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

只當了三天皇帝甚至黃袍都沒來得及脫下的豪格就這樣成了禁衛軍的階下囚。

而就在豪格逃出盛京城而被城外的禁衛軍活捉之時,這邊,負責守衛盛京城且被豪格封爲輔國公竇頂和順親王尼堪等直接選擇了投降。

這些建奴的王公貴族很恭敬的跪在盛京城城門兩邊,頭上的官帽已經取下放在一旁,只露出汗津津的一小撮金錢鼠尾,在風裡飄來蕩去。

按理說,這些昔日在被他們壓榨的農奴面前作威作福的建奴主子們是怎麼也不會如此淒涼的跪着迎接禁衛軍進城。

但如今也是沒辦法的事,整個盛京城幾乎就沒有了一點防守力量,而豪格更是先逃了出去,再加上之前的一場內訌導致德格類被殺,弄得現在連一個主事的人也沒有。

而剛剛被豪格封爲輔國公的竇頂和剛成爲順親王的尼堪等都不願意爲盛京城殉節,一合計後便直接開城投降。

這大清國的最後一位輔國公竇頂本是遼東撫順城的一名小吏,後因貪污之事發被孫承宗革職,一怒之下便投了建奴,且後來一直與豪格走得近。

如今豪格已經跑了,他也覺得自己沒必要再爲自己的主子豪格盡忠,一見禁衛軍騎兵騎着高大的馬走了過來,便先匍匐在地,高聲喊道:“恭迎王師!”

備註:本文中,皇太極已經提前建國號大清。

騎在馬上,且進城的正是禁衛軍騎兵第二軍第三旅的參將焦璉。

焦璉是唯一一個還習慣手持一把大刀裝酷的禁衛軍高級將領,一身山紋鎧甲披在身上,再加上一頂鷹頭銀盔,整個人顯得很是威風凜凜,不怒自威。

而竇頂那一聲“恭迎王師”似乎根本就沒有引起焦璉的注意,焦璉只是鄙夷的看了跪在地上的竇頂等人一眼就進了城。

其他各軍各營的禁衛軍戰士也陸陸續續的入城,盛京城不比赫圖阿拉,這裡雖曾是建奴之國都,但城裡依舊有大量底層漢人百姓,另外這裡已經被建奴等強盜荼毒多次,所以禁衛軍在進入盛京城以後便沒有像在赫圖阿拉城一樣採取血腥手段。

但這並不是說不殺人,盛京城裡的韃子們早已犯下了滔天罪行,按照盧象升的命令,收復盛京城以後,第一件事便是追究一干權貴欺壓良善百姓的不法之事。

按照朱由校的意旨,對於建奴的對待方式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走一個。

所以,這些投降的建奴的王公貴族們還是難逃一事,但處決的事,得慢慢來,既然人家主動開城投降,自然得先接受了人家的投降再慢慢秋後算賬。

既然盛京城已經不戰自破,其餘各部禁衛軍便也就沒有了再入城的必要,除焦璉的第三旅需要暫時入駐盛京城實行臨時軍管,並等待正式行政官員到來後,第三旅纔會被兵部調回指定防區。

而焦璉現在做的就是一面強迫商人恢復貿易並鼓勵底層百姓繼續耕作和生產,同時拘押建奴上層貴族,並接受百姓檢舉有不法行爲的中層地主。

竇頂和尼堪等很不幸在剛剛迎接完禁衛軍入城後的第二天就被打入了監獄。

……

朱由校對於漢奸向來是深惡痛絕的,更何況他現在爲統治需要有意要加強民族榮譽感與意識,因而也就沒有打算要放過這些投降的漢奸和韃子。

只是爲了日後擴張減少戰爭成本,有時候即便要殺了這些人也得做做樣子,走走程序,至少不能無緣無故的直接殺死。

現在要做的是就是派一名明白自己意圖的官員去盛京城坐鎮當知府,然後替自己和大明的所有百姓蕩除這個社會的渣滓。

豪格此時被裝進了馬車裡,他稱帝改元的事已經被盧象升等禁衛軍高級將領所知道,沒有人不因此而感到好笑。

而那名叫艾能奇的普通士兵卻也因此巧合得到了一件活捉了大清皇帝的功勳。

豪格此時心情也很複雜,他當皇帝纔不過僅僅三天,卻這麼快的成了階下囚,他雖然已經猜到了會是這樣的結局,但他也沒想到會來得如此之快。

他本來的想法是現在盛京城過幾天當皇帝的癮,然後待明軍進攻盛京城時立即逃回赫圖阿拉當幾天皇帝,順便或許還能把那位叫布木布泰的女人給睡了,然後再從赫圖阿拉轉移到更北方的地方去。

可他沒想到的是,明軍先佔了赫圖阿拉城,甚至還直接殺了自己全家,這讓豪格是悲憤交加。

不過,就在豪格悲憤莫名時,皇太極此時也被擡着了走了來,當他看見豪格穿着黃袍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時頓時就瞪大了眼,然後不由得大罵道:“孽障,朕怎麼會有這麼個草包一樣的子嗣,簡直就是志大才疏,志大才疏啊!你若想要當皇帝,要麼帶着你的人撤退到漠北後再稱帝要麼直接控制赫圖阿拉里的王公大臣稱帝,你小子倒好,在盛京城當什麼皇帝,真是蠢!”

豪格此時也看見了皇太極,他也是驚愕不已,卻也沒想到直接就被自己皇阿瑪劈頭蓋臉地教訓了一頓。

豪格不由得解釋道:“非是兒臣蠢,而是形勢如此,濟爾哈朗那傢伙一心想要把持朝綱,要扶持葉爾舒即位,而他手裡還握有一定的軍隊,布木布泰也支持他,我要想在赫圖阿拉起事彈劾容易,倒不如先來盛京城隨機應變,更何況,兒臣也沒想到皇阿瑪你會敗的這麼慘。”

“你,你還敢教訓朕!哼,朕知道你安的是什麼心,你無非是以爲朕會敗退回盛京城,然後你好趁機控制住朕,逼朕禪位給你,然後你好名正言順的回赫圖阿拉控制其他王公大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臭小子,你沒這福分,我大清國完了,我們都完了!”

皇太極說着就哈哈大笑起來。

啊!

皇太極因爲笑的太激動竟一不小心扯到了傷口,疼得頓時又大叫起來。

豪格見此不但沒有感到傷心,反而也大笑起來,且見到皇太極越是痛苦他也越是高興,反而笑道:“哈哈,老東西,你也有今天,你不是又能耐嗎,你不是嫌棄我嗎,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成個什麼樣子,手也折了腿也折了,我要是你啊,乾脆咬舌自盡得了,哈哈!”

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