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定鼎天下(完)

戰爭非常慘烈,一直持續了一個時辰。在這個時候,楊子璐動了,準確的來說,是漢軍中軍動了。

不動如山,侵略如火。這兩個詞是對漢軍中軍最好的形容,漆黑的鐵甲就彷彿黑雲壓頂一般壓過來。漢軍士兵三五成羣,彷彿非常散亂,但從天空看上去,卻會發現漢軍陣型錯落有致。彷彿一臺嚴密的殺人機器,不喜,不悲,唯一做的就是揮動手中的武器。

“這就是漢軍之威嗎?”站在中軍兵車上的國書,臉色也禁不住變得非常難看。

但殘酷的現實告訴了國書,這還不足夠。只見在漢軍背後不知道什麼時候聳立起十多座彷彿居然一般的霹靂炮。

“放

!”霹靂炮的炮手此刻都兩眼放光,伴隨着他們的咆哮,梢杆就彷彿巨人的巨臂一般,狠狠揮出,將手中的巨石投擲向敵人。

“轟隆!”悶雷一般的聲音在大地上響起,巨石無堅不摧的在齊魯聯軍的戰陣中碾軋而過。血肉深深的混入泥土中,青色巨石被染成暗紅,紅的是如此的刺目,紅的是如此的觸目驚心。

“元帥!大事不好了!那些東胡遊騎被漢蠻子擊敗了!現在漢蠻子的騎兵從右軍殺奔而來!”一名滿身血污的士兵顧不上保密,還沒有來到國書面前,已經高聲大呼。

“什麼!才一個時辰而已!”國書登時大吃一驚。

只是國書心中的驚訝還沒有落下,楊土狗已經率領着漢軍鐵騎殺奔而來,火紅的戰袍,火紅的盔甲,彷彿一道烈火一般席捲入齊魯聯軍陣中。

喊殺聲、金屬入肉的鈍聲、士兵的慘叫聲,交織成一曲肅殺的曲子。

而漢軍無疑就是主導這一曲子的人。

鋒利的騎矛,彷彿刺入豆腐一般,輕鬆刺穿齊燕聯軍士兵的軀體。戰馬飛揚着鬃毛,包着馬蹄子的馬蹄踐踏在倒地是齊燕聯軍士兵身上,齊燕聯軍士兵立刻口吐鮮血。

齊燕聯軍右軍登時一片搔亂,也不知道那一部開始的,一部分士兵開始潰敗,於是帶起了連鎖反應。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左軍完全潰敗。中軍側翼暴露在強大的漢軍鐵騎鐵蹄下。

國書知道完了,他並沒有選擇撤退,因爲他已經知道逃無可逃,但他又沒有膽子和漢軍死磕,最後國書選擇了恥辱的投降。國書的偷襲比起右軍的潰敗更加讓齊燕聯軍心悸。

燕國大軍迅速撤離戰場,楊子璐可沒有窮寇莫追的想法,讓步兵將齊軍包圍,便指揮楊土狗率領漢軍所有騎兵,共計一萬五千騎兵追殺。

在這一次追擊中,漢軍騎兵發揮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堅韌精神,漢軍騎兵足足追逐了近一千里路,從爆發戰爭的晏地,一路追殺到薊城下。燕國國君燕孝公在薊城不過十里地被楊土狗麾下的騎兵俘虜。

燕國人自然不肯了,他們立刻出城支援,想救回燕孝公。不想被楊土狗捉住機會趁機擊潰燕國士兵,趁勢掩殺入燕國國都。

燕國太子載率領隨從逃離王宮,逃到孤竹國原來的國都孤竹城。太子載自立爲燕國國君,豎起大旗招攬燕國流亡國人和貴族。

漢軍此時糧道已經拉得太長了,更別提剛剛吞併了齊國。楊子璐唯有讓楊土狗率領一萬騎兵留守在燕國國都薊城。同時楊子璐派大夫柘稽出使燕國,表示願意和燕國議和。

原來的燕國太子載雖然登基,但孤竹境內人口稀薄。而且都是昔曰孤竹國遺民,他們對燕國的認同感並不高。再加上太子載是慌慌忙忙的逃出來的,現在手裡面沒有多少糧食,更沒有多少金錢,漢軍不來打他就不錯了,他那裡敢攻打漢軍呢?

