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馬謖的後手

“河東郡乃關中門戶,一旦有失則關中必然人心浮動。若是曹操再在其中攪擾事端,只怕會有愈演愈烈之勢。大王,此事不可等閒視之,當速速發兵以對曹彰!”聽了劉備的話之後,侍中孟達第一個開口道。孟達這一開口,其餘帳內的出身關隴的士人,如馬超、遊楚、射堅等人也都是開口附和道。他們這些關隴士人跟着劉備混,這幾年可謂是春風得意了。一旦現在大本營被人端了,那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再難這麼愜意了。而且眼下關中的局勢他們也是知道的,在劉備大舉北伐之後,關中剩下的守軍已經很有限了。

一旦曹彰率領個數萬人馬打進關中,那麼足以將關中那裡攪個天翻地覆。這其中的關鍵劉備自然也清楚的,聽了孟達他們的話之後,也是轉頭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依你之見,此事該當如何是好呢?”出乎劉備的意料,他在問了這話之後,諸葛亮的神情卻是有些玩味,似乎是在思考什麼問題。半晌,諸葛亮這纔開口答道:“大王,實不相瞞,先前曹賊在攻打陳留的時候,臣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如今曹賊的兵力遜於我軍,如何還敢分兵攻打陳留?就算有許昌堅城可以倚仗,他就這麼肯定,徐晃能夠擋住大王的十餘萬大軍?以曹操爲人之謹慎,必然要留下後手的。

現如今曹彰之所以兵發河東郡。多半也就是想要圍魏救趙。藉機脅迫我軍的後路而已!”一旁的龐統也道:“河東郡乃是司馬家紮根之處,司馬氏延綿數千年,一門八子如今皆在曹操麾下出仕。更有郡中的文武官員,多爲司馬氏的門生故吏。想來也正是因爲如此緣故,曹操纔會讓人攻打河東郡,爲的就是尋求內應!只是大王如今坐擁大漢大半個天下,區區司馬氏盤踞在河東一郡之地,如何能與大王相抗衡?想要圍魏救趙,也要看他們那點人馬,能不能圍得起來了!”諸葛亮和龐統這一分析。

劉備也是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所在,心情沒有適才那麼緊張了。事實上,對於這個司馬家,劉備一直還是頗爲忌憚的。當初剛剛取得河東郡的時候。司馬家對於劉備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原因無它,實在是因爲族長司馬防的八個兒子,清一色全部都在曹操麾下出仕,長子司馬朗任兗州別駕,次子司馬懿任丞相主簿,整個家族的利益可以說是完全和曹操捆綁在了一起。真要和劉備走得太近的話,那麼他那一羣兒子的日子,可就不太好過了。對於他們的做法,劉備雖然能夠理解,但是絕對不能容忍。

所以在悄無聲息之間。劉備也是對河東郡的人事安排做了一些微調,希望藉此降低司馬家在河東郡的影響力。但是司馬家畢竟紮根在此數千年,可謂是樹大根深,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短短兩年的時間內,根本就無法將他們的影響力完全抹殺。另外一方面,司馬氏一族其實也很無奈。本來在這亂世之中,豪門大族爲了保持自己的門閥長盛不衰,往往會採用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讓族中子弟分別出仕於各路諸侯的帳下。早年潁川的荀氏家族如是,後來諸葛瑾、諸葛亮兄弟亦如是。

司馬家才智卓絕之士輩出。本不至於將整個家族徹底地在曹操這棵樹上吊死,但是先前劉備一直是在南方活動,司馬家紮根北方,想要派遣族中子弟前去劉備麾下出仕,也是很不現實。他們更沒想到的是。劉備第一次北伐居然會取得這麼大的戰果,整個河東郡瞬間就被劉備囊括了。而自己族中子弟卻又偏偏都在曹操麾下,這一來就造成了彼此之間極爲尷尬的局面。而後劉備以科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同時實施,也加劇了彼此之間的矛盾。事實上,九品中正制雖然也對豪門大族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害。

