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

感謝懶惰的讀者打賞支持。

梅爾加雷霍指揮打仗能力不錯,不過運氣卻不大好,堅守拉巴斯時,城防嚴密、兵力充裕,華人獨立軍不敢貿然進攻,

可是有利局面沒有維持幾天就傳來阿道弗政變的消息。不得已之下,梅爾加雷霍領兵回援蘇克雷,而拉巴斯則被華人獨立軍趁勢佔領。

進攻蘇克雷大半天時間,梅爾加雷霍手下部隊迎來了一個破城的好機會,正門裡面兩百多叛軍向守門部隊發動進攻,叛軍一度距離城門不到十米距離。如果城外部隊發覺到城門情況,加派兵力進攻,很可能一舉攻破城門。

不過情況在這裡發生了變化,一夜沒睡並且親自趕赴戰場指揮戰鬥的梅爾加雷霍,在城內守軍發動叛亂時,因爲八天連續奔襲和拉巴斯失守帶來的打擊,導致舊傷復發,不能親自指揮攻城戰。

因此,梅爾加雷霍把軍隊的指揮權臨時交給自己的弟弟巴利維安,自己回去休息一會。

巴利維安參加過鎮壓印第安土著的戰鬥,不過面對大型戰爭時,反應卻不夠機敏迅速。

城牆上一部分守軍發動叛亂撤離防區,使城牆防守出現一個薄弱關節。

攻城軍官發現情況,一方面指揮士兵向防禦薄弱區域進攻,同時把消息傳遞給巴利維安。

守軍防禦陣地出現薄弱區域,要麼是敵人故意爲之,要麼就是城內出現了突發情況,導致防禦兵力不足。

戰鬥進行大半天,雙方都出現不小傷亡,故意讓出城牆陣地放對手進城無疑是找死行爲,巴利維安一開始便排除了這種可能。

因此,只剩下城內發生了突發狀況一種可能。

蘇克雷防禦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城牆陣地時有被攻城部隊突破的情況發生,巴利維安判斷蘇克雷其他防禦區域壓力過大,城牆守軍從別的防線抽調兵力支援,才導致城牆防線出現漏洞。

巴利維安的判斷基本正確,不過他卻沒有想到城內守軍自己發動叛亂的可能,因此,面對城牆上新出現的防禦薄弱點,巴利維安抽調士兵向這個增援,試圖由此突破蘇克雷的防線。

巴利維安的決定不算錯誤,可是他只看到城牆防線出現漏洞的直接因素,沒有考慮到深層次的原因,結果就是阿道弗帶着身邊剩下不多的警衛士兵親自督戰,抵擋住了攻城部隊的進攻,而派往城門的部隊和剩餘城門防守部隊前後夾擊,迅速殲滅了叛亂士兵。

戰機稍縱即逝,巴利維安沒有抓住城內守軍叛亂的機會攻破城門,給了蘇克雷守軍喘息的機會,接下來想要攻克城門難度更大。

戰爭持續進行中,轟鳴的炮火遮蔽住戰場的喊殺聲,炮彈、子彈不要錢的傾泄到對方的陣地上,戰死的士兵來不及運走,密集的分佈在城下陣地上,而受傷的士兵,簡單包紮後端起步槍重新投入戰場。

紅日漸漸西沉,梅爾加雷霍拿着望遠鏡,站在城外一處高地上認真觀察戰鬥的情況。

戰鬥是一場意志的比拼,攻城部隊素質比守城士兵高出許多,在開始的進攻中表現出不俗的戰力。

可是再強大的軍隊也熬不過長時間、高強度德作戰,抵達蘇克雷城外,沒有休息便投入戰鬥,持續作戰一天時間仍然沒有取得明顯突破,不僅影響攻城士兵的士氣,連梅爾加雷霍也感到一股失落。

