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將 下

1881年7月21日,福建左路綠營提督馬融和得了閩浙總督李鶴年允許,在福州長樂縣、閩侯縣、候官縣等地設置招募點,徵召新兵入伍。

“左路綠營招收新兵,凡年滿十六歲,身體康健者,皆可應招入伍!大傢伙都睜大眼睛看仔細了!

招募步兵600,步兵正頭目月餉4兩5錢,正兵3兩5錢,

招募炮兵100人,炮兵正頭目月餉5兩,正兵4兩二錢。

招募工程、後勤兵300,正兵每人每月3兩1錢!…………”

一夥二三十名綠營步兵瞧着銅鑼,大聲鼓動道“當兵爲朝廷效力,以後立了功勞,朝廷和提督大人少不了你們的獎賞,大傢伙都抓緊點報名參軍,科別錯過了機會後悔呀。”

“這位官爺,前些年左大帥招兵,定的軍餉可是每個正兵每月4兩五錢銀子,最近米麪、糧食價格上漲,3兩5錢銀子還養不活一家四口人,去您手下當兵有啥子意思嘛!”

“提督大人忒小氣了些,步兵、炮兵每個月纔給三四兩銀子一個月,要是當了馬大人的兵,兄弟們還不得喝西北風去呀!”

幾個穿着號衣,混雜在人羣裡面的士兵起鬨道。

“大膽!提督大人奉總督大人命令招募新兵,哪裡輪得上幾個**放肆搗亂,你們若是再敢如此行事,本官就將你們立刻拿下問罪!”

“哈哈,一個小小的把總,官不大官威倒不小,老子照樣站在這裡,你能拿老子怎樣!”

人羣中走出一個揣着刀的綠營軍官,正面看着前面的把總軍官,語氣囂張道。

“大人消消氣,對面這人是建寧鎮麾下的王千總,仗着手下有一兩百兵卒,行事囂張,歷來與咱們馬字營不對付。”

一個綠營官兵棚目站在把總身邊,小心提醒道。

“建寧鎮千總又如何!老子又不是他名下的官兵,怕他幹什麼!”

“咱們馬字營有提督大人撐腰,是不怕他們建寧鎮,不過建寧鎮總兵是左大帥的愛將,要是得罪了他,咱們可就惹了大麻煩了。”

“哼!什麼狗屁東西,別人不清楚他的底細,老子從軍二十年,還不知道他蔡元隆的身份,不過一個屈膝投降的叛將,走了左大帥的門路,轉名換姓,真當自己是根正苗紅的朝廷大將了!”

把總軍官是馬融和手下心腹,在太平天國時期就跟隨其左右作戰,因此,作爲投降更早的太平軍兵將,他對蔡元隆的真實身份比普通清廷軍官瞭解得更多一些。

蔡元隆十六歲加入太平軍,其人作戰勇猛,智謀過人,在太倉城保衛戰中,利用詐降的手段,大敗李鴻章弟弟李鶴章率領的清軍,並且由此和淮軍派系結下愁怨。

太平天國末期,大局傾頹,爲了保全性命,蔡元隆選擇向左宗棠投降,而左宗棠接納了蔡元隆以後,不僅沒有誅殺降兵,而且還讓他統帥原來部下,將投降的太平軍縮減爲八營四千人,任命其爲四品官員。

得知左宗棠接納蔡元隆,李鴻章派遣大將程學啓前來要人,結果被左宗棠一口回絕。

再後來,爲了減少麻煩,左宗棠將蔡元隆改名蔡元吉,他的夫人李氏改姓楊,自此以後,蔡元隆的真實身份漸漸的被隱匿起來,過了十多年時間,除了少數當事人知曉,一般的福建清廷軍官,只知曉蔡與左宗棠關係深厚,卻不知其原因爲何。

太平降將在清軍中是一件令人忌諱的事情,自家主官就是太平降將身份,把總軍官即使知曉蔡元隆的真實身份,也只能在手下面前發泄幾句,不敢當衆說出來。

看着幾個建寧鎮官兵在招募點漸漸消停下來。

把總軍官招來三四個手下,吩咐道“咱們今天是第一天豎旗招兵,建寧鎮的狗東西就過來搗亂,分明是與馬字營過不去,你們幾個呆會等到他們離開後,悄悄跟在身後,看看他們有沒有一些出格的舉動,要是發現情況,立刻回來稟報,也好抓住一些把柄,好好的在總督大人跟前參他們一狀!”

“小的明白,營地裡傳聞建寧鎮的官兵和江湖幫派、地方民團沒少勾結,福州民團裡面的後膛錢,不少就是從建寧鎮那裡流出來的,小的這次要是發現他們走私朝廷武器的證據,保證立刻回來稟報。”

“走私軍火、買賣彈藥武器的事情,福建左、右路綠營、巡防營暗地裡都有做,事情鬧到明面上對大家都不好,不過只要掌握了他們走私軍火的證據,再把證據交給提督大人,也能夠讓他們吃點苦頭。”

“是,小的聽從大人吩咐。”…………

“提督大人,上好的武夷山岩茶,您品品。”

福建左路綠營提督衙門,一個身穿錦衣的商人與馬融和交談道。

“不錯,香氣撲鼻、回味悠長,果然是上好的茶葉。”

“大人喜歡就好,劉某商鋪裡剛好有一批新採的茶葉,馬上給大人送過來。”

“劉大掌櫃的好意本官心領了,茶葉就算了,有什麼事情,劉掌櫃儘管直說,不用與本官客套見外。”

“瞞不過大人的火眼金睛,劉某此次前來拜訪大人,確實是有事相求。”

劉益光放下茶杯,恭敬道“福建地狹人稠,本土物資短缺,我們這些沿海地區的百姓,也就是靠着老天爺的臉色,在海上賺些辛苦錢,這不是聽聞馬將軍赴任左路綠營提督,轄地正好包括晉江縣,所以劉某和衆位晉江縣的鄉紳父老們特地送上一些禮物,聊表心意,還望大人不要嫌棄。”

劉益光說完,身邊僕從隨即奉上一個四四方方的錦盒,放在桌子上。

“一百兩黃金,權且當做慶祝大人就職的賀禮,至於軍爺們的辛苦錢,以後劉某派人每月送到大人府上。”

“中堂大人主持洋務運動,支持興辦實業、發展海外貿易,本官雖然身爲武官,但是任職一方,對於轄區內商業貿易,還是很支持的。”

馬融和神色溫和道“劉大掌櫃儘管把心放在肚子裡,只要晉江諸位士紳交易的商品符合朝廷要求,左路綠營官兵們保證不會爲難你們。”

“我等閩地百姓,皆是奉公守法的朝廷子民,定然不會做讓大人爲難的事情,只是有時候商幫運來一些特殊商品,不大方便經過沿岸港口,到時候還要勞煩大人手下的官爺們幫忙。”

“好說好說,當時候劉掌櫃的提前打聲招呼,商品出港的事不會遇到麻煩。”

馬融和大度的擺擺手,滿心歡心,管轄一方,手裡握着數千兵馬,賺錢的門路不用自己去找,就送上門來,豈不比坐冷板凳強多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六十 剿滅第四百六十四章 變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亂局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變 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華與覺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軍哨探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三百四十章 無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勢突變,巴西求和!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465章 無題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一百三十七章 賀炎良的春天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七章 羅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