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

金州中左所,遼東半島環渤海附近的一處普通千戶所,東路軍六萬兵力66續續在這裡集結。

這年頭還沒有無線電通訊,因而東路軍倒也不知道西路軍目前的狀況,不知道已經有十多萬鐵騎將西路軍第三軍和第四軍合圍在了喀爾喀部地區。

不過,按照事先的推測,作爲東路軍總指揮的盧象升卻也能猜到西路軍此時的局勢是很緊張,因而一得知東路軍全部集結上岸後,盧象升便迅召集了禁衛軍各軍總兵官和都督僉事與簡易的金州中左衛千戶所內開會。

而王在晉、毛文龍、滿桂、趙率教等遼東高級官員也同樣出席了這次臨時軍事會議。

按照朱由校的安排,這次雖說進攻科爾沁部,但卻也有更深的目的,那就是重整關外遼東地區的政治格局,科爾沁部不過是一股相對較小的勢力,朱由校的真正的目的還是要剪滅吳襄部和建奴。

盧象升很嚴肅的看着在場的諸位文武高官,聲音沉重地道:“據錦衣衛最新傳來的消息,現在整個吳襄部關寧軍的精兵大部已經離開寧錦一帶,但他們並沒有按照當今陛下的旨意去攻打科爾沁部,而是轉變了進攻方向,而是去了喀爾喀部,不但是他吳襄部關寧軍,還有建奴的上萬兵力也同樣與科爾沁騎兵一起去喀爾喀部。”

“如果本官所料不差,現在我禁衛軍西路軍不得不面對十多萬喀爾喀部、科爾沁部、吳襄部以及建奴黃臺吉等共計十多萬鐵騎的圍攻,但也正好說明,現在的整個關外遼東地區,敵軍已經處於兵力空虛的狀態,他們以爲我們把注意精力放在了西邊,且其注意力又放在了監視山海關的動向方面,再加上遼東經略王在晉和總兵滿桂等刻意在做出雲集大軍由西進的假象,另外還有東江兵和錦衣衛嚴密封鎖消息,使得吳襄和黃臺吉等人還不知道我禁衛軍第一軍、第二軍和第五軍已經率先在遼東登陸。”

盧象升說着又道:“時間緊急,現在聽本官直接號令,第一軍立即奔赴寧遠,第二軍立即奔赴錦州,然後兩軍對進,吳家子弟和奴僕一個都不準放過,全部格殺勿論!凡是在天啓八年前的老兵也全部坑殺,一個不留,以報當年他們屠殺京畿百姓之仇恨!同時這也是警告這些擁兵自重的大將們,不要以爲濫殺百姓,朝廷就真的對其既往不咎!這筆賬遲早都得算!”

接着,盧象升又命道:“同時,第五軍立即沿着海岸線襲擊盛京,並攻佔大淩河和遼陽一帶城堡,防止建奴來援助吳襄部,畢竟陛下說過,建奴的多爾袞等人都是不容小覷的人物,而皇太極又極狡猾,這次進軍也只帶了十個牛錄的披甲兵,所以難保我們在消滅吳襄部時,而出現建奴部突然要援救關寧軍的情況。”

“是!”

禁衛軍各軍總兵官和都督僉事忙齊聲迴應了一句。

而這時候,盧象升又命遼東的滿桂、趙率教兩人各率自己的兩萬大軍山海關進,進佔除寧遠、錦州這兩塊要地的其他地方,且以確保將吳氏領地全部佔領。

常延齡的第一軍負責對寧遠一帶的佔領,因而在盧象升的命令一下達後,他就立即趕赴了寧遠城。

寧遠和錦州是當年孫承宗和袁崇煥在構築寧錦防線時的兩個重要的戰略位置,而寧遠城則也是除山海關外的一個最重要的門戶,當年爲在這裡打造堅固的防線,大明可是在這裡砸了數百萬兩銀子,因而寧遠城也修砌的特別堅固,且並不亞於山海關。

因而,這裡也是吳襄和吳三桂父子賴以固守的重要據點,也是他們企圖日後進軍關內的一個橋頭堡,在這裡囤積了不少糧食和火藥,甚至在其修建各種堡內開墾了不少良田。

如今,即便是吳襄和吳三桂父子已經帶着大部分關寧軍精銳去了喀爾喀部,但仍留下了三千來精兵和五六千老弱守在了這裡。

所以,等到禁衛軍第一軍的戰士們在東江兵的帶領下火趕到寧遠城外圍上,仍能看見整個寧遠城附近依舊有關寧軍的軍隊在巡邏。

但即便是三千精兵和五千老弱在兩萬全副武裝的禁衛軍第一軍面前依舊是不處於絕對弱勢地位。

常延齡的禁衛軍第一軍算是禁衛軍嫡系軍隊,也朱由校最看重的一支王牌軍隊一下,同禁衛軍第三軍是大明禁衛軍體系最具代表性的騎兵一樣,禁衛軍第一軍也是禁衛軍乃至整個大明軍隊中最具代表性的步兵。

