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掃蕩

從巴郎卡出發,到達巴西南部有三千里路的路程,其中需要經過玻利維亞和巴拉圭,

轉進巴西南部,除了距離有些遠,需要帶足生活物資,其他方面的困難都可以克服。

玻利維亞人口不多,而且在南美的歷次戰爭中一直屬於戰五渣的存在,只要華人打敗秘魯軍隊主力,在轉進到玻利維亞境內時,即使玻利維亞人有膽子攔截,李明遠同樣有信心讓他們吃不了兜着走。

至於到達巴拉圭境內,那就更方便了,現在的巴拉圭正在和巴西阿根廷打仗,碰到援軍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主動招惹華人軍隊。

而且進入巴拉圭境內後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利用貫穿巴拉圭、巴西境內的巴拉那河運輸軍隊,然後順流直達巴西南部。

就建國地點的選擇達成共識後,後面的軍事行動目標也變得清晰起來,眼下的主要目標就是蒐集華人部隊轉進需要的馱馬、糧食物資。

其次是殲滅秘魯軍隊的主力,爲轉進創造條件。

討論好下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後,李明遠又下令讓王林山、李三鬥各自帶領一萬人掃蕩巴郎卡周邊的城鎮,解救散落在各個礦場種植園中的礦工和搜刮物資。

一切事情安排好後,李明遠纔有了一點空閒的時間來查看這次作戰的收穫,

在戰場上繳獲的火槍已經臨時發給了參戰的士兵,俘虜守城的一千守軍後,華人軍隊又得到大約一千支火槍,加上巴郎卡武器庫裡存放的三千火槍,這次作戰總共繳獲火槍九千多支,

而且因爲巴郎卡作爲港口城市,繁榮富有,李明遠還繳獲了五十多艘艘秘魯人的海船和大量貨物,秘魯人的海船雖然比不上西方列強的軍艦,不過有了這些船,華人軍隊可以在殲滅秘魯主力後,利用海船運輸一部分士兵從秘魯後方登陸,配合主力部隊佔領秘魯沿海地區。

巴郎卡的港口裡還有五六十艘英法等國的商船,李明遠命令士兵不要動他們的船隻,因爲華人部隊力量還太小,過早和西方列強發生衝突對華人獨立軍不利。

五六十艘商船裡大部分是英國人的船隻,美國人雖然幾十年前就提出門羅主義,宣揚美洲是美洲人的土地,警告歐洲列強不要在美洲搞殖民,可是立國不到一百年的美國還沒有發展成後世的龐然大物,它的話並沒有很管用,

不說世界霸主英國在加勒比海上的牙買加,圭亞那等殖民地,就是原本的美洲宗主國西班牙現在還握有古巴羣島等地,

美國從1861年開始到1865年結束打了四年的南北戰爭,北方雖然最終取得勝利,可是戰爭剛結束三年時間,美國人還正在老窩裡舔舐着傷口,沒有力量干涉南美的未來走勢。

南美洲還沒有成爲美國人的後花園,李明遠剛好趕上穿越的好時候,各方勢力還沒有控制南美,正好給了李明遠一個鑽空子的機會,利用南美各國混亂,權力真空的機會,佔領一塊發展的土地,然後把流落南洋的太平軍殘餘帶來南美,埋頭髮展幾年,就可以在南美紮下根。

巴郎卡的兩萬多華工被解救後,華人獨立軍又新增了兩萬士兵,加上繳獲的軍馬和大批武器裝備,華人獨立軍除了派出去搶物資搶地盤的兩萬人,其他部隊在修整的同時又開始了緊張的擴軍和接收裝備,

人數增加兩萬人,華人部隊的總人數達到八萬六千多人,其中士兵人數有七萬八千人,剩下的八千華人也沒有閒着,李明遠按照以前的太平軍制度,把他們編爲後營,從事一些簡單的運輸輔助工作,這樣一來,八萬多華人勞工,按照精密的安排,像一臺大型的機器,有效的運轉起來。

一千餘匹戰馬,作爲獎勵,分發給立有戰功的中高級軍官一百多匹,剩下的九百餘匹,李明遠把它們組成了一個騎兵團,由張安鬆手下的副團長李大威擔任主官,李大威是活躍在淮北地區的捻軍,捻軍是和太平軍同時期的農民起義軍,

不過和太平軍不同的是,捻軍的主力是騎兵部隊,利用淮北平原面積廣闊的優勢,捻軍和清軍打的不相上下,連著名的僧格林沁就是死於捻軍手下,如果不是因爲四面被清軍包圍,李大威也不會跟着太平軍來到南美。

就在李明遠爲軍隊各種事情操心時,王林山和李三鬥卻在盡興掃蕩四周的秘魯城鎮。

王林山和李三鬥帶兵出發後,原本是各自帶領一萬部隊行動,可是到了後來,他們發現周圍的城鎮沒有多少秘魯武裝力量,大一點的城鎮不過五六百民兵,小的種植園只有幾十人,他們嫌一萬人一起行動太慢,於是把部隊拆分十幾個分隊,每一個分隊由一個營長帶隊,分散開來掃蕩,而他們兩個頭頭卻在一次掃蕩的時候相遇,然後兩隊合一,一起行動。

“王兄弟,這次出來掃蕩就像武裝遊行一樣,兩天時間光我帶領的分隊就攻破了十幾個城鎮,想必你的部下也乾的不錯吧。”騎在馬上的李三鬥問道。

“和李老哥差不多,昨天部下傳來消息,他們已經佔領莫克瓜,從那裡解救了五百華人。”

“世子交給我們的任務完成的差不多了,明天我們就可以回去交差了。”李三鬥道。

“這次我們解救了不少華工,回去以後部隊又可以擴大了。”王林山道。

“出發前我聽說巴郎卡城裡解救了兩萬四千華人兄弟,我估摸着這趟掃蕩,也能帶回一萬華工。”李三鬥道。

“世子英明神武,考慮周到,一連帶領我們打了兩場勝仗,現在下面的兄弟們士氣很高,看到秘魯士兵就像狼看到羊一樣兩眼發亮。”

“好久沒有見過兄弟們打仗士氣這麼高了,上一次這樣還是跟隨侍王打敗清軍的時候。”李三鬥懷念道。

“有世子的英明領導,我們不會再像中原時那樣失敗了。”

“唉,當時天國初立時也是一片興旺景象,可是天王和東王內訌,殺了兩萬太平軍精銳,傷透了廣西老兄弟們的心,要不然翼王也不會離開天京。”李三鬥道。

“現在好了,世子前天和我們說了以巴西南部爲根基建國,我聽說那邊氣候溫和適宜居住,和大陸江南差不多。”

“世子計劃周密,我們做下屬的按計劃執行就好。”李三鬥點頭道。

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三十七章 發現山洞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第一百五十章 整體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見一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礦場到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一百二十八章 佔據托爾蒂島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波再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三百四十章 遠東影響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遊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五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第五十八章 傷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面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一百九十章 貸款博弈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華與覺醒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佈局與準備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亂局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見一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