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消除隱患

“殺!”“殺!”“殺!”

伴隨着這樣的暴喝,馬超手中的天狼槍,以雷霆萬均之勢疾刺入一名曹軍小校的後腦勺中,霎那間,整個頭顱如同西瓜般炸裂開來,紅的、白的液體濺得馬岱滿身都是,但很快,雨水又將一切洗得乾乾淨淨。瓢潑大雨之下,在這雍司大地上,數十萬人爲了自己的生存,在進行殊死的較量。

遠處的一處小山坡上,曹操在虎衛軍的保護下,眉頭緊鎖地看着這場激烈的戰鬥。數日前曹操行使離間計,用一封塗抹過之後的書信,成功地離間了原本就同牀異夢的韓遂和馬超。然後便利用馬、韓兩軍內亂的機會,乘機引軍狂攻。被算計了的韓馬聯軍在意識到自己中計之後,開始進行困獸之鬥。雖然他們自己內耗已經耗費了自己不少力氣,但是現在曹軍的壓力依舊很大。

瘋狂的搏殺、飛舞的刀槍、呼嘯的流矢、狂躁的怒吼,悽慘的哀號。與此同時,曹軍大將徐晃和朱靈奉曹操之命,率領8000精騎自蒲阪津繞過潼關,南下前後夾擊西涼軍,這無疑更加加劇了這場戰事。就在潼關東西這不到十里的地界上,聚集了超過20萬人的大軍。瘋狂的搏殺、飛舞的刀槍、呼嘯的流矢、狂躁的怒吼,悽慘的哀號,還有堆積成山的人馬屍體,把整個雍司大地化作人間煉獄。

這一場激烈的戰事,從建安十五年的八月十二日中午開始,一直持續到兩天後的下午。最終還是以人數佔據了優勢,又是實力更勝一籌的曹軍獲勝告終。馬韓10萬漢羌聯軍,最後得以逃出潼關撤往西涼的,還不足4萬,其中韓遂麾下的旗本八將更是隻剩下李堪、馬玩和楊秋,其餘的或是在和馬場的內訌中,或是在和曹操的遭遇戰中全部戰死。馬超雖然沒有折損什麼部將,但是兵馬損失之多卻是猶勝韓遂,可以說兩個人這筆買賣,都是賠了老本了。

而從嚴格意義上講,曹操也沒能賺到多少。他的兵馬在最後以逸待勞的突襲戰中,雖然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但還是付出了四萬左右的傷亡。算上之前曹洪和鍾繇等人的戰敗,從前至尾曹操的兵力損失絕對不會下於八萬人。就算曹操佔據了九州之地,想要彌補這樣的損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要命的是其中最爲精銳的虎豹騎,在和西涼鐵騎的拼殺中死傷過半,建制都殘了,弄得曹操也是心疼地直跺腳。而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也並未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完勝。就在曹操準備一舉挺進西涼,把馬超和韓遂的勢力連根拔起的時候,河北的袁紹舊部勾結屯田客突然造反,由於曹操本人不在,大批的精銳士卒又被調去對付馬超,叛亂的規模一時間席捲全河北,光靠留守的兵馬根本就控制不住局勢。不得已,擦擦只能留下夏侯淵暫且駐守長安,韋康駐守冀城,自率大軍回河北去平定叛亂。而剛剛逃竄回到西涼的馬超和韓遂,也藉此獲得了一個天賜的喘息良機,都是不由得暗自鬆了口氣。

同樣鬆了口氣的,還有剛剛獲得了益州的劉備。眼下內亂還沒有平定,漢中也只是剛剛得到而已,萬一曹操殺將過來,那可還真難抵擋。而現在曹操暫時退回河北,那麼劉備就有個一年半載,可以在這裡好好搞搞了。

定了定神,劉備就按照馬謖的提議,從荊州再度調取人手來此,協助自己打理益州這片基業。思考了好幾天,劉備這才草擬出來了一個名單,當下喊來馬謖和孫乾、簡雍做最後的商議,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至於龐統,他雖然剛剛立下大功,但是資歷畢竟還是有些太淺,很多人甚至他都不熟悉,因此這種人事調動的事情,現階段和他商議也是問道於盲。

不出馬謖所料,這份名單上出現了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南郡太守張飛的名字,看來前者劉備是離不開,後者劉備是不放心讓他獨當一面。而相比之下,由於不需要再像原先歷史中那樣攻打雒城,因此桂陽太守趙雲等武將,就不需要再入川了。至於留守荊州的人物,基本上還是和從前一樣。張飛的南郡太守由糜芳接任,而諸葛亮荊州治中從事,則是由馬良接任。

看到這樣的一份任命,馬謖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劉備的洞察力甚是敏銳,看到馬謖眉頭皺起來了,也是奇道:“怎麼,幼常發現有何不妥嗎?”

