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

法國人整軍頓武準備報復的同時,南洋軍團一方,也在抓緊時間,進行各方面撤離工作的準備。從太平省、海防市等沿海地區繳獲、沒收的銀元和商品物資,接連不斷的運輸回廣寧省大本營。

來自諒山、北寧、北江等內陸地區省份的華人和安南女性在南洋軍團士兵們的護送下,緩緩向廣寧省進發。

撤離行動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在南洋軍團控制的河內、北江等省份,以及安南政府暫時控制下的北阪其他地區,受命隱蔽在普通安南百姓中間的情報人員們,大肆散佈消息稱,法國人即將全面進攻,北阪地區形勢危機,一旦法國人佔領了他們的家園,那些渾身散發着惡臭、身上攜帶着病毒的黑人土著士兵,就會挨家挨戶打開佔領區百姓的房門,虐待普通百姓的妻女,把病毒傳染給她們。

若是家裡沒有女性親屬,那些從原始森林裡面跑出來的黑人土著們,會因爲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把怒火和怨氣發泄到男人身上,用刀槍刺在他們身上取樂,抑或者將他們暴打一頓,搶走百姓家裡所有的財產、牲畜。

謠言在北阪地區越傳越廣,逐步演變出各種版本,而在南洋軍團推波助瀾的宣傳和法國殖民軍往日暴行的印證下,不少越南百姓相信了謠言的真實性,紛紛行動起來,尋找躲避法國殖民軍危害的方法,家中條件不錯、或者有適齡女兒的,匆匆向南洋軍團設立在各地的派駐點報備,願意將女兒送往南美洲生活,以換取南洋軍團對他們的安全保證,或者換取一張駛往蘭芳、宋卡等南洋地區的船票。

南美洲本土對非華人族羣的移民要求限制極高,除了適齡女性能夠直接獲得移民身份,普通的非華人族羣男性,只有一部分漢化程度較深、能夠熟練的完成漢語日常交流,並且對本土建設有幫助的人羣,才能夠獲得進入南美洲本土的機會。至於普通的安南百姓,要想逃離安南政府和法國人的殘暴統治,只有接受南洋軍團的暫時庇護,乘船下南洋一條路可以走。

大陸和南洋地區的華人移民優先供應本土的人力需求,因此,雖然南洋地區擁有靠近大陸、移民路程較短的優勢,但是最近幾年來,南洋地區的華人人口數量並沒有得到快速提升。

漢國方面對宋卡、納土納羣島兩地經營較早,當地的華人數量足夠維持當地統治需求,不需要輸入安南移民填補勞動力空缺,但是蘭芳公司納入漢國勢力範圍最晚,當地華人數量相對不足,同時又面臨荷蘭人的殖民威脅,在當地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對華人移民吸引力有限的情況下,輸入一部分安南移民,貼補勞動力空缺,使得蘭芳方面能夠有餘力集中華人青壯,應對荷蘭人威脅,對於當前的南洋地區局勢而言,算是最合適的一種選擇。

再有,從塑造漢國方面在北阪地區形象,穩定南洋軍團近期對北阪諸省的控制力而言,五六十萬安南女性嫁入南美洲,她們遺留在安南地區的親人有上百萬之多,如果南洋軍團在法國人大舉逼近的時候,對他們置之不理,一方面不利於針對安南女性的最後一波移民潮,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已經嫁入本土的安南女性,順利融合入華人族羣。

出於上述兩方面的考慮,南洋軍團在考慮撤離安排的同時,也爲十餘年來,一直對南洋軍團效力的安南士紳官員、以及因爲嫁女,與漢國方面有所牽連的安南百姓們,謀一條後路。

蘭芳、宋卡、再加上花盆勢力掌控力度較深的一些南洋地區,能夠容納大約二十到三十萬安南移民的輸入,人數再多的話,會削弱華人勢力對南洋地區的掌控力度。而安南北部地區,雖然與南洋軍團有或深或淺聯繫的安南百姓有上百萬之多,但是願意背井離鄉,拋棄祖業離開安南的,也不過一成左右。所以,漢國方面倒不用擔心,因爲安南移民過多,無法妥善安置的問題。

河內省城,被梅東興臨時任命爲河內治安官的陳有度,正在督促下人抓緊時間收拾東西。

“老爺,廳堂的紅木椅子要不要搬走,還有大門的牌匾、黃駙馬贈送的轎子……”

管家絮絮叨叨的請示道。

“不要了,不打緊的東西全都留在府上,法國人的偵查部隊幾次沿着紅河突進到東京近郊(河內),眼瞅着南洋軍團要和法國人大打出手,哪裡還有那麼多時間理那些閒雜物品,吩咐府裡下人,除了金銀細軟和梅大人賞賜的兩匹馱馬,其他東西暫且留在府上,留七八個僕人在府上看着,管家再選幾個精明忠心的下人,跟着河內城的遷移隊伍,轉移到廣寧省。”

“哎,按老爺吩咐,小的這就下去安排。”

管家彎腰行禮,正要起身離開,彷彿又想起什麼重要的事情,停下腳步,臉上堆滿笑容,討好道“能不能求您件事?”

“有什麼事情快說,老爺還趕時間與梅大人見面,沒時間聽你瞎嘮叨。”

“是是是,小人長話短說。”

管家點頭應是道“寧平省遭了兵災,小人的弟弟在鄉下逃難時,房屋被毀,現在沒了去處,不得已求上小人,想讓小人幫着問問老爺,看看移民南美洲的名額還有沒有?”

“呵呵,移民南美洲的名額有限,老爺我仗着爲南洋軍團忠心做事十多年,纔好不容易得到允許,可以帶着一家老小,移民到南美,怎的?你弟弟一個普通百姓,功勞能夠趕上老爺我?”

“小的不敢,小的弟弟許是被外面的謠言騙了,不明白其中實情,纔會胡思亂想些不着調的事。”

“哼哼,外面兵荒馬亂,想移民去南美,也要看看自己的身份,別聽了其他人幾句胡言,就分不清東西南北。”

陳有度冷哼一聲,淨是道“老爺我看在你忠心耿耿的份上,不與你計較,但是以後,可不能拿這些瑣事煩我,不然惹得老爺不高興,別說你弟弟,就是你們一家,能不能離開安南,還是兩說。”

“是是是,小人明白。”

“行了,別站在這裡了,趕快吩咐下人幹活,你弟弟的事情,我和南洋軍團的幾位大人說說,多勻出幾張出海的船票,讓你弟弟一家到蘭芳安身,也不比去南美差太多。”

“謝謝老爺恩典,小人替弟弟一家謝過老爺的大恩大德。”…………

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五十五章 打賭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芳來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納西翁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五十三章 演習結果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使 完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蠢蠢欲動的周邊國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變 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礦場到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二百七十章 影響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與巴西方面情況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況第二章 暴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礦產資源開採與電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八十五章 後續部隊情形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九十四章 決戰前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二百二十章 留學生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佈局與準備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