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滅齊(下)

此刻漢國已經寬裕很多,疇無餘手中也有了一個專用的望遠鏡。疇無餘看了看夏虎吼本陣士兵的情況,發現其士氣大振。疇無餘也不甘示弱,不願意在楊子璐眼皮下弱了,召集諸將來到跟前。

不過疇無餘的方法和夏虎吼不同,並沒有像夏虎吼那樣激昂的鼓勵士兵。

等諸將都來到跟前,疇無餘沒有說話,只是瞪着眼,看着諸將。諸將都被疇無餘看得發毛了。疇無餘這個時候纔開口說道:“陛下讓人傳達來的話,你們都聽到了吧?”

“諾!”諸將見疇無餘開口了,心中都不約而同鬆了口氣,慌忙應道。唯恐慢了一分,疇無餘又回到之前那個情況去。

“一會兒開戰的時候,老子在這裡給你們說明白了!那個敢不身先士卒,在後面軟綿綿的,老子我叫他知道閻羅王是怎麼樣的!如果有怕死的,站出來,老子讓他到後面,免得開戰的時候給老子丟人現眼,到了閻羅王那裡還怪上老子不給你們活路!”疇無餘的話沒有夏虎吼多,但卻比夏虎吼給部下的壓力要大得多。

疇無餘部下登時都感覺壓力倍增,沒有人站出來。事實上也沒有人敢站出來,在楊子璐的培養下,漢國上下都非常注重榮譽。別說一名將軍,就算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未戰先怯,恐怕他回到家裡面。他妻子都要給他寫好休書,他鄰居都要恥笑他,更別說是一名將軍。

“很好!都是大漢的好將士!沒有人退出!都回去佈置吧!應該怎麼做,你們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說!此戰必勝!”疇無餘滿意的一點頭,旋即板着臉說道。

“諾!”諸將回去後,或者冷着臉警告士兵別偷殲耍滑,或者一臉熱血的鼓勵士兵。

無論是那一種,都使得漢軍士氣大漲。

齊平公見漢軍士氣高昂,心中登時更加擔憂了。對國書說道:“元帥,漢軍士氣正昂,可有把握啊?實在沒有,我們退兵好不?”

國書現在能夠幹什麼呢?總不能給齊平公說,主上啊!這次恐怕懸了,聽你說的,我們退兵吧!退兵說的是容易,但做的卻不容易。

首先一個,士氣問題!全軍都準備好決戰,這個時候你說撤退?你叫手下士兵怎麼想啊?正所謂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

第二個,撤退,那也得有撤退的資本啊!漢軍可以硬生生耗的,但齊國有什麼可以耗的?還有燕國,這次雖然談不上傾國之力,但也出動了國內的主力,調集了不少農民。在這裡給你消磨一年半載?這糧食誰給啊?齊國給不起,燕國自己給,那就得消耗情分了。

這情分可是越用越少,怎麼可能支持到一年半載呢?

爲此國書不得不硬着頭皮說道:“請主上放心,此刻已經到了國破家亡之時!軍中將士無一不以驅逐漢蠻子爲目標!將士奮勇,兵多將廣!怎麼可能驅逐不了漢蠻子呢?此戰我齊國筆身!”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齊平公被國書如此一安慰,心中也安定了不少。至於必勝什麼的,齊平公都自動忽略了。看來齊平公也不算真的傻到什麼都不知道,知道必勝這東西,也就是說說的而已。

“咚!咚!咚!”激昂的戰鼓聲響起,只見漢軍背後的小高地上,二十面巨大的戰鼓一字排開。四十名赤裸上半身,露出肌肉虯起身軀的擂鼓手正在奮力擂鼓。在他們旁邊則是八十名同樣赤裸上半身的精壯大漢,隨時準備接替體力不支的擂鼓手。

在擂鼓聲中,七萬漢軍士兵高聲大呼:“大風!大風!大風!!!”

激昂的聲音在平原中盪漾。

齊國士兵登時臉色發白,雖然說齊國才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國。但實際上齊國當時的民風並不如何彪悍,這一點從他們的詩賦上就可以看得出了。在詩經中來自齊國的詩歌過半數都是描述婚嫁、愛情的詩歌。

“進攻!”夏虎吼因爲他手下的士兵有較多的輕步兵,他們率先發起衝鋒。

“列陣!預備弓箭!”齊國將領緊張的命令到。大概是和姓子比較軟有關係,齊國士兵也比較喜歡射箭,這東西夠安全,所以齊國的弓箭手還是相當不錯的,在諸侯中比較聞名。

當然這個相當自然是沒有計算上漢軍,漢軍的弓箭手要麼都是經歷過最少五年正規培訓,也就是軍校出身,要麼就是南方山越人出身。前者素質好,聽命令,後者生活在窮山惡水中,射藝更適合於戰場。

