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鄉村詭事(二合一)

桃枝挨着錦曦這邊,目光從別處收了回來,忍不住跟錦曦和崔喜雀低聲問道:“那個長相跟你二孃相像,臉上有些渾濁,看起來醉醺醺的年輕人,就是你蘭兒姐的男人麼?”

崔喜雀聞言忍不住噗嗤一聲,隨即想到譚氏的棺材就擺在那邊,這種場合不能笑,趕緊正色下來。

錦曦也是憋住,扭頭對桃枝道:“表姨,你說話還真叫客氣。啥叫臉上渾濁?你直接說那個滿臉麻子洞的年輕人不就成了麼?沒錯,他正是我的堂姐夫楊峰。”

“曦兒,說人不揭短,何必說的這樣直接?被人聽去不好。”桃枝低聲道,警惕的望了眼四下,幸好沒有別人經過。

“桃枝,怕啥,我們可不是背後損人,而是實話實說唄!”崔喜雀拍了下桃枝的肩,道。

“比起咱村裡那些人背後說的,咱這說的可真不算什麼!你不曉得,村裡人背後都說,蘭丫頭那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還是一坨冒着氣泡的牛糞!”崔喜雀道,所謂冒着氣泡,就是指楊峰臉上的麻子洞。

桃枝哭笑不得,這些人的舌還真是毒啊!隨即想到自己和粱禮勝的事才村裡剛傳開那會子,好多人都背後議論。她在池塘邊洗衣裳,無意間聽到一兩句,當時就難過得想跑。還是後來錦曦帶着她去縣城的千里香鋪子呆了一段時日,見識開闊了,想法也就變了。不在乎外人怎麼說,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

孫氏從下面祠堂忙活完了,折身回來,這邊關於樑錦蘭他們的談話趕緊打住。錦曦站起身活動活動身子骨,走去了上面祠堂,挨着兩側的牆壁,開始一副接着一副的打量牆壁上掛着的畫卷。

畫卷上的內容畫的雖然簡潔,卻也很生動明瞭,即便不認得字的村人和老嫗們,也能瞧得懂。

從人死。到在地獄的每一層閻羅殿裡。經過一輪輪的審判,評論上一世的功過,再給予相應的懲處。刀山,血池。鋸割。蛇窟。割舌,鑽眼,掏心挖肺……

錦曦看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覺間時間很快過去,直到孫氏過來喊她回去扒口飯,錦曦這才恍然。

下晝的時候,詹家的道士班子,在酒足飯飽之後,開始在上面的祠堂做起了法事,祠堂裡漸漸熱鬧起來。其間,道士隊伍一分爲二,有一支隊伍在樑愈林的領頭下,去了後面的山上,給譚氏選中了一塊墓地。

孫老太和董媽抱着老三老四也過來了,兩個小傢伙渾然不知發生了何事,只是看到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的一羣羣的人,興奮的手舞足蹈,逢人就咯咯的笑。

一場法事中場歇息的時候,正是夕陽西斜,衆人都或坐或蹲或站在祠堂門口。錦曦家的老三老四正在學走路,又調皮,兩個小傢伙頓時就成爲了衆人逗趣的焦點。年哥兒跟樑禮青和樑禮柏玩不到一處,錦柔,文芸和文安都在那裡帶着老三老四耍,年哥兒在錦曦的鼓勵下,也加入了錦柔他們一塊在邊上耍。

