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

ps:感謝書友人2017…205同學打賞支持,還有各位投月票和推薦票的同學。

巴拉圭戰後,巴西帝國國內經濟低迷,國家財政收入緊張,佩得羅二世手裡不僅沒有多餘的資金購買軍艦,反而欠了英國人一大筆外債,因此,只能選擇向英國人借款購艦。

晚上,主管巴西帝國經濟的財務大臣弗洛雷斯乘坐三輪馬車來到英國駐巴西帝國使館門前。

向英國商人借款的事務一般由駐巴西公使艾德蒙負責,作爲巴西帝國財政負責人,弗洛雷斯少不了與艾德蒙打交道,因此,看守使館大門的英國衛兵對於弗洛雷斯也有印象,看到對方下車後,迅速跑進大門通報。

弗洛雷斯和侍從在門外等了幾分鐘,然後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胖子笑呵呵走出來:“事務繁忙,沒能在門前迎接弗洛雷斯伯爵,失禮之處請伯爵多多見諒。”

前任駐巴西公使在英國內閣首相倒臺後,被新任首相格萊斯頓以失職的名字罷免,換上同是自由黨出身的艾德蒙擔任駐巴西公使,同時負責處理英國在南美洲的商業利益。

艾德蒙出身新興資本商人家庭,從政以後一直在外交系統工作,擁有二十年的外交工作經驗,在二月中期抵達巴西后,艾德蒙一改前任公使傲慢、鬆散的工作態度,親自上門拜訪巴西帝國主要的官員大臣,利用溫和平等的處事態度,擠掉了法國、美國、普魯士、荷蘭等國的競爭對手,使英國金融家和商人獲得約七成的巴西貸款份額和大量工商業訂單,獲得了倫敦政府的認可和誇獎。

雖然明知道艾德蒙禮遇自己是看在巴西帝國財政大臣的身份,不過弗洛雷斯還是感到很受用,當下笑着回道:“深夜前來有要事在身,不能提前通知公使閣下,下次相見我再邀請公使相聚賠罪。”

艾德蒙身體肥胖,行動卻不笨拙,主動迎上前去招呼弗洛雷斯和隨行巴西士兵,不在意道:“夜深天涼,伯爵還是早點進屋,有什麼要事到屋裡再細細詳談。”

艾德蒙邊說邊指示使館人員安排弗洛雷斯等人進門。

大廳內,使館工作人員端來兩杯可可茶,然後被艾德蒙支使下去。

“伯爵這次是受佩得羅二世陛下的旨意而來?”艾德蒙問道。

“公使閣下所料不差。”弗洛雷斯拿捏着貴族的禮儀緩緩喝上一口可可茶,語氣平緩道:“帝國海軍經巴拉圭一戰,主力損失過半,兩日前南里奧格蘭方面購買自貴國的兩艘鐵甲艦列入部隊服役,自此南里奧格蘭海上力量超過帝國海軍,佩得羅二世陛下對這種狀況深感憂慮,所以派遣我到使館與公使閣下商討解決辦法。”

“弗洛雷斯,作爲巴西帝國的朋友,對於貴國在巴拉圭戰爭中的失敗,我感到非常遺憾,但是南里奧格蘭購買大英帝國軍艦是正常的商業交易,我不能因爲個人情緒傾向做出損壞大英帝國利益的事。”

“公使的好意佩得羅二世陛下和我都明白,我這次前來並不是干涉英國的商業交易,而是代表陛下和貴國再進行一次交易。”

“弗洛雷斯伯爵,據我所知,貴國在巴拉圭戰爭中損失巨大,貴國欠下的外債已經推遲兩年後再交付,這種情形下,貴國還能拿出錢用來交易嗎?”