但無論是軍校出身的,還是山越人出身的,都不是已經過慣了安逸曰子的齊軍弓箭手可以比擬的。更別說漢軍的此刻用的都是長弓或者蹶張弩,它們的射程比之齊軍可是要遠近一倍。根本不是齊國弓箭手手裡面拿的普通複合弓,甚至連複合弓都不是的普通弓可以比擬的。

夏虎吼自然不傻了,雖然第一個發起進攻,但走到蹶張弩射程內,就立刻下令道:“全軍停止前進!弓弩手出列!”

五千名弓弩手出列,在陣前排成有些稀疏的五排。長弓兵冷靜的豎起大拇指,估摸一下射程。旋即從箭囊中抽出四五支長長的箭矢,扎入鬆軟的泥土中。

國書也反應過來了,雖然齊軍並沒有和漢軍接戰太長時間。但也知道漢軍弓箭射程非常遠,而且他們還有一種特殊的弓,射程超乎其他人想象。

“該死的!都忘記了漢國人軍械比我們齊國還要銳利!不能夠放任他們射箭!來人!下令!兵車隊出戰!衝破漢軍陣型!”國書慌忙下令道。

夏虎吼久經戰陣,一看齊軍陣型變動,就有些明白齊軍想幹什麼了。夏虎吼果斷下令道:“插木樁!”

本來木樁是應該長弓兵帶去的,不過夏虎吼這一軍輕步兵比較多,所以木樁都讓他們攜帶,減輕長弓兵的負擔,也可以多帶一些木樁到戰場。

得到夏虎吼命令後,輕步兵立刻將木樁送上去,長弓兵也顧不上估摸射程了,立刻在陣前幫助輕步兵修建起防禦工事。不過一刻鐘的功夫,齊軍兵車纔剛剛轉移到前方,夏虎吼已經在工農兵陣前豎起了三排稀疏的木樁林。

簡陋木樁雖然沒有鋒利到寒光閃閃,但粗大的他們,卻有一番別樣的粗獷。也讓國書知道,木樁對上兵車的威脅可比長矛要強大多了。

“該死的漢蠻子!居然如此聰明!下令兵車衝擊敵人右軍!”國書見夏虎吼那裡佔不了什麼便宜,反而還可能要吃大虧,立刻將注意放在疇無餘那裡了。

之所以不是中軍,傻瓜也知道楊子璐身邊的士兵肯定是精銳中的精銳了。再說有楊子璐這個御駕親征的光環加成,戰鬥力絕對是全軍最猛的。想找人欺負,也不可能去找漢軍中軍了,再加上楊土狗手下的騎兵可是跑得飛快的,兵車去追他們只會變成吸塵機,在後面吃塵。餘下的自然只有疇無餘選擇了,也不知道疇無餘知道國書將他當初軟柿子,會有什麼感想呢?

“看來齊軍心虛了!”楊子璐見狀,嘴角登時微微翹起。

“一切託陛下之威!有陛下在,齊軍怎麼可能不心虛呢?”後熊立刻趁機拍馬屁。

楊子璐瞪了後熊一眼,但有些無奈,拍馬屁似乎也在漢國興盛了起來。“好了!別說這些虛的話!讓楊土狗也動一動,別讓齊軍當他是透明的!”

“諾!”後熊有些訕訕然的應道。

楊土狗得到命令,立刻下令騎兵小跑行軍,騎兵朝齊軍側翼繞去,看樣子彷彿準備遷回襲擊齊燕聯軍一半。

國書立刻緊張了,雖然楊土狗這有可能是做做樣子,但萬一假的變成真的,那可是問題嚴重了。國書下令燕國招募來的東胡遊騎朝漢軍殺去,爲此國書不惜對東胡遊騎下了重傷,每人戰後給予二百錢的獎賞。這七八千東胡遊騎,可就是七八十萬錢了。

雖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但國書也知道分寸,並沒有傻乎乎的認爲那幫滿身羊搔味的東胡人能夠和漢軍打平手。所以給他們的指令是以糾纏爲主,只要能夠糾纏着漢軍騎兵沒有加入戰鬥,那就算他們完成任務,可以有賞金拿。

