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章 皇后抓狂

重生之嫡女無雙 123章 皇后抓狂

荊國議和使者團在八方館內遇刺,經過一天一夜的商議後,第二天便由副使在早朝時求見皇帝。

“大夏皇上,敝國遣三皇子和大將軍趙華軒前來議和,可見我荊國議和的誠意。然而,就在大夏京城,在皇上您爲我們安排的八方館的梧桐苑內,居然有刺客任何往來,刺殺敝國三皇子和大將軍趙華軒後翩然離去,這是何等道理?還請大夏皇上給我們一個交代,不然敝國傾盡舉國之力,亦要爲敝國三皇子和大將軍報仇!”荊國副使言語似溫和,神態實驕矜,咄咄逼人。

他們也在暗中猜測,這刺客也許是大夏皇室派來的,但苦於沒有證據,不敢明說。

但無論如何,大夏王朝保護不力,這是逃不掉的。

皇帝神色喜怒難辨,不置可否地道:“禮部尚書,荊國使者團的住所由你安排,你有何話說?”

“臣啓稟皇上,臣按照慣例,將荊國使者團安置在八方館最好的院落梧桐苑,並同禁衛軍統領協商,安排禁衛軍保護荊國使者的安全。但是荊國正使三皇子卻要求臣將禁衛軍撤走,說是由荊國護衛足矣保護他的安全。臣苦勸數次,荊國三皇子執意不聽,甚至拔出刀威脅臣,說如果再不撤走禁衛軍,他就要拿禁衛軍來練刀。無奈之下,臣只能依從荊國三皇子的意思。不知禁衛軍,連帶丫鬟僕婢,雜傭廚子,荊國使者團都要求撤走,由荊國使者團全權負責,將梧桐苑徹底封鎖起來,連臣也無法進入。副使大人,我說得可有舛誤?”

禮部尚書怒視着荊國副使,神色惱怒。

“這……。”荊國副使頓時有些結舌,雖然沒有回答,但這幅神態已經表明禮部尚書所言無誤。

“哼,你們逼我大夏王朝將所有人撤走,不許擅入梧桐苑一步,完全不許我大夏王朝插手荊國使者團的事情。現在出了事端,就怪罪我大夏王朝保護不利,這是哪門子的道理?難不成你們經過認爲我大夏軟弱可欺,可以任由你們頤指氣使嗎?”這回輪到禮部尚書咄咄逼人了,“副使大人,如果要論責任,你才應該佔第一位吧?”

荊國副使莫名其妙:“與我何干?”

“別以爲我大夏王朝都是傻子,這次荊國使者團隨行的護衛統領,據說是副使大人你的女婿吧?是你攛掇三皇子不要接受我大夏王朝的保護,而執意要由隨行護衛來保護使者團的安全,目的是想讓你女婿在三皇子跟前露面,落個護駕得力的功勞,好步步高昇吧?”禮部尚書滿臉不屑地道,“有了功勞是你女婿的,出了事端就要找我們大夏王朝要交代,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

“你胡說八道!”荊國副使憤憤不平地道。

這次隨行的護衛統領的確是他女婿,但那是大將軍趙華軒一手提拔上來的,這個護衛統領也是趙華軒推薦的。至於三皇子執意要求大夏王朝安排的人手全部撤走,那是怕大夏王朝不懷好意,派護衛來監視他們的動靜,或者有僕役在飲食或者其他上動手腳。沒想到現在卻被大夏王朝抓住這個把柄。

惱怒之下,荊國副使朝着朝堂中的某人使了個眼色。

吏部尚書葉兆敏頓時出列,稟奏道:“啓稟皇上,臣以爲此事荊國使者固然有所挑剔,但禮部尚書執掌禮儀,有接待保護他國貴賓的指責,應當依禮行事,派人保護荊國使者團的安全。只因爲使者幾句恐嚇,禮部尚書便不理會荊國使者的安危。如今出了事端,禮部尚書有失職之嫌。”

“你——”禮部尚書氣得臉紅脖子粗,指着葉兆敏一時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刑部尚書裴諸城忽然出列,慢條斯理地道:“葉尚書,你這話說得好!剛巧我前些天才接受一個案件,狀告濟州右布政使趙雲明貪污受賄,苛刻百姓。據我所查,當時應該委派做濟州右布政使的本該是周紀昌,可是,就在他即將上任之時,突然有人自稱是濟州鄉紳,代濟州百姓萬民請願,不願意周紀昌任濟州官員,要求吏部更換人選。於是,吏部商議之後,改由李雲明接任濟州右布政使。”

葉兆敏心頭猛地一跳,頓時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件事原本是樁轟動京城的公案,周紀昌原本是濟州大族中人,因爲父親早喪,孤兒寡母被族人欺凌,偌大家業被族人侵吞,當時告遍濟州大小官衙,都沒有討回公道,只能帶着微薄銀兩,與寡母離鄉背井。誰也沒想到十幾年後,周紀昌居然要被委派到濟州任右布政使,不止周氏一族,連帶濟州的大小官衙都恐慌不已,生怕周紀昌算舊賬,急忙花銀兩打通關節,想要攔阻周紀昌接任濟州右布政使。

葉兆敏得了周氏一族和濟州官員的好處,便給他們出了個主意,讓他們上萬民狀,將當年的事情扭曲成周紀昌與地痞流氓相交,招致禍端,家產被人燒光,周紀昌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卻記恨族人,認爲是族人侵吞他的家產,忘恩負義狀告族人,又捏造出一堆人證物證,總之就是證明周紀昌與周氏一族,以及濟州大小官員皆有仇怨,不宜接任濟州右布政使。

有葉氏在中間出力,最後不但撤掉了周紀昌濟州右布政使的官銜,還因此事名譽折損,官降兩級,到南方偏遠州縣爲官去了。

現在聽裴諸城提到這兩個人,葉兆敏心中不由得不打鼓。

“我原本以爲,這是趙雲明本人不長進,上負君恩,下負黎民,與人無尤,今天聽了葉尚書的話,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中間還有吏部的問題,要是當初吏部能夠頂住壓力,堅持派周紀昌接任濟州右布政使,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真是應該多謝葉尚書的指點!”裴諸城神色極爲誠懇感激,微笑道,“既然如此,葉尚書身爲吏部尚書,難辭其咎,那就隨我前往刑部公堂走一遭吧?”

