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索姆河戰役

自6月24日起,英、法軍進行了7天的炮火準備,7月1日晨7時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發起進攻。當天法軍和主攻方向上的英軍都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則毫無進展。

英軍以密集隊形前進,遭到德軍機槍和炮兵火力的嚴重殺傷,第一天即傷亡近6萬人。英軍右翼和法軍佔領了德軍第二道陣地,德軍利用對方進攻的間歇迅速調集兵力,加強縱深防禦並在一些地段上實施反擊。

英、法軍於7月中、下旬再度發起進攻,南岸法軍佔領了第三道陣地,但未能發展爲戰役突破。英軍32個師、法軍26個師第三次發起進攻,截至12日向德軍縱深只推進了2~4公里。英軍在進攻中首次大規模使用坦克,共出動69輛,可實際參加戰鬥的只有38輛(被德軍擊毀31輛),步兵的進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當天佔領了第三道陣地的幾個要點。隨後在9月下旬和11月的進攻中,英軍又兩次大規模使用坦克,但數量相對較少,收效不大。

這場戰役是協約國在1916年總戰略進攻計劃的一部分。計劃擬定的內容是:在福煦將軍的統一指揮下,法國法約勒將軍的第6集團軍和英國羅林森將軍的第4集團軍,負責突破囤駐在富科庫爾、埃比泰訥(40公里)地區的德國馮·貝洛將軍之第2集團軍的防禦陣地;並運用騎兵兵團向法軍負責的佩羅訥、莫伯日和英軍負責的巴波姆、康佈雷等地打開突破口。

英、法聯軍共有32個步兵師和6個騎兵師,2189門火炮,1160門迫擊炮,約300架飛機;德國第2集團軍則有8個步兵師,672門火炮,300門迫擊炮和114架飛機。德軍防禦由3道陣地組成,全縱深爲7~8公里。雙方準備了5個多月,首先進行7天的炮擊,雖然幾乎完全摧毀德軍第一陣地,部分摧毀第二陣地,但失去了進攻作戰在戰術上應保持的主動性。

英國第4集團軍從馬裡庫爾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由英國第3集團軍第7軍在其左翼掩護;法國第6集團軍從羅西耶爾以北索姆河兩岸向佩羅訥方向實施輔助突擊。當日,法軍和英軍右翼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爲德軍壕溝陣地所阻。

英軍採用密集隊形突擊,遭德軍馬克沁機槍的強大火力殺傷,損失近6萬人。7月2~3日,英軍右翼和法軍攻佔德軍第二道陣地,法軍一度佔領巴爾勒、比阿什等德軍防禦要地。此後數日,由於德軍投入預備部隊以及英、法聯軍本身在突破戰術和指揮調度方面存在着嚴重缺點(主要是對各地區的突擊規定繁瑣,限制了軍隊的主動性等),以致推進緩慢。

這樣環境中德軍指揮部又投入新一波預備部隊,爲便於指揮,特意將第2集團軍分編爲由貝洛將軍指揮的第1集團軍和加爾維茨將軍指揮的第2集團軍。並在防禦上加長縱深,構築了補充防禦地區。

7月中旬,英、法聯軍僅向前推進數公里,未達成作戰的預期目標。

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聯軍將其部隊增強至51個師、飛機增加至500架;而德軍增加到31個師、飛機增到300架,由於作戰的遲緩、膠著,遂轉變成爲消耗戰。

9月3日起,法國米舍萊將軍的第10集團軍、英國加夫將軍的第5集團軍分別投入戰鬥,戰場正面範圍擴大到50公里寬的戰線。德軍增強至40個師,又不停加強陣地的防禦工事。因此英、法軍隊的推進速度平均每晝夜僅有150~200米。

大規模的坦克進攻對守備方的德國步兵產生了心理震撼,使他們放棄陣地不戰自退。但由於坦克的技術與裝備尚未完善,加上戰線寬廣,仍然沒有達成打開突破口的作戰目標。戰術層級的運用成功並未能引導作戰勝利。雖然英軍後來又使用了兩次坦克,但同樣收效不大,不過這讓德軍開始學習如何對付敵方這個龐然巨物。

這場戰役的結果非常明顯,因爲進入秋季後氣候開始惡化,由於陰雨連綿、道路泥濘,戰鬥漸漸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英、法兩國的作戰計劃宣告失敗。但不可否認索姆河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8萬人。英、法軍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但鉗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進一步削弱了德軍實力。雙方陣亡共133.2萬人,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

相比較西線戰場的慘烈東線戰場要和平的多,捷克公國憑藉一己之力硬撼強國俄羅斯,看起來兩國綜合國力相差懸殊可實際上精銳的捷克陸軍死死的把俄羅斯士兵阻擋在邊境之外沒有放棄一分一毫領土。

但這樣的情況終究沒有維持太長時間,因爲捷克公國的陸軍數量導致他不能完全防禦同盟國整個東線邊境線,奧匈帝國的東線首先失利被攻陷,東普魯士方面還好很多但也在勉強維持根本拿不出救援的手段。

捷克公國想要支援奧匈帝國可是卻被俄羅斯的幾個陸軍集團死死的咬住根本抽調不出兵力,東線戰場的失利讓奧匈帝國開始慌張起來,幾次同意大利王國戰爭的失敗讓奧匈帝國一時之間竟岌岌可危起來。