艾德蒙故意問道。

“呃,帝國財政缺口正在逐步緩解,欠下的外債我們也會履行承諾到期付款,公使閣下不必擔心巴西帝國的支付能力。”

巴西帝國債務纏身,弗洛雷斯身上擔負佩得羅二世下達的重任,即使心中尷尬,也不得不繼續道:“巴西境內的資金主要用來恢復國內經濟和工業生產,佩得羅二世陛下暫時拿不出現金與貴國進行交易,所以陛下想要再次從貴國銀行家手裡借一筆貸款,用來購買軍艦,抵消南里奧格蘭對我國海上的威脅。”

“巴西帝國的難處是暫時的,我相信在佩得羅二世陛下的英明領導下,貴國很快會渡過當前難關。”

聽明白弗洛雷斯的來意,艾德蒙的心情立刻好起來。

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要問列強國家最高興做的事是什麼,排在首位的無疑是借款了。列強國家通過向借款國輸出資金,滲透到對方國家的經濟領域,同時利用借款本身的附帶條件,掌控對方的礦產資源和政治走向,最終一步步將其變爲本國商業資本家的原料傾銷地,達到不費一兵一卒控制一國的目的。

巴拉圭戰爭是英國人在背後挑起的一場利益爭奪戰,雖然由於華人部隊的中途加入,改變了戰爭的走向,沒有達到打敗小洛佩斯的目的,不過在經濟利益上,巴拉圭、巴西、南里奧格蘭三國簽訂合約,通過了英國人在巴拉圭河的通航經商權力,不僅達到了控制南美拉普拉塔地區的大河商業利益,而且加深了英國資本對巴西國內的滲透。

巴西帝國礦產資源豐富,巴拉圭戰爭失敗給了英國人滲透巴西經濟的第一個有利機會,而眼前弗洛雷斯提出的要求則是進一步擴大英國在巴西商業利益的又一個大好機會。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發展海軍,進行海上軍事競賽是一項十分耗錢的行爲,而購艦以後的維修、配套武器安裝同樣是一大筆支出,所以艾德蒙不會放過這個好幾會,反而打算利用佩得羅二世急切需求鐵甲艦的有利時機,讓巴西付出更多的經濟利益轉讓。

艾德蒙在心裡迅速盤算着如何讓英國人在交易中獲得最大利益,然後很快給出了自己爲巴西人篩選出的購艦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定製一艘“君主”級鐵甲艦

君主級戰艦屬於一級鐵甲艦,排水量達到8455噸,主要武器裝備爲:4門305mm炮,載員430人,售價40萬英鎊。

第二種方案爲採購兩艘與南里奧格蘭相似型號的三級鐵甲艦,該艦排水量統一爲3500噸,配備4門228mm炮,單艦售價13萬英鎊。兩艘總共支付25萬英鎊即可。

英國賣給華人的兩艘鐵甲艦價格是26.5萬英鎊,比巴西人貴了1.5萬,在這裡還是可以看出英國人對巴西的重視程度遠超過南里奧格蘭,不過,即使減少了1.5萬英鎊的售價,弗洛雷斯還是放棄了第二種售艦方案,轉而選擇了第一種。

從經濟角度而言,增加兩艘同等級的鐵甲艦已經可以壓制還是新手的南里奧格蘭海軍,不過佩得羅二世更欣賞大炮鉅艦帶來的安全感,因此直接命令弗洛雷斯購買大型鐵甲艦,中小型鐵甲艦暫不考慮。

選擇好購買軍艦的類型,弗洛雷斯直接按照佩得羅二世的命令說出定製一艘“君主”級鐵甲艦的目標,可是這時,艾德蒙卻攔住了他:“伯爵閣下,我需要在事前提醒您,40萬英鎊只是一艘裸艦的費用,軍艦上安裝的武器裝備需要另外計算。”

“公使閣下,貴國和華人交易的時候,可沒有額外算取武器裝備的費用,爲什麼巴西要付出多餘的錢?”

弗洛雷斯有些不滿道。

“您誤會了,如果貴國按照第二種方案購艦,火炮和裝備的費用可以免除,不過君主級戰列艦是大英帝國海軍新服役的主力型號戰艦,目前這種型號的戰艦在帝國現役海軍中只有一艘,海軍造艦廠對於新式軍艦的建造需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改進,因此費會有額外支出的費用。”

“額外費用大約需要多少?”