這邊,楊氏攙扶着樑錦蘭坐在一塊石頭上,用手裡孝帽扇着風。瞧見那邊玩耍的一羣孩子,楊氏啐了一口。

“一大把年紀才養出兒子來,有啥好炫耀的?誰沒養過兒子?”楊氏嘀咕道。

樑錦蘭目光在蹣跚學步的老三老四身上掃過一圈,輕哼了一聲,扭頭跟身側站着的小翠交代了一句什麼話,小翠點點頭趕緊離去。

不一會兒,兩個乳孃抱來了一個穿着小紅肚兜,頭上戴着曾外孫紅色孝帽的小男娃娃。

崔喜雀輕拍了一下錦曦,朝那邊努努嘴,錦曦擡眼看去,正好瞧見楊氏屁顛着朝那兩個乳孃的方向飛奔而去,嘴巴早已裂開來,笑得眼睛擠成了一條縫隙。

錦曦看到那兩個乳孃中,有一個鼻青臉腫,胸脯暴漲的嚇人,頓時就記起她是昨日幫着楊氏打架的那個婦人。果真是樑錦蘭那邊的乳孃。

楊氏拍着手掌,從其中一個乳孃手裡接過那個一身紅,做紅孩兒打扮的小娃娃。

錦曦目光落在那個小娃娃身上,那孩子纔剛過百日,原本是定在這兩日辦百日宴席,沒巧趕上譚氏去世,百日宴席都還沒來得及操辦。

因爲太小,眉眼還沒有展開,很難看出那孩子長得像誰多一些。不過,卻着實養的好,看着那兩個乳孃此起彼伏的大胸脯,就曉得着孩子奶水充盈。一對小胳膊,水靈靈的跟兩截小藕斷似的。脖頸上戴着銀項圈,墜着長命鎖。雙手雙腳上都戴着銀手鐲和銀腳鐲。

“這麼小的孩子,骨頭都還沒有長硬,戴這些東西孩子受累啊!”孫氏低聲道。

邊上的董媽點點頭,可不正是嘛,老三老四可是過了百歲,纔敢給他們戴那些銀飾。錦曦翹了翹嘴角,這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很顯然,樑錦蘭這是在擺闊炫富唄!

那邊,楊氏拍着手掌接過樑錦蘭的小娃娃,笑顛顛朝着這邊走來。怎麼說也是侄外甥,孫氏和崔喜雀起身打算過去捧場看看那孩子,村裡一個跟老樑家素來交好的人家的老嫗趕在前面,熱情的上前去,也拍着雙手朝楊氏懷裡的孩子笑着逗弄,說:“小寶兒,你家來啦?讓婆婆抱一抱好不?”

孩子什麼都不懂,眨巴着小小的黑色的眼珠,四下打量,嘴裡像小魚兒似的吐着小泡泡,不得不說,確實可愛呢。

楊氏微微側身,笑着伸手將那老嫗跟孩子隔開,道:“姜家老嬸,你這樣大的輩分,哪裡敢勞煩你來抱他呢?你還是一邊做着歇息吧,啊!”說完,繞過姜老太太。徑直朝着樑錦蘭那邊走去。

姜老太太的笑容在臉上有瞬間的尷尬。鄉下人家就是如此,稀罕你家孩子,捧場的最好方式就是迎接過來,逗弄並要求抱抱孩子。

孫氏和崔喜雀腳步剎住,正猶豫着要不要繼續過去的當口,又有一個年輕利落的村裡媳婦過去,也是逗弄着那小娃兒,楊氏照樣找了個藉口拒絕了那人,不給她抱,那個媳婦也是鬧了個一臉尷尬。

孫氏和崔喜雀對視了一眼。孫氏一臉難色。很顯然,楊氏這是存心不讓別人接觸樑錦蘭的娃兒。

錦曦從後面上來,將她們兩個拽了回去,很顯然。楊氏這是瞧不起這些鄉下婦人們。覺着大家的手弄髒了樑錦蘭的精貴小少爺呢。錦曦又怎麼能眼睜睜看着孫氏和崔喜雀上去熱臉貼冷屁股?