放下望遠鏡,梅爾加雷霍下達一道命令:進攻部隊暫緩攻城,全體士兵撤到兩裡外修整。

命令傳遞到前線攻城部隊,各部指揮進攻的軍官都鬆了一口氣,迅速命令士兵撤退,而守城士兵也配合的沒有對撤退的士兵進行攻擊。

戰鬥進行一整天,不僅攻城部隊進攻乏力,守城士兵同樣精疲力盡,同樣處於底層的兩方士兵相互廝殺是基於各自分屬陣營不同,同是白人後代的他們沒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暫時的停戰是兩方士兵都希望看到的,因此,前線的兩方士兵迅速脫離接觸,很快城下就沒有進攻的士兵。

夜幕降臨,城外兩裡外的軍營燃起篝火,僥倖沒有受傷的士兵七八個躺在一起,圍着篝火休息。

玻利維亞高原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太陽落山不久,溫度就開始下降,等到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城外的營地就有些涼意。

白天的戰鬥戰況激烈,六千攻城部隊陣亡八百三十人,受傷一千零七十二人,總的傷亡人數達到一千九百人,佔到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中國古代,士兵傷亡人數佔到十分之一就可能崩潰,進入十九世紀,隨着近代軍隊的組建,部隊承受傷亡比率的程度大大提高,一些精銳部隊傷亡過半仍然可以堅持戰鬥。

而攻城部隊傷亡接近三分之一,已經接近崩潰的紅線,梅爾加雷霍不敢冒險命令部隊進攻。

這支部隊是他最嫡系的部隊,執政以來,梅爾加雷霍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手下部隊的建設中,良好的武器、充足的訓練使得五千多人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在面對同等敵人的時候優勢明顯,因爲有這支部隊撐腰,梅爾加雷霍纔敢和華人獨立軍軍硬碰硬。

戰死的八百三十人中,有五百七十人是麥德林帶來的殘兵,真正屬於梅爾加雷霍嫡系的士兵不到兩百六十人,而負傷的一千多人裡,還可以強陣殺敵的有一大半人。

如果把全部士兵組織起來,梅爾加雷霍手下總共還有四千六百擁有戰鬥力的士兵。

在剛退下戰場的時候,梅爾加雷霍打算修整一段時間後繼續進攻,不過當他聽到一個消息後,便忍痛放棄了這個決定。

收到拉巴斯失陷的消息時,梅爾加雷霍就派出士兵偵查華人獨立軍的下落,而剛剛士兵傳來消息,華人獨立軍先鋒騎兵已經前進到距離蘇克雷不到五十里的距離,而敵人騎兵部隊距離本方也只有一百里的距離。

一百里的距離是什麼概念?只要敵人全速行進,不到半天兩方就會正面相遇。

華人獨立軍的行軍速度比梅爾加雷霍預想中的快一些,這個時候繼續進攻已經非常危險。

越是久做高位的人越是不敢冒險,梅爾加雷霍現在同樣是這種心態。

坐上玻利維亞總統三年時間,他不僅爲手下軍隊提供了大量精良裝備,更是爲自己積攢了大量的錢財,拉巴斯、蘇克雷失陷讓梅爾加雷霍的財產損失一大半,不過寄存在秘魯和其他國家裡的錢仍然足夠他逍遙幾輩子。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失去掌控一國的權力固然令人心痛,不過和戰爭失敗,被送上絞刑臺相比,拿着一筆豐厚的財產還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選擇。

進攻蘇克雷沒有成功,華人獨立軍即將到來,梅爾加雷霍翻盤機會渺茫。

畢竟是混跡玻利維亞軍政兩界二十多年的大軍閥、政治巨頭,梅爾加雷霍很快認到自己的處境,阿道弗和華人獨立軍兩方聯手,前後夾擊下自己必敗無疑。

明知頑抗到底只會讓自己死的更慘,梅爾加雷霍識實務的做出決定:和阿道弗還有華人獨立軍講和。

第四百四十一章 佈局與準備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第二百二十二章 軍艦一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 二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貸款博弈二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使 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亞 完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亞里卡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三百七十一章 鐵甲鉅艦時代第二百六十 剿滅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線電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亂局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四十七章 閒聊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國 完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五章 應對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二百七十章 影響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一百零八章 解決灘頭戰鬥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三百四十章 遠東影響第二百二十七章 剛果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線電報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