“你你你,”聽說不是追究周紀昌的事情,葉兆敏鬆了口氣,隨即又被裴諸城的歪理氣得直冒煙,“你這是強詞奪理,歪理,胡攪蠻纏!”

禮部尚書抓住機會,反嘲道:“不會啊,裴尚書這都是順着葉尚書的道理下來的,怎麼裴尚書成了胡攪蠻纏?那葉尚書你剛纔的話就不是胡攪蠻纏了嗎?”說着,向裴諸城偷去感激的一瞥。

葉兆敏啞口無言,難以辯駁,只能憤憤然回到文官之列。

這時候,宇泓墨卻突然出列道:“荊國副使大人今日來到早朝也好,正巧本殿下也有事想要請教副使大人。前天晚上,皇宮突然出現刺客,父皇,五皇兄和本殿下同時遇刺,死傷慘重,本殿下更是被刺客刺傷,以至於昨日的早朝未至。不知道副使大人對於這件事如何看待?”

這話一出,好些人的臉色頓時悄悄地變了。

荊國副使心中忐忑,兀自嘴硬道:“你們大夏皇室出了刺客,與我們使者團有什麼關係?”

“本來是沒有關係,那些刺客逃走的逃走,圍困的全部服毒自殺,沒有留下一個活口。不過,不止活人能開口,死人也一樣能說話,本殿下查驗了那些刺客的屍身,結果發現刺客所持的長劍鍛造之法並非我大夏所有,而是與荊國兵刃鍛造之法相似,而且刺客的屍身上刺有紋身,刺印之法也是荊國所有。如今身在京城的荊國人,只有貴國的議和使者團。這件事,本殿下還要請副使大人給我大夏皇室一個合理的交代!不然的話,別的且不說,單爲本殿下所受的傷,本殿下就要帶兵踏平荊國,以報此仇!”

荊國副使心中暗暗叫苦,爲了這次刺殺,他們做足了掩飾的準備,卻沒想到還是露出了破綻。

但是也沒有辦法,大夏和荊國交戰數十年,彼此敵視,他們很難從大夏弄到兵刃長劍,至於紋身,那是荊國人從出生開始就有的,至死不毀;最重要的是,他們原本以爲有內應,這次刺殺十拿九穩,到時候大夏皇室一片混亂,哪裡還能顧得上追究這些?誰能想到居然會失手?

“大夏九皇子明鑑,這次敝國帶着十足的誠意前來議和,又怎麼可能與刺客有關?”荊國副使絞盡腦汁想要圓這件事,好一會兒才道。

“荊國副使這樣說,是說本殿下冤枉你們嘍?既然如此,不如把刺客的屍體和所用的兵刃都帶上朝來,讓衆人都分辨分辨。”宇泓墨脣角微彎,眼眸中光澤瀲灩,正如一朵芬芳絢麗的罌粟,美麗卻致命,“當然,如果副使大人認爲,這是本殿下故意弄來的兵刃,故意在刺客身上紋身,來嫁禍貴國,那本殿下也就無話可說了!”

話語溫然,卻帶着冷冷的殺意。

荊國副使心頭一跳,忙道:“大夏九皇子誤會了,我並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這些刺客可能的確是荊國人士,但是並非我使者團所派遣。貴國應該知道,敝國素來有餘孽流竄,想要顛覆敝國皇室,所以這些刺客恐怕正是那些餘孽所爲,目的是挑起我二國的仇恨,致使我們議和失敗,以打擊我荊國皇室。所以,我二國更應該捐棄前嫌,彼此拿出誠意來,議定和平。當然,這件事敝國定會追究到底,絕不寬待!”

“哦,荊國的叛逆餘孽已經跑到我大夏京城來了?”宇泓墨悠悠然笑道,“那這麼說起來,難道說貴國的三皇子和大將軍趙華軒遇害,是貴國的叛逆餘孽下的手?”

“這……”荊國副使猶豫許久,不情不願地道,“可能是吧!”

原本他們答應議和,不過是因爲跟大夏王朝的貴族中有勾結,想要借議和之名帶人來到大夏京城,刺殺皇帝和九殿下,等新帝繼位,將南方四座州縣劃給荊國,並贈以金銀珠寶,絹布美人,滿載而歸。沒想到形勢生變,刺殺失敗,反而將三皇子和大將軍趙華軒賠了進去。沒有了驍勇善戰的三皇子,和熟知兵法的大將軍,如今若再開戰,荊國恐怕難敵大夏。

形勢比人強,如今也只好假戲真做,議和以保荊國平安。

爲此,荊國副使不得不忍氣吞聲,將三皇子和趙華軒之死栽到荊國餘孽的頭上。

一直靜觀衆人鬥法的皇帝終於開口,冷哼一聲,神色不悅:“荊國副使,既然貴國有餘孽追殺到大夏京城,爲何不曾告知我大夏王朝?又堅持推拒我大夏的安排保護,出了事端就氣勢洶洶地找我大夏討要說法,再說到我大夏皇室遇刺之事,就推諉敷衍,爾等這般行徑,實在讓朕很懷疑你們議和的誠意?居然還口口聲聲說荊國誠意十足,哼,簡直是笑話!”

皇帝素來淡漠,不苟言笑,但這般明顯的怒氣卻也極少表露,原本還彼此怒目相視的衆臣頓時鴉雀無聲,屏着呼吸,連大氣都不敢出。

被這種氛圍影響,荊國副使也忙低下頭,絲毫不敢再盛氣凌人。

“荊國使者且先回八方館吧,議和之事,待朕細思過後再做決定。”許久,皇帝才沉沉地道,“禮部尚書,這次記得派禁衛軍好好保護副使以及其餘經過使者,以免再出事端,又被荊國副使指責我大夏保護不利!”

禮部尚書心領神會,道:“臣領旨!”

