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陛下的時代

霍家所有人當中,數霍禹輩份最大,官職最高,能量也應該是最強的。但是他也什麼沒辦法,只能採取消極反抗的招數,稱病不去上朝。

霍禹原來的長史,現任太中大夫任宣,聽說霍禹病了,上門探望。他問霍禹:“您得的什麼病?“霍禹告訴他:“俺得的是心病,除了皇帝,誰的藥都不管用。“任宣一聽,不禁笑了起來。說道:“你呀,還是放寬心點。“

霍禹滿腹牢騷,不禁一下子全抖了出來。他滔滔不絕地說道:“你叫我怎麼放寬心?如果不是我父親,陛下會有今天這位置嗎?現在好了,人一闊就變臉,把我霍家的人全調往外郡,許家和史家子弟全安插到中央來。這擺明不是想搞我們霍家嗎?如果讓你碰上這事,你就能安得下心來?”

任宣嘆息一聲,說道:“霍兄,別怨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過去,那是霍大將軍的時代,想殺誰就殺誰,想讓誰發達,就讓誰發達。現在,是陛下的時代,人家想挪誰,想安插誰,不也挺正常的嗎?你就認了吧。”

任宣這一番話,猶如一盆冷水從頭上淋下來,霍禹一下子清醒了許多。好花不常開,好事不會總光臨着你一個人。霍光走了,霍家就是過氣家族了。在這個實力決定生存狀態的發展長河中,任何偉大的勢力,都會有一定的生命週期。霍家像那曾經盛開的一朵鮮花,註定於風中凋零。

霍禹連忙問道:“現在皇帝下詔書,要裁減我手裡的軍隊,您可有主意教我。”

“君侯吩咐,敢不從命!”任宣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從杯裡掏出來竹簡一封:“君侯請看!我這裡有寫好書信,素聞君侯與張將軍(張安世)家結爲姻親,君侯可將此信傳遞與張將軍,他必有所動作!”

霍禹本來將信將疑,可是接過書信一看,再稍稍思考了下,頓時大喜,吩咐道:“來人呵,給我拿一百金出來,贈與先生!”

任宣的一封書信換了一百金,如何不“欣喜若狂”,忙不迭地向霍禹道謝!

霍禹慷然道:“先生‘神機妙算’,若能保得我家富貴平安,本君侯不吝錢財!”

…………………………………………

張彭祖看着父親和皇帝陛下鬧得很僵,心裡不是滋味,有心化解其中的矛盾,但他又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於是來找張延壽商議,此時,張延壽正在給別人幫忙,張彭祖於是站在旁邊觀看。

原來張安世夫人家的遠房親戚,有個兒子去西域戌邊,他因爲思念家人,經常寫書信回來。老人眼睛不太好,便經常拿起竹簡來找張延壽,由他幫忙解讀,並將老人的意思寫好回覆過去。

張彭祖在旁邊聽了兩句,不禁突發靈感,對了,這也是一個辦法,不妨試試。

於是,張彭祖把他的想法,說給張延壽和親戚聽,親戚聽到自己兒子寫的家書,能幫到張彭祖,也能很高興,大方地讓他全部拿去。

說來也巧,此時,劉病已正好辦人來宣張彭祖議事,於是張彭祖便將這些竹簡帶到宣室殿來了。

從中原出發,穿越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便進入廣闊的西部地帶。這條通道,不僅僅對於穩定與經營西域是至關重要的,更關乎中原帝國的生死存亡。

明末清初地緣政治學者顧祖禹對此總結道:“欲保秦隴,必穩固河西,欲固河西,必開拓西域。”

而歷經兩千年了的滄桑歲月後,通過河西走廊這條通道保障並形成的,”屯田戍邊“的大漢帝國的國策,再一次深刻影響了中國。新中國成立後,天朝開始在西北、東北、西南邊疆部署了大量農墾部隊。而步入二十一世紀後,”一帶一路“,重建”絲綢之路“,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歷史就這樣構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重疊——劉病已作爲穿越者,他太明白西域的重要性,爲了西域的安全,劉病已甚至願意御駕親征!