但是由於二者同時實施,加之前者也確實卓拔了一大批出身寒門的英才,因此反對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但司馬氏則不然,作爲河東乃至中原最大的門閥,無論是在施行察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整個河東郡幾乎所有官員的人事任免權,也全部都在他們手裡。門生故吏得以充任郡中各樣的要職,河東郡也幾乎被他們建造成屬於自己的獨立王國。現在科舉制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司馬氏在河東郡的這種壟斷,損害了他們家族數千年來的利益,這也讓他們不能忍受。因此說到底,現如今司馬家之所以會發難,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彼此都未曾刻意爲之,又必然發生的一個結果。

這其中的關鍵劉備不是全懂,但是也知道得七七八八。聽了諸葛亮的話和龐統的話之後,劉備也是開口道:“那依孔明之見,眼下之事該當如何呢?”這個問題諸葛亮也是早就想過了,當下聽得劉備發問,立即開口答道:“如今司馬氏在河東作亂,坐視不理自非良策。但若是爲此偏廢了北伐大業,卻又不智了。曹操之所以行此圍魏救趙之策,爲的就是遲滯我軍的北伐。以臣之見,大王可繼續在此坐鎮大局,與此同時派能員干將率領一部人馬,前往河東郡抵禦曹彰來犯,平定叛亂並且安撫人心。

如此一來,大局可保無虞!再者,眼下曹仁退守翼水,若是設計得當的話,未必不能一舉破敵!”諸葛亮的胃口着實不小,平定叛亂的同時,他還要安撫人心,更是想着一舉破敵了。事實上這一次河東郡的叛亂從規模上看,其實未必有多麼嚴重。問題是在政治方面,牽扯到的事情就多起來了。一個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會引發大規模的動盪。正因爲如此。諸葛亮才特地強調了安撫的重要性。劉備和諸葛亮相識已久,聽他這一說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關鍵所在,當下也是點頭道:“既然如此,依孔明之見,何人可當此重任,率軍回援河東郡呢?”諸葛亮也不謙虛,直接笑着回答道:“如此重任,非諸葛孔明莫能承擔!”“哈哈哈哈……”聽諸葛亮這麼一說,所有人都是善意地鬨笑起來,一時間河東郡叛亂帶來的陰霾。

也是被掃去了一大半,就是劉備也不禁莞爾。雖然諸葛亮的話有些狂妄,但是衆人都知道,若論政治方面的才能。這位諸葛軍師確實是劉備麾下第一人,這一點就算是當年和他不太對付的法正,也是不得不承認。有了諸葛亮的主動請纓,劉備也是放心下來,稍一沉吟之後卻是問道:“既然如此,未知孔明要帶多少兵馬,前往河東郡平叛?”在劉備看來,現如今大軍盡出北伐,關中等地恐怕連一萬兵馬都難以湊出來了。而自己手頭上還有差不多十餘萬人馬,不妨從中抽調一部分出來。

前去協助平定河東郡的叛亂。不想出乎劉備意料的是,諸葛亮聞言卻是婉拒道:“如今北伐大局爲重,因此若非萬不得已,許昌這裡的大軍,就連一兵一卒都不可調動。”“那孔明的意思是?”劉備這一聽可就不免糊塗了,有些不明就裡地問道。諸葛亮嘿嘿一笑,這纔開口道:“莫非大王忘了,當日我等與曹操議和停戰之時,幼常在幷州,曾經埋伏下的那一支精兵了嗎?”這話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劉備也是忍不住一拍頭腦。當日爲了開發幷州諸郡,馬謖提議將六萬曹軍降卒和青州軍開往幷州。