這次皇帝特意強調要“好好保護”,那麼,過去的禁衛軍所負的不僅僅是保護之責,更含有監視之意。荊國使者團的行動被嚴密地控制起來,不得出梧桐苑半步。荊國使者團哪能受得了這個,但無論他們說什麼,都被禁衛軍一句“你們最好聽從我們的安排,好好地呆在梧桐苑,否則出了什麼事端又要怪我們保護不力!”給頂了回來,半點不肯退讓,只氣得那些驕橫的使者哇哇大叫不已。

荊國副使得知,也氣得很,但他畢竟身處高位,着眼大局,知道這時候他們勢弱,實在不適合跟大夏硬碰硬,只能忍氣吞聲地約束衆人,不要惹是生非。

然而,經過許久的考慮後,皇帝認爲荊國議和誠意不足,乾脆利落地拒絕了議和,命宇泓墨將荊國使者送出京城,由禁衛軍押解,一路離開大夏,不得逗留。

沒想到壓抑了這些天,最後換來的竟然還是這樣的結果,荊國副使頓時氣得七竅生煙。

宇泓墨將荊國使者團送出京城,見他們即將離開,忽然笑眯眯地朝着荊國副使招了招手。荊國副使不明所以,下意識地附耳過來。宇泓墨在他耳邊輕聲道:“副使大人,有件事忘記告訴你了,那晚帶人殺入梧桐苑,刺殺了貴國三皇子和大將軍趙華軒的刺客,就是本殿下!”

荊國使者驀然睜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宇泓墨。

宇泓墨含笑欣賞着他青白紅紫黑五彩紛呈的精彩表情,笑吟吟地道:“副使大人一路慢走,不送了!”說着一揚馬鞭,夾馬而行,急如閃電般疾馳而回。

皇宮御花園裡,荷葉碧綠如擎蓋,或潔白或粉紅的荷花躍然一片碧綠之上,宛如亭亭玉立的仕女,優雅而高潔,吐露淡淡芬芳,與荷葉的清香混合,瀰漫在荷塘的水汽之中,芬芳悠遠,沁人心扉。

荷風送香,宇泓墨坐在林木掩映的長廊之中,指手畫腳地向裴元歌描述荊國副使當時精彩紛呈的表情,逗得裴元歌嫣然嬌笑,眼眸中褪去了那些算計謀劃,變得純粹澄澈而明亮,清麗絕俗的容顏也隨之容光煥發,一瞬間彷彿無數鮮花怒放,又彷彿明珠生暈,曉露映陽,璀璨奪目,讓宇泓墨不禁有些看呆了眼。

察覺到他的異樣,裴元歌有些不自在地低下了頭。

宇泓墨立刻回過神來,察覺到自己的失態,輕輕咳嗽一聲,移開了目光,轉頭透過掩映的翠葉,看向遠處的荷塘。心中雖然有些尷尬和不好意思,卻也莫名地感到一陣溫馨,又慢慢地轉過頭來,看着裴元歌螓首低垂,弱不勝衣的姿態,又涌起了深沉的憐惜。

元歌實在很少有這種全然的開懷,純粹的喜悅,整顆心都放鬆下來的時候。

以前在裴府見她跟裴府的那位章姨娘明爭暗鬥,眼眸中似乎每時每刻都帶着謀算。而自從太后壽宴,尤其是從她這次入宮後,元歌眼眸中的陰霾越來越重,時時刻刻都在警惕着,戒備着,隨時隨地都可能有陰謀算計向她襲來,恐怕連睡覺時都難得安然。畢竟還是在萱暉宮,除了紫苑楚葵,周圍都是太后的眼線……。

這種生活,他並不陌生,但是正因爲太熟悉了,就更加心疼元歌,畢竟,他還有個皇子的身份,有自己的宮殿,而元歌在這個宮中卻是全無根基,只能百般周旋,努力揣摩衆人的心思,尋得自己的一線生機。

所以,他才更想要逗她開心,哪怕只能得她瞬間的歡愉,也是好的。

皇宮,實在不是個好地方!

這會兒功夫,裴元歌已經恢復了平靜,再次擡起頭來,神情沉靜地問道:“九殿下你故意告訴荊國副使你就是那晚的刺客,解氣固然是解氣,可是,這樣激怒荊國副使,九殿下就不怕引起什麼後果嗎?”

“那晚的刺客本就是荊國死士,他們應該知道我那晚並不在春陽宮,可是我第二天的早朝卻沒到,只怕已經猜出來我就是那晚的刺客,我不過是替他們證實下而已。其實,他們知不知道根本不重要,只要他們沒有證據,就不能拿我怎麼樣。至於父皇那邊就更不用擔心,我總有種感覺,從一開始,父皇就沒有打算跟荊國議和,原本就是保持戰的態度,議和只是個幌子而已。”

宇泓墨笑着道,“說起來也算這個荊國使者團乖覺,這些天沒有外出,不然我非弄出些事來。別的不說,那晚春陽宮的暗衛死傷不少,若是早知如此,我在梧桐苑就沒那麼客氣了!事發後,梧桐苑被父皇派人看守起來,已經沒有動手的機會,這才饒了他們,只是臨走前能氣氣他,何樂而不爲?最好能把那個荊國副使氣得吐血而亡,那也算我出了口惡氣啊!”

聽他說話的語調,儼然是個幼稚的孩子,裴元歌忍不住一笑。

“不說這些,”宇泓墨突然收斂起笑意,眸光湛然地盯着裴元歌,道,“我也聽說,最近太后和皇后之間,表面上沒什麼,暗地裡卻很是熱鬧,你在萱暉宮,看了不少好戲吧?”

裴元歌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最近朝堂上因爲荊國使者團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後宮之中卻也暗潮紛涌,波瀾起伏。

裴元歌原本以爲,以太后的多疑,不會單因此刺客一事就相信皇后心懷不軌。誰知道,結果比她想象中的更好,查證了那晚玉龍宮遇刺,死傷慘烈的事情後,太后深信皇后想要取她而代之,表面上不動聲色,卻在皇后按慣例遇到麻煩來找她商議對策時,不動聲色地給皇后設個圈套,讓皇后跳了進去,不但捱了皇帝的訓斥,連載後宮嬪妃跟前都掃了顏面。

皇后大怒,前來找太后理論,兩人在偏殿沒多久就傳來惱怒的聲音,隨即皇后怒氣衝衝地離開。

雖然沒有目睹兩人爭執的經過,看着皇后既惱怒又帶着點心虛的表情,裴元歌就猜到,太后說不定暗點了刺客之事,又嘲弄皇后良策和陰謀都分不清楚,也想取她而代之之類的話,讓皇后啞口無言,卻又暗自憤懣。而皇后臨離開時正好遇到她,突然心驚,看了眼太后所在的偏殿,又看向她的眼眸便帶了十二分的惱怒憎恨,這也讓裴元歌明白,皇后那邊的挑撥已經生效,皇后也開始疑心太后的用心。

