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

阿道弗和梅爾加雷霍和談成功,不過最終簽訂和談條約還需要華人獨立軍同意。

蘇克雷城內,參加和談的代表除了參戰三方外,還有一羣頭上佩戴各種裝飾物的印第安人,他們站在華人獨立軍代表劉樸身後,眼神複雜的看着在場的玻利維亞白人。

艾馬拉族長是跟隨劉樸前來和談的印第安酋長之一,因爲較早投靠華人獨立軍,加上在後來一系列戰鬥中,艾馬拉人表現勇敢,所以艾馬拉人獲得了大量的土地賞賜。

拉巴斯北部剛落入印第安人的手裡,各個部落按照事先劃分的土地開始瓜分各自的地盤。

參戰的每個艾馬拉戰士都獲得大量的土地,而且在華人獨立軍的支持下,艾馬拉部落拉攏了十幾個印第安部落組成一個新的部落聯盟,原來的艾馬拉老酋長擔任新的部落酋長,新成立的部落聯盟實力凌駕拉巴斯北部各個印第安部落之上,在即將成立的印第安自治區中,艾馬拉部落聯盟將佔據自治區五分之一的土地、六分之一的人口。

印第安人從來沒有統一過,各個部落之間勢力分散、文化差異較大,即使到後世時期,玻利維亞境內的印第安民族仍然有幾百個,印第安部落更是有上千個。

新成立的艾馬拉部落聯盟雖然在拉巴斯北部不佔絕對優勢,不過面對其他分散的印第安部落,艾馬拉族還是可以獲得在拉巴斯北部的主導地位。

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會議,艾馬拉老族長心中即激動又忐忑。

長久以來,印第安人的命運掌控在西方殖民者手中,無論是分割南美大陸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還是時刻虎視眈眈的英國人、荷蘭人,在他們眼中,印第安人只是會說話的貨物,這些貨物可以爲他們耕種土地、採挖煤礦,是他們創造財富的工具,而他們的生命則如螻蟻一般,生病死亡則扔在荒山野林,然後繼續奴隸下一批印第安人爲他們做事。

幾百年來,面對西方殖民者的壓迫剝削,印第安人奮起反抗過、也流血犧牲過,但是他們的努力卻沒有換來印第安人未來的希望,以前南美州沒有獨立時印第安人沒有土地的未開化人,現獨立後的印第安人仍然是白人眼裡的土著、文明世界以外的人。

不過,印第安人長久的反抗終究不是徒勞無用的,今天,在華人部隊的幫助下,印第安人堂堂正正的站在蘇克雷城裡,以平等的姿態參與涉及印第安人切身利益的談判。

艾馬拉老族長不確信玻利維亞白人能夠答應印第安人自治的條件,但是這次和談是玻利維亞境內印第安爭取自治的最有利機會,一旦華人部隊離開玻利維亞,沒有背後武力支持的印第安人想要爭取自治將會更加艱難,所以,明知道談判過程不會順利,艾馬拉老族長仍然堅持自治底線。

唯有抓住這次機會,印第安人的未來纔會有希望,艾馬拉老族長眼神中透漏着堅定的光芒。

劉樸帶着印第安人前來談判,在玻利維亞高層眼裡雖然有些奇怪不過也沒有引起他們太大的關注,在阿道弗一方和梅爾加雷霍的代表眼中,華人部隊纔是可以和他們對等的談判勢力,而印第安人從來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各方代表到齊後,談判很快開始,由於阿道弗和梅爾加雷霍事先就談判條件取得一致,因此關於梅爾加雷霍一方的安排很快形成共識。

一:不追究梅爾加雷霍和他弟弟在執政當中犯下的罪行,但是他們的一半財產和在玻利維亞擁有的土地會收歸國有,

二:限期半月之內,梅爾加雷霍和巴利維安離開玻利維亞,沒有政府允許,兩人不得私自進入玻利維亞境內,

三:梅爾加雷霍手下部隊歸屬阿道弗統領,少校以下軍官原職留用,而少校以上軍官則調入其他部隊服役。

……

十五:參加此次內戰的所有士兵無罪,俘虜士兵遣返釋放。

協議內容林林總總寫了十幾條,其中最重要的兩條一個是對梅爾加雷霍個人的處置,另一個則是關於他手下部隊的歸屬安置問題,這兩個方面達成一致後,其他的條件都是小問題,在三方代表稍做討價還價後也一一解決。

和談條件達成,自然要三方代表簽字確認,不過這個時候劉樸放下手中的筆,開口道:“諸位,梅爾加雷霍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我身後各位印第安部落的問題還沒有着落,他們也是跟隨我軍反抗梅爾加雷霍暴政的一方,我想,他們有資格在戰爭結束後獲得與戰果相符的地位。”

“閣下,您是開玩笑嗎?一羣未開化的印第安人也妄想瓜分利益!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

“不,我是認真的,印第安人一直是華人獨立軍的盟友和朋友,對於朋友我們一向是真誠和平等對待,所以,巴利維安閣下,請收回你剛纔侮辱性的話,否則我不敢保證印第安朋友不會做出過激的舉動。”

劉樸語氣平淡,可是巴利維安卻不敢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因爲站在劉樸身後的十幾個印第安武士正怒氣衝衝的瞪着他,而他們手中拿的也不是過去的木棍木棒,而是可以近距離殺死人的短槍。

巴利維安不敢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看到手持短槍的印第安武士後,他知趣的閉上嘴,可是要讓他向這羣被自己看不起的印第安道歉,他卻做不到。

劉樸自然不可能強逼着巴利維安向印第安人道歉,那樣只會讓後面的談判更加困難,因此,劉樸打消巴利維安的氣勢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然後提出了設立印第安自治區的條件。

前面的和談條件談判順利,可是面對劉樸提出的建立印第安自治區的條件,卻彷彿一顆炸彈扔在了水塘裡,頓時炸開了鍋。

阿道弗的談判代表一點都不鬆口,而這次的談判也因爲兩方的分歧巨大沒有得出結果。

第二天、第三天,兩方仍在僵持着各自的條件互不相讓,而阿道弗則是暗中調動軍隊,準備應對談判失敗後的戰爭,

局勢驟然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就在這個關鍵點上,阿道弗突然派人告知,答應華人獨立軍的條件,允許在拉巴斯省北部設立印第安自治區。

阿道弗突然退讓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因爲從巴西那邊傳來消息,巴西三國聯軍打敗巴拉圭主力,現在軍隊正在向巴拉圭首都亞松森進發,而與此同時,一支巴西軍隊侵入玻利維亞境內,佔據了梅爾加雷霍割讓給巴西的土地。

一層風捲起千層浪,因爲巴西的突然入侵,讓阿道弗感到了危險,從而不得已答應了華人獨立軍的要求。

第465章 無題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第八十九章 接見信使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島嶼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四百六十五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八十七章 戰鬥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運業 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況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一百八十三章 後續一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亞里卡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三十九章 秘魯緊急會議第三十章 秘魯軍馬場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 二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勢突變,巴西求和!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四十二章 穩定人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五十三章 演習結果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運業 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應對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二百五十八章 應對與佈局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納西翁 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二百零二章 橡膠工業與自行車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