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糧回

劉辛在待了五天,越是等待他心中越是着急。

他讓羅林每天跟隨王恢去麒麟山莊,只要有周泰的消息就第一時間彙報。

這一天他讓下人給院子中央先建一片茅草屋,這樣蚯蚓在院裡就能更好的躲避光照,而且劉辛發現今天才剛進入三月,天氣就已經開始有些熱了。

今年春耕很多人種子種在地裡沒有出苗,後來補的苗很多也都沒有再出來,大多百姓已經預料到今年租賃的田地,可能是要虧損了。

地裡不出苗,他用什麼給地主家交地租,到最後他們沒有落下一粒糧食,還要虧損,百姓們日子將會越發的艱難。

涿縣的糧食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劉辛把這幾天賣肉賺得3萬錢全部買了糧食,囤積在大院倉庫裡。

3萬錢只買了180石糜子、白黍、黃粱、高粱等粗糧,又買了大米、小米、黃豆等50石,這些加上大院與小院積攢的60多石糧食,足夠家裡26人吃一年。

糧食只要不運出城就不會引起官府注意,他籌備糧食爲了以防萬一,如果明年黃巾殺到涿縣城外,劉辛必然是帶着家人進城躲避,到時候有錢可能都買不到糧食。

“主人,主人!”

劉辛正在家裡想今年旱災的事兒,就聽到院外傳來羅林的喊聲,他走出屋子就看見羅林滿頭大汗向自己走來。

“羅林,是不是周兄回來了?”劉辛問道。

“是的,周武頭已經回到麒麟山莊,糧食今天下午才能到,周武頭先回來報信,讓我們做搬運糧食的準備。”羅林說道。

“你去告訴吳江、楊威、王進勇他們,讓他們中午飯後去麒麟山莊,我現在先過去,你們吃了午飯再過來。”劉辛說完就離開了。

周泰與王清勳有了消息,他這心頓時就放下了。劉辛出了城,快速來到麒麟山莊位置,看到孫木匠正在這裡。

“周泰呢?”劉辛看見孫木匠先問周泰。

“報了平安就又離開了,他說從薊縣到涿縣一路不太平,尤其是涿縣周圍有很多特殊的災民。回來後沒喝一口水就又走了。”孫木匠說道。

“倉庫現在收拾的怎麼樣?”劉辛問。

“早就已經收拾好,五間偏房明天就能入住,14間下房正在建設中,那五間偏房後天就可以同時開工,上房要建就到了五月了。”孫木匠說道。

“如此已經不錯,我看莊院土牆已經壘好一大半,箭樓也改造好了,這批糧食回來,我打算派一名護院留在這裡。”劉辛說道。

“如此最好!只不過等着院牆壘好,咱們也就用不到這麼多災民了,到時候把他們都全部趕走,糧食消耗也就不會那麼大了。”孫木匠說道。

劉辛看了下已經建好的五間偏房,比自己城裡大院質量可要好很多。整個屋子都是以木料爲主架,土磚即使損壞整了房子也不會倒塌,屋頂都是加了石子的硬土磚,經過泥匠粘黏放水性能會很不錯。

因爲這個時代的磚瓦價格很高,城外莊院除了主屋一般很少用到磚瓦。而每個莊院的主屋都必須講究,這是一個家權利的象徵,中國一直都是注重禮儀,明確劃分地位等級的國家,這住房最是講究了。

劉辛肯定不會阻止孫木匠這樣做,他雖然有一顆後世現代人的心,不願欺負這些可憐人,但是他也絕不會善良的去把自己的一切與人分享,那樣不是善良,是挑戰這個世界的規則體制,是傻了。

