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

天啓二十九年的十月,因爲小冰河氣候的影響,諾大的北京城已經開始飄起了雪,剛剛散朝後的大明皇帝朱由校沒有如往常一般去西暖閣值房聽機要重臣奏報國事。

前段時間的一場因寒而感的病讓他着實在病榻上躺了半月,好在現今的大明隨着生物發酵工程和細菌學的發展,已經可以生產小單位的抗生素,且種類也開始變多,能應對各種急慢性疾病。

因而,作爲大明這個超級帝國的掌舵者的他並沒有因此而倒下,懸了半月的心的革新派和鷹派大臣也總算了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畢竟,誰也不知道如果當今皇帝陛下驟然離世,此刻正瘋狂走向無止境的掠奪與侵略的大明王朝會不會回到以前的樣子,回到以前男耕女織,以農業爲國家經濟支撐,實行文官與君主共治的社會。

好在大明皇帝朱由校並沒有像前幾任皇帝一樣,總是很容易在壯志躊躇時溘然離開,而徒使大明陷入黨爭的無盡深淵。

不過,朱由校的確已經四十九,年近五十,這擱在大明朝已算快步入老年,也正因爲此,近日已有不少大臣進言讓朱由校保重龍體,修身養性,不可沉湎於酒色。

朱由校對此好意倒也能接受,但他也知道,無論是二十年前大臣們諫言自己廣蓄妃嬪以延子嗣還是現在讓自己剋制房事以延壽元,這些大臣都爲的是自己,但好在現在這些大臣身份不再是萬曆時期以犧牲國家利益來滿足個人商業利益的士紳文官,而是代表眼下大明整個大小各級商會和手工業者利益的資本家,他們同朱由校基本上就一個政治訴求,即拼命往外掠奪,以充實自己的財富。

因而,這些大臣很關心自己的身體,不過,自己也一直在注意,從天啓七年以來,他就一直堅持着鍛鍊體能,甚至也會組織去關外會獵,再加上現在他這個皇帝沒有文官壓制着,也就沒什麼鬱悶的心情,因而即便是得場小病也並無大礙。

即便是牀第之間,他也未減絲毫雄風,縱橫馳騁於一夜御數女也不成問題。

站在紅牆之下的朱由校摸了摸自己頜下的鬍鬚,看向從屋檐下飄落的雪花,不由得吹出一口暖氣,剎那間,雪花漸漸融化成水,最終除了溼了路面以外已別無痕跡。

若不是在天啓七年到天啓十年這段時間剷除東林黨,一改沉珂已久的政治頑疾,此時大明只怕就會如這雪花一樣落於無形,而此時的整個華夏大地也只怕會依舊響徹着異族的鐵蹄,即便如夢境般的江南此時也不過是修羅場。

前段時間,應天巡撫唐甄來報,揚州府城人口已突破百萬,乃即大明兩京與成都、廣州、鳳陽諸府後又一個人口破百萬之數的大城市。

雖不過是一件普通的地方官員上報地方人口錢糧情況的奏疏,但卻讓朱由校頗爲感慨,因爲若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此時的揚州城此時剛剛經歷一場大屠殺才四年!

今年的天氣越發的冷,如果擱在原有時空的這個時候,天災加上人禍,只怕整個華夏大地凍死餓死之人將無法計算,但好在此時的大明,因農業稅的不徵收和偏南地區更多耕地的開墾,使得此刻的大明並沒有饑荒之患。

“陛下,別待太久,小心冷着了”,在司禮監掌印位上也已幹了二十餘年的王承恩不知不覺也鬢染白霜,背也越發的佝僂了下來,說法也有些中氣不足,朱由校聽後也不由得握起了他的手,問道:“你也快七十了吧?”

王承恩點了點頭,別過頭去緊緊地握住嘴,硬是把要咳出來的痰嚥了回去。

朱由校見此便不由得說道:“不必如此小心,朕準你在朕面前咳嗽,恕你不敬之罪!”

“饒是如此,也不該在陛下面前唐突,若過了病氣到陛下身上,老奴就是萬死也難贖的罪過了”,王承恩說着就替朱由校拍着翼善冠上的雪花:“陛下看上去還是這麼年輕,只有保養得體,只怕還真能萬壽無疆!”

“你也跟着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學什麼學,這世上哪有萬壽無疆的人,喊萬歲也左右不過是吉利話或者爲表示地位尊崇而已,但這天地萬物皆有因果興衰,豈是人力可強求的。”

朱由校笑着訓斥了王承恩幾句,見他穿着自己御賜的蟒袍,也就不由得想起已於三年前辭退內廠提督之職的魏忠賢來,便不由得問道:“魏忠賢現在如何了,這老太監倒也活得久,八十多了還沒斷氣。”

“不敢欺瞞陛下,魏公公原本打算在面見陛下後就坐一回火車去山海關看看關外秋色的,但誰料在回京途中偶感風寒,再加上年老體弱,已於三日前病逝於北京府邸”,王承恩低下頭回道。

朱由校聽後倒是不由得內心震動了一下,在二十年前,他動輒就把官居一二品的東林高官或者叱吒風雲的皇太極、多爾袞等歷史人物凌遲殺頭,絲毫沒有這些當世人傑離自己而去的悵然之感,而如今隨着被抓獲的鄭芝龍在詔獄痛苦而死,魏忠賢在回京途中與世長辭,他才發現這個時空的歷史人物也在漸漸的離自己而去。

見自己陛下如此悵然若失,王承恩自然知道是因爲自己剛剛提到魏忠賢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緣故,在王承恩看來,畢竟魏忠賢也算是幫助陛下掌控皇權的第一功臣,也是從一開始就陪着陛下與朝臣鬥爭的得力干將,而在那個時候,還沒有自己和李明睿、盧象升這些人的身影,如今陛下因魏忠賢離去而傷感也實屬人之常情。

王承恩也不禁暗想自己他年若也離陛下而去也似乎能讓陛下失神片刻,若也能如此,即便此生無後,也算知足了。

“令禮部厚葬魏忠賢,以三公之禮葬之”,說着,朱由校就轉身朝西暖閣走去,一入西暖閣,王承恩就將朱由校剛纔的吩咐傳達給成基命,成基命也沒違拗忙命內閣中書草擬,而這時候,一直坐在閣房裡昏昏欲睡的李明睿卻也顫顫巍巍地走上來遞上奏本:“陛下,老臣祈求陛下賜臣告老還鄉!”

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四十二章 工部上架感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四十二章 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