“嗯?”馬謖聞言略感詫異,擡頭看了看劉備等人,斟酌了一下言辭,這才硬着頭皮開口道:“主公的任命倒也無什麼不妥之處,只是這長沙太守廖公淵的任命,謖竊以爲還可以商榷一下!”這種得罪人的事,還是說得含蓄點爲妙。

馬謖所說的長沙太守廖公淵,就是劉備任命的長沙太守廖立了。這位老兄在荊襄一帶,也算是頗有才名之人,連諸葛亮對他的才學也比較佩服。劉備平定荊襄之後,和他商討天下大事,也算是比較投緣,因此這才任命他接替關羽爲長沙太守。但是馬謖卻知道,這個廖立雖然不算不學無術,但是也是言過其實。歷史上東吳後來攻取南三郡,廖立第一個望風而逃,連累零陵太守郝普也被呂蒙誘騙活捉。劉備未曾與之計較,還任命他爲巴郡太守。但是不想廖立卻因此更加自以爲是,在劉備死後數度大放厥詞,批評劉備的政策如何如何的不當,最終惹了衆怒,被原本欣賞他的諸葛亮貶爲庶人。

有鑑於廖立在歷史上的“光榮事蹟”,馬謖實在是不放心讓這樣一個人,去駐守荊州和江東接壤的第一線。以前有諸葛亮在荊州坐鎮,情況還稍微好點。現在諸葛亮一走,關羽遠在襄陽暫且不論,就算是左近的江夏太守徐庶,和他也隔着一條長江以及南江夏,因此儘管現在荊州的防禦力量遠勝從前,儘管桂陽太守趙雲還在,但是萬一東吳打過來,廖立還會不會像歷史上一樣貪生怕死,造成南三郡迅速失陷的不利局面,馬謖實在是不敢保證。相比之下,由於長沙郡尚在的緣故,此時南郡只是一個大後方,其太守人選反倒不如長沙郡來得吃重。

聽馬謖這麼一說,劉備一時間還沒明白是什麼意思,當下索性問道:“幼常此話何意啊,廖公淵出任長沙太守兩年,政通人和,有何不妥嗎?”

馬謖早已經想好了說辭,當下微微一笑開口道:“廖公淵乃荊楚名士,治政良才,原本由他出任長沙太守也是極好的。可問題是現在長沙郡東接豫章,北有南江夏,兩面都是東吳的地盤。廖公淵雖然是治政良才,但是去從未經歷過軍旅之事,一旦東吳發兵來攻,只怕未必能……”

馬謖說得很含蓄,事實上他不止是不信任廖立的能力,更是不信任廖立的節操。話說到這一步,劉備也該明白了,因此點頭不語,轉頭又向馬謖問道:“那依幼常之見,該當如何呢?”總不能爲了這件事,就把廖立撤了吧。

馬謖腦子轉得快,劉備問話之前,馬謖也已經想好了對策,當下胸有成竹地道:“此時說來也不難,廖公淵乃是治政良才,主公只需將他轉而任命爲武陵太守,專一打理政事,自然可一展所長。武陵郡蠻漢雜居,往往頗多衝突,正需要廖公淵這樣的人才,才能安撫地方啊!”

原先在劉琦時代,劉備就充任武陵太守。後來劉琦身死,劉備自己接任荊州牧,這個武陵太守的職位卻也沒除去。不過現在劉備已經來到了益州,而且今後很有可能以益州爲核心基地,再掛着武陵太守的名頭已經不合適了。而且之前武陵郡的事務,都是由自己的大哥,名義上的武陵郡丞馬良打理。現在馬良已經轉任荊州治中從事,對於武陵郡的事務也就有些顧不上了。綜合考慮之下,到了此刻,武陵太守已經是不得不重新任命了。