經過此事,皇后行事再不找太后商議,而這看在太后眼裡,更覺得皇后執迷不悟,心思叵測。

一來一往,一往一來,兩人之間的關係越發僵硬。,已經漸漸浮於表面,引起了宮內諸多的猜測,就連裴元歌也“好心好意”地前去勸慰了太后一番,惹得太后拉着幾乎落淚,“神態慈愛,推心置腹”地說着“還是你貼心,哀家今後就指望你盡孝”之類拉攏的話語。

裴元歌聽着,做出一幅感動的模樣,轉頭就通過趙林,隱隱約約把這話捅到了皇后那裡去。

而根據趙林得到的消息,皇后聽到這話後,當即就將手邊最珍愛的一套深藍雨點釉的白瓷茶具砸得粉碎。

兩人內訌的消息傳到葉府,這些天只忙得葉府有誥命身份的女眷腳不沾地地兩宮來回跑,希望能夠爲兩人說和,皇后那邊的情形不知,太后這邊似乎惱怒之後,有些冷靜下來,再沒有過分針對皇后。但裴元歌知道,太后此時的平靜是脆弱的,只要稍有刺激,反彈會比先前更大。

同樣,皇后那邊也一樣。

所以這個時候,就該她想辦法,找機會再在這火上多添幾桶油,好讓這火燒得更加熾烈些。

而裴元歌今天約宇泓墨出來,就是爲了這件事。當她把謀劃告訴宇泓墨後,宇泓墨皺皺眉頭,下意識地就像否決,但看到裴元歌堅定的眼眸,無奈地嘆了口氣,道:“好吧,我知道了,你放心吧!”無論如何,他總會想辦法保護她,不讓她受傷害的!

於是,黃昏時分,涼風送爽,繁華似錦的御花園中,裴元歌和皇后不期而遇。

看到眼前清麗絕俗,如明珠曉露般的少女,皇后的眼眸微微眯起,心頭又浮現起那些讓她如針扎刀絞般的話語,眼眸中頓時閃過一抹殺氣。尤其看到她雖年幼卻已經展現的美貌,潔白滑膩的肌膚,再想想自己的年歲,無論如何保養,用多少養顏護膚的東西都無法遮掩的歲月痕跡,心中那條名爲嫉妒的毒蛇頓時開始肆意流竄,狠狠地噬咬着她的心靈。

“小女拜見皇后娘娘!”裴元歌盈盈福身,姿態優美,儀態萬千。

聽這鶯嚦婉轉,如珠落玉盤的聲音,皇后心頭惱怒更甚,只恨不得將眼前的裴元歌撕成碎片,看了看她旁邊的趙林,知道這是太后的人,有他在跟前,不能太過分。深吸一口氣,皇后竭力放柔了聲音,道:“裴四小姐入宮這許久,似乎對宮廷禮儀還有所疏漏,不如讓本宮身邊的嬤嬤教導教導你?”

挑刺禮儀,這是宮中最常用的刁難人的手段。

這是看在趙林在,皇后纔有所收斂,若陪同裴元歌的是紫苑楚葵,她早命人將這主僕三人拿下重責了。

“多謝皇后娘娘提點,小女初入宮時,的確有諸多禮儀不周之處,多虧太后娘娘慈愛,命她老人身邊的張嬤嬤教導小女。張嬤嬤爲人倒是十分寬厚,常常盛讚小女冰雪聰慧,禮儀學得快,而且毫無舛誤,連太后娘娘也說小女有慧根。其實小女自知愚鈍,張嬤嬤和太后不過是看小女年紀小,不肯苛責小女罷了。”

裴元歌笑盈盈地道,雙眸直直地看着皇后。

點明她的禮儀乃是張嬤嬤所教導的,而且張嬤嬤和太后都曾經誇獎過她,如果皇后還堅持要挑剔她的禮儀,那就是說太后和張嬤嬤所言有誤。再說,她的禮儀乃是太后心腹張嬤嬤所教,皇后若再委派身邊的嬤嬤“指點”,便有藐視太后,不孝的嫌疑。而話語中的意思,更是暗指皇后是在找茬挑刺。

皇后沒想到裴元歌小小年紀,詞鋒竟如此厲害,一時間有些吃驚。

但吃驚過後,便是深深的忌憚,以及惱怒,居然搬出太后來壓她……想到之前被太后算計,被皇帝斥責,在宮嬪之前顏面掃地,又被太后一通冷嘲熱諷,而罪魁禍首正是眼前的裴元歌,皇后心中就按不住涌起一股怒火,笑容中滿是凌厲和冷寒,但顧忌趙林在旁,不好發作。

就在這時,卻突然有個小太監匆匆趕來,在趙林耳邊低語數句,趙林神色微變,道:“裴四小姐,皇后娘娘,萱暉宮裡突然出了事端,奴才要趕回去處理下,且容奴才告退,隨後再來伺候裴四小姐。”

說罷,匆匆地隨那小太監離去。

皇后原本還顧忌着趙林在,不敢太過,免得被太后知道,這會兒見趙林離開,只剩裴元歌孤身一人,十分稱心如意,笑吟吟地道:“好凌厲的口齒,本宮瞧着,都是太后娘娘把你寵壞了。越是如此,你就越該謹慎,處處小心周全,免得失了太后的顏面。本宮身邊的宮嬤嬤,以前也是伺候太后的,就讓她指點指點你的禮儀吧!宮嬤嬤,去教導教導裴四小姐。”

宮嬤嬤知道皇后這是要給裴元歌點顏色看看,應道:“是!”

說着,走到裴元歌跟前,正要做個示範,裴元歌卻不理會她,徑自看向皇后,原本還微垂着的頭也全無尊敬地擡起,眼眸中帶着幾分桀驁,冷笑道:“皇后娘娘不必遮遮掩掩,想要教導小女宮廷禮儀是假,想要折騰小女,給小女點顏色看看纔是真的吧?說不定最後還是會挑出些毛病來,好有藉口對小女重加責罰。既然如此,小女索性成全了皇后娘娘,不知道娘娘接下來打算如何處置小女?是要掌嘴,最好能毀了小女的容貌呢,還是杖責,索性去了小女半條性命?”