“曦兒。這樣不太好吧,咱都是老樑家人,都不過去稀罕一下……”孫氏坐下來後。還是有點不安。崔喜雀倒是沒什麼,也瞧出來了楊氏目中無人。

“有啥不好的?我家老三老四自打出生至今,也沒見二伯二孃過去看過一眼抱過一下吧?喏,嘎婆錦柔她們在那邊帶着老三老四耍,好多人都過去逗弄,二孃和蘭兒姐不都是坐在那裡無動於衷?”錦曦很直接的道。樑錦蘭的孩子再可愛,錦曦也不會去逗弄捧場的,沒錯,她承認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小心眼,並且斤斤計較的人。

崔喜雀一拍大腿,道:“我先前真是糊塗了,幸好曦丫頭攔的及時,要不就把熱臉送上去貼二嫂的冷屁股了!三嫂,咱也學她們,裝做瞧不見就是了!”

因爲譚氏是死於非命,半夜的時候,還在祠堂門口做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驅邪法事。錦曦從未見過那樣的法事,也叫不出名兒來,只曉得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詹老穿着一身道袍,盤膝坐在祠堂門口搭建的法壇上。

頭上扣着一頂家裡用來篩芝麻豆子用的細孔眼篩子,左手揮舞着一把說是開過光的桃木劍,劍柄上還釘着九枚銅錢。右手拽着一根鐵鏈子,在那嘩啦啦的甩着。

法壇前面的一塊空地上,用石灰粉灑出九朵蓮花的圖形。

錦曦跪在人羣中,好奇的看着那老道在那裡咿咿呀呀的唱唸俱打,剛剛崔喜鵲瞧瞧告訴錦曦,這一場法事叫做‘過煉’,那會子崔喜鵲的姐夫楊愛民被雷電劈死,也做了這場法事,所以崔喜鵲能跟錦曦解釋幾句。

錦曦將崔喜鵲半懂不懂的話整理成自己能理解的語句,也大概弄明白了這場法事的目的。

所謂的‘過鍛’,是用地上石灰粉撒成的蓮花當做誘餌,將跟近一帶遊蕩的生魂全都吸引過來。大家概念裡的生魂,是活着的人靈魂不歸身體,四處亂飄的統稱。

“四嬸,等一會要是真有生魂過來耍蓮花,我們也都能瞧見不?”錦曦側頭低聲問,對這些鄉村神秘的儀式頗感好奇。

崔喜鵲也不曉得能不能瞧見,道:“我也不曉得,反正我是沒瞧見過。不過,聽老一輩的人說,這樣的法事裡面,必定會有生魂過來耍蓮花,有些人不止能瞧見,還能認出那生魂是哪個的呢!”

錦曦驚愕挑眉,還有這樣的玄乎?那等會也要睜大了眼睛,看能不能當真瞧見那些奇怪的暗物質?

“等一會你就盯着那老道士,一有風吹草動,他那邊就會有動作的。”崔喜鵲低聲道,然後兩人都不再交頭接耳了,因爲鬧哄哄的人羣漸漸開始安靜下來,那老道士又在法壇上說唱開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錦曦幾乎盯得眼睛都快酸死了,都沒有瞧見什麼生魂。不過其間,那老道士倒是揮舞着手裡的桃木劍在那砍了一會兒空氣,口裡啐啐念着什麼。緊接着錦曦聽到邊上一些熬夜圍觀的村人裡面發出抽涼氣的聲音,還隱約聽到有人說什麼‘來了,來了!’

炎熱了一整日,入夜後也是微風絲絲。就在圍觀衆人裡面有人說‘來了來了’之後,錦曦突然就覺着一陣涼風從祠堂一側的夾巷裡給吹過來,她忍不住打了個顫。再擡頭,

法壇前面還是什麼都沒有。但是那老道士已經微微變了臉色,突然改盤坐爲一躍而起。像一隻老猴子那麼靈敏,從法壇上跳到九朵蓮花的中間,手裡的鐵鏈子嘩啦一聲,好像在朝什麼人或者東西抽去。手裡的桃木劍又像是在驅趕着空氣裡的隱形物體似的。