而且武陵郡的情況很複雜,住在五溪一帶的蠻人,歷史上曾經一度歸於朝廷管轄之下,其首領被授予邑長、邑君之號。但由於官府徭役失平,妄增租賦,致使五溪蠻屢起反抗,殺長吏,燒官府,終漢之世,連綿不斷。劉表擔任荊州牧期間,曾以安撫手段收服五溪蠻,荊州最爲精銳之師——黃忠的長沙兵,其中便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五溪蠻族。但隨後因劉表之死而引發內亂,致使荊州政權失去了對五溪蠻的控制。現在想要重新安撫地方,非馬良和廖立這樣的治政良纔不行。

聽了馬謖的解釋,劉備也是連連點頭:“五溪蠻族驍勇善戰,但是之前蠻漢之間衝突不斷,是需要有人好生打理,非廖公淵莫能當。”說到這裡劉備又是有些爲難地道:“只是長沙郡亦是重要隘口,誰去駐守呢?”

這個問題馬謖也思考過了,當下開口建議道:“長沙郡地處前線,最好還是任命一員性格謹慎,善於守城的大將在那裡駐守,可以保證一旦長沙郡遭襲,能夠鎮守住地方。待關將軍他們援兵趕至,就可以擊退敵軍,主公您看霍仲邈如何?”

馬謖推薦了霍峻,這位大哥在名將輩出的三國時代,也堪稱超一流的防守專家。歷史上霍峻守葭萌關兩年,劉璋派扶禁、向存二將率領兩萬大軍前來攻打葭萌關,被霍峻以兩千人的兵力擋了整整一年未曾攻下。向存被霍峻一箭射死,扶禁軍中更是軍糧難繼。最後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霍峻竟然貌似瘋狂地只率八百勇士出擊襲營。結果是扶禁兩萬大軍被霍峻八百勇士打得潰不成軍,剛剛運送至此的軍糧也被霍峻或燒或劫,扶禁最後只帶着一千殘兵,敗回成都。而這次劉備取川之後,霍峻也是第一批歸順的將領。

有這麼一員猛將駐守,再加上東吳的攻堅能力實在是差強人意,因此保住長沙郡應該不是問題。劉備深以爲然,當即答應下來,由霍峻出任長沙太守,原長沙太守廖立調任武陵太守,兼領荊州簿曹從事。

不着痕跡地去除了一個隱患,馬謖也是心情大好。和他一樣心情大好的,還有劉備。不過劉備心情似乎真的是太好了,接下來他所說的話,就讓馬謖有些措手不及了:“幼常啊,如今諸事平定,只等孔明他們前來了,你是不是應該先找點時間,考慮一下自己的事情了?”

第53章 得意忘形第25章 針鋒相對第38章 暗流洶涌第15章 開罵(下)第14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39章 沒錢了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76章 黃雀在後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68章 西涼局勢第86章 攔截戰第71章 三國第一人口販子第20章 襄陽遇險第87章 周瑜來了第18章 全面攻擊第180章 陣腳不穩第6章 長阪坡死戰(下)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24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章 千里追劉備第31章 最後一搏第243章 狠的還在後頭第95章 一舉多得第41章 無題第179章 徐庶的反擊第237章 蔣濟毒計第156章 丹陽局勢第277章 別有用心的叛亂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100章 人事安排第260章 無奈的攻擊第29章 皆大歡喜第11章 西涼有事第236章 問責問題第128章 貌似背水一戰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108章 孤男寡女第24章 成都風雲(上)第153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4章 自信非凡第18章 全面攻擊第260章 無奈的攻擊第242章 老當益壯第3章 初見諸葛亮第21章 平定漢中第198章 迫不得已的求和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15章 開胃菜第11章 火燒新野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9章 迫不及待第25章 針鋒相對第311章 抓緊時間第50章 柳暗花明嗎?第55章 淮南攻略第264章 意外之喜第99章 算計張遼(下)第70章 悶聲大發財第153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86章 攔截戰第122章 北伐!北伐!第58章 爭議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98章 算計張遼(中)第223章 志大才疏之人第32章 挑撥離間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36章 孤家寡人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15章 指點劉琦第167章 菜鳥就是菜鳥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29章 皆大歡喜第148章 聚殲(上)第230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第七十四章第151章 借力打力第13章 下馬威第275章 又來事了第89章 秘密武器第166章 同牀異夢第284章 宿命的對手第62章 敵人也不是鐵板一塊第77章 大局已定第42章 挑撥離間第30章 初次交鋒第144章 阻擊戰第106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6章 甕中捉鱉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8章 北伐的序曲第20章 混戰第312章 詭異的局勢第41章 再和稀泥第87章 灰飛煙滅第79章 再見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