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重生一九零二

歐洲之行德國

1906年2月,李睿改頭換面偷偷的來到了德國慕尼黑,在慕尼黑報考了德國慕尼黑陸軍大學。

李睿很順利的考進了慕尼黑陸軍大學步兵科,正式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對於軍事知識,李睿穿越後博覽羣書,先後看過《孫子兵法》、《紀效新書》、《戰爭論》、《制勝的科學》等軍事指導思想,不過卻還依舊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次,對軍事技術並無實質性的接觸。

德國是李睿在歐洲的最後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

一進入慕尼黑陸軍大學,李睿被遭到了一些德國學生的歧視,結果在刺刀訓練課程上,李睿挑翻了一羣德國佬。丟了面子的德國人,不甘被一箇中國小子打敗,找了一些高學齡的學長來挑戰李睿,企圖擊敗李睿。結果依舊被李睿挨個挑翻,最後沒辦法的德國人只好玩羣毆,但十幾個人拿着木製的刺刀衝上前去,依舊對李睿無可奈何,被李睿逐一擊破,從容應付了這次圍毆。李睿用他彪悍的武力,宣告了他在慕尼黑陸軍大學中的地位,從此再也沒有德國學生敢對他進行挑釁,他也被那些德國學生稱作‘遠東猛虎’。

在慕尼黑留學的李睿結實了05年前來慕尼黑留學的著名軍事學家‘蔣方震’,雙方很快就成了朋友。

蔣方震,字百里。中國近代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早年留學德國,回國先後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及代理陸軍大學校長。蔣百里最重要軍事論著集《國防論》(1937年初出版)中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戰的軍事理論。

蔣百里很有文采,因爲其天賦出衆,從小能夠過目不忘。不過顯然在學習軍事的過程中,蔣百里將精力花費了一部分到文學上。他的天賦是如此出衆,幾乎是個超級作弊器,但凡看過一眼的都能記住。

中國歷史上能過目不忘的民族精英不少,而且大多都當官了,混得差一些的如宋應星,也完成了一本《天工開物》。

根據後世的研究,過目不忘的人,眼前會出現一個‘屏幕’,所見到的只要一回想,便能出現在屏幕上,如此才能‘倒背如流’,若沒有這樣的作弊能力,就算把文章背得再熟也不可能倒背。

這種能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異能’,世界上大概有一千多人擁有這樣的能力。用有這樣能力的人未必就能成爲大才,畢竟很多人因爲擁有這種能力後不努力了,最後並無太大成就。

李睿也有一個類似這樣的作弊器,只不過他眼前那個屏幕無法擁有那般絕對的記憶力,不過李睿經過後天訓練,記憶力也不差,雖然沒有絕對的記憶能力,但一般看個一遍,在腦海裡回想一兩遍就能記住。

兩人一見如故,經常徹夜長談。李睿很快也認識了慕尼黑陸軍大學中的其他中國留學生。

因爲李睿武力出衆,很快便在這些中國留學生當中獲得了較高的威望,成爲慕尼黑陸軍大學中國留學生的領頭人物之一。

李睿在中國留學生當中辦了一個武術社,開始教中國留學生習武強身健體,爲積攢了人脈。

半年後轉入了炮兵學習。轉入炮兵科學習的李睿,專心的學習起了炮兵專業知識,主攻的是理論知識以及實際火炮戰術、指揮。

德國人在炮兵上是很有建樹的,雖然法國人在無後坐力炮上領先了德國人,其‘75’每分鐘射速達到15發,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每分鐘30發,在射速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然而德國人在速射炮上落後之後,法國人又不願意將圖紙交給德國人研究,德國人乾脆不跟你比射速了,跟你比射程、口徑。德國人開始大規模裝備105mm、150mm榴彈炮,炮彈也從榴霰彈變成高爆彈,結果在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國炮兵被*得哭爹喊娘。因爲射程上的劣勢,以及榴彈炮可以躲在掩體後面進行曲射,法國75速射炮是加農炮類型,根本打不到德國榴彈炮。而且75速射炮的炮盾根本無法抵擋高爆彈,震下一就讓人七竅流血。

雖然德國榴彈炮在射速上處於劣勢,但在射程、角度、火力強度上都更佔優勢。

可以說法國75速射炮雖然是一次軍事史上的重要變革,但卻是法**事史上的一次悲劇,法國人太迷信75了。

李睿的武術館的規模逐漸變大,期間更是挑翻了日本人在慕尼黑開設的空手道館,許多德國學生也加入了武術館。

其中包括德國巴符州立銀行最大私人股東的瓊斯,巴符州立銀行是德國四大銀行之一,組建於普法戰爭時期,大部分股份是州立政府持有,而私人方面則是瓊斯的父親佔了15的股份。

普法戰爭勝利後,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以眼花繚亂的重組、併購,組建了德國四大銀行,從而形成了以四大銀行爲核心的‘容克財團’。

