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得不提(中)

軍營的警衛和那些圍觀的漁民,對此卻無動於衷。一個個的表情都有些怪異。

“立正,敬禮!”警衛舉手行禮。一個軍人大步從軍營走出來,直到兩黑麪前。

“哥。”黑胖子的身形,彷彿比剛纔縮小了一圈。

“長官。”黑瘦子也低下了頭。

“你們倆每天都來這麼一齣兒,怎麼,還沒有玩夠?”軍人皺起眉頭。

“不是的,我,我……”黑瘦子唯唯諾諾的,想解釋點什麼,但在軍人的注視下,說不出來了。

軍人嘆了口氣,看了看圍過來看戲的吃瓜羣衆,從中找到一個年齡最大的漁民,向他走去,同時伸出手。

“老鄉,您好。”

“您好,長官。”漁民趕緊放下漁簍,將雙手在衣襟上使勁擦了擦,然後雙手握住軍人的手。

“老鄉,現在不興叫長官,您可以叫我同志,也可以叫我的名字。我叫孫承,那是我弟弟曹大廚。”孫承指了指黑胖子。“請問,您和這位女同志是……”

“她叫鄭子芸。”黑胖子曹大廚小聲介紹。孫承瞪了曹大廚一眼。黑瘦子鄭子芸的頭更低了,耳朵卻豎了起來。

“我是芸丫頭的三叔,他們幾個是她的堂兄弟。我們都是附近沙角村的漁民,來給戰士們送新鮮海產的。”

“老人家,咱們私下談談?”孫承和鄭三叔走到一邊說話去了。

鄭子芸挪了幾步,靠近曹大廚。

“喂,他是你哥?他很兇嗎?”鄭子芸低着頭,眼睛看着自己的腳前,悄聲詢問。

“嗯,他大我五歲,我倆住在一個院子裡,一起長大的。他大小就特照顧我,離家前,我爸媽叫我聽他的,我的事他做主。”曹大廚小心翼翼地解釋,他彷彿看到了春天。

過一會兒,孫承和鄭家三叔說完話,走了回來。

“鄭子芸同志,感謝你對我們的支持。但部隊是有紀律的,不拿羣衆的一針一線。前幾次,你拿着地方政府開的介紹信,將你們打來的魚蝦送來擁軍,我們接受了。今天,你想用市價的一成,把辛辛苦苦捕撈上來的魚蝦賣給我們,這我們決不能接受。大廚,你安排一下,按照市價把賬結了。”孫承擺了擺手,制止了鄭子芸要說的話。

“還有件事,剛纔聽老鄭同志講,你還沒有婚配。我這個弟弟,從16歲就參加革命,一直在部隊,今年28了,也還沒有結婚。這些天,我看他對你好像很有好感,不知道你覺得他怎麼樣?他的父母都在首都,我能替他家做主。如果你覺得他還成,後天是休息日,我就帶他去村裡,拜訪你的父母。”

圍觀的漁民轟然叫好,鄭家三叔也笑着點了點頭。

鄭子芸害羞了,她跺了跺腳,轉身向漁船跑去。跑了幾步,她轉過身來,紅着臉對孫承大聲說:“我……我叫我哥後天一早,來接你們。”說完,她就跑了。

當天晚上自由時間,孫承和曹大廚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聊天。

“哥,你怎麼知道我喜歡子芸?”

“廢話。這幾天你心情不寧的,我看不出來呀?做的飯菜不是糊了,就是沒放鹽。再這樣下去,大家都餓死算了。再說了,誰採購、搬運食品的時候,特意換上新軍裝?”

“那你覺得她怎麼樣?她看的上我嗎?”

“她看你的眼神兒,就和你嫂子當年看我時一樣。放心吧,錯不了。下午政委去指揮部開會,我託他在市裡置辦了份厚禮,明天拿回來,咱倆後天去上門求親。”孫承透露了信息給大廚:“上午她三叔跟我說,她並不是漁民。她家在香江開了個印刷作坊,她是在香江讀完中學後,進作坊裡做校對工作的。現在她是和她父母回村裡走親戚。所以,咱們不用去香江,後天直接去村裡就成。你爸媽那裡,應該可以接受這個兒媳婦。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她爸媽舍不捨得讓她遠嫁。好在她不是獨生女,她還有哥哥。”

孫承在幫曹大廚分析。

“哥,那她家看得上我嗎?”曹大廚有點患得患失了。

“說什麼呢你!拿出你掄着菜刀上陣地殺敵人的勇氣來。”孫承怒其不爭:“雖說你是做後勤的,但現在也是營級幹部了,又有一手好櫥藝。回首都後,政府肯定能給你安排個好工作,怎麼會配不上她。”

“我倒沒什麼,反正是搞後勤的。可是,哥,你真的捨得脫下這身軍裝?”

