會長,只不過因爲這個傢伙最擅長的不是指揮作戰,就連校長都遺忘了這個往日優秀的學生。

可是劉源沒有忘記,這個傢伙在劉源的隊伍中,還走就當上了軍需官,爲人實誠,沒有什麼私心,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在物資調運、後勤上有獨到的見解和天賦。

不過縱然如此,當劉源準備 東征南京的時候,也把陳強嚇了一跳,完全是敵對勢力,己方的補給從哪裡來?

算上學生軍整整五萬人,這五萬人就算每天吃大白菜也是個天文數字,以前是政府管後勤,還感不到這麼大的壓力,可是當自己當家做主的時候,陳強的頭髮差點沒有急白了。

也幸好雖然劉氏財團雖然撤走了蔣介石地區雖然表面的資產,但是大量的資金還存在,有的甚至暗地裡存了不少物資。

劉源和陳強幾經商談,最後劉源決定,在相信的重要的城市附近設置補給點,一封電報出去,長江下游一代,不知道多少城市的暗樁都忙碌起來。而陳強也不得不早一天帶着憑證坐上東去的火車。

一直等了十來天,都到了六月份中旬了,陳強才發來電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對於十軍賴在武漢不走,汪精衛也感覺非常難過,本來以爲俞濟時能一下子解決劉源,那裡想到讓劉源來了個打反擊,不單單人灰溜溜跑回了南京,就連自己也不得不面對這五萬大軍,爲什麼是五萬,鬼知道劉源那裡來的那麼大的號召力,聽說他要反對蔣介石,幾乎每天都有軍人從別的軍隊,跋涉而來,劉源不得不爲此臨時擴充了好幾個編制了,表面上說是五萬人,汪精衛估計八萬人都有了。

爲了這是汪精衛好幾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覺,一是怕劉源的報復,把自己從武漢的寶座上拉下來,二是怕劉源和蔣介石和好,突然給自己來一個致命一擊,那麼蔣介石的四一二政變就算是徹底成功了。

無奈之下的汪精衛,再加上夫人的勸言,雖然沒有親自上們找劉源認錯,但是也寫了一份聲明,承認那天發佈對於劉源處罰是錯誤的,武漢革命政府願意撤回對於劉源的處罰,並願意給劉源提供物資,幫其東征。

汪精衛此行無疑是一個大嘴巴打在自己臉上,不過汪精衛自打從政以來,自己打自己臉的事情做的也不少了,也已經習慣了。不過劉源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要汪精衛的幫助的。

當收到陳強的電報之後,劉源立馬把所有人都召集而來,告訴衆人,自己準備召開誓師大會。要是換做往日,衆人肯定會勸諫劉源三思而行,畢竟這麼長途的作戰,自己連自己的後方都沒有,一旦陷入敵人的包圍中,那就是徹底的苦戰了,而且自己人打自己人,真的讓很多人不舒服。

但是劉源已經說了好幾次了,此行並不是爲了和自己人作戰,一是爲了拯救校長,把右派的那些壞蛋趕走,看看校長有無挽救的可能,另一個則是救左派精英與水火中,他們都是大革命的精華不能如此喪生。

六月十六日,挺順利的一個日子,武漢這個地方,老天爺難得給了一個大晴天,劉源站在士兵們臨時搭建的高臺上,看着臺下幾萬精銳士兵,還有臨時參加自己部隊的人,劉源一時間豪情大發,看來此次自己也要在中國闖一番名頭了。

“蔣中正,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本忠義革命志士,胸懷熱血奮發之魂。少則,東渡日本,探求強國之路。學有所成,千里歸國,追隨總理之志,北戰南征,滅商團,憑粵叛,乃一時豪傑也。

黃埔有成,攜軍北伐,承總理遺志,揮軍北戰,擁百萬之師,吞吐宇內,崩敵於彈指間,民國之統一,指日可待。

然今日之校長,身邊盡是市儈之輩,行卑鄙之策,屠革命之士,令禍國之行,令克復之地,盡是哀號,忠義之士,埋骨荒野,人心益寒。

今弟子劉源,不忍校長爲諂媚所迷惑,污名青史,依三尺微命,帶百戰之軍,無錦衣之詔,行忠義之行,救國救民,屠奸人市前,救國家於水火。望校長體諒學生之行。

左派革命者的鮮血還沒有流盡,劉源最終還是發出了自己的生命,這讓南京的蔣介石非常震怒,聲明要好好的教訓自己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不孝學生。