“數額不確定,不過一艘軍艦總共需要十萬英鎊左右的改進費用。”

艾德蒙觀察着弗洛雷斯的表情,斟酌着給出一個還算合理的數字。

“抱歉,公使先生,軍艦交易額度超過陛下的最高授權價格,我需要回去向陛下請示,然後再回復您。”

“君主級戰列艦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鐵甲艦,我相信佩得羅二世陛下會認識到它的價值。”艾德蒙淡然一笑,絲毫沒有交易失敗該有的神情。

“希望如此吧。”弗洛雷斯興致不高,客氣一句後,迅速離開。

弗洛雷斯離開後,艾德蒙的臉色立刻凝重起來,君主級鐵甲艦是去年五月剛下水的新式戰艦,技術性能不完善,還沒有真正列入海軍序列,而他剛纔之所以把君主級列爲第一種購艦方案,是想利用君主級高昂的建造費用,打退巴西人的購艦意圖,轉而選擇第二種購艦方案,結果沒想到佩得羅二世就是奔着購買鉅艦大炮的目的和英國人交易。

向外國出售新式主力戰艦超出了艾德蒙的權限,爲了避免巴西人真正願意付出代價購買君主級戰艦而產生尷尬,艾德蒙迅速利用電報向英國本土傳遞消息。

來自巴西的電報信息經過設立在美洲各處的中轉站傳遞,很快傳到倫敦內閣要員的手裡。

得到消息的英國內閣官員們在經過半天討論,形成了一致意見,同意爲巴西建造君主級鐵甲艦。

一般而言,民主政府決斷一件事情需要經過不短時間的扯皮與討價還價,不過爲巴西建造新式鐵甲艦的決議在新興資本家和海軍派勢力的推動下,難得高效的通過。

新興資本家、工業主推動軍艦交易,看中的無疑是交易附帶的經濟利益,而海軍派勢力則是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因爲蒸汽時期的海軍因爲科技的發展過快,導致鐵甲艦更新換代的時間大爲縮短,從鐵甲艦建造出來的幾十年時間裡,每隔幾年就會產生新一種型號的鐵甲艦,而舊式鐵甲艦建造出來不過五六年時間就要面積落後而被淘汰的命運,因此,爲了節約研究經費,利益幫助其他國家建造軍艦,積累軍艦建造技術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英國不是第一家選擇這樣做的國家,稍晚一點的德國爲滿清建造的定遠、鎮遠艦就是如此,德國在兩艦身上實驗新式戰艦建造技術,而不斷改進產生的費用都由滿清買單,導致兩艦的購買成本不斷增高,最終花費超出英法等國建造同類軍艦的價格。

英國由本土來回傳遞消息浪費了幾天的時間,而在艾德蒙得到倫敦明確回覆後,從其他渠道得到消息的法國、美國、普魯士等國公使則主動拜訪佩得羅二世,希望由他們提供貸款和負責軍艦交易事項。

如果只是英國一家,佩得羅二世咬咬牙也會增加借款額度和承認更多的附加條件獲取君主級鐵甲艦,不過法國、美國兩國公使相繼進入里約熱內盧後,他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法國和美國兩國中,法國是最先建造鐵甲艦的國家,海軍實力可以媲美英國,不過法國人提供的貸款利益過高,附加條件也不比英國人少。

而美國人則有誠意的多,他們不僅承諾提供低息貸款,而且沒有苛刻的政治經濟附加條件,只是希望和巴西以平等的經濟夥伴關係進行商業貿易。

英法美三國都有資金和能力建造鐵甲艦,不過因爲各方面的顧慮,佩得羅二世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做出選擇。

英法兩國是當前世界的兩大霸主,引進法國人的勢力有利於平衡英國對巴西的影響,同時也可能導致巴西與英國的關係出現裂痕,而美國人有錢是有錢,但是佩得羅二世卻不相信美國人建造軍艦的技術。

幾相比較,佩得羅二世難以做出最終選擇,在此期間,艾德蒙與弗洛雷斯的再次相見時,對方卻支支吾吾,沒有給出明確答覆。

巴西和英國軍艦交易受挫,給了法國、美國兩國公使信心,兩國公使一邊遊說巴西重要官員,一邊與本國政府頻繁傳遞信息,一場圍繞軍艦交易爭奪巴西工商業市場的競爭在英法美三國間展開。

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納西翁第三百七十章 降將身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鐵甲鉅艦時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使 完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八十七章 戰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二百二十章 留學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礦產資源開採與電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亞里卡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國將隕落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二百七十二章 羅薩里奧戰役結束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見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軍哨探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遊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二百二十七章 剛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險者的天堂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