當晚,劉病已召集張彭祖、魏相、許廣漢等人,進行內朝議,這次會議召開之前,劉病已重申因爲會議內容涉及重大機密,與會人員務必保密。

劉病已接過張彭祖遞過來的幾卷竹簡,拿出一卷打開,原來這是一封來自戍卒給家人的書信,這封信的內容是,一個姓何的普通燧卒寫給家人的。

我從河東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在長城邊塞,光榮地爲爲一名戍卒,還是主力之一的燧卒。

我來到的地方乃是張掖郡居延縣,隊率告訴我,這個名字還是孝武皇帝親自取的,因爲這裡是匈奴人南下入侵的必經之路。因此,孝武皇帝命伏波將軍路博德,築遮虜障於居延城。(居延在歷史上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其面積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內蒙古額濟納旗,有三個臺灣省那麼大,甚至還要大。)

我們所駐守的地區乃是甲渠侯官的城堡。“甲渠”爲地名,“侯官”不作官長解,而是長城要塞上了望防範敵人的哨所,相當縣一級。弱水自北向東流向八十里外的居延澤,此地水草豐美,乃匈奴重點進犯地區,亦爲漢朝重點防務地區,設二十六個烽火臺和一個城堡(名“鄣”),由長城連接。

大家都說燧卒壓力最大,責任最重。作爲國防的第一道警備線,很多烽遂就緊密排布在長城兩側。我們沒有理由不打起精神,提高警惕。通過眺望塞外敵情,收放烽火,將敵情傳回後方,再由後方組織力量反擊。有時隧卒需要獨自抗擊小規模的入侵。

此外,整理天田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天田是烽燧周圍鋪好的沙地,每天都要用耙子摟平。根據天田中留下的足跡,來判斷是否有敵人入侵以及追蹤敵蹤等。一旦發現己方有人叛逃出境,也要馬上追捕。

由於夜裡人的視野受限,每座烽隧養了至少兩條軍犬,警戒敵軍和盜賊。我很喜歡它們,經常逗弄它們,它們讓我想起了,在家鄉陪我們,一起打獵的大黃。

第三十章 霍家有女名水仙第四百七十一章 誘兵之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七十章 誰敢與我大戰三百合(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高瞻遠囑第三百零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十七章 田延年之死(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巖頂攻防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殺頭買賣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刀向天笑第四十七章 槐市風雲激盪(內有彩蛋)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有一老第二十九章 從丫環到侯爵夫人的驚人逆轉第二百零一章 不同層次的明白第一百三十七章 破開烏雲的陽光(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身陷重圍第五百四十五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裂地崩第三百五十三章 完美復仇第一百九十九章 妙若天成第三百五十六章 沉默是金第三百二十八章 純真無邪第五百八十六章 光榮與驕傲第二百零三章 悶聲發大財第六十章 挽狂瀾於既倒(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五十五章 皆爲漢土第五百二十一章 身陷重圍第三百三十五章 鳳凰涅槃第五百六十八章 六尚十三曹(今天第四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斬妖伏魔第四百七十七章 排筏對對碰第五章 霍成君(五)第五十六章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刀向天笑第二十一章 善後事項(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言九鼎第三百五十九章 獨掌大權第二百四十章 頑皮的皇帝第三百二十四章 立皇太子(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的政冶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零六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精氣神的奇異結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重重敵騎中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失蹤的皇子(二)第三百零八章 富貴到頂第五百二十九章 尋妖圖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先火後水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網不漏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無第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施恩不圖報楔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縭相伴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笑納單于的朝拜第三百六十九章 狂野西部第八十四章 視戰爭爲遊戲(上)(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動靜之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佑之主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十)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府共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亡族之因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威震懾第五百四十八章 倒戈相向第十二章 決戰時刻(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夢寐以求的聖物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射天狼第四百零四章 勸軍歌第五百一十五章 花下醉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淺言深第三百三十四章 永恆理想第二百六十四章 鴆酒弒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立爾威福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可惜的人該是我(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馬蹄鐵第五百五十六章 五嶽倒爲輕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生的好命第四百七十章 超級戰筏第四百八十七章 檑木之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變態親王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有一老第二百五十一章 永世不得翻身第二百四十六章 罪魁禍首第二十七章 田延年之死(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禍福相依第十五章 踏上征途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五)第八章 奔赴伊闕第三百三十八章 求賢若渴第十八章 劉賀登基(二)第二十一章 善後事項(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兵利害第五百八十五章 農牧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