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

身上擔着領導南美華人崛起的責任,李明遠已經許久沒有休息的時間,今天把手頭上的工作暫時處理掉,李明遠打算趁着好天氣,帶着當初在玻利維亞馴養的安第斯鷹黑澤,到長安(科爾多瓦)城外的平原上縱情遊覽一番。

世間萬物經不過時間的雨打風吹,十年前剛處於幼年期的安第斯雄鷹,現在也邁入了暮年的行列,不知道一兩年時候過後,往日氣勢雄壯的神鷹還能不能再次翱翔於藍天之上,李明遠帶着神鷹出行,除了放鬆疲憊的身心,未嘗沒有陪伴黑澤這個跟隨自己十年老夥計最後一程的意思。

眼下漢國控制區域南北數千裡,國土面積超過340萬平方公里,廣袤的國土中景色各異,雄偉壯闊的安第斯山脈、優美秀麗的巴拉那河流域無一不具有獨特的魅力,李明遠心中一直有一個念想,那就是縱馬馳騁大江南北,不錯過漢國國土上面的每一個地區,親眼遊覽自己爲子孫後代打下來的壯麗河山。

李明遠的這個心願短時間怕是沒有機會實現,短暫的休息時間不允許他遠離中樞政府,到外地遊覽參觀。

一行數百名國防軍士兵出了長安王宮,在外面呆了一整天時間,到了晚上,每個歸來的士兵馬背上都放着收穫的獵物,有的是肥碩的野兔、野雞、狐狸,也有的是重達百斤的野鹿、駝類等大型動物。

命令士兵們帶着自己的獵物各自解散,李明遠從馬背上下來,向王宮裡面走去。

沉重的大門被兩旁衛兵們用力推開,剛走進大門內部,李明遠就聽到一陣噠噠的馬蹄聲。

“殿下,孫彬、鄭懷德、賀炎涼三人在雲州的探查暗訪有了結果,張大人和趙大人擔心殿下等的急,就拉着臣下晚上來向殿下稟報。”

商業部部長劉樸、戶部副部長張光海、財政部副部長趙延三人從馬車上面下來,對李明遠行禮道。

“剛剛在城郊閒逛了一圈,正好回來正好碰到你們,都進來吧,別在門外呆着了。”

李明遠笑着招呼幾人進入王宮內部,然後隨意坐在一張椅子上問道“說說吧,雲州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殿下,雲州官商勾結的現象很嚴重,根據孫大人呈上來的情報統計,雲州一十六縣,涉嫌與不法商人勾結,低價售賣國家荒地開墾權的縣長一級官員有4人,政府官員暗中參與經商活動的處級以上官員有12人,違背官員任用法規,涉嫌權財交易、私自安排相關親屬到基層鄉、鎮一級行政區任職的科級官員超過50人。…………”

張光海身爲戶部分管副部長,最先開口稟報道“上面的數據只是孫彬、鄭懷德、賀炎良三位大人最初的調查結果,如果徹查下去,恐怕會有更多官員和不法商人涉案。”

“哼!雲州一州之地官員總數不過千餘,僅僅半月的調查取證就有近一成官員涉案,要是深究下去,我看雲州的官場要翻個底朝天!”

“殿下息怒,雲州開發較晚,那裡的官員和商人大部分是從南洋地區遷居而來,大部分的官員是沒有經過政府統一考覈,自行推薦任職的,官員之間關係糾結複雜,出現的貪污不法現象難免比其他地區多一些。”

“統一的官員考試選拔制度今年纔開始實行,在雲州和其它各州,州、縣、鄉、鎮各級政府官員,十之八九是海外投奔而來的商人、讀書人,真正由政府選拔任用的本土高等學院畢業生數量,不過佔據政府官員總數的一成。

政府裡面商人出身的官員不在少數,不少官員把經商時候的惡習帶進官場,長此以往,官員商人勾結把持官場產生的後果不可設想,確實需要下狠心對官場做出一番徹底的整頓。”

劉樸出身太平軍餘部,對一些棄商從政官員的習性一向看不慣,當下直言憤恨道“建國之初,殿下厚待海外華商,允許他們移居南美,低價購買土地住宅,當初凡是聽從殿下安排的海外華商,現在哪一個不是良田千畝,住宅連壟,可是一些人卻是如此不知好歹,自家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富,還把手伸向逃難來的同胞,吾輩實不屑與他們爲伍!”

