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死亡峽谷

趙充國爽朗一笑:我知道有一個人,非常非常的合適,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丙吉大喜,忙問是誰。

趙充國又一笑:這個人就是我,老臣趙充國!

丙吉當場傻眼。心裡暗想:天子派我來讓你選人,你怎麼選中你自己了。你“德高望重”歲數大,是天下公認的老國寶,國寶怎麼能上戰場呢?你聽說過熊貓上戰場的嗎?你聽說過東北虎上戰場的嗎?不是我說你啊,“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當然丙吉心裡這些話都沒有說出來。他只是個傳話的人,任務就是老老實實、原原本本的把話傳給皇帝,然後由皇帝來決定。

而皇帝劉病已一聽,自然萬分驚訝,但他也沒說什麼。而是讓丙吉再跑一趟,去問趙充國第二個問題:“將軍度羌虜何如,當用幾人?”

丙吉無奈,只好再跑一次腿。

趙充國聽到劉病已的問話,立馬說出一句名言。這句名言我們今天還在用,而且還用的很頻繁,但恐怕很少人知道,這句話原來竟是趙充國的首創。

這句名言就是:“百聞不如一見”。

短短一句話,道出了趙充國的人生態度與行事風範:聽得再多不如親自跑去看一看,所謂實事求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後世大天朝的太祖就很喜歡這句話,據說他在讀《漢書趙充國傳》的時候,在正文旁“密密麻麻”加了很多圈注。關於邊疆問題,他應在其中受益良多。

說完這句名言後,趙充國讓丙吉轉告皇帝:“今臣尚在都中,無從遙決,臣願馳至金城,熟窺虜勢,圖其地形,併爲攻討方略,俱奏上也。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爲憂!”

劉病已聽完趙充國的話,笑了,大笑,笑完只說了一個字:“諾!”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趙充國身爲一個熟知邊情的國寶級煊赫宿將,他完全可以留在長安遙控調度、出謀劃策,可他仍以老邁之軀,遠涉關山,堅持去前線視察,瞭解情況,親自指揮,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讓皇帝非常欣賞與感動。

趙充國,真有你的,朕看好你喲!

是年四月,趙充國正式領兵西征,滿朝文武都來送行。有幾個老友心中不捨,甚至一路送出長安四五十里,終至離別之際,有人就問趙充國:老爺子年紀這麼大了,而且也“功成名就”,爲何不好好在家頤養天年呢?就算還想爲國效力,也可以只派你的兒子趙卬去嘛,何必親自出馬呢?

趙卬是趙充國的長子,時任右曹中郎將,他文武雙全,頗有韜略,此次也有隨父親出征。

這位趙卬,正是趙家未來的希望。

在劉病已之前,中郎將僅爲高級郎官的虛職,並無兵權,如袁盎、蘇武等。但劉病已進行了改革,中郎將成爲了統率羽林軍的中央高級軍官,部下有數千宮廷禁衛、精銳騎士和武林高手。而右曹則爲內朝加官,即在內廷又兼掌奏章秘書之工作。由此可見趙卬手握中樞,執掌重大,爲皇帝寵信之人。

然而,趙充國聞言卻拔刀出鞘,指天大笑道:“老夫雖老,然老夫之寶刀未老也!今西羌爲亂,局勢甚是複雜,非持重之將毋能平之。而持重之將,天下無逾於老夫者矣!”

是啊,小將有小將的好處,老將有老將的好處。小將如十八歲之霍去病者,好處在於其輕銳;老將如七十六歲之趙充國者,好處在於其持重;二者雖相差六十歲,但都是國之名將。

當然輕銳一不小心就可能轉化爲冒進,持重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轉化爲保守,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關鍵就看個人的修行了。而趙充國對自己的修行,從來就很有信心。

於是帝國各路大軍源源不斷髮往前線,趙充國坐鎮在金城郡慢慢等,等兵力達到一萬騎的時候,他終於決定動手了。他是不輕易動手的,一旦動手,則必有萬全之準備,其一招一式,都是大家風範。

趙充國命令,先讓三校兵馬銜枚夜渡,至黃河西岸後立即在對岸安營紮寨。這是爲了防止大軍貿然渡河被羌人半濟而擊之。

然後,趙充國等到天色已亮,對岸營寨已經扎穩,這才率領大軍依次渡過黃河。保險,非常之保險。

等到大軍全部順利渡過黃河,趙充國又四面派出偵騎,探查敵蹤。很快有人以旗語回報,說在附近發現了一支百餘人的羌軍小部隊,貌似也是偵察兵,怎麼辦,打不打?

