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

1864年11月,巴拉圭戰爭正式爆發,

巴拉圭的敵人是以巴西爲主力的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同盟,面對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都遠超巴拉圭的敵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決定採用先發制人的策略,主動向巴西發動進攻,妄圖速戰速決把巴西三國逼到談判桌前。

戰爭正式爆發後,小洛佩斯首先向北進擊,殺入巴西的馬託格羅索(matogrosso)省,這個省的面積比英、法、德三國的面積還要大,但是人口只有9萬,防禦虛弱。洛佩斯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由於地勢險要,巴西援軍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得以接近這一地區。

,在初期的戰爭中,洛佩斯利用以快打慢的戰術打了巴西人一個措手不及,可是這時他卻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1865年5月,洛佩斯把不多的部隊分成兩個部分,他親自率部殺入科連特斯,另一部分人由伊斯提加力比上校率領,沿着烏拉圭河殺入了巴西人的居住區。

洛佩斯原來估計這兩路進攻的都是兩個國家有爭議的領土,巴拉圭軍隊可以利用當地人的分裂主義情緒,對抗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但是,伊斯提加力比上校這一路出師不利,當地人對巴拉圭軍隊的反抗此起彼伏,使得巴拉圭軍隊在6月的一場大戰中失利,戰爭以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被迫投降告終。

伊斯提加力比上校慘敗之後,戰爭進入第二階段。洛佩斯不得不將戰爭由進攻轉爲防禦。

10月,洛佩斯開始從科連特斯撤退。1866年三國同盟的軍隊開始沿着巴拉那河進犯巴拉圭,這次,三國同盟動用了16艘當時最先進的鋼鐵炮艦,加上70多艘木質戰艦對付巴拉圭的木質軍艦。在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匯合處的一片湖泊裡,這場美洲最大的海軍會戰以巴拉圭方面幾乎全軍覆沒告結束。

海軍會戰之後,洛佩斯率部退到河畔的虎美塔(humaita)要塞,憑藉地勢抵抗聯軍的進攻。

1866年5月洛佩斯在圖龍蒂(tuyuti)發起了一連串的反擊,以2.4萬人的巴拉圭部隊,攻擊3.2萬人的聯軍,在巴拉那河畔,雙方的陣亡至少都達到了18000人以上。成爲南美大陸上最慘烈的戰爭。

虎美塔要塞攻防戰失利,小洛佩斯失去手中唯一一支機動部隊,不得已之下把剩餘部隊轉入要塞中死守,

虎美塔要塞是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的東大門,扼守巴拉那河航運中心,歷來是巴拉圭部隊的防禦重點,從巴拉圭獨立以來,歷經老洛佩斯、小洛佩斯等兩代獨裁者修整加固,使得虎美塔要塞成爲南美大陸最難攻取的要塞之一,而且加入洛佩斯剩餘部隊防守,整個要塞防守部隊達到兩萬五千人,緊密、堅固的要塞體系和要塞內充足的兵力讓聯軍方面吃足了苦頭。

從1866年圍困虎美塔要塞開始,三國聯軍不斷對要塞發動大規模進攻,可是除了付出大量人員傷亡外,對於敵人的造成的損失卻微乎其微。

將近兩年的攻防戰卻沒有取得既定目的,大量的人員傷亡和海量的物資消耗已經讓三國政府大爲不滿。

兩年來,十萬聯軍部隊因戰鬥減員超過兩萬人,而因爲霍亂、痢疾等疾病導致的非戰鬥減員卻達到五萬人,大量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因爲傷病離開戰場,而爲了繼續進行戰鬥,巴西政府先後徵召了14萬人的軍隊,其中一部分補充前線減員的部隊,大部分分配到後方部隊進行後勤保障和維護佔領區治安。

連年戰鬥,十幾萬軍隊遠征巴拉圭,海量的消耗漸漸掏空了三國的國力,國小力窮的烏拉圭首先支撐不住巨大的消耗,1868年2月,烏拉圭部隊從圍困虎美塔要塞的防線中撤出,接着阿根廷部隊也表達出退出的意思,一個接着一個的壞消息讓聯軍司令巴西帝國陸軍元帥米切爾頭痛不已,好不容易暫時安穩住要撂挑子不幹的阿根廷部隊,接下來卻得到一個讓他絕望的消息。

帳篷搭建的指揮部中,來自巴西帝國首都里約熱內盧的軍官面無表情的宣佈議會的命令:陸軍元帥米切爾,1866年5月受命進攻虎美要塞,截至1868年三月11日,總共指揮部隊發動大小一百三十一次進攻,其中攻佔小型堡壘十八個,戰鬥陣亡三千人,受傷兩萬人,因病減員五萬一千人,對敵造成傷亡約三千。

消耗槍械三萬兩千杆,火炮一百零七門,……

一大串軍隊損失的詳細數據不斷從傳令軍官口中說出,米切爾的臉色越來越白。

部隊損失巨大、戰果有限,可是這些都怪米切爾一個人嗎?米切爾顯然不這樣認爲,米切爾能夠做到陸軍元帥,領軍十萬出征外國,以前的戰績自然輝煌照人,可是這次對付的敵人卻不一樣,小洛佩斯自從帶兵反擊失利後,一直躲在虎美塔要塞不出來,任憑米切爾想盡辦法也拿烏龜殼一般的虎美塔要塞沒轍。

任你千招用盡,我就是躲在要塞裡不出來,即使古之名將也只能徒呼奈何。

而手握大軍卻無處施展的米切爾卻真正體會到這種無力感。

“戰事持續近兩年,陸軍元帥米切爾指揮失當,停步於虎美塔要塞不前,致使大量士兵傷亡,拖延戰事進程,經帝國議會提議,巴西皇帝佩德羅二世陛下批准,撤除米切爾聯軍司令職務,聯軍司令由加西亞將軍接任。”

“不,你們不能這樣對我,再給我一個月時間,我保證攻下虎美塔要塞。”

指揮戰鬥不利、中途被撤職回國。米切爾不能接受這樣的處罰,作爲軍人,被敵人打敗不可恥,可是因爲攻破不了敵人要塞被撤職回國查辦卻是令米切爾難以接受的恥辱。

他不敢想象回國後會發生的事,那些在他背後指指點點的嬉笑聲“看,這就是我們的陸軍元帥,帶兵十萬連一個小小的要塞都攻不下來,噢,不敢想象他是怎麼當上元帥的。”

想到這種畫面,米切爾感覺還不如殺了他痛快。

“元帥,這是陛下和議會的決定,有什麼不滿還是到里約熱內盧親自向陛下和議會解釋吧。”

對方的話打破了米切爾最後的希望,他的臉色越發蒼白,喃喃一聲:“完了”

直直的摔倒在地。

“元帥”

身邊的軍官連忙出手扶住米切爾,可他卻因爲勞累和今天的刺激昏迷了過去。

“米切爾元帥勞累過度,還是讓他好好休息一下。”傳令軍官淡淡說完話,轉身走了出去。

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將 下第十七章 掃蕩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門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體系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章 被封鎖弊端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十七章 戰鬥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亞開發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三百九十三章 進展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八十九章 接見信使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體系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四十二章 穩定人心第二百九十九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一百二十八章 佔據托爾蒂島第一百五十章 整體計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 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體系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二十九章 佔領阿雷基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