“劉大人怕是沒有聽過一句話,不殺窮人不富,海外華商發家,最開始不就是靠着剋扣同鄉華工工資起來的。”

趙延附和道。

“張副部長,你和鄭懷德管着戶部的差事,地方各州新入籍移民的審覈程序由你們戶部負責,你應該瞭解地方各州的相關情況吧。”

聽完劉樸、趙延的表態,李明遠繼續問道。

“稟殿下,華商勾結官府的事情自建國初始便時有發生,要想徹底扭轉改觀官府風起,遏制官員腐敗、商人違法事件,還需仔細斟酌考慮,待一切準備妥當後再緩圖解決。”

“徐徐圖之,殺幾個或者一批犯事官員、商人解決不了本土當前存在的種種問題。”

李明遠不認同張光遠中庸平和的處置方式,眼神堅毅道“再好的制度沒有得力的執行者和監督者照舊漏洞百出,四年前,海外華商大量涌入紡織行業,剝削壓榨普通女工、非法使用、處罰童工,當初念在他們是初犯,已經對他們寬大處理了一次,現在距離那件事情過了不久,商人違法犯罪、勾結政府官員的行爲一點不見收斂。

四天前,就在出使巴西前一天的晚上,玉璣先生親自趕到王府與我商討半宿,你們可知玉璣先生年已六十四高齡,爲何突然傍晚登臨王宮?”

李明遠掃視三人一番,繼續道“因爲出使巴西談判的消息傳出,很多人認爲停戰談判將成,屆時身負大功的玉璣笑聲會更進一步,官職權力更重,所以都迫不及待的去他府上送禮物拉關係,換做是諸位,你們當時會有何種想法?”

看到三人坐在椅子上沒有出聲,李明遠自己給出了答案“良田美玉、黃金白銀,每一份送出的禮物都價值不菲,他們送出這麼貴重的禮物,圖謀的什麼報酬即使不去深思也能猜出大概,無怪乎求官求財求勸。諸位,中央管轄之地,一部大員府上就有如此多人踏破門檻送禮賄賂,那些遠離中樞控制,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州縣,政府門前又是何種景象你們試想一下,會不會感到驚訝後怕?”

李明遠後面的話雖然有故意誇大地方政府貪污腐敗的成分,但是依照漢國的運行體制可以大致估算出,十年發展建設,軍隊、政府、國營工商企業大致佔據了建國以來五成的經濟成果,私營商人佔據約一成的經濟效益,而普通農民和工人則獲得最後的四成。

國家經濟發展產生的成果一半被政府、軍隊佔據,而軍隊和政府實際上是由官員組成,粗放式的經濟發展在建國初期帶來了最重要的原始積累,但是貪腐官員、國營企業的違法商人、還有和官員勾結的商人從政府資金裡竊取的資金大大削弱了經濟發展的效益,這些人已經蛻變成吸附在漢國身上的蛀蟲,專門依靠侵吞國家利益養肥自身。

底層的華人移民們在十年發展建設中付出了最多的代價,而他們獲得的收穫只是最少的那一份,經過十年發展,漢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時候再讓底層百姓承擔二次改革發展的代價即不公平也不符合李明遠對國家發展的長遠規劃。

在李明遠的規劃中,

漢國進行二次改革,必須要做大經濟蛋糕,同時也要重新按照經濟貢獻劃分蛋糕份額,

已經承擔建國發展代價的底層百姓理應在二次改革中獲得補償,而二次改革中需要付出的部分經濟利益,則由前面一部分非法侵吞國家資產的官員、商人來支付,絕對不能容忍他們在國家發展的第二階段繼續壓榨普通百姓的血汗。

李明遠自信具有超越同時代者的眼光,他相信只有自己能夠帶領南美華人走向一條強大的崛起之路,所以在國家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上面,李明遠一向堅持自己的主張,不會因爲手下官員的憂慮和顧忌而輕易放棄。

王宮內的談話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午夜凌晨,當劉樸、趙延、張光海三人走出王宮後,一場籌劃、持續時間長達一年的內部清洗、整頓活動,在黑夜中拉開了序幕。

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七章 羅林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一百三十章 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465章 無題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軍艦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章 動員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英和談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軍哨探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亞里卡第十四章 山谷伏擊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三百七十章 降將身死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二十七 激戰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雲動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變 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