兩年下來之後,幷州各郡的民生也已經恢復了一大半了。並且在先前和軻比能的戰鬥中,這些軍隊都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鍛鍊,蛻變爲一支精銳之師了。此番北伐這支兵馬只是擔任一定程度上的佯攻任務。現在既然敵軍攻打河東郡,那麼自然是輪到他們出馬了。不止如此。這支軍隊的來源之中,有半數以上曾經是曹操的屯田客,被他在汝南等地盤剝多年,可謂是苦大仇深。可以想象的是,一旦這支人馬和曹軍對上的話,那麼鬥志方面肯定不存在問題。再配以諸葛亮運籌帷幄坐鎮大局,區區曹彰率領數萬人馬進犯河東郡,絕對是不夠他看的。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劉備終於是徹底地放下心來。不過保險起見,劉備稍一沉吟之後,還是開口道:“有孔明在,大局自然無礙。不過這幷州軍馬還需要守禦邊疆,一時間不可盡數調用。這樣吧,我看漢中那裡還有萬餘人馬,原本是留作北伐的預備隊的,現在就由你率領,一併前往河東郡禦敵!”“諾!”諸葛亮也是應諾道。當下劉備決定以張飛爲主將,諸葛亮爲軍師參知軍務,率領15000漢中軍北上河東郡。與此同時,原本率軍駐紮幷州的平北將軍馬岱,也是率領兩萬幷州軍前往河東郡,協助諸葛亮平叛。

據諸葛亮估計,曹彰率軍攻打河東郡,號稱是八萬大軍,這個數據之中肯定是有水分的。根據北伐之前細作對曹軍兵力虛實的探究,刨去曹操在各個戰場上已經投入的兵力,這一次曹彰出動的人馬,保守估計最多也就是三四萬而已。至於河東郡的那些叛軍,恐怕連烏合之衆都算不上。有張飛和馬岱兩大猛將,又有諸葛亮這樣才智卓絕之士坐鎮大局,對付他們自然不是問題。劉備的信心很足,另一方面,曹軍的細作也不是吃乾飯的,曹彰兵發河東郡並且各縣相繼爆發了叛亂的消息,也是經由他們傳遞到了曹操那裡。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曹操差點沒樂得當場跳起來。在他看來,劉備後面陣腳不穩的話,肯定是要回軍平定叛亂的,這一來自己所面臨的壓力,相應的也就要小很多了,至少可以騰出手來對付關羽了。運氣好一點的話,說不定還能就此覓得戰機反敗爲勝,一舉將劉備的主力殲滅於許昌。當下曹操也是下令暫且對陳留的攻擊,準備等劉備出手之後,自己再伺機而動。然而出乎曹操意料的是,在河東郡的叛亂爆發之後過了好幾日,劉備卻是絲毫退軍的跡象都沒有,對許昌的攻擊也是一切如故!。

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46章 聚殲(二)第62章 敵人也不是鐵板一塊第54章 突發事件第66章 大戰將至第206章 詭異的敵情第9章 忠言逆耳第34章 真拿雞毛當令箭了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81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15章 誰比誰狠第109章 巧遇第211章 回長安第200章 曲終人未散第64章 三國演義的逆襲第75章 混亂的局勢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29章 皆大歡喜第203章 傀儡的悲哀第53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7章 又出狀況了第126章 又見故人來第71章 迫不及待的那個人第289章 決戰在即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85章 遭遇戰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9章 忠言逆耳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50章 生化武器第38章 幫人擋箭第43章 馬謖真正的意第6章 回漢中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277章 別有用心的叛亂第161章 詭異的援軍第60章 兵出祁山第183章 曹操的總攻第29章 皆大歡喜第22章 萬事尚未大吉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5章 未雨綢繆第134章 追擊戰第101章 盤尾劫殺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166章 同牀異夢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49章 善後事宜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章 自信的代價第274章 劉備的心思第13章 尷尬之人第28章 南中局勢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109章 巧遇第26章 成都風雲(下)第95章 鬥智鬥勇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75章 詐城又見詐城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20章 混戰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17章 馬兒驍勇第20章 各派勢力第79章 又來事了第30章 初次交鋒第77章 大局已定第二章第106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84章 出人意料地開局第52章 初聞司馬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93章 世事難料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3章 狹路相逢第91章 提醒一句第98章 沒搞爽,算了第89章 秘密武器第26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2章 感謝吳宇森第232章 險計第18章 混戰第268章 換了人間第72章 異想天開的孫權第176章 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