派了騎兵去糾纏漢軍後,國書接着下令五萬步軍朝夏虎吼直奔而去。國書也不傻,想着削弱了漢軍的兩翼。只是漢軍的兩翼如此好削,那楊子璐抹脖子好了。

“放!”夏虎吼一聲令下,弓弩手來了一次齊射,漫天箭雨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落入齊軍陣中。齊軍那裡立刻綻放出朵朵血花,一聲聲淒厲的慘叫在戰場中此起彼伏。

齊燕聯軍登時不敢發起衝鋒了。

夏虎吼見齊燕聯軍怕了,登時冷笑一聲,下令全軍進攻。

“殺!”漢軍士兵撒開腳步,向齊燕聯軍發起衝鋒。

“放箭!快!放箭!”這回齊軍弓箭手囂張了,他們認爲漢軍就是傻.逼,居然衝上來給他們放箭。只是他們的囂張卻沒有太長時間,立刻就萎了,簡單的說一句,齊國士兵就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

漢軍士兵用圓盾擋在頭部上方,當齊國弓箭手射出的箭矢從頭上落下的時候,都用圓盾擋住了,並沒有傷及多少漢軍士兵。而等齊軍士兵反應過來,用正面攢射來到對付漢軍,他們卻有不得不悲哀的發現,這完全沒有用。

因爲衝鋒在前方的漢軍士兵,身上都穿有鎖子甲,鎖子甲就是用一個個鐵環套在一起。非常輕便,一套鎖子甲不過是二十斤,而皮甲也十五斤左右,可見其輕便。同時鎖子甲對付弓箭效果最好,因爲是一個個鐵環套在一起,箭矢射在鎖子甲上,立刻就會滑到鐵環當中,但接觸面卻是箭鏃的側面,也就是箭矢的力度分散到三四個方面上。

其力度可想而知了,就算射入肉中,也因爲有鐵環套着的緣故,不可能入肉太深。

齊國弓箭手對於漢軍造成的傷害非常低,而且就算有士兵身中七八箭,也有醫護兵立刻上前,將之送到後方治療,防止其流血過多而死。

齊軍也因此士氣遭到沉重的打擊,士兵們都禁不住懷疑,他們到底能不能打敗漢軍呢?怎麼感覺漢軍彷彿刀槍不入的?這也許僅僅是一顆種子,但伴隨着戰爭開戰下去,很可能就會茁壯成長,導致齊軍士氣崩潰。

不過幸好,國書到底是久經戰陣之人,看出了齊軍右軍的不妥。立刻下令給齊軍右軍支援一萬燕國士兵。燕國可不比齊國這些年來如此安逸。燕國地處邊陲,每年都要和遊牧民族開戰,不是你搶我,就是我搶你。使得燕國人雖然看上去有些飢瘦,但他們卻不是一般的勇猛。有了燕國士兵的投入,立刻止住齊軍的頹勢,漢軍人數到底比較少,雙發成膠狀。

在中軍的楊子璐這裡的戰鬥卻有些平平無奇,齊軍打的非常保守,可以說完全防守,他們與其是來說和中軍對戰,還不如說是來糾纏中軍。正因爲如此,此刻戰場上漢國右軍戰鬥得最爲激烈。

右軍的對手是伴隨周朝興旺而興起的兵車,至今已經有五六百年的兵車。兵車已經被漢軍數度擊敗,哪怕楊子璐現在都坐着兵車,但兵車在漢國已經淪爲儀仗隊的存在。

不過兵車也有他的可取之處,而這次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將兵車運用在戰鬥上,也是最後一次兵車作爲戰爭的主導使用。

齊燕聯軍調集了五百乘兵車,浩浩蕩蕩的,車輪滾滾,帶動延伸在車輪外的青銅劍也滾動起來,化作一道綠光。

“弓箭手!放!”漢軍怎麼可能沒有準備呢?疇無餘這裡準備了二千名長弓兵。

長弓兵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拋射,箭矢彷彿狂風驟雨一般席捲向齊燕聯軍的兵車。

雖然同爲齊國人,但車兵卻有齊國人所缺乏的精神,那就是榮譽。每一名車兵都將自己的榮譽看得很重,這大概是因爲他們是諸多兵種中,被稱爲貴族的緣故吧!

“衝!此戰!有敵無我!”