劉辛中午在山莊吃了一次工匠飯,一個蒸餅加一碗稠粥,菜是鹽拌野菜,麥飯管夠。

麥飯就是把小麥放在木盆裡,倒一些水就像蒸大米飯一樣,結果這小麥越蒸越飽滿,看起來量大,到吃到嘴裡一點也不好吃。

劉辛嚐了一口就不吃了,工匠們能吃這些,災民們可想而知。

夜幕逐漸降臨,吳江、羅林他們已經到莊裡一個下午,可還是不見周泰的影子。

突然有人指着前方黑夜裡,劉辛看到一隊隊馬車從遠方走來,走在馬車最前方的正是劉辛的老丈人王清勳。

劉辛讓人打開大門,如今馬車可是上不了山,要從綠蔭河南讓人背上山,很多人看到這裡都脫了上衣走下山,是該他們忙活了。

“王叔!”劉辛看見王清勳遠遠的大喊到。

“哈哈,劉辛,這一趟我們可真跑對了!”王清勳一副疲倦的樣子,可是臉上笑容怎麼都藏不住。

“這是爲何啊!”劉辛不由問道。

“這一趟我們見了薊縣的糧商,他們說天下各州郡都在漲糧價,就我們幽州還沒有漲。

從涿縣到薊縣,一路上很多村子麥苗都只出了一半,已經有人在挑水澆地,大家都等着老天下雨呢。

我已經把糧價說到110錢,對方還是不賣,最後我遇到一個官府的後勤官,給了他兩卷衛生紙,結果他願意把去年的陳糧賣給我們。

總共3400石其中還有800石小麥,我們這是賺大了。”王清勳看着劉辛興奮的說到。

“今天這車隊恐怕沒有3400石吧!”劉辛看着車隊着實不小,總共30多輛馬車都是馬匹拉着,這馬車行實力真的不弱。

“這裡是1200石,每輛馬車裝滿30石,總共40輛馬車。這車隊還得兩次所有糧食才能運完。”王清勳說道。

“這麼大的運輸隊,我看今天來人都超過百人,這3400石糧食運送下來怕是要兩萬錢以上了。”劉辛看見周泰在馬車隊後方,與所有人一起扛着一袋袋糧食開始上山,別人一次都是一袋兩石,他背了六石跑的飛快。

“這你可就猜錯了,我給了馬車掌櫃一卷紙,他只收了我3000錢。”王清勳高興說道。

3000錢,連跑一趟大家的工錢都不夠,那掌櫃的必然也是把衛生紙當寶貝了。

劉辛不知道的是,這些人拿了衛生紙並不是自己用,也不是收藏起來,而是獻給一些官員與大世家,這東西在大世家手中再一倒騰,不知道最後又進入哪些官員手中,這衛生紙能夠一層層爲很多人鋪好官路,這是劉辛所想不到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六章 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拿下這座小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199年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漢七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遇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三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甜菜成熟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難湖水匪第二百三十一章 賓徒縣第三百七十六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第二名絕世第四十五章 周泰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一百零八章 關羽第五百九十九章 199年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五百三十四章 【青苗令】第二百八十七章 洛神甄宓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在堅持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孫堅之死第五百二十章 成功背後付出的人第二十八章 雛雞第三十章 兩小進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到永昌郡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二百三十章 不懼烏桓騎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劉母的不滿第三百五十二章 度過危機第五百零五章 劉焉的反應第四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五十章 盧家的手筆第二百八十章 東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樂成城外第七百五十三章 于吉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商船到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成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奔走據點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六章 上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二十三天第七百六十二章 貴霜帝國皇宮內第四百三十三章 綿竹關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母與張晴妤第二百八十五章 兩員大將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年六郡第九十二章 商隊到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兵廣宗(月票加更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趙越第四十一章 挖蚯蚓第六百八十二章 劉備與孫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巾軍第五百九十七章 增加經濟活力第七十章 赴張家莊第五百五十六章 黃敘滅蝗第五百三十一章 發展與制度跟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入郯縣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四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百零五章 打臉劉備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一百九十七章 辯論與匯合第五百七十六章 孫堅之死第二十章 安家第六百四十九章 劉備起兵第七十一章 張飛的牽絆值第二十五章 牛大骨第四百五十四章 城外演武第六百五十章 張魯之實力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小花回燕京(二)第八百零五章 八年第四百六十章 何宗敗亡第三百零一章 百姓只爲活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荊州之亂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到東郡第六百八十二章 劉備與孫策第二十四章 王小花第二百零六章 俘虜方悅第六百五十七章 進入荊州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大缺點第六十三章 糧回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飛戰馬匪(新年加更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張飛(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紙宣傳第七百六十章 戰神之名(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險瀆大建設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虞來訪第六百零五章 劉備的機會第二百零八章 易縣城外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入郯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