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治所之爭

“成都沃野千里,物產豐美,若能悉心整治,假以時日必可爲大業之基。且而今西川初定,各郡民心尚不穩固,若能遷治所於成都,以主公聞名於海內之威望,對安定民心必可大有裨益!”指着牆上的地圖,法正繼續侃侃而談道:“至於江陵,雖然亦是富庶大邑,但是其爲水陸樞紐要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公若是繼續以江陵爲治所,則東有孫權,北有曹操,可謂是兩面受敵。如此一來,江陵之勢殊爲難料,於主公的安危也極爲不利!而成都,既有西川的崇山峻嶺可以爲屏,更有同爲曹操仇敵的西涼馬超護衛我方側翼,縱然曹操以北地百萬之師前來寇犯,亦只能徒呼奈何。據此種種,正以爲若能遷州治於成都,於主公爭霸大業而言,實乃是上上之策!”

法正是劉備入川的頭號功臣,最近和劉備商談天下大勢,也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在他手下混得也是如魚得水。對於他的意見,劉備一向還是很看重的。現在看他說的這麼頭頭是道,劉備也是頗有些意動,轉頭看了看衆人,卻是向文官行列中的黃權問道:“公衡,你世居巴蜀之地,對成都的風土人情,想來也是頗爲熟悉。依你之見,我若是遷治所於成都是否適宜?”

“法孝直所言甚是!”黃權略一沉吟,出列回道。但很明顯,這樣的回答裡面,敷衍的成分還是很大的。自奪取成都後,黃權、劉巴等一應劉璋死忠舊臣有感劉備數次登門相邀,又看他確實沒有虧待劉璋,一個個陸續復出理事。不過有時候,情感上難免有些疙瘩。劉備也知道這種事也是急不得,因此對於黃權的話也只是不以爲意地笑笑,卻沒有說出太多的什麼。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旁的軍師將軍諸葛亮,卻是站出來提出了與發展相反的意見:“遷州治並無不可,但將州治定於成都,恐非上上之選!”

雖然已經是臘月天了,諸葛亮還是習慣性地搖着他那把鵝毛扇子:“先賢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秦諸侯爭雄之時,秦獨居關西之地,東有六國合縱爲敵,西有戎狄爲患,卻能歷久不衰,掃平六國何也?皆因其處憂患之中,秦君雄心不墮,秦民民風彪悍,關東諸國概莫能敵。然則秦掃滅六國、天下一統之後,卻歷經二世而亡,何也?耽於逸樂!誠如法孝直所言,成都既有西川崇山峻嶺爲屏,更有西涼馬超護衛我方側翼,縱然曹操以北地百萬之師前來寇犯,亦只能徒呼奈何。然則正因爲成都有崇山峻嶺爲屏,因而易使人生安枕無憂之心,而墮失進取之志,如劉璋之輩。進取雄心若失,圖謀天下社稷又何從談起?”

“再者,主公若是以成都爲治所,和荊州相隔何止千里?一旦荊州有事,只怕難以呼應!”龐統也加了一句。臥龍鳳雛一個從政治上,一個從軍事上講述了以成都爲治所的不利之處,他們二位如此一來,劉備的神情又猶豫起來了。

“兩位軍師所言只怕未免有失偏頗,所謂凡事因人而異!據成都便不可坐望天下麼?昔日高祖便是起自巴蜀之地,爲何能不逸於安樂,果斷自陳倉北上,一舉擊破項王,進而佔據天下。二位軍師莫非以爲,主公不如高祖乎?”看法正一時間沒什麼好說的,益州別駕張鬆卻是又接口道。

不得不承認,張鬆很會找例子,劉備整天開口閉口就是高祖的,雖然嘴裡不明說,但是大家心裡都有數,他就是要學習劉邦同志好榜樣了,現在張鬆拿劉邦的事情出來說事,劉備頓時雙眼發光,忍不住輕輕點頭。