兵車在平原上,發出了震天的吶喊。

但箭矢依舊無情的從天空落下,一匹戰馬被射中眼睛,嘶鳴一聲,倒在地上。立刻使得拉動兵車的其他三匹戰馬轟然倒地。戰車上的車兵立刻被拋飛。

“轟!”一名兵車撞上轟然倒地的兵車,立刻造成慘烈的交通事故。

但兵車上的馭手並沒有因此而減慢一絲的速度,他們只會更加快的鞭撻戰馬。他們的勇敢也帶動了後方齊燕聯軍士兵的勇氣,齊燕聯軍嗷嗷大叫着向漢軍發起衝鋒。

“牀弩!放!”疇無餘並沒有亂,他冷靜的指揮工兵將二十臺牀弩上的巨大弩矢射出。

巨大的弩矢在空氣中發出一聲聲駭人的破空之聲,就彷彿惡鬼在呼嘯。

“噗!”一乘兵車以高達時速三十公里的速度撞上弩矢,弩矢立刻撞將前面的戰馬穿透,乃至於撞在兵車護欄上,撞得木屑飛濺。

兵車轟然散架,車兵恐懼的叫着,飛上十多米高的地方,再從十多米高的地方上落下。摔得七孔流血,兩眼無神的看着天空,也不知道這一刻,他們想到的是什麼呢?

面對如此殘酷而沉重的打擊,齊燕聯軍餘下的兵車並沒有膽怯,他們以無畏的精神,驅車撞入漢軍步兵列好的長矛戰陣當中。

登時使得漢軍陣中一片混亂,折斷的長矛和木屑在空中飛舞。重傷的戰馬,人立而起,鮮血伴隨着他的動作,飛灑向旁邊。漢軍士兵勇敢的怒吼着,將還沒有死透的車兵從兵車上拉下來,拔出腰間的短劍刺死對方。這一切都是如此說不出的慘烈,鐵和血似乎成了這世界僅有的存在。

不過齊燕聯軍兵車的犧牲,並非是毫無意義的,除了焦叔焉統帥的重裝步兵好一些,其他戰陣都被兵車撞的七零八落。跟在兵車後面的步兵立刻殺上來,漢軍長矛兵不得不放棄長矛,拔出腰間的短劍和敵人短兵相接。

焦叔焉見狀立刻咬牙大喊道:“羽林軍!衝!”

焦叔焉麾下的重裝步兵立刻壓上去,在重裝步兵面前,齊魯聯軍的士兵就彷彿面對大象的螞蟻,無情的被碾軋了。鋒利的長矛刺穿了他們的身體,鮮血順着矛杆流淌。

等個別齊燕聯軍好不容易突破長矛林,他們卻發現對面的漢軍居然除了露出一雙隱藏在頭盔後面的眼睛外,其他地方都密不透風的。他們只能夠悲壯的被重裝步兵放下長矛,拔出腰間的短劍刺死。而他們揮出的青銅刀劍,砍劈在重裝步兵身上,只是留下一個個白印。

絕對的碾軋,立刻讓齊魯聯軍士氣直線低落。畢竟也許有人不怕死,但沒有人願意無謂的去死。而面對重裝步兵,毫無疑問被他們歸類爲無謂的去死。

第一次接觸重裝步兵的他們,完全不知道重裝步兵的弱點在那裡,在他們看來,重裝步兵根本就沒有辦法擊敗的。

第127章 鬼面軍第220章 越國亂第50章 脫困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305章 夜下蔡國(下)第425章 硬骨頭第54章 狗骨頭般的城池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373章 姜雪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142章 鬼面軍來投第396章 結盟公室第238章 夏汭之戰(1)第387章 論戰(2)第312章 楚漢相爭(5)第277章 子貢使夫差第295章 葉公平亂(下)第258章 伍子胥使齊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437章 滅楚(下)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379章 樹林遭遇戰第183章 無可匹敵第395章 杯具鄭聲公第32章 猿公第101章 怪人劍客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167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4)第386章 論戰(1)第126章 共涇入甕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186章 解鹽荒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第177章 使者(上)第92章 至句無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164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1)第191章 逼降有後部第223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1)第411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49章 漢國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305章 夜下蔡國(下)第440章 滅齊(上)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72章 宮離子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396章 結盟公室第57章 九夔部遇襲第44章 第二次機會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230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8)第258章 伍子胥使齊第307章 八國會盟第301章 葉公好龍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第202章 唯有死戰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68章 齊亂(中)第437章 滅楚(下)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374章 田盤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124章 句孤第397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上)第162章 庭燎招賢(上)第412章 風波才息,海嘯起第154章 山寨版長弓第229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7)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102章 挑戰猿公第374章 田盤第215章 證人第35章 謀山越第195章 韓甲丁第234章 吳軍初戰失利第76章 戰意沸騰第411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85章 禍水級使者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304章 夜下蔡國(上)第247章 卜商第177章 使者(上)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131章 鬼面軍之攻殺(上)第274章 楊子璐的智慧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81章 戰(下)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138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上)第28章 西施第241章 江上弭兵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158章 改良箭鏃第27章 伐吳九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