“不捨得,那又怎樣?”孫承長嘆一聲,他從兜裡掏出一盒煙,分了一支給曹大廚,自己也叼起一支。曹大廚趕緊拿出火柴,先給孫承點上。

“參軍十二年了,還好咱倆都沒有受過大傷,也一直沒有分開。現在,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解放了,沒有大仗可打了。國家現在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沒必要也養不起這麼多的軍隊,而是更需要我們回地方去搞建設、促生產。最近我和政委輪流去指揮部開會,就是學習中央下達的這個精神。從明年起,國家會出臺相關的一些政策。咱們團現在接到的命令,就是一邊修整,一邊維持地方秩序,同時動員廣大指戰員,做好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地方建設的準備工作。我身爲團長,要以身作則。再說,咱倆都是家中獨子,以前爲了抗倭和解放全華夏,不得不離家去戰鬥,現如今,也該回家孝敬父母了。今年年初,首都和平解放後,咱倆請假回家時,你沒有看到他們四位老人頭髮都白了?現在是你嫂子在家,替咱們盡孝。等明年軍令一下,咱倆就回去。”

“上次回家時,你把嫂子和兩個侄子留在首都,我看見孫嬸高興得直掉眼淚。”

“你別說我,如果後天順利的話,明年你就要帶着鄭子芸一起回家了,到時候看你爸媽高興不。對了,在家的時候,你媽跟我說了好幾次,要我幫你早點辦婚事,我算是能完成任務了。時間不早了,睡覺吧,明天一早還要出操呢。”

天遂人願,曹大廚求親之行圓滿成功。於兩個月後,即1951年春節,在沙角村鄭家老宅,與鄭子芸同志喜結良緣。同年7月,曹大廚帶着懷胎5個月的鄭子芸,跟隨孫承,坐上了開往首都的火車。

年底,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在首都北海公園旁邊的西皇城根,一座兩進的老宅子中,一場名爲“新生兒命名大會”的聯席會議,正在火熱進行中。會議參加者爲孫、曹兩家全體成員。其中,年僅7歲的孫衛國與他兩歲的弟弟孫衛華,兩位小朋友作爲列席人員,本着重在參與的精神參加了會議,只有發言權,沒有決定權。

會議的第一個決議,就是全體一致通過,剝奪曹天寶老同志的命名權,當事人反對無效。證據很充分,就是某老同志有過起名“大廚”這樣奇葩名字的不良歷史。

曹家奶奶以識字不多爲理由,放棄了命名的權利。這樣,曹?爸爸?大廚當仁不讓地接過命名權。雖然在隔壁房間內閉關坐月子的鄭子芸同志,似乎有比較強烈的意願,想參與競爭,但被曹大廚同志殘忍地無視了。

孫承心疼地看着快被曹大廚翻爛的《康熙字典》,那是老金頭在教會小孫承識字後,特意買來送給他的。雖然老金頭留下的所有財產,現在都屬於孫承了,但這套字典卻寄託着老金頭和孫承之間似爺孫、似師徒又似忘年交的那種情感。

老金頭去世了。

第396章 連續不斷的收購談判第407章 特色美食第351章 合緣鹿業第329章 爬犁第312章 食爲天的分基地第832章 欲速而不達第83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91章 魚皮衣第147章 被人欺負了第18章 1981年的“光盤運動”第41章 李小龍回來了第132章 生活還是要繼續第527章 流花路展館第372章 美利堅的中餐第521章 註定要移民的人第159章 生產重心的調整第120章 山、軍和解,大海得利第790章 英雄那日鬆第315章 林老師第982章 暴發戶行爲第980章 談判告一段落第619章 孫家的富1.5代第246章 1959年的拉菲第117章 片場二進宮第371章 高仁請吃飯第494章 靠山屯的客人們第730章 石澳第460章 勝之不武第568章 什麼態度第639章 菩提老祖第740章 期中考試悲劇了第352章 開發大青山第146章 華懋閣第276章 俄國的建築鋼材第510章 滇池第911章 兩套承諾方案第1010章 詹姆斯·卡梅隆第912章 新的遠望電器第223章 誘人的火鍋第365章 脫險第495章 學生入校了第1011章 準備下重注第274章 孫家年夜飯的參與者第250章 大家都要學習第780章 溫泉第757章 譚家菜要自立門戶了第341章 聽春晚第104章 兩個不敬業的賭徒第445章 姜秀萍的智慧第70章 保節日供應,還是保出口?第247章 太陽海第574章 奇葩的思路第836章 趕集第590章 硬湊上來的王三日第65章 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第60章 豬騎士第23章 你們開心就好第359章 抵達紐約第196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院外來第488章 達成合作意向第879章 肖馬哥第667章 資源第11章 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第588章 凱莉公主號第849章 排位第723章 劉陽來了第682章 不同的圈子第774章 大青山一號公路第963章 尋找共同關注點第528章 二小賣郵票(上)第155章 魚蛇雙殺第294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434章 如今的蘭桂坊第424章 左右爲難的徐克夫婦第823章 主角待遇的喬宏偉第154章 魚肥蟹美第86章 孫大海的打算(慶祝本書收藏上千,發表字數20萬+,故而加更)第460章 勝之不武第1031章 額外的收穫第711章 第一階段結束了第448章 張叔叔的小店第639章 菩提老祖第643章 到週末了第363章 溝通不暢的三人組第609章 開會了第591章 想要投資的王三日第631章 驚天豪賭第116章 世界盃結束了第994章 沸點遊戲開發公司第192章 趕海第32章 目標-投資華夏第881章 無翼天使第621章 氣瘋了的布倫特第11章 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第50章 《少林寺》別跑,就你了第2章 老師也是喜歡八卦的第168章 難產的財務報表第323章 坐火車第97章 準備博彩第1004章 《今夜不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