“此一時彼一時也,高祖據西川之時,西川蠻荒未開,成都以南,皆爲蠻族佔據,北面關中更有三王數十萬帶甲之士,高祖縱想據守成都,便能如願麼?因此這纔不得不揮師北上,險中求勝。對於高祖而言,這實在是唯一的生路。可如今西川平定,蠻族降服,益州之南,僅餘一人煙稀少的交州,可謂是毫無後顧之憂,如此情形之下,如何能激勵鬥志呢?”諸葛亮反駁道。

萬沒料到自己所舉的例子居然被諸葛亮借用了來作反戈一擊,張鬆也是措手不及,但是這時候法正卻又接過話頭道:“江陵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主公仍定治所於此,安危以何爲護?更兼諸葛軍師之說,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如今關中有夏侯淵諸將,無異於昔日關中三王。而南中蠻部雖然一時臣服,但是蠻人素來桀驁不馴,如何能算是毫無後顧之憂?以成都爲治所,絕無士氣墮落之虞!”

諸葛亮自然是不會服氣,當下又開口反駁起來。於是乎諸葛亮+龐統,臥龍鳳雛組合VS張鬆+法正內應組合,這一下當真是火星撞地球。要論口才和配合默契程度,師出同門的臥龍鳳雛,自然是要勝過張鬆+法正了。但是後兩者也不是白給的,幾乎每一次他們的理由被龍鳳組合駁倒之後,就能夠立即找到新的理由(或者說藉口),再和他們進行辯論。包括劉備本人在內,越來越多的人爲他們的舌戰所吸引,以至於都忽略了議事的本身,轉而在專心致志地聽他們打嘴仗。

劉備一開始聽的也很帶勁,但是漸漸地感覺這樣不行了,我畢竟還是要拿個主意的啊,當下左看右看,卻發現馬謖在那裡神遊太虛。他知道這個年輕的謀士素來見識不凡,當下開口道:“幼常,依你之見,眼下之事該當如何呢?”

“嗯?”馬謖正在聽他們打嘴仗聽得津津有味,這一來頓時被劉備搞了個措手不及,看着劉備和正在辯論的四人全部都住口不言,八隻眼睛四道眼光齊刷刷地看着自己。而其中諸葛亮和龐統二人,都是一個勁地朝自己使眼色,而張鬆和法正則是一臉緊張地看着自己,馬謖陡然間就明白了,今天這場爭執,其背後的真正的原因所在了。

第121章 終於來了第89章 都不容易第43章 無奈的反擊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16章 各自的算盤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9章 皆大歡喜第23章 大仁大義第51章 故人重逢第245章 唯一的隱患第209章 意外的消息第172章 突襲又見突襲第52章 初聞司馬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7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19章 忙碌的日子第14章 未雨綢繆第57章 曹操的決斷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87章 功虧一簣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77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1章 聯盟的雛形第201章 各有所得第60章 開胃小菜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13章 戰後事宜第46章 乘勝追擊第104章 偷懶的絕招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101章 盤尾劫殺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47章 再赴江東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24章 成都風雲(上)第35章 未雨綢繆第286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16章 借雞生蛋第45章 聚殲(一)第86章 孤注一擲第289章 決戰在即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48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23章 大仁大義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219章 一網打盡第60章 兵出祁山第18章 全面攻擊第96章 拉郎配第216章 傷逝第76章 水到渠成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163章 生平最險之局第15章 開罵(下)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46章 乘勝追擊第47章 再赴江東第161章 詭異的援軍第11章 聯盟的雛形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第103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18章 自信的代價第40章 前去魯山第25章 關中之戰第48章 塵埃落定第110章 這種好事更是要做第165章 心結第65章 何去何從第83章 各方態勢第72章 異想天開的孫權第一百零七章第87章 周瑜來了第39章 絕情的兄長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15章 開胃菜第61章 兵臨天水第45章 ****無邊第38章 幫人擋箭第58章 北伐的序曲第96章 拉郎配第161章 詭異的援軍第39章 周瑜的計劃第12章 身不由己的出兵第21章 混不下去了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41章 無題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16章 各自的算盤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260章 無奈的攻擊第167章 菜鳥就是菜鳥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81章 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