玉頸微擡,眼眸睥睨,說不出的輕藐蔑視之意。

皇后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以爲裴元歌要麼忍氣吞聲,要麼低語訴幾句委屈。若是忍氣吞聲,她就繼續折騰她;若是訴委屈,那就更妙了,她可以藉機說裴元歌不恭敬,違逆她,藉機罰得更重。然而,皇后怎麼也沒想到裴元歌居然會如此叛逆不恭,愣了愣才反應過來,勃然大怒,厲聲喝道:“你小小尚書府嫡女,竟敢如此與本宮說話,來人,給我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哼,狐狸尾巴終究還是漏出來了吧?”裴元歌冷笑道,“說到底不還是想借機置我於死地嗎?不過皇后娘娘,我實在忍不住想要說你,你未免也太猴急,太沉不住氣了吧?這樣明顯的陣勢,誰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如果是我的話,絕不會在私底下做這種事情,而是在大庭廣衆之前,好好表現我的寬容大度,對方的不可理喻,幾番好言相勸不聽,被逼無奈才下令責罰,讓衆人都知道孰是孰非,明明打了對方,衆人還覺得我是對的,這纔像樣。”

說着,看看皇后,再看看四周的宮女嬤嬤,搖了搖頭,一臉不以爲然的模樣。

雖然沒有說話,但那意思很明顯是在說,皇后你這樣的陣仗,這樣迫不及待想要打人,實在有失風度,太不成話,太不成話了!

沒想倒這時候,裴元歌不是嚇得花容失色,反而教訓起她來!皇后再次被裴元歌的反應弄懵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氣極反笑,不住地點頭道:“好,好,居然還來教訓本宮,裴元歌,你好大的膽子!”

“真不是我說你,皇后娘娘,翻來覆去都是同樣的話,你不膩,我都嫌膩了!”裴元歌微微擡頭,雙眼望向遠處,絲毫不看皇后和周遭的人,淡淡笑道,“身爲皇后,就算心裡再怎麼想爭風吃醋,想害死某個人,也不該這麼輕易就漏在臉上,在抓到能夠置對方於死地的把柄前,最好還是溫柔恭謙,雍容大度些的好,若能害死別人,還讓別人感激你,那才叫境界!”

邊說邊信步踱到皇后跟前,湊近她的面容,雙眸凝視着她,溫柔地道:“皇后娘娘,你要學的東西還多着呢,單靠耍威風可是坐不穩皇后這個位置的!”

話語爲溫柔,卻充滿了蔑視和嘲弄的意味。

皇后再也忍耐不住,伸手就給她一耳光。裴元歌不閃不避,硬生生地受了她這個耳光,白嫩如豆腐般的肌膚上,很快就浮起四個手指印,鮮紅欲滴血,煞是觸目驚心。裴元歌神色不變,嘴角反而露出一抹笑意,指着自己捱打的作臉,微笑道:“皇后娘娘,這記耳光,我會討回來的!”

“放肆!”皇后氣得腦海已經無法正常思索,氣急敗壞地道:“裴元歌,你好放肆!來人,給本宮拿下,給本宮打!本宮就不信,打死你一個小小的裴元歌,難道還能讓本宮爲你償命不成?”

再想到裴元歌說的那句“翻來覆去都是同樣的話,你不膩,我都嫌膩了”,而自己眼下的言辭匱乏,似乎正在驗證裴元歌所說的話,皇后更是氣得七竅生煙,不住扣地道:“給本宮打,給本宮打,不許留情,打死她爲止!給本宮打——”道最後幾乎是歇斯底里了。

這些宮女嬤嬤跟在皇后身邊,早練就了打人的本事,熟練地一擁而上,將裴元歌死死按住,一個嬤嬤走到裴元歌跟前,伸手就想掌摑過去。裴元歌雙眸如刃,冷冷地看着她,銳聲道:“你敢碰我試試?”

不知爲何,被這少女冰冷的眸光一掃,那嬤嬤竟然有種膽寒的感覺,手僵在半空。

皇后見狀,更加怒上心頭,厲聲喝道:“給本宮打!你若再不動手,本宮就先要了你的命!”

被皇后這一喝,嬤嬤才反應過來,伸手又想掌摑過去。這時候,旁邊卻突然傳來了太監尖銳的嗓音:“皇上駕到!”幾乎是同時,皇帝不悅的聲音也跟着傳過來:“這邊吵吵嚷嚷的是在做什麼?”說話中,已經看清四周的情形,目光掠到裴元歌臉上鮮紅的指印,深沉的眼眸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怒色,隨即落在皇后身上,淡淡道:“皇后,這是怎麼回事?”

“這……”皇后沒想到會正好被皇帝撞到,心中瑟縮,隨即又昂起頭來,理直氣壯地道,“皇上,這個裴元歌目無皇室,藐視臣妾這個皇后,說了許多大逆不道的話,臣妾忍無可忍,這才命人教訓她,好讓她知道宮中的規矩,還請皇上明鑑!”

皇帝把目光轉到裴元歌身上,眸色深沉:“是這樣嗎?”

“皇上明鑑,小女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目無皇室,藐視皇后。”裴元歌早換了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似乎在努力忍耐,仍然沒能忍住眼角的淚水,一滴一滴地順着潔白的臉頰滑落下來,尤其臉上還浮現着清晰的指印,更顯得哀婉欲絕,令人生憐,“是小女……冒犯了皇后,總之都是小女的錯,還請皇上不要再追究了!”

眼下的情形,怎麼她都是被欺負的一方,卻還這樣說話,皇帝身後的太監侍從頓時露出同情的神色。誰不知道皇后素來小性子,這位裴四小姐又是這般微妙的身份,八成是皇后心生嫉妒,故意找茬!

皇帝盯着她,這個裴元歌比裴元舞的詞鋒可是厲害得多了,這樣的情形,這樣的表情,這樣的話語,讓人想要不深究都難。若是事先不知情,只怕連他都要以爲是皇后故意欺壓裴元歌,一時間不知道該惱還是該笑,深深地盯着裴元歌,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回稟皇上,奴婢們跟隨皇后,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皇后身邊的大宮女梅香自覺佔理,迫不及待地將裴元歌的話語加油添醋地轉述給皇帝聽。

其餘的宮女嬤嬤紛紛附和。

裴元歌面露愕然,忙道:“皇上明鑑,小女縱然再膽小,又焉敢對皇后娘娘說這等大逆不道的話語?原是小女與皇后娘娘偶遇,小女按規矩上前見禮,皇后娘娘察覺小女禮儀不周,讓身邊的嬤嬤加以教導。誰知道小女愚鈍,雖然已經是盡心竭力,卻難以讓皇后娘娘滿意,於是皇后便……便……”說着,轉眼看向皇后,哀聲道,“皇后娘娘,小女知道您是一番好意,只是小女愚鈍,但爲何您身邊的宮女卻要顛倒是非,這般污衊小女?小女能認這愚鈍之性,卻萬不敢認這大逆不道之罪!”

