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東楚侯,有名無實

鄭國大夫及其士兵的叛逃,導致聯軍本來就面和心不合的局面直接變成公開化的離心離德。人心更加惶恐了,特別是夏尤在河邊還連綿不絕的發起攻擊,殺得聯軍損失慘重。

宋國大夫子罕受到公孫杲的啓發,又想到當初自己賣給漢軍的人情,也不遲疑。子罕學着公孫杲,行刺宋景公。只是子罕不傻,宋景公也不笨,有了鄭聲公這個倒黴蛋在前面,宋景公怎麼可能不防備手下的人呢?

子罕一劍刺過去,宋景公側身,青銅劍刺在宋景公的手臂上。宋景公跳車逃生,立刻指揮親兵圍攻子罕。要不是子罕之前早有準備,埋伏了私兵在附近,再加上子罕平時收買人心,在兩年前宋國大旱,宋景公都沒有開倉放糧,子罕就開倉放糧。宋景公手下的親兵其中不少人都因此接受到子罕的恩惠。

他們都不願意殺害子罕,不僅僅手下留情,更是有意無意之間障礙了其他親兵殺害子罕。這才使得子罕支持到自傢俬兵來到救援,子罕手下兵馬沒有宋景公多,子罕唯有心中鬱悶的帶兵向漢軍方向投降去了。

先是鄭國,後來是宋國,接二連三爆發內亂,使得韓虎實在怕了。他立刻帶着士兵撤退,韓虎手下的士兵不少,一部分是他韓氏私兵,還有因爲失去了統帥的其他魏氏、趙氏、智氏的私兵。畢竟四卿此刻雖然明爭暗鬥,但說到底都是晉國人,平時怎麼內鬥都沒有關係,但對外的時候,四卿都明智的選擇一致。

韓虎的撤退,帶走的士兵足足六七萬人,在殘存的聯軍當中,佔據幾乎三分之一的數量。其他聯軍見有了個帶頭的,都從衆了,跟上韓虎。

之前不撤退的時候一個個都往裡面躲,但現在一撤退了,一個個都往外面擠。登時造成陣型大亂,楊土狗如果這個時候都不會下手,那他就是大傻瓜了。

楊土狗立刻率領騎兵從背後掩殺,這下子聯軍不是擠了,而是撒開兩條腿,奪路狂奔了。背後那幫可是殺星啊!怎麼打啊?

人都是從衆的,一個逃跑,立刻帶動兩個,兩個帶動四個,彷彿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越滾越快。

聯軍士兵都不知道他們到底準備逃向什麼地方,他們只是本能的飛奔。楊土狗在背後掩殺,最後此戰造成二百多名聯軍士兵累死,事實證明,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還有四萬多名聯軍士兵投降,不過餘下的士兵也沒有好到那裡去,因爲不熟悉地形的緣故,他們都散落在野外。最終逃脫出東楚的,僅僅是六萬五千人左右。晉國四卿佔據四萬四千餘人。楚國熟悉地形,申包胥保存了楚軍絕大部分力量,帶着一萬五千餘逃脫。還有秦國的太子乘,憑藉着四條腿,帶着五千名西戎胡騎逃脫。

不過他這次帶來的三萬秦軍,除了這西戎胡騎外,其他都丟的一乾二淨。只是到了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情管這些呢?

筱河一戰,已經讓他們都嚇破膽了。出了東楚的國境,立刻各奔東西,回到本國內,立刻不顧一切的備戰。

且說東楚,因爲敗的太慘了,石乞在半路長嘆一聲,說:“我實在沒有面目見父老鄉親了!”

石乞說罷,就用袖子擋着臉,自刎而死。

石乞死了,東楚軍最高統帥就是足智多謀的鬥叔敖,鬥叔敖回到新蔡後,立刻下令關閉四門。這還不算,還拆了城門附近的民房,用石頭、橫樑將城門給封死了。

鬥叔敖惶惶不可終日,其實鬥叔敖不想沒有想過投降。鬥叔敖是典型的奸佞性格,足智多謀之餘,卻沒有一絲風骨。噹噹初聯繫熊宜僚,卻是他鬥叔敖去的,刺殺楊子璐,他鬥叔敖也沒有少在一邊出主意。提起那一點,都足夠他鬥叔敖死上一百次了。

