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

夕陽西斜,秋意初涼。一陣微風吹過,幾片火紅的楓葉落在水面上,隨波飄動。

三月中旬已是秋季,因爲海拔地勢稍高,經歷一場淅瀝的秋雨過後,長安近郊地區的溫度下降了幾分。

許是剛剛懷有身孕,身體素質有些下降,涼風吹過,賢妃李伊娜感受到一股涼意,下意識的用手緊了緊兩邊的衣袖。

“小環,去把我那件素色披風拿來,爲賢妃娘娘披上。”

觀察到賢妃李伊娜的表現,皇后吳靈萱關切道:“最近天氣涼了,妹妹平日要注意保養,外出的時候讓身邊的侍從們多備兩件外衣,以免不小心着了涼,傷了身子。”

“謝皇后殿下關心,臣妾記得了。”

李伊娜接過侍女遞過來的披風,披在身上,向皇后道謝:“下午出來的時候陽光正好,臣妾想着夏天剛剛過去,長安城的溫度和前幾日相差不大,便沒有讓侍女備上禦寒的外衣。”

“長安氣候適宜,春秋兩季溫度下降都不是很明顯,不過妹妹畢竟是初次懷有身孕,身體素質和平常女子相比略有下降,所以以後外出時,還是要多加註意天氣變化。”

皇后、貴妃、賢妃還有被李明遠納入後宮,分別被冊封爲淑妃、德妃的瑩兒、小蘭五女,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圍坐在湖邊亭臺的圓桌前。

皇后是後宮之主,負有對後宮妃嬪和宮女侍從的管理之責,所以對於剛剛懷有身孕的賢妃多了一分關注和關心。

“賢妃入宮也有一年時間了,按照華夏禮制,賢妃母親也應當被冊封爲誥命夫人,不過,畢竟本國制度與清廷不同,原本的九品官制被陛下廢除,以往的一品、二品、三品等不同級別的誥命夫人制度不復存在,所以,雖然妹妹嫁入後宮,但是妹妹親族的封賞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落實。”

賢妃李伊娜出身異族,在漢國本土勢單力孤,根本不可能威脅到吳靈萱和她兒子的地位,因此,適當的表現一番對她的關心,爲賢妃親族爭取一些應得的利益,即能夠收攬人心,又能夠對外展現皇后賢良大度的氣度,對穩固後宮之主和兒子儲君的地位而言,有現實的好處。

“謝皇后殿下好意,只是臣妾一家從巴西逃亡而來,蒙受陛下諸多恩典、賞賜,臣妾和父親母親都非常感念陛下恩德,不敢多做非分之想。”

李伊娜不知皇后是真情還是試探,急忙推辭道。

“妹妹嫁入皇家,身上又懷有陛下血脈,賜封親族是應有之義,妹妹不必急着推辭。”

經歷近十年環境薰陶,吳靈萱漸漸適應了以皇后的身份思考問題,輕笑道:“誥命夫人制度雖然不復存在,但是依例冊封親族爲貴族的制度還是延續了下來。所以,我打算向陛下建言,建議陛下先行冊封妹妹父親爲非世襲貴族,等以後妹妹誕下皇子後,再找尋合適機會,勸說陛下授予妹妹家族世襲貴族地位。”

世襲貴族的賜封問題干係重大,即使皇后也沒有權力插手其中,而非世襲貴族的冊封問題則不一樣,事關外戚的非世襲貴族冊封問題雖然主導權依舊在皇帝手中,不過作爲主管後宮以及外戚事務的皇后,吳靈萱卻有權力在這件事情上面說話。

“妹妹呆在宮中安心養胎,至於妹妹家族的冊封問題,我會親自和陛下商量,這個事情便不用妹妹操心了。”

wωω●t tkan●¢O

吳靈萱不給李伊娜拒絕的機會,開口做出了決定。

“蔭封親族是華夏曆來傳統,妹妹安心聽從皇后安排便是,不用有其他方面的憂慮。”

貴妃張寶怡坐在李伊娜身邊,勸道。

皇后好心爲自己家族謀劃,李伊娜也不好再三拒絕,因此誠懇道謝後,接受了對方的安排。…………

夕陽漸漸西沉,火紅的殘陽照射在精緻的琉璃瓦上,影射出五彩繽紛的流光。

後宮五女在後花園內閒談、遊玩一會,然後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下朝歸來的李明遠。

“皇后、寶怡、賢妃、瑩兒、小蘭,你們都在。”

李明遠面帶笑意道。

“今日天氣甚好,臣妾便請了四位妹妹到後花園遊玩、閒聊。”

皇后躬身行禮,然後向前兩步,走到李明遠身旁,將剛纔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對方。

“皇后有心了,冊封賢妃親族的事情,朕最近也有考慮過,只是還沒有來得及和你們商量。”

李明遠讚許得點點頭,繼續道:“我本來打算等過段日子,席爾瓦將軍完成朕交代的任務後,再一次到位,直接進行世襲貴族爵位冊封儀式,現在聽了皇后的意見,我覺得,先授予非世襲爵位,再提升爲世襲貴族,倒更合適。”

李明遠沉思片刻後,做出決定:“”席爾瓦將軍剛到本土沒多久,授予太高或者太低的爵位都不合適,依我看,暫且授予他爲非世襲子爵,這樣的話,卡拉維拉斯家族重新恢復了貴族身份,以漢國貴族的身份出使巴西帝國,也能夠讓他們看出漢國方面合作的誠意。”

“漢國是要恢復和巴西帝國的友誼嗎?”

聽到父親即將作爲漢國代表進入巴西帝國,李伊娜不禁開口問道。

“是的,大漢、巴西帝國兩國雖然早前有過沖突和誤會,但是對於布拉薩幹家族,漢國方面卻沒有敵意,現在巴西帝國因爲國內叛亂一分爲二,漢國和布拉薩幹家族統治的巴西東北部地區即不接壤,同時又擁有共同的敵人,所以,這個時候,雙方具有合作的天然土壤,而且根據目前的國際局勢,兩方合作,對布拉薩幹家族更有好處,我相信伊莎貝拉女皇不會拒絕和漢國恢復友誼的機會。”

巴西帝國分裂後,巴西帝國的主要敵人變成了時刻想要統一巴西全國的巴西共和政府,而原本的大敵南美漢國則成了牽制巴西共和國的唯一勢力,與南美漢國合作,藉助南美漢國的軍事實力,緩解巴西共和國對巴西東北部地區的軍事壓力,對一干巴西保皇黨份子而言,是確保巴西帝國皇冠不落的唯一機會。

國家間的敵視與合作會隨着時局的變換而變換,李明遠明白兩國間的關係變化,而另外一方的巴西保皇黨份子們經歷過共和派份子的內部叛亂教訓也應該明白誰是保皇黨的首要敵人。

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十七章 掃蕩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十七章 發現山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解決灘頭戰鬥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八十九章 接見信使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軍艦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三百四十章 遠東影響第一百五十章 整體計劃第六十三章 海上戰鬥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亞開發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亞開發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二章 暴動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見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亞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十七章 掃蕩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八十七章 戰鬥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四十章 夜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掃蕩第二百五十八章 應對與佈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一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三百五十三章 尋釁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後續一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