她似乎是在皇后辯白,但宮中的人誰不是人精,當然能從她的話語中聽出另一層意思來。

明明就是皇后故意折騰她,故意找茬修理她,她還在爲皇后遮掩……。皇帝身邊的太監侍從紛紛嘆息,這位裴四小姐,未免太心善了些,這樣的個性,在宮裡可是要吃虧的。

和他們的想法相反,皇后身邊的宮女嬤嬤則是目瞪口呆。

皇后當然也十分驚訝,但隨即便化爲惱怒,顛倒是非?到底是誰顛倒是非?在她面前那般放肆,在皇上跟前就擺出這副楚楚可憐的模樣,想要勾引皇帝,這個賤人!皇后心頭怒意更盛,冷冷道:“裴四小姐,你對本宮說那些話時,可不是四下無人,本宮身邊的宮女嬤嬤都能證明,你還想狡辯!”

裴元歌神色悽惶,緊緊咬着嘴脣,低聲道:“想不到皇后娘娘你居然……小女已經是百般忍讓了,娘娘您爲何還是咄咄逼人,不肯罷休?居然指使身邊的宮女嬤嬤一同污衊小女!”說着,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樣,悽然道,“罷了,我身邊原本有趙公公隨同,誰知道他卻有事先行離開,以至於竟沒人能爲我作證。事已至此,我也無話可說,皇后娘娘您說什麼便是什麼吧!”

她這幅模樣,似乎受了無限委屈,看在皇后眼裡,真是要多刺眼有多刺眼。

而她話語裡的意思,更是說她指使身邊的宮女嬤嬤作僞證,故意污衊她,偏偏她沒想到裴元歌會如此囂張,早知如此,就該留下些閒雜人等,讓他們看看裴元歌的嘴臉。現在只有她和貼身的宮女嬤嬤的證詞,裴元歌又做出這副姿態,倒像是她聯合貼身侍從,共同污衊裴元歌似的!

就在這時,皇帝身邊的護衛忽然喝道:“是誰藏在花叢後面?保護皇上!”

還不等其他護衛有所動靜,就聽到一道慵懶閒適的聲音從花叢後面傳來:“孫躍清你緊張什麼?難道本殿下還會行刺父皇不成?”說着,花叢後面露出一張顛倒衆人的臉,美眸慵然地凝視着衆人,忽然躍身跳了出來,拍拍身上的草頭土屑,向皇帝皇后行了個禮,這才笑吟吟地道,“父皇母后怎麼都在這裡?兒臣不過是在這邊偷懶小憩會兒,就被父皇和母后逮到了,不知道能不能饒過兒臣這遭?”

皇后欣喜若狂,問道:“你一直都在花叢後面?”

“是啊,兒臣見這裡陽光明媚,花香迷人,十分適合睡覺,便小憩了會兒,沒想到纔有睡意,就一陣人語,越來越吵鬧了,實在睡不着。誰知道才一動,就被父皇身邊的護衛察覺到了。”宇泓墨笑吟吟地道。

“既然你一直都在花叢後面,那應該聽到了整件事情的經過。”皇帝淡淡地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可知道?”

“呃……。”宇泓墨怔了怔,看了眼皇后,微微皺眉,眼波流轉間,又笑吟吟地道,“其實也沒什麼,母后身爲國母,教訓下裴四小姐也不算過分,依兒臣之見,父皇還是別追究了吧?兒臣可不想爲了個裴元歌得罪母后,您要再問,兒臣就只能照母后說的答話了,不然母后待會兒罰兒臣跪瓷碗,兒臣可受不了!”

這番玩笑戲虐,顯得極不恭謹,但衆人都知道這位九殿下的習性,倒沒有在意

不過,他話裡透漏出的意思,顯然是說裴元歌所言是真。

皇帝微微地皺起了眉頭,看向皇后的眼眸頗爲不善。皇后目瞪口呆,隨即反應過來,道:“皇上,九殿下這是污衊臣妾,方纔明明是裴元歌口出狂言,臣妾忍無可忍,這才動手教訓她的!”

宇泓墨無所謂地道:“既然母后這樣說,那就是兒臣口出狂言好了。好吧,父皇,兒臣再次稟奏,兒臣在後面聽到裴四小姐對母后大爲不恭敬,口出狂言,說……。”頓了頓,轉頭向皇后和她身邊的宮女嬤嬤問道,“說什麼來着?”隨即又道,“算了,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口出狂言,冒犯了母后,母后再三忍耐,好言相勸,裴四小姐卻執迷不悟,母后被逼無奈,這才命人教訓裴四小姐!”

說着,又轉頭去看皇后,笑盈盈地道:“母后,兒臣這樣說,您可滿意?”

滿面的笑意之中,他甚至還向皇后眨了眨眼睛,戲謔意味十足。

皇后被他這番言行舉止氣得幾乎吐血,想要辯駁,卻無從說起,又氣又急又無可奈何,手指指着宇泓墨,顫抖着說不出話來。

而就在這時,遠處趙林匆匆忙忙地趕過來,見到裴元歌的模樣,失聲驚呼,隨即又順了口氣,道:“還好還沒出大事!”這才依次向衆人行禮,最後卻不是先對皇帝說話,而是先對皇后又行了一禮道,“奴才斗膽,向皇后娘娘請罪,方纔奴才依從太后娘娘的意思,杖斃了鳳儀宮中的一名小太監,事發突然,沒來得及稟奏皇后娘娘,還請皇后娘娘恕罪。”

皇帝皺眉:“怎麼回事?”

“回稟皇上,也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奴才原本依照太后娘娘的吩咐,爲裴四小姐指引宮中路線,方纔偶遇皇后娘娘之時,忽然有個小太監來告訴奴才,說是萱暉宮中出了急事,太后命奴才立刻趕回去。誰知道,奴才跟隨那小太監走到萱暉宮附近時,那小太監卻想偷溜,奴才察覺到不到,忙逮住了他去面見太后,這才知道萱暉宮中並沒有事端,太后娘娘也沒有宣召奴才回去。”

趙林不緊不慢地道:“得知有人矯飾她老人家的懿旨,太后娘娘十分惱怒,當即命人杖責,結果從他身上發現了鳳儀宮的腰牌。太后娘娘說,皇后娘娘母儀天下,絕不會做這種假傳懿旨的事情,定是小人心生歹意,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奴才留着也是禍端,便命人杖斃。太后娘娘吩咐奴才趕快來陪伴裴四小姐,免得裴四小姐不熟悉宮中,惹出什麼事端,順便讓奴才向皇后娘娘請罪!”