對於德國來說,這個世界太小了,也太擁擠了,生存空間太狹小了,爲此德國資本開始了一段時期的‘自相殘殺’。

自相殘殺之後,建立起了大量辛迪加,一個恐怖的壟斷怪獸就這麼被孕育了出來。

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這是三大壟斷模式。

卡特爾最低級,是資本家之間約定商品價格、市場份額的一種模式,但這種模式會隨着成員的經濟實力變化而產生變動,因此最不穩定。

辛佳迪更高級一些,即例如鋼鐵行業,成立一個專門控制鋼鐵原料採購、銷售渠道的機構,然後每個鋼鐵廠都加入其中,並按照固定價格、固定市場份額進行生產、銷售,如果成員要退出,必須建立原材料採購、產品銷售渠道,而且還會遭到辛迪加的阻撓、破壞。

托拉斯則是最高級的壟斷方式,即是人們所熟悉的股份制度,把每個競爭對手都兼併掉,形成一家公司,其生產、銷售失去獨立性,都由董事會來決定,這種模式的衝突最爲激烈,主要是領導權爭奪上。而托拉斯也是最穩定的一種壟斷模式。

李睿在英國、法國、德國考察下來後,這個時代的英國、法國大多都是卡特爾,德國則是辛迪加。

而美國則是托拉斯。

壟斷是工業發展的王道,因爲壟斷代表着超額的利潤,超額的利潤代表着財富的集中,財富集中之後即有大量的財力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和設備更新上。

過度的競爭會使行業中的每個人都賺不到錢,更加不用談行業生產力進步之類的問題了。

瓊斯跟着李睿學習形意拳,只是用了半年,便已經成了打架好手,正所謂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形意拳源於岳飛的拳譜,是從軍隊的戰法中發源而出的,直接、實用。

兩人關係也是極好,李睿在慕尼黑投資了一個化學實驗室,很快就研製出了合成氨製造法。

隨即李睿便將瓊斯拉來入股,決定成立一家合成氨製造廠,用於生產硝酸。

硝酸是生產炸藥的重要原材料,這年頭的彈藥價格比較高,和原材料生產方式比較落後有極大關係。

合成氨的出現,意味着只要有足夠煤炭,就能製取大量的硝酸。

德國的煤炭並不缺乏,佔世界煤炭儲量的6.5,煤炭儲量是世界第五,李睿與瓊斯合股成立的合成氨製造廠以極快的速度建設了起來,李睿拿出了成熟的合成氨製造技術,氨的含量達到8以上。

同時迅速的在各國了合成氨製造專利,公佈的是氨含量只有3的工藝技術。

李睿與瓊斯合股的合成氨製造廠在投入生產之後,立即遭到了德國硝酸生產辛迪加的封鎖、打壓,然而李睿擁有不小的財力,足夠他在這場競爭當中堅持下來,他們的合成氨以極低的成本被生產成硝酸,與硝酸辛迪加展開了殘酷的價格戰。

又一場自相殘殺開始了。

然而硝酸辛迪加的好日子沒多久就過到頭了,巴符州立銀行經過考察之後,認爲採取了新技術的合成氨製造廠擁有擊敗一切競爭對手的生產力基礎,於是決定對李睿與瓊斯進行大力支持。

很快李睿的合成氨製造廠就以極低的價格向市場上進行傾銷,硝酸辛佳迪終於堅持不住了,最終只得向李睿妥協。

雙方簽訂了新的協議,李睿和瓊斯成功掌控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並控制了硝酸生產辛迪加的主導權。

德國化學家哈伯腸子都黴青了,他在02年開始研究合成氨技術,眼看就要成功了,想不到半路殺出了遠東小子,把專利給了下來,讓他的心血完全付諸東流。

但李睿的投資並未停止,他依靠合成氨工業,迅速成立了染料廠,推出了一種新型染料,併成立了化肥廠,用於生產各種化肥。還建立了其他機械廠,並有從國內招來一千名學徒。

因此李睿將近一半的身價都砸了進去,又貸款了相當於500萬英鎊的德國馬克,利用德國的發達工業基礎,迅速把的這些工廠建設了起來,並聘請了許多德國技術人員參與產品研發

在德國留學的李睿迅速在德國形成了的工業集團,這個工業集團的名字叫‘中信集團’,但這只是中文名字,在西方國家的名字則縮寫爲‘zhc’。

此時的李睿已經十七歲,虛歲十八了,身高達到了182cm,已是一個風華少年,英俊的臉龐讓很多年輕人爲之嫉妒,然而他的成熟穩重、溫文爾雅,以及極具親和力的氣質,卻讓那些同齡的年輕人在嫉妒之餘,又被他的出色所折服。。。。。

炮兵的學業結束之後,李睿的歐洲之行基本結束。但是他還有事情還沒有做,以後工業發展所需要的龐大資金他還沒有籌齊。他想到了一個快速來錢的辦法就是打撈海底的寶藏。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盜取華夏文明流失在海外的瑰寶。打撈的任務他一個人就能完成,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裡他開始了瘋狂的打撈,爲此李睿收穫了三千噸的黃金,五千噸的白銀,各個時期的文物不計其數。來歐洲偷師學藝的工人都回國了。連林家民父女,李三寶等都回國了,現在就剩下李睿一個人在歐洲開始了他的竊盜計劃。法國的吉美博物館,英國的不列顛博物館,德國的博物館,俄國的博物館,在這四家博物館中,李睿盜取了屬於中國的文物有十萬件,埃及的文物有三萬件,其他各國的文物有兩萬件。對於這次的各國博物館失竊,全歐洲都震驚了,開始調查此事,而我們的主角李睿那,他現在卻在俄國的西伯利亞地區回國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