在古代刑罰非常沒有人權的,當初秦始皇出行,張良招募一名力士,將鐵錘摔出,砸向秦始皇。但沒有砸中,砸在秦始皇的副車當中。秦始皇就這樣,下令將以他被行刺的地方爲中心,方圓十里的百姓都殺光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到,古代刑法其之殘酷了。

鬥叔敖可不敢冒險,只是此刻已經大勢所趨,鬥叔敖不敢投降。但有人卻想投降,這個人是誰呢?不是別人,乃是被石乞擁立的白公勝庶長子公子無緒,公子無緒不過是十六歲出頭,心智雖然沒有鬥叔敖那麼成熟。但他更是知道如果不投降就肯定死,但投降了不一定會死,再說甭說東楚上下了,天下都知道東楚他不過是傀儡,石乞纔是最大的。就算石乞死了後,也是鬥叔敖掌權。他公子無緒也就掌握着百餘名宮甲罷了,權力小的可憐。

公子無緒開始向鬥叔敖試探,鬥叔敖一來輕視公子無緒,二來爲漢軍所困擾,並沒有注意到這些,硬邦邦的拒絕了公子無緒提出的投降建議。公子無緒越想就越感覺不能夠就這樣,他可不想和鬥叔敖一起死,他才十六歲,有大好榮華富貴還沒有享夠。

公子無緒決定行刺鬥叔敖,鬥叔敖完全沒有想到過,公子無緒居然敢這樣做。結果鬥叔敖杯具了。在一次被公子無緒召見的時候,毫無防備中,被公子無緒埋伏的五名死士,亂劍刺死。鬥叔敖死的那個憋屈啊,他完全想不到自己居然會死在一向他看不起的公子無緒手中。

公子無緒殺了鬥叔敖後,立刻派人向漢軍投降。楊子璐並非的嗜殺的人,公子無緒一看就不是有能力的人了。楊子璐就放過了公子無緒,但爲了安撫人心,楊子璐封其爲東楚侯,國土爲新蔡、慎邑一帶。這些地方都是東楚的核心地帶,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公子無緒自然也不可能真的管理這個東楚國了,公子無緒被漢軍一路‘護送’到廣陵城。唐繼光任命廬江郡原來的郡守都陳爲東楚國相國,代爲管理東楚國。這個東楚國實際上,除了掛名外,已經被楊子璐所吞併了!

……

第155章 沒有藉口,製造藉口第223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1)第234章 吳軍初戰失利第294章 葉公平亂(上)第91章 共涇第132章 鬼面軍之攻殺(下)第370章 齊平公第376章 兵聖第312章 楚漢相爭(5)第154章 山寨版長弓第143章 瘟疫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291章 騎兵對決騎兵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406章 太宰戴歡,計陰毒第190章 勾踐的無奈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213章 一箭雙鵰第78章 僕句部第427章 血染穎尾(下)第222章 再度宣戰第27章 伐吳九術(下)第214章 公子奄賓天第130章 漫長的一夜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232章 斷勾踐之左右臂第22章 孫子徒弟?第73章 鐵第101章 甘蔗第387章 論戰(2)第289章 波動第131章 鬼面軍之攻殺(上)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77章 祭奠第288章 白公之亂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289章 波動第21章 路遇勾踐第286章 熊宜僚第8章 熊吼第415章 三天!第84章 夷光和阿旦第32章 猿公第373章 姜雪第266章 沉舟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101章 怪人劍客第244章 不朽第280章 吳國豐收第396章 結盟公室第230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8)第238章 夏汭之戰(1)第268章 誘敵第164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1)第8章 熊吼第66章 天神保佑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415章 三天!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77章 祭奠第407章 濁酒算計,水摻和第42章 目標!大象!第461章 古代版化學武器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185章 三夷族的來歷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259章 後院不穩第222章 再度宣戰第434章 東楚侯,有名無實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283章 夜談第301章 葉公好龍第29章 對決范蠡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103章 殘竹V猿公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2)第367章 齊亂(上)第448章 楊子璐的心結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57章 九夔部遇襲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369章 齊亂(下)第2章 鄭旦第160章 悲催的越國第144章 趁你病,要你命(1)第453章 滅越第92章 至句無第300章 漢國變法第269章 陷姑蘇(1)第50章 脫困第230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8)第8章 熊吼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176章 寧靜的六月第124章 句孤第120章 僕句孤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