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

佔據吳襄和吳三桂父子的領地,即寧遠錦州一帶的狹長遼河走廊後,其重新收回的城池就都交給了東江兵和遼東明軍駐守。

而禁衛軍此時則已經進入了科爾沁部境內,作爲漠南蒙古最大的部落之一,科爾沁部其富庶程度自然不低。

但這個時候的科爾沁部大部分騎兵都已去了喀爾喀部,所以禁衛軍進入科爾沁部倒也是異常的順利,一現眼前有一處科爾沁部民的聚集區,就直接殺了過去。

對於陌生的大明來客,科爾沁的韃子們自然是不歡迎的。

百夫長宰本納是這個部落的領,他因爲年邁並沒有跟隨同屬科爾沁部的土謝圖汗等部去喀爾喀部對戰明軍,這讓嗜血好殺的他很鬱悶。

爲此,他不得不將當日從海州衛抓來的漢人當做解悶的殺人對象,這個時候,他正嘗試着用一把新制的彎刀砍斷一個漢人的腦袋。

但就在他揮起頭時,就看見前方盡處已然出現無數行進步伐整齊,猶如海天一線的明軍端着步槍齊步出現在草原上。

而與此同時,兩邊則也出現急促的腳步聲,一看卻是兩支騎兵朝自己部落卷土而來。

此次東路軍作戰,爲揮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在進入科爾沁境內後,便將第一軍、第二軍、第五軍的騎兵都組合了起來。

因而如今一看倒也有上萬的鐵騎。

宰本納明顯有些慌神起來,他不由得握緊手裡的彎刀,他沒想到自己科爾沁部大草原的後方居然會出現這麼多騎兵和步兵。

而且,還看上去大都訓練有素,看上去氣勢特部強大。

“何時出現這麼多明狗,快派人去報給大汗!”

……

殺!

殺殺!

禁衛軍的騎兵率先殺了過來,儘管眼前只有百來韃子,但他們還是保持着訓練時的衝鋒陣型,舉着雪亮的彎刀朝宰本納殺了過來。

焦璉本是山西人,陰差陽錯的進了第一軍,成爲了第一軍騎兵營的一名普通騎兵,他不知道自己以後將是南明史上抗擊滿清的一員得力戰將,此時的他還只是一個第一次上戰場的初哥兒。

因此,焦璉有些緊張,但也很興奮,他把手裡的刀握的很緊,且當看見一個韃子也同樣朝自己衝來時,他便果斷按照戰鬥訓練時的習慣,直接揮刀劈了過去。

騎兵作戰,大多用劈,特別是在快運動時,這樣會造成給敵人更大的傷口,且對自己機體的損失也比較小。

畢竟,根據動量守恆,兩個非彈性物體相撞都會生形變的。

但誰知,那韃子一向認爲漢人騎兵力道小,而沒有采取同樣劈的方式去應戰焦璉,而是直接朝焦璉的彎刀砍了過來。

含碳量較高(增加彈性減少脆性)的合金鋼刀與韃子的鋼刀猛地碰在了一起,且直接飛濺起耀眼的火花,但手臂感到酥麻的卻是這看上去膀大腰圓的韃子,而能進入第一軍就因爲有一身蠻力的焦璉卻是紋絲不動,連帶手裡的刀也是絲毫未損,倒是那韃子的刀缺了一小塊。

在這韃子錯愕之餘,焦璉看出這是一個機會,所以他毫不猶豫地一夾馬腿,就直接揮刀朝這韃子的脖子處砍了過來。

刀很快,他也沒想過自己會這樣殺掉第一個人,他只知道在自己收回刀時,一顆頭顱已經飛向了空中,而那無頭的身軀還坐在馬背上,汩汩直冒血。

腥甜的鮮血讓焦璉陡然升起一股戰鬥的興奮感,他開始把刀指向了另一個韃子。

而那個韃子正是宰本納,宰本納不知道眼前這個少年到底是誰,他只知道自己要麼死在這個少年身上,要麼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妻女先死。

宰本納最終還是被焦璉給在胸膛上留下一條大的傷口,他不得不因此倒在了地上,在下一個禁衛軍的馬蹄踏向他臉龐之前,他無助的看了自己的白氈一眼,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妻兒被眼前這羣明軍踏成肉泥,如同當初他劫掠大明百姓時,同樣無助的大明漢人們。

按照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的指示,因而科爾沁部率先挑戰了大明的底線,觸逆了天朝上國的逆鱗;爲以儆效尤,凡我大明禁衛軍刀鋒所及之處,一個不留!

所以,已經毫無任何防守力量的科爾沁部的韃子在片刻之際就被大明斬殺殆盡。

在留下一堆京觀和滿地狼藉以後,禁衛軍繼續席捲下一個科爾沁部的部落。

土謝圖汗部是科爾沁部的王庭所在地,被俘虜而來的漢人百姓也在這裡被迫進行爲這些奴隸主們幹活,就在一喝的微醺的醉酒韃子興奮地揮舞着鞭子笞打着一漢人俘虜時,一陣狂風吹了而來,但伴隨而至的就是一陣陣難聞的氣味。

這醉酒的韃子倒在了地上,軟軟的似乎爬不起來,似乎很是難受。

其他韃子沒有在意這個酒醉的韃子,因爲他們也開始覺得空氣中瀰漫着一股臭雞蛋的氣味,這味道越聞越胸悶。

馬羣也開始大量的倒在地上,眼睛開始閉上。

此時正在王帳內欣賞由喀爾喀部王子木塔爾獻上的皇家工業公司玻璃藝術品的科爾沁部草原之花海蘭珠此時也開始感到一陣頭暈。

等風開始平靜下來後,這些韃子們依舊還因爲瓦斯毒氣而處於微醺之中時,禁衛軍騎兵營開始出現,而步兵們也如潮水一般衝了過來。

這裡是科爾沁部的大部,聚集了十多萬人,因而即便科爾沁部已經調走了大部兵力,這裡還是留了一萬精騎。

但此時這一萬精銳騎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他們沒辦法在上馬,連帶着馬也沒辦法站起來。

禁衛軍這邊則直接肆無忌憚地開槍射擊着這些韃子,且先槍斃這些壯年韃子。

馬諾是一個百夫長,也是科爾沁部有名的勇士,但當一個之前還只會種地的禁衛軍第二軍的戰士葉大龍持着火器朝他跑來時,他連刀都舉不起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那黑洞槍口對準自己,然後自己身體猛的往後一退,就倒在了地上。

“活捉海蘭珠!獻給尊敬的皇帝陛下!”

這是禁衛軍進軍科爾沁部的口號,對於普通士兵們而言,戰爭目的越通俗易懂才越能調動他們的作戰積極性,比如活捉海蘭珠這樣的大美人,能讓青壯官兵很容易記住,且渾身充滿雄性荷爾蒙的熱血。

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九章 早朝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