第一軍的基層軍官全是皇家軍事學堂第一期和第三期軍官生,甚至一些本是先期軍官生且能力特部突出的軍官和一些有實戰經驗的老兵並沒有升職去別的軍隊擔任高級職務,而是留在了第一軍繼續擔任相對較低的官職,就是爲了不讓第一軍的戰鬥力有所下降。

面對寬大的壕溝和走來走去且從不間斷的一對對巡邏的吳氏關寧軍,負責消滅城防外圍的禁衛軍第一軍第一鎮第一旅則派出數十個得力的人將裝有瓦斯毒氣的瓷罐帶了過來,且泅渡着護城河後一過來就摔碎在了地上。

由於是在夜晚,本就是萬籟俱寂的時候,因而儘管是十幾個瓷罐破碎,但還是引起這幾隊巡邏關寧軍的注意,他們忙跑了過來,並大喝道:“是誰!”

但同樣在這個時候,第一旅的這些禁衛軍戰士們則直接潛入了水中,並在水中拔出了合金鋼匕。

瓦斯毒氣在瓷罐摔碎後就開始蔓延,並被這些圍攏而來的巡邏關寧軍們吸入了口中,微量的瓦斯毒氣只是讓他們有些犯暈難受,但並沒有因此完全倒下,但他們已經沒辦法注意到此刻已經迅從水中冒出,且立即衝過來的禁衛軍戰士。

儘管他們很想喊,甚至很想出信號,但已經有些軟的他們還沒根據他們的大腦指令做事就被禁衛軍戰士們抹斷了脖子。

一顆白磷彈劃入了天際,讓黑漆漆的寧遠城外圍突然出現一抹亮色,將不遠處的寧遠城樓一角顯現了出來。

而同時,這邊禁衛軍第一軍第一旅的戰士則也射了數十顆白磷彈,整個寧遠城頓時如白晝一般。

禁衛軍第一旅就立即按照事先安排,帶着臨時搭建起的渡橋支橋跑了過來,並直接跳進了仍有些冰冷刺骨的護城河中。

按照錦衣衛事先告知的消息,由於如今旱情加劇的緣故,整個寧錦一帶更爲嚴重,因而導致本來挖的很深的寧遠城的護城河已經變淺。

也因此,禁衛軍第一軍纔會採取這種方式渡過寧遠城護城河。

“快!快!”

其餘各旅禁衛軍立即踩在由第一旅戰士用肩膀托起的渡橋上飛跨過了寧遠城護城河,不過過去三個旅後,就會換一個旅的人,畢竟是兩萬人,總不能讓一個旅一直承擔兩萬人的重力。

很快,禁衛軍第一軍的兩萬人就順利跨過了護城河,面對護城河的城門,禁衛軍第一軍則沒有立即動攻擊,而是等待着機會。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開始聽得清城門處傳來密集的腳步聲,猜得出來,是由於白磷彈的射,使得整個夜空被照亮,而讓這些關寧軍產生了警覺。

事先除掉巡邏的關寧軍,是爲了避免在渡河上生不必要的干擾,而現在由於白磷彈的射,還是引起了寧遠城內的警覺,在三千關寧軍趕來城門口察看情況時,禁衛軍這邊則也沒想着要掩飾什麼,直接用開始射火炮轟擊着寧遠城。

頓時,整個寧遠城炮聲大作起來,無數鐵彈朝寧遠城傾覆着,轟掉了無數青磚與樓檐。

“有敵襲,快去告訴遊擊將軍!”關寧軍產生了警覺,並立即去通知了如今負責守衛的寧遠城的遊擊,而這遊擊將軍在得知有敵軍攻打寧遠城後,也不敢有絲毫怠慢,並立即集合了唯一有戰鬥力的三千精兵趕了來。

遊擊將軍很驚訝,因爲他看得出來,城外正搖旗吶喊的敵軍明顯不下萬人,這讓他很疑惑,心想世子爺不是說最近遼東地區將無大股軍隊出現,只要固守城池防止東江兵劫掠即可,爲何突然冒出數萬人?