有幾名校尉聞信立刻跳了起來:“送上門的肉包子,幹嘛不打?先打它個下馬威再說!”

趙充國趕緊攔住他們,道:“吾士馬遠來新倦,不可馳逐,此皆驍騎難制,又恐其爲誘兵也。我聞擊虜當以全殲爲功,小利不足貪也!”

於是大家只好忍住貪念,老老實實坐下來接着等消息。

過了會兒,偵騎又來回報,羌軍百名偵騎自行退去,不見蹤影,又言前方四望峽內並無敵兵把守。趙充國聽罷,大喜狂笑,這次輪到他跳了起來:“哈哈哈,吾知羌虜不能爲兵矣!”

四望峽在青海省樂都縣與民和縣接壤之處,如今叫做老鴉峽,但見奔騰咆哮的湟水正從中間穿過,兩壁懸崖陡峭無比,傳說只容單騎通過,且不時有滑落的巨石砸死行人之虞。

更有鄉民誇言,往年青海人多用毛驢馱運東西。凡趕驢穿越此峽者,必須在幾裡之外大聲呼叫,看對面有無來人,如無回聲方敢前行。萬一兩驢在峽中對面相逢,雙方只有討價還價,將一方的毛驢推到懸崖下的湟水中去,否則誰也別想通過。

四望峽,真乃死亡峽也!

如果沒有慎密的偵查,以及超強的魄力,哪個指揮官敢率兵走這條路?

然而,趙充國這些都具備,所以他根本無需長途繞道,與羌兵一路糾纏,只直接挺進就好。於是漢軍將士們飽餐戰飯,靜候天晚,這才潛師夜進,順利穿越了四望峽。然後一路遠布斥候,行必有備,止必堅營,終以“無懈可擊”之超強行軍,成功抵達西部都尉府(在今青海民和南,屬金城郡)。

第二百八十三章 掖庭采女第四百四十章 惑敵的精彩手段第二百三十四章 立於巔峰處的帝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響頭炮的祭品第一百三十八章 共享而非獨吞(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八十章 農業改革第二十六章 上林圍獵(一)第八章 奔赴伊闕第二百零五章 動靜之要第三百四十五章 九章算術第四十六章 免除農業稅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十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先火後水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二)(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八章 劉賀登基(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狠辣手段第十三章 神秘刺客第四百七十七章 排筏對對碰第四百七十二章 轟天霹靂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古今之通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知無不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后命第二百七十二章 恭哀皇后第十一章 漢宮比武(二)第五百零四章 差之毫釐第四百三十四章 攻城車的倒塌第五章 御賜寶馬(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能拿得出來見人的高手(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九十七章 煞星來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八章 劉賀登基(四)第三百七十章 陛下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七章 表象和內涵相反的功法(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 兩京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正的睿智之士(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六章 上林圍獵(二)第三百零四章 問牛知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刀向天笑第五百六十章 百家爭鳴第八十六章 最古怪的武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三)第十一章 漢宮比武(一)第三百零四章 問牛知馬第五百五十三章 施恩不圖報第七章 商賈(二)第八十三章 戰場上的嗜血食人獸(中)(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全無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樓蘭族的美女特使(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零九章 無招勝有招第五十二章 劉病已與霍成君的浪漫邂逅(一)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十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金狼裡的頭狼第五百六十章 百家爭鳴第一百五十五章 強者爲王的作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生命的舞蹈第五百零二章 名不虛傳第七十一章 取勝之鑰(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之大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燎原之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技淫巧第五百二十章 天命論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五十八章 惡蟹張鉗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北望第一百一十章 奇功秘術(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人爲本第二百一十六章 隨手拈來的拳術第二十一章 善後事宜(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雨後山洪第四百四十章 惑敵的精彩手段第五百一十七章 殺妖奪函第五百九十四章 千古佳話第二百八十五章 雙葩並立(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教子一經第二百七十九章 逆我者亡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北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情挑淑女的魔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國道義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言九鼎第四百九十九章 洪流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雙葩並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兇名昭著的魔鬼城(求推薦、訂閱、收藏)第十九章 27天鬧劇(四)第六章 訪客第二百七十三章 南園遺愛第二十六章 上林圍獵(四)第十章 爾虞我詐(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借兵平賊第二十一章 善後事宜(三)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一)第三百零八章 富貴到頂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四)(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四十章 漏網之魚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光雙響炮第九十六章 正午的惡魔(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八十七章 檑木之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鄂邑公主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