不曉得是不是昨夜熬了夜,今日又是折騰了一整日的緣故不,錦曦只覺得前面那蓮花的邊緣上,好像當真有個人影一晃而過。一切的發生幾乎還不到一秒鐘的功夫,錦曦甩了甩頭,再去看,前面什麼都沒有。老道士做出一副長吁了口氣的樣子。正收了桃木劍和鐵鏈,由邊上的徒兒攙扶着往法壇這邊走來。

錦曦垂下眼,在腦子裡回想先前那一瞬的錯覺,那個人影。好像是個個頭不高的女人。因爲電光火石的瞬間。錦曦似乎看到她下面穿的是裙子。

後半夜還有幾場法事,剩下的都是些小法事,明兒早上譚氏出殯的時候。還會有一場**事。

樑家人於是合計了下,決定後半夜的那些小法事,就由他們成人留下來,孫子輩裡面的人一概回去歇息。樑錦蘭和楊峰早就在等這句話了,聞言半刻都不耽誤,趕緊帶着小翠和乳孃回了村西頭的老楊家睡去了。

樑禮輝和樑禮勝堅持要留下來,樑禮智便帶着樑禮青樑禮柏三人回去了,老樑頭一直鎮守在家中。這邊,蔡金山和蔡慶陽提着燈籠,過來接錦曦錦柔姐妹。

錦曦本來是呵欠連天,也恨不得回去歇息,但是,自打先前驚鴻一瞥瞧見蓮花外面那個一晃而過的女人身影,錦曦的瞌睡蟲都被嚇跑了。

阿財和阿旺都留在家中,隨時隨地的監視滄雲主僕。從祠堂這裡回家,有很長一段路,幾乎要橫穿大半個村子。尤其還要經過譚氏溺水的那口池塘,錦曦的膽子今晚算是被嚇小了,僅僅有蔡金山和蔡慶陽兩人,完全給不了她安全感,樑愈忠忙的腳不沾地,根本抽不出功夫送,讓蔡金山再回去喊阿財阿旺過來,折騰來折騰去天都快亮了。

左右一合計,錦曦堅持不肯家去,要留在祠堂,緊緊跟着孫氏和崔喜鵲身後。

孫氏沒有法子,只得讓蔡慶陽馱着已經開始打瞌睡的錦柔家去了,跟着錦柔一道過去歇息的,還有樑禮輝的媳婦周氏。

留下來的人瞧見錦曦竟然也不回去了,樑愈洲和崔喜鵲當即還誇讚了一番錦曦,說錦曦真是個有孝心的好孫女,譚氏在天有靈,一定會保佑她的。錦曦心虛的受了,好幾次都想將先前看到的那個人影跟孫氏講,但一直找不到機會,就這樣憋在心裡,寸步不移的跟着孫氏和崔喜鵲,時刻心都是懸着的,看什麼都草木皆兵。

老道士許是這一行做的太久,白日裡見他坐在上祠堂敲鑼,還一個勁兒的眯着眼睛打呵欠,到了這會子,所有人都疲倦不堪,唯獨他的精神頭最好。

這一夜,真是錦曦來到這個世界後,最受折騰,也是最沒有安全感的一夜。等到接下來有一場法事開始,錦曦才曉得自己留下來的決定,也是多麼的失策。

後半夜,月亮徹底的躲進了雲層,外面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

又要開始做法事了,留下來的人,每人手裡端着一盞桐油點燃的幽幽火光,以樑愈林領頭,後面依次是樑愈忠樑愈洲孫氏,崔喜鵲,樑禮輝樑禮勝,最後面纔是錦曦。錦曦身後,幸好還跟着那個押尾的老道士。

衆人呈一字長蛇陣排開,每人手裡端着兩盞桐油燈火,在老道士的喝唱下,從一側的半月形拱門出,然後沿着上晝那條雞血拋灑的路徑,急匆匆卻又悄無聲息的朝老樑家那邊走去。

這一路走的,錦曦是膽戰心驚,幸好身後還跟着個老道士。一路上,村裡的人家早已熟睡了,家家戶戶的窗戶裡,沒有半點星火透出來。天上的黑雲越積越多,就像一口倒扣着的大黑鍋。唯有這一字長蛇陣人的手裡,那跳躍着的幽幽火光。

