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

第二天,王士珍集結一羣由白人亡命徒和華人青壯好手組成的隊伍,僞裝爲洋人商幫向閩南地區進發,於此同時,閩浙總督衙門爲了應對閩南地區越來越複雜的局面,提拔太平天國降將馬融和爲福建左路提督,負責管理福州、泉州等地區的沿海邊防事務。

“大人,左路綠營裡面的三個營頭鼓譟鬧事,把您派去接手營頭的兩位千總、六個把總全趕了出來。”

左路綠營提督衙門,馬融和的心腹幕僚急匆匆跑進來,彙報道。

“本官是朝廷和李總督親自任命的左路提督,幾個小小的營頭千總,竟敢明目張膽違背朝廷命令?”

“他們說您是長毛賊降將,依靠賄賂上官才得了左路提督職位,不配指揮他們帶兵打仗。”

“欺人太甚,馬某雖然早年從賊,但是自從反正效忠朝廷以來,無日不盡忠職守,捨命報國,怎能受幾個兵卒侮辱!”

馬融和被別人說中痛腳,氣憤難忍,面色猙獰道“黃先生,立刻召集馬字營弟兄集結,老子今天非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不開眼的混蛋,膽敢侮辱誹謗上官!”

“大人息怒,馬字營眼下只有不到兩營兵七百人,就是到了軍營,也壓不住那些綠營兵頭,左路綠營一共有六個營頭,小兩千號人,而且他們背後可是有左大人撐腰,事情鬧大了,那些福建州撫的大小官員們肯定會藉機彈劾大人帶兵無方,到時候,恐怕大人剛剛到手的左路提督位子也難保呀,大人還請三思。”

左宗棠在福建做過數任主官,福建政軍兩界皆是依附其存在的官員將領,因此,即使左宗棠被調離福建,升任兩江總督的高位,他遺留下來的那些大小官員們,依舊牢牢把控着福建一省軍政要務。

左宗棠、李鴻章政見不和,湘軍和淮軍兩大政軍集團利益相左,連帶着分屬兩大勢力的官員、將領們也互相看不上眼。

馬融和投靠的是淮軍一方勢力,閩浙總督將其推上福建左路提督的位子,自然引起湘軍一系的不滿,福建屬於左宗棠的大本營和根據地,湘軍一系將領不可能眼睜睜看着對手,將本屬於本方勢力掌控的官位奪走。

馬融和太平軍降將的身份在清軍將領內部人盡皆知,以此爲藉口攻擊對方,即使是淮軍派系的官員們也很難說些什麼。

有口難言,面對手下幕僚的勸告,馬融和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應對的辦法。

滿清朝廷和地方督扶們對太平軍降將防範頗深,時不時的以軍費爲由,削減、遣返士兵,十多年時間下來,馬融和手下士兵,由最初的三萬餘人,降低到七百餘人,軍費開支不僅比之湘軍、淮軍大爲不如,就是普通的綠營部隊,也比之不上。

馬融和苦心等待十餘年,不甘心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被一羣綠營兵頭們破壞,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以後,他向幕僚請教道“朝廷命我爲左營提督,重整福建左營軍務,請問先生可有良策助我解決當前難題?”

“福建綠營各營頭皆由湘軍諸將把持,大人要想直接從他們手裡奪回軍權殊爲不易。”

幕僚見馬融和聽進去了他的勸告,繼續道“福建左營覈定員額四千人,當前各營頭加起來,最多不過兩千七八百人,大人何不直接秉明李總督,請求總督大人允許,重新招募兵員,補足各營缺額人數。”

“左營各營頭抗命不遵,補足各營兵員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大人誤會了,招兵的權限在大人手裡,到時候招來了新兵,哪個營頭分多少士兵,還不是大人您說了算。”

幕僚獻計道“左路綠營覈定八個營頭,其他六個營頭不聽從大人號令,那麼咱們就把挑選出來的兵員優先補充到大人名下的馬字營營頭裡,挑剩下的老弱們留給其他六個營頭。”

“好主意,馬字營原本名下有七個營頭,雖然後來陸續被裁撤,可是如果我再向總督大人秉明湘軍抗命不遵的情況,說不定大人開恩,能夠允許馬字營再恢復一兩個營頭,這樣一來,在福建地界,咱馬字營也能頂起腰桿,不用處處受別人欺負。”

“大人英明。”

“事情若能辦成,也有先生的一份功勞。”

馬融和臉上露出笑容,吩咐道“煩請先生執筆,代本官寫一封書信呈送給總督大人。”

“是,大人稍等。在下立刻就寫。”…………

“吾弟容發親啓,自先父先母遇難,二姐隨父隱姓埋名、惶惶度日,聞聽吾弟消息,故命親信前出接應。

吾弟放心,吾夫妻二人皆已更改姓名,夫君蔡王現以假名於福建軍中任職,接應之人爲故時父親親兵,忠誠可信,毋須懷疑,會面之後,當即刻前往福州,稍後,吾夫妻二人將由弟一同離開。…………”

福建建寧鎮總兵府,原會王蔡元隆夫人,忠王李秀成二女李氏將一封信仔細封好,交給一名四十餘歲的漢子,叮囑道“楊大哥,事情緊要,府裡其他人信不過,只能麻煩楊大哥再跑一趟。”

“二小姐放心,小的保證把小王爺平平安安接過來。”

中年漢子把信封揣在懷裡,對着李氏行了一禮,隨即轉身離開。

“夫人,還在爲容發的事情擔心。”

一個男子走進後院,扶着楊氏的肩膀,安慰道“容發身邊有漢國方面的人看護,中途不會有危險的。”

“弟弟身邊雖然有人護應,但是我這心裡還是一直懸着,總是擔心容發出了意外。”

李氏捂着自己的胸口,臉上掛着焦慮的神情。

“先父膝下三子兩女,大哥跟隨父親遇難,大姐夫被汪海洋殺害,大姐生死未知,幼弟其祥被清廷抓捕斬首,李家一門七口,只餘妾身和二弟容發兩人,如果弟弟再遭遇不測,先父忠王一脈就斷了傳承,那妾身即使死後,也難有顏面面對先父。”

“夫人切莫胡思亂想,漢皇陛下乃侍王嫡出,爲岳父子侄,容發和夫人與漢皇陛下爲嫡親同族,漢國方面既然派出人手搜尋夫人和容發的下落,定然會照料周全,不會讓容發遇到危險。”

蔡元隆細心勸解楊氏道。

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見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軍機構重組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英和談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英和談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四十章 夜謀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八十五章 後續部隊情形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三百四十章 無題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二百九十九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三十一章 圍堵秘魯騎兵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勢力收縮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英和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亞里卡 下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十七章 掃蕩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二百二十章 留學生第三十一章 圍堵秘魯騎兵第四十二章 穩定人心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芳來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