軍隊最終還是出發了,十軍和學生軍加上不少臨時加入的部隊,林林總總有十餘萬人,這點蔣介石沒有想到,汪精衛也沒有想到,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軍人,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其實他們忘記了一點,當年劉源在廣州曾經幫助國民政府建立起了民兵組織,隨着部隊的發展,如今很多部隊裡的老兵都是當年被劉源培訓過的老兵,而且幾乎每一個軍的不少軍官都被劉源給輪訓過,所有當劉源振臂一呼的時候,不停的有整隻編制的部隊趕來,雖然不少隊伍武器很落後,但是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只要經過統一的訓練,就能上戰場,這一點劉源比誰都清楚。

這時候,劉源也不得不將部隊擴編,十軍擴編爲第十集團軍,下轄兩個軍加一個獨立師,一個炮兵團,還有一個騎兵團,雖然劉源並不十分喜歡騎兵這種組織,但是劉源也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這片落後的土地上,騎兵還是有他獨特的優勢的。

這麼多部隊,劉源也沒法給所有人頒發最新的武器,只能暫時讓不少士兵將就使用手裡的武器,不過劉源承若在不久的將來會給每個人換裝,就這樣第十集團軍整整十餘萬人坐上軍列,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至於前路要走多遠,劉源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第109章 生命盡頭第58章 從南京撤退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195章 皖西大決戰(十一)第62章 桂系大佬第20章 危險訊號第72章 慟哭三 紅顏一怒爲將軍第46章 二敗第176章 大別山下(二)第9章 反衝鋒第58章 二牛調戲第157 代號菊花的行動第13章 上門第119章 白衣奪軍第6章 大勢第24章 前後奔走第34章 激將第228章 赤水四渡(一)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119章 三大家族的選擇第128章 宏圖大計第20章 瘋狗來了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119章 白衣奪軍第1章 西安事變(一)第10章 說客土肥原第4章 西安事變(四)第6章 大勢第13章 盧溝橋的槍聲(一)第19章 黃埔精神永存第106章 黃埔流氓團第10章 羅店血戰(一)第90章 被敵人俘虜了第45章 板垣苦惱第116章 刺骨寒意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55章 玩一把大的(一)第175章 大別山下(一)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15章 史上最強列兵第44章 訓誡第174章 暗戰(七)第69章 反擊(九)第43章 再下南昌第192章 皖西大決戰(八)第115章 是戰是和第173 暗戰(六)第39章 戰否第90章 被敵人俘虜了第144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五)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54章 無恥的師長,勇敢的元首第102章 堅持抗戰第117章 歸家第175章 大別山下(一)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37章 張靈甫中槍第202 讓你江山又何妨第35章 韓復渠之死第119章 白衣奪軍第44章 來了第16章 巧渡恩怨事第58章 二牛調戲第60章 離成功只差最後一步第10章 羅店血戰(一)第45章 固守待援六十三章 嘉獎大會第2章 雨夜殺人時第63 反擊(一)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69章 反擊(九)第9章 反衝鋒第180章 大別山戰役(一)第130章 九江初戰第129章 長征事第183 大別山戰役(三)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24章 戰 鼓第56章 玩一把大的(二)第1章 歸家第80章 盛情邀請 來中國吧波爾第109章 殺戮起第59章 殺機暗藏第110章 組織給預備成員的任務第29章 調虎第205章 血戰南京城下(三)第107章 援兵來了嗎?第55章 一曲英雄歌,歲月莫忘真英雄第123章 城下聚殲(四)第48章 夜襲第110章 父慈子孝第227章 校長復出第82章 軍事運籌學第108 天下宴席無不散第14章 想要收西南了(一)第59章 殺機暗藏第3章 漢奸賣國第118章 南京血淚(三)第104章 南京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