聽了他這番話,真相頓時大白。

想必是皇后在御花園中偶遇裴元歌,見她身邊只有趙林一個太監,就命人引開了趙林,只剩下裴元歌一人,無論是修理折騰,還是污衊陷害,都無人爲裴元歌作證,而皇后身邊卻有着一羣的宮女太監。誰料想,花叢後面睡了爲九殿下,趙林又察覺不對,及時趕過來,這才還了裴四小姐清白。

只不過裴四小姐和太后知曉大體,都不願把事情鬧大,這才一再遮掩。

所有不明真相的人,聽到這長對峙辯白,都如此認爲着。

皇帝默默地看着,這個裴元歌果然很厲害,如果她不是事先告知了他整件事,只怕就這樣被引過來,聽了這番話,只怕也會下意識地認爲,是皇后故意遣開了趙林,然後刁難折騰裴元歌,又連同身邊的宮女嬤嬤栽贓陷害吧?這個裴元歌,果然安排得天衣無縫!

不過,明明能夠欺瞞過去他,卻還是老老實實事先將謀劃設計全盤告知了他,這份坦誠讓皇帝心裡舒服了很多,也減了不少警戒提防之意。

而皇后早被這種種變化驚得呆了,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好一會兒才悲呼道:“皇上——”

“夠了!”皇帝揮揮手,截斷了皇后的辯解,神色陰沉地道,“皇后,你最近的行爲,越來越失常了,要記住,你是國母,是皇后!”這番話已經是少有的重話,皇帝說完,也不理會皇后慘白的面色,冷冷對那些宮女嬤嬤道,“你們伺候皇后,就應該時常勸諫,別讓她做太出格的事情,今日之事,你們難逃罪責,所有人統統杖責三十,以後都給朕記着!還不放開裴四小姐!”

最後一聲低喝,驚得按住裴元歌的宮女們一哆嗦,忙放開了手。

皇帝冷冷地看了周圍衆人一眼,冷哼一聲,甩袖離開。趙林則說太后有命,讓裴元歌即刻返回萱暉宮。宇泓墨看着裴元歌臉上的指印,心疼得很,急切地想要跟她說話,但知道趙林是父皇的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因此只能按捺,轉身離開。

原本繁華熱鬧的場地,頓時只剩下了惱怒而茫然的皇后,以及唉聲嘆氣,爲杖責三十的懲罰而瑟瑟發抖的宮女嬤嬤們。

在回萱暉宮的路上,裴元歌想了想,還是問道:“趙公公,那個被杖斃的小太監……。”

趙林一怔,隨即明白了她的意思,眼眸中劃過一絲詫異,隨即眼眸微微緩和,心中對這位裴四小姐的評價又高了一層,恭順地道:“四小姐放心,那個小太監的確是鳳儀宮中的人,而且不是什麼無辜的人,這次是被收買攛掇纔會來做這件事的,死不足惜!奴才雖然不是好人,但也不是全然心冷,能夠轉圜的餘地,就不會對自己人或者無辜的人下手!”

“是元歌僭越了,還請趙公公見諒!”聞言,裴元歌才放下心事。

趙林忙還禮道:“四小姐太多禮了。”在這宮廷之中,聰明人不少,但是在聰明謀劃中,還能留有一線善良的餘地,這樣的人卻不多……不知道將來誰有幸能夠跟裴四小姐這位聰明善謀劃,卻又有着這份心善的主子。

回到萱暉宮,見到她臉上的指印,太后先皺了眉頭,問起事情經過。裴元歌知道反正以太后的勢力,很快就能把能知道的經過都查出來,她又何必在這裡多費口舌,反而漏了痕跡。因此,並沒有多說什麼,只簡略地說被皇后刁難,後來皇上到了,倒沒吃大虧。

太后安慰一番,命人送她回去。

只這事傳到採晴院,裴元舞又忍不住一陣惱怒,明明就是同樣的情形,偏偏皇上就偏幫裴元歌,教訓了皇后一頓,在自己身上卻是被華妃羞辱,更想到改名之恨,心中越發對裴元歌恨之入骨。

正如裴元歌所料,太后很快就打聽到了整件事的經過。

雖然皇后和身邊的宮女衆口一詞,說裴元歌說了那番話,但太后對裴元歌的性格也算有所瞭解,知道她極爲沉靜機敏,言辭素來小心,又怎麼可能說出那樣大逆不道的話來?明顯是皇后在指桑罵槐,藉機發泄心中的不滿不說,還想毀掉裴元歌,毀掉她精心安排的棋子!尤其命鳳儀宮的太監支開趙林的舉止,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種栽贓陷害的手段,原是她上次派人暗示華妃和趙婕妤用的計策,這次皇后居然想借用到裴元歌身上……

對付的雖然是裴元歌,但何嘗不是在對着她這個太后挑釁?

是可忍,孰不可忍?

虧得先前葉家衆人還勸解,說什麼都是一家人,同爲葉氏,她這個太后倒是收斂了,皇后卻是變本加厲起來!正因爲太后對裴元歌的個性有所瞭解,覺得她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纔沒有疑心是裴元歌從中架橋撥火,認定是皇后在挑戰她的勸慰,原本纔剛按捺下的怒火,又熊熊燃燒起來。

她處處留有餘地,皇后就敢步步緊逼,真以爲她這個太后是泥捏的不成?

太后惱怒,這頭鳳儀宮中,皇后也怒不可遏。

“你們也都聽到了,那個裴元歌有多囂張,有多放肆,當着本宮的面就敢說那樣的話,又在皇上跟前裝可憐。”皇后惱怒地一揮手,將手邊茶几上的東西統統揮到地上,咬牙切齒地道,“還有她說的那些話,什麼叫如果是她的話,什麼叫本宮這個皇后坐不穩……。若不是太后在背後給她撐腰,她怎麼敢這樣放肆?若不是太后許諾給她什麼,她怎麼就敢說這樣的話?”

虧章文苑這樣說時,她雖然也懷疑,卻還覺得有些異想天開,但事實證明,是她把太后想得太善良了!