這個時候的東方也不安穩,北洋政府開始出手處理帝制策劃操辦人員,大量的官員、將軍在這一次的政治鬥爭中摘去腦袋上的官帽而少部分也深陷牢獄甚至有生命之危。

整頓內務的同時燕京政府也匆匆的任命各地軍政長官,暫時之下這片古老的土地算是安穩下來,可私下暗流也許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長官們才清楚。

8月,當歐洲戰局正激烈的時候北洋政府參衆兩院議員在北京舉行國會,段祺瑞當選並出任總理。這是一個政治妥協的結果,同時也是黎元洪大總統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但是沒有辦法此時此刻也只能任由事態的發展。

日本彷彿找到這個國家的漏洞,他開始再一次不安穩起來,實力雄厚的張作霖不得不繼續困在東北地區,燕京無論是總統還是總理此時都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他擁有着守土職責。

同月相當有實力的國務院同政府開始矛盾加深,府院之爭越發不可收拾,截止到9月黎元洪總統不得已之下只能請來徐世昌進行調停。

1916年就這樣過去,總結一年的大事,也不過是歐洲戰場死傷幾百萬士兵、海軍誰獲得一些優勢、奧匈帝國被打得慘敗、捷克公國邊境固若金湯但卻機動力不足只能固守。

1916年是戰爭之年,不過比起去年來同盟國的劣勢開始越發明顯起來,一些本中立的國家也開始思考自己的陣營問題,畢竟中立不能獲得任何的好處。

布拉格皇宮:

“大公陛下,聖彼得堡傳來消息……”

“快讓他進來。”

伯特的話還沒有說完恩斯特就一臉激動和緊張的站起身準備迎接,看到這一幕伯特內心縱然有萬千的不解可也只能急忙出門召見秘密警察局的情報工作人員。

這是一個相貌很普通的俄羅斯青年,畢竟是間諜部門如果太帥或者太醜都不符合標準,哪一個備受矚目的間諜能夠真正的完成情報人員?當然也並非沒有,一些美麗的女性做間諜任務總是非常的簡單。

沒有太過的禮儀,情報人員進門之後就把自己帶來的消息說給恩斯特,事情很重要無論是對捷克公國還是整個同盟國而言。

俄羅斯帝國開始不穩定!

革命已經滲透進全國各地!

士兵們有譁變的跡象,一些工人、農民開始有目的的聚集,地方官員開始失去對地方的掌控,一些報紙甚至開始公開的宣揚對俄羅斯皇室不利的東西。

二月革命!

這對於歐洲皇室來說自然是一個衝擊,但同時它也是一個機會,一個讓同盟國翻身即便不能翻身也能夠保住捷克公國的機會,容不得恩斯特不興奮。

第153章 克萊佩達(五)第23章 斐迪南大公的顧慮第356章 查理皇儲第295章 格洛麗亞到來第255章 憤怒的恩斯特第321章 進軍的日本第144章 捷克公國(四)第140章 共同利益第242章 邊境風雲(四)第182章 戰爭結束前夕(七)第24章 回到維也納第131章 新城第271章 華沙會議前夕第256章 把槍撿起來!第159章 西伯利亞(四)第223章 交易第335章 中東酋長國第211章 查理的出生第192章 捷克內部的暗流第318章 皇宮和爵位第80章 市長的詫異第190章 奧地利的變動第164章 意大利王國第361章 日本的目標第178章 戰爭結束前夕(三)第345章 俄日戰爭(三)第291章 電視!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導第100章 爵位第248章 歐元第286章 工人領袖希特勒第190章 奧地利的變動第179章 戰爭結束前夕(四)第29章 伯勒爾的陰謀第338章 二戰前(一)第291章 電視!第47章 安德烈到來第256章 把槍撿起來!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導第197章 即將到來的客人第165章 重啓戰端第10章 博那羅蒂伯爵的秘密第54章 摩拉維亞的局勢第230章 主題公園第25章 霍夫堡皇宮第279章 第二位公主第310章 俄羅斯皇家銀行第8章 博那羅蒂伯爵(下)第297章 IBM和軍校第95章 請求第10章 博那羅蒂伯爵的秘密第144章 捷克公國(四)第368章 三大元帥第77章 妥協第190章 奧地利的變動第74章 投降第131章 新城第293章 四大勳章第86章 巴黎第1章 我的上帝!第290章 私立學校第126章 宴會第195章 間諜“辛”第321章 進軍的日本第57章 告別維也納第181章 戰爭結束前夕(六)第220章 娛樂項目第176章 戰爭結束前夕(一)第253章 騙局第119章 伏伊伏丁那(完)第249章 東方的至寶第175章 “伯爵”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導第35章 出售寶物第221章 演唱會第120章 1910年第311章 奧地利暴亂事件第69章 橄欖球賽第218章 加冕前(中)第256章 把槍撿起來!第125章 宴會前夕(一)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61章 古堡第374章 德國投降第114章 伏伊伏丁那(一)第220章 加冕第372章 日本的投降第216章 兩隻狐狸第241章 邊境風雲(三)第63章 亞納切克子爵第77章 妥協第237章 街道上的女郎第48章 馬塞納的自薦第227章 託盧布科准將第370章 海權第178章 戰爭結束前夕(三)第272章 第一首相第120章 秘密計劃第195章 間諜“辛”第172章 遠東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