偌大的村子裡沒有了白日的喧鬧,好像整個世界都跟着沉寂了,孤獨,恐懼,慌亂,從四下的黑暗裡襲來,手裡兩點豆大的火光,閃出熒熒綠光,不僅不能驅散周邊的黑暗,反而將人內心深處最恐懼的黑暗給激發了出來。

這條路擱在白日行走,半盞茶的功夫都用不着,但是今夜在這樣的境況下行走,錦曦彷彿無邊無際沒個盡頭。

終於,腳下的路面終於由坑坑窪窪的土巴路變成了僵硬凹凸的青石板路面,錦曦擡頭瞧見前面青石巷子的深處,隱隱傳來光亮,曉得很快就要到老樑家。就在心裡稍稍鬆了空氣的當下,從她身後,突然爆發出一陣如鬼哭狼嚎般淒厲的怪音。

那聲音,可以說是錦曦兩輩子所聽到過的,最讓她肝膽俱裂,渾身汗毛並豎的聲音。因爲乍然響起,又是在這樣的夜晚這樣的境況下,素來相信無神論的錦曦,今夜可真是信念受到了摧殘。

她驚恐的扭頭,瞧見老道士手裡拿着一隻超大型號的海螺,正鼓着腮幫子在口裡吹。鬼哭聲再次響起,錦曦後背出了一身的冷汗,恨不得拔腳逃跑,所幸,前面光亮更甚,已經到了老樑家大房的正門前。

懸掛在門上的兩盞燈籠,稍稍驅散了一些錦曦的恐懼,一行人進了夾巷,去了內院,進了譚氏生前一直居住着的東廂房。衆人拿着手裡的桐油燈,在東廂房裡面繞了一個大圈,然後照着來時的陣勢魚貫而出,詭異的海螺音又在身後響起。

自此至終,老樑頭都是臉色慘白的站在東廂房的門口,邊上站着老薑頭還有一個老頭子。

錦曦顧不得去多留意老樑頭,只在心裡暗暗發誓,這輩子若是有機會去海邊,打死也不要揀海螺,實在太太太可怕了,可怕的她都想哭了……

好不容易將這場奇怪的法事做完,錦曦後背早已被冷汗打溼。當她終於重新挨着孫氏在中祠堂一側牆壁下的高凳子上坐下,祠堂裡因爲點着很多盞燈火,照的很是明亮。老道士手裡拿着一支引魂幡,正帶着樑愈林三兄弟圍着譚氏的棺材三步一叩首九步一跪拜。

錦曦緊緊抓着孫氏溫暖的手,崔喜鵲和金氏也坐在一旁,錦曦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竟然對祠堂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等到東方露出第一片魚肚白,錦曦懸了一夜的心,終於落地了。天亮了,真好。

早上又經歷了一番**事,譚氏身前的那些衣物,都堆在祠堂門口,跟着那些花圈轎馬一塊給燒了。這一帶的規矩,擡棺上山,是不能用家裡的兒孫的,要去村裡請外人。

春柱,大牛,二牛,還有很多平時跟樑愈忠家和樑愈洲交好的男人們,都過來了,沒有一個是樑愈林的關係。老樑頭也終於趕來了祠堂,送老妻譚氏最後一面。鞭炮如雷鳴般炸響,在老樑家人震天的哭聲中,那八位擡棺的漢子喊了一聲,一齊擡腳起身。

這邊,老樑家的四個媳婦,都要衝上來,給那八位擡棺人磕頭拜謝,然後,極具穿透力的大鑼一敲,昨夜那讓錦曦差點炸了膽的海螺音也吹響,譚氏硃紅色的棺材晃晃悠悠着,開始起步……