“快立即派人快馬將消息傳遞給王爺,如今看來,關外遼東之地似乎並非那麼簡單”,這遊擊將軍說後就立即指揮自己的三千兵來組織防衛。

而禁衛軍第一軍等的就是讓他的所有軍隊都出現城門口,然後再集中把瓦斯毒氣射上城樓。

守城的遊擊將軍頓時覺得有些頭暈,而其他關寧軍也開始有些難受的要捂住鼻子,但同時,禁衛軍第二旅已經率先動了攻擊,他們戴着溼口罩,搭起雲梯就往上衝,被毒氣薰了的關寧軍連擡起火器的力氣都沒有哪還有掀翻雲梯的力氣,因而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禁衛軍衝了上來。

禁衛軍一衝上來,就直接開槍射擊,頓時就是無數關寧軍被射殺,而那遊擊將軍還想揮個人的英勇殺幾個禁衛軍戰士,但卻擡不起刀來,被一禁衛軍戰士給直接爆了頭。

很快,不到兩刻鐘,號稱固若金湯的寧遠城就宣告城破。

禁衛軍第一軍立即打開了寧遠城門,放下吊橋,迅疾的衝了過去,吳襄和吳三桂父子雖然常期駐蹕錦州,但他們的家眷則主要在寧遠城。

吳家大管家一聽見外面炮響就趕來通知府裡的太太奶奶們時,禁衛軍就已經包抄而來。

“奉陛下旨意,吳家罔顧聖恩,犯上作亂,先是縱兵屠殺京畿百姓,現又投靠喀爾喀部,抗擊大明,實乃罪大惡極之徒,民族之千古罪人,其家眷無論親疏和老幼,全部格殺無論,一個不留!家產一律籍沒!”

禁衛軍常延齡說後就先拔出刀刃殺了過來,此時的他也只是在嚴格執行一個命令而已,也就沒管什麼,很果斷朝這些吳氏家眷殺了過來。

而與此同時,其他禁衛軍戰士也滿街滿巷追殺着關寧軍的相關人員,無論文職還是武職,按照朱由校的要求,一個不留,俱以謀反之罪論處,以給天下企圖自立的軍閥們一個警戒!

在寧遠城被攻破,並且吳氏家眷遭受到毀滅性的懲罰時,禁衛軍第二軍富大海也攻破了錦州城。

錦州城城防比寧遠城更爲空虛,因爲錦州城本來是防止建奴的一個重要據點,但現在吳襄部和建奴部可是眉來眼去,因而吳氏父子便把防範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大明這裡。

不過,錦州城所有的吳軍也一個沒有放過,按照朱由校的意思,這些都是昔日欠下累累血債的戰爭罪犯,是兵匪,必須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禁衛軍第五軍也順利進佔了大淩河一帶,建奴現在雖然也開始種田,但卻是把重心放在了遼河以北,所以給了第五軍以可乘之機,等到建奴反應過來時,第五軍已經在原有大明構築的防線上展開了對建奴的阻擊,迫使建奴不得不眼睜睜的看着吳襄部被朱由校蠶食掉。

與此同時,滿桂和趙率教也收復了從山海關到寧遠一帶的領地,所有吳軍老兵全部殺掉,所有田地全部歸入皇莊,現在種地的佃農則允許其繼續耕作,但繳納租子的對象則由吳氏父子變成了皇莊。

總之,東路軍的作戰進展的異常順利,不到數日,就把大明的實際控制區重新恢復到了大淩河一帶。

盧象升也來到了寧遠,並出指示,讓禁衛軍三軍立即集結於大淩河堡,並準備動對科爾沁部的攻擊。

但盛京的建奴得知禁衛軍已經突然出現遼東後,卻也在驚訝之餘也慌張了一下,開始立即加緊戒備,並擔心禁衛軍回進攻盛京,甚至連帶劉宗周和史可法也被建奴給扣押了起來,以隨時應對大明的翻臉。

不過,爲了援救西路軍,且現在建奴實力還較強,因而禁衛軍並沒有選擇攻打盛京,而是直接進入了科爾沁部。

這讓建奴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但他們哪裡知道,這纔是他們噩運的開始。

如今科爾沁部也同樣是兵力空虛,別說禁衛軍三個軍,就是一個軍也能輕易攻佔科爾沁部。

而大明一旦攻佔科爾沁部,日後的建奴將會徹底處在大明的包圍之中。

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封推感言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十七章 結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