聽到柘稽傳達的意思,太子載忙不迭的答應下來,並且表示願意成爲漢國的附屬國,並給楊子璐進貢美女十人,美玉三塊,駿馬二十匹,東海珍珠一百顆,錢三十萬。

太子載自然不是真心的想臣服於漢國了,太子載現在不過二十六,正直壯年,自是有一番想建功立業的心。他這樣做,不過是爲了拖延時間,爲自己組建新軍隊作準備。

太子載的小心思,楊子璐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楊子璐大手一揮,給楊土狗下令,讓他派一百騎兵護送燕孝公到孤竹

。太子載知道後,當真是又氣又怒,但表面上卻又不得不一臉笑意的迎接燕孝公。

只是父親還在,你叫太子載這個兒子怎麼當國君呢?父子二人經過一個月的微妙接觸後,終於爆發內亂。老邁的燕孝公不敵兒子太子載,被太子載軟禁起來。

只是太子載此舉就大失人心了,不少老貴族都因此反對太子載。太子載也因爲這個原因,不得不選擇軟禁燕孝公。只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有了燕孝公在,不少野心家都想從龍,對於太子載的命令也變得不怎麼信服。本來就弱小的燕國,經過這一場動亂後,變得更加弱小。不過三年後,就被已經鞏固了燕地的楊土狗出兵,直搗黃龍,攻陷孤竹。

太子載也死於亂軍之中,燕孝公和諸多貴族被送到南方一座小島上安置,只能夠在嘆息中度過自己的餘生。

舌庸等軍方大臣都趁機強烈要求楊子璐出兵秦國,楊子璐並沒有答應。而就是這一年,孔夫子逝世了,楊子璐趁機下令全國舉哀,並封孔夫子爲孔聖人,允許天下立廟供奉。

因爲漢國這個明確的消息傳出,天下餘下的國家秦國、巴國、中山、燕國、魯國、郯國、滕國等國都鬆了一口氣。

只是和平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一年後,楊子璐就親自率兵西出函谷關,攻陷秦國國都。秦國趙氏餘族逃入漠南,苟延殘喘。

魯國見漢國氣吞天下之勢已經無法改變,魯國選擇了內附。對於內附之國楊子璐還是很寬厚的,給了魯國國君一萬戶的封邑,並封爲安樂公。當然了,漢國的封邑從來都是折算金錢,封地管理並不經過領主管理的。

而魯國其他官吏,基本保持原來的職位。至於三桓,楊子璐也沒有對他們怎麼處罰,只是將他們家族打散,主家留在廣陵城內居住,分家這些都遷移到地廣人稀的燕地、秦地。

其他小國見到這個情況,除了中山國、巴國、蜀國外,都粉粉內附漢國。

大漢十七年,已經年近四十的楊子璐宣佈登泰山封禪,隨之遷都長安,以天子守國門。

楊子璐此舉實際爲攻伐蜀國、巴國作準備,只可惜太過長久的安逸已經讓兩國忘記了戰爭的到來。

大漢十八年,已經準備好一切的楊子璐,以闞平田、御瞭留守長安。楊子璐率領五萬虎賁從漢中南下,一個月內便攻陷成都,滅亡蜀國。

緊接着滅亡蜀國後的二十天,楊子璐就包圍巴國國都,經過半年的圍困後,巴國投降。而在漢軍出征巴蜀的時候,舌庸則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漠南,將盤踞漠南的匈奴、義渠等遊牧民族擊破,佔據漠南,並在漠南修建直道和村莊。

在涿郡的楊土狗也出兵中山國,僅僅是花費了半年時間,便滅亡中山國。

次年,楊土狗出兵箕子朝鮮,滅亡箕子朝鮮,兵鋒直達朝鮮半島最南端。

大漢疆土始定,東至朝鮮,北至漠南,西達酒泉,南通百越。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266章 沉舟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191章 逼降有後部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196章 狠人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378章 心理戰第160章 悲催的越國第243章 正統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243章 正統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442章 滅齊(下)第433章 從內部攻破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147章 趁你病,要你命(4)第417章 入城第250章 子貢使三國第70章 奴隸、緩和矛盾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375章 孫子的下落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31章 神秘劍客第243章 正統第2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272章 陷姑蘇(4)第71章 奴隸中的人才第389章 難題第374章 田盤第72章 宮離子第386章 論戰(1)第216章 證人(續)第72章 宮離子第77章 祭奠第50章 脫困第150章 越王宮內的議事第161章 用間第270章 陷姑蘇(2)第213章 一箭雙鵰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1章 落難者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116章 出征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268章 誘敵第80章 戰(中)第370章 齊平公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197章 甌江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211章 憤怒的勾踐只能選擇忍第59章 九夔部的逆襲第253章 齊國隱患起第66章 天神保佑第19章 諸暨城第89章 出人意料的開戰第237章 楚軍的異常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78章 僕句部第106章 蒸餾器第80章 戰(中)第267章 陷武原第183章 無可匹敵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106章 蒸餾器第182章 東安部第305章 夜下蔡國(下)第441章 滅齊(中)第284章 攻楚五利第127章 鬼面軍第75章 大鍊鐵時代第172章 美人歸第86章 談判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368章 齊亂(中)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440章 滅齊(上)第386章 論戰(1)第349章 突襲彭邑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80章 戰(中)第9章 搏熊第397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上)第91章 共涇第3章 越國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30章 仇恨第349章 突襲彭邑第81章 戰(下)第156章 騎兵戰術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