周氏和楊峰,都是在譚氏出殯歸山入土爲安後的隔日,離開了老樑家。樑禮輝則是要留下來等譚氏過頭七。至於樑錦蘭,這趟回村就是打算長住的。

很快譚氏便做了頭七,樑禮輝也告別了老樑家人回了縣城。譚氏的後事處置完了,老樑家人也都稍緩過一口氣,樑愈忠他們幾乎都消瘦了幾大圈,孫氏她們都憔悴了,老樑頭則是瞬間蒼老了好幾歲,脊背佝僂了不少,兩鬢邊冒出了白髮,鬍鬚都變得花白了。

但是,自始至終,樑愈梅自從譚氏出事的那夜溜了後,便再也沒有出現。這幾日,老樑家人一直在忙着操辦譚氏的後事,無暇顧及樑愈梅,等到過了頭七,衆人這才驚恍起來,樑愈梅失蹤,已經七八日了,這跟畏懼逃跑,性質不一樣,很嚴重也很詭異!

第三十二章 跑一趟第三百六十八章 莫欺少年窮(二合一)第一百零八章 另類的接祖第一百四十三章眉眼亂拋第四百零三章 鬧翻第二百八十三章 錦曦被委託重任第一百零二章識穿楊氏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竈房裡的戰爭第四百零一章 樑錦蘭借刀殺人第六章 病變第一百四十七章保媒(二合一)第三十六章 包子的覺醒第一百一十七章天大地大沒娘大第十七章 分析第四百二十一章 多出來的花圈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打誰的臉第二百七十一章 擡屍攔門第八十六章第一場雪第三百零三章 被盯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爭奇鬥豔第六十八章張記雜貨鋪第六十六章錦曦的新路子第五十一章長橋鎮(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允許心軟(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要破鞋做嫂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肚子異常第二百四十章 麥地裡的禍事第五十一章長橋鎮(一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棉花地溝裡的男女第一百三十三章翹婚(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唐突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市上的冤家路窄第二百四十二章 貪得無厭必將自食惡果第一百七十八章 動胎第一百零五章飯桌上的混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情愛萌芽第一百零六章婚事提前第二百五十七章 譚氏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翹婚(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親上加親第二百零七章 小地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刁難第二百七十一章 擡屍攔門第二百八十一章 棺材做嫁妝第一百零五章飯桌上的混亂第三百五十二章 世上有沒有活雷鋒?第四百四十章 夜晚衆生相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堪的過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甜蜜的小兩口第一百三十三章翹婚(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六章分家第三百零二章 人窮志不短第四十五章 禍主(一更)第四章 分利第三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零四章 兇險第十九章 憤怒第六十六章錦曦的新路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畜生啊畜生!第三百零六章 我要活,你就必須死!第三百六十九章 樑愈林的悲憤第一百三十四章荒謬至極(二合一)第八十二章逆襲第六十章談買賣第一百零二章識穿楊氏的小心思第四十八章 文鼎(二更)第三十九章 分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肚子異常第二百三十九章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四百四十一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七十章 被驅逐出老樑家第三十章 爭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樑愈林的牛氣轟天第一百一十六章分家第六十七章巷子裡的好鋪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驚天大爆料之金屋藏嬌第二百九十一章 有錢就要炫第二百一十三章 徹底瓜分家第五十三章不準走第七十章栽入誰的懷抱第四百零二章 你算哪根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世一雙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施壓第三百二十四章 寵兒如殺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成了精的尼姑第二百零六章 馬家兄妹的下場第二百五十八章 幺蛾子又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豐胸秘籍第三百五十七章 撒手不管第十三章 老樑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喜第二百二十九章 嫡親的孫女第一百四十九章意想不到的慶賀第一百三十七章惹到煞星了第八十五章琴丫的好親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給面子的老傢伙第一百二十六章訛你沒商量第九十五章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樑頭有事宣佈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