還有那個趙林,那個莫名其妙的小太監,太后的那些話,無不證明,今日這一切,都是太后所安排的,目的就是要給她這個皇后好看,要讓人看到皇帝爲了裴元歌掃她這個皇后的顏面,好讓人知道,她這個皇后還不如裴元歌一介白身,給裴元歌的未來鋪路!

也是,當初裴元歌的意思,似乎並不想入宮的,爲此還在萱暉宮“病”了十幾天,突然就想通了,突然就處處聽從太后的安排,柔順乖巧了,如果不是太厚許給她皇后的承諾,焉會如此?

章文苑說得一點都沒錯!

這個老妖婆!她做皇后做了快三十年,徒有統御六宮之名,卻無統御六宮之實,處處都要受太后掣肘,事事都要聽從太后的吩咐,已經很憋屈了。這個老妖婆居然還不知足,對她橫不是鼻子豎不是眼的,處處挑剔處處找茬,這會兒更想找個裴元歌取代她的皇后之位,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不想想自己i都多大年紀了,還不頤養天年,還想對後宮指指點點!

皇后雖然惱怒,卻也知道論計謀,她實在不是太后的對手,而且太后還有個孝字壓在她頭上。現在要緊的是裴元歌那小賤人,只要除掉了她,斷了太后的後路,一時半會,太后也不能拿她這個皇后如何。想到這裡,皇后將目光投向旁邊戰戰兢兢無語的章文苑,咬牙陰冷地道:“給本宮想個法子,弄死了這個裴元歌!本宮決不允許這個禍害活着!”

章文苑在旁邊也聽了不少,對皇后頗爲鄙夷,雖然她沒跟裴元歌打過交道,不過能扳倒她姑姑章芸,卻絲毫不露痕跡,這個裴元歌必定是聰慧謹慎的人。這樣的聰明人,又怎麼會說出那些囂張的話?八成是這位草包皇后有心結,疑心生暗鬼!不過,皇后有這樣的心思,顯然對她是頗爲有利的,畢竟,那個裴元歌論美貌論智謀論皇上的另眼相看論太后的倚重和心思,都是禍患,能早早除掉她最好,何況又能討好皇后,一舉兩得。

父親早說了,太后雖然如今權重,但皇后有五殿下傍身,將來纔會是真正的後宮之主,好好地扶持着她,得到她的信任,對她,對章府都有着無數的好處!

想着,章文苑低聲道:“皇后娘娘且息怒,妾身這裡有條妙計,能夠幫您除掉趙婕妤,嫁禍給裴元歌!最重要是天衣無縫!”說着,附耳低聲說了一番話。

皇后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驀然笑道:“果然是條天衣無縫的妙計!既然有這樣的妙計,本宮就再等等,到時候倒要看看,這次裴元歌還如何逃脫?只要除掉了這個禍患,太后也只是沒牙的老虎,翻騰不出什麼浪來!”

經過這場事端,裴元歌知道,皇后現在必定恨她入骨,只怕已經到了頂峰,對她發難迫在眉睫,因此更多了十二分謹慎的心思,處處仔細。這日正在宮中陪太后閒話,忽然皇帝身邊的林公公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神色焦慮地道:“裴四小姐,裴尚書在早朝上昏倒了,昏迷中仍在惦念裴四小姐。皇上命奴才來請裴四小姐趕快過去探視!”

裴元歌聞言,腦海中頓時一片空白……

------題外話------

繼續勤奮地碼字,還債中……。有人統計蝴蝶到底欠了多少字數木有?

197章 攜手前行234章 扭轉乾坤智挫宇泓燁下198章 萬關曉的心思206章 對峙037章 挑選丫鬟姨娘四小姐鬥法221章 葉氏覆滅蹊蹺181章 打葉問卿082章 美女蛇服軟求饒074章 章姨娘休想翻身一百七十六章180章 針鋒相對158章 無計可施186章 賽馬爭鋒141章 寒露宮初交鋒第310章194章 添妝之期148章 破局當年真相中209章 百口莫辯201章 等待好戲155章 原形畢露078章 教訓庶妹蹊蹺婚事108章 誰在算計誰141章 寒露宮初交鋒086章 驚爆醜聞大家小姐要爬牀200章 你配不上我259章 渣男渣女215章 葉氏覆滅狠毒083章 萬渣男得罪權貴被教訓019章 竊詩邀寵四小姐人品卑劣150章 皇后被廢052章 嫡庶之別追討失物228章 葉氏覆滅博弈236章 三年之約請旨賜婚038章 踢掉姨娘安排的眼線087章 衆人齊捉姧名譽掃地152章 明錦之死真相195章 添妝155章 大姐暴露258章 內憂外患237章 婚事之爭158章 無計可施241章 大婚上第308章第287章183章 疑竇叢生034章 急轉直下是誰謀害四小姐010章 智除桂嬤嬤下225章 葉氏覆滅爲營第302章第286章174章 相擁林間225章 葉氏覆滅爲營132章 圈套107章 懿旨賜婚一見傾心164章 公主綰煙103章 對質證清白鎮國侯府顏面掃地200章 你配不上我160章 圍場秋獵261章 柳貴妃昏厥097章 入宮賀壽再生波折121章 擔憂106章 聯手抗敵道歉073章 並肩賞月九殿下動心052章 嫡庶之別追討失物136章 鷸蚌相爭047章 繡線之爭借刀殺人169章 陰霾籠繞256章 恩愛刺眼二百五十章第301章211章 疑神疑鬼太后癲狂187章 元歌邀戰147章 破局當年真相上218章 葉氏覆滅兵權195章 添妝第305章118章 太后的弱點168章 深夜刺殺034章 急轉直下是誰謀害四小姐018章 爭風吃醋葉問筠無理挑釁062章 解難題元歌得讚賞華嫉妒135章 阿芫明錦140章 巧舌如簧013章 四小姐風華初綻下059章 驗身證真假姨娘失寵187章 元歌邀戰083章 萬渣男得罪權貴被教訓133章 揭穿趙婕妤140章 巧舌如簧069章 庵廟遇襲命懸一線049章 賊心不死姨娘又生事第306章026章 小肚雞腸渣男故意挑釁023章 裴元容告狀不成反捱打069章 庵廟遇襲命懸一線150章 皇后被廢013章 四小姐風華初綻下258章 內憂外患274章 科舉舞弊萬關曉049章 賊心不死姨娘又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