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

杜繹弘算是徹底怕了眼前的這位心狠手辣的君王,用不擇手段來形容都不爲過,而且還算得上是別出心裁,自己本以爲最大不過是一番嚴刑拷打,然後處以極刑,如楊漣等忠貞烈臣一樣,可他杜繹弘哪裡想到當今陛下會讓他做太史公,還將他的妻妾都抓了來。

“哪裡是愛卿的錯,愛卿可沒有錯,愛卿不過是盡一個人臣的本分,上書諫言而已,朕可沒說過愛卿犯罪,朕只是想跟愛卿陳清一個事實,那就是朕到底是不是好色荒o淫之君”,朱由校笑說了幾句,就又命王承恩將自己的妃嬪皇后張嫣和惠嬪兩人請來,然後對杜繹弘說道:“朕現在有後一人,嬪一人,杜愛卿,你是從何處得出朕好色的結論。”

杜繹弘有些欲哭無淚,他不過這麼一說,爲了讓奏疏的內容更具有震撼性,有時候難免會誇張的說,但他沒想到陛下會跟自己較起真來,非的要跟自己證明他到底有多少妃嬪,而且他說朱由校好色也只是因爲聽了別人的傳聞,何嘗做過細緻的調查,畢竟都察院的御史吃的就是風聞言事這碗飯。

朱由校見他不說話,一副我很委屈的樣子,便乾脆親自問道:“不知道回答是吧,那好,朕教你如何做,朕先問你,你自己有多少妻妾,你若不知道,現在就數,這些在你面前的妻妾,你要是敢否認一位,朕就殺掉一位!”

杜繹弘聽了朱由校這句話很驚駭的擡起了頭,看朱由校一眼,也看了他的那些妻妾們一眼,也就是說,他必須得承認據實承認這些女子都是自己的女人,否則自己將眼睜睜的看着這些與自己有情分的女人因自己而死。

而與此同時,他的妻妾們也看向杜繹弘,她們自然是希望好好的活着,有的人已經開始輕輕喚了一聲:“老爺!”

杜繹弘沒有立即說話,他在暗自思量,且他知道陛下就是要讓自己承認自己妻妾無數,而當今陛下不過一後一嬪而已,但他若承認就意味着自己的一身清譽將徹底毀於一旦,雖然妻妾多少與本朝不算什麼事,且更多時候被譽爲風流雅事,但壞就壞在杜繹弘曾揚言不以美色爲戀,生活中僅僅一糟糠之妻耳。

但現在若是自己承認了這些都是自己的妻妾,那麼陛下肯定要將自己這件事宣揚出去,且在大明日報上大肆渲染一番,將自己打造成一個色鬼無已,如此一來,自己上奏之事也就成了欺君之實,甚至會因此不但不青史留名反而會惡名昭彰。

杜繹弘想了想後毅然的下定了決心,並道:“微臣僅有糟糠之妻賀氏一人,從未納過一房妾室,請陛下明察!”

“杜愛卿不愧是潔身自好之良臣,其伉儷情深,真是令朕和皇后讚歎不已,既然如此朕就放令妻賀氏”,朱由校說着就吩咐道:“傳旨,送杜賀氏回去,其餘女人直接拉下去關入死牢,包括那對叫香雪香荷的姐妹。”

“老爺!”一衆姬妾都將淚眼婆娑的看着杜繹弘,她們都沒想到一向疼自己如心肝寶貝的老爺居然會如此狠心,失口否認起來,其中一風韻猶存的大婦更是嚎啕大哭起來:“老爺啊,妾身可是您明媒正娶的姨娘,您說過因妾身爲您生了兒子您要扶妾身做平妻的,如今卻爲何不認妾身了啊!”

杜繹弘自己心裡也在滴血,他哪裡不想承認她們都說自己的女人,要不然他最開始也不會直接就向朱由校求情,但陛下明顯不願意就這麼願意原諒自己啊。

杜繹弘明白,陛下這是要搞臭自己,順帶搞臭整個文官集團,讓自己打自己嘴巴,所以爲了自己的清譽,他也不敢再求陛下原諒自己的欺君之舉,也更不敢承認自己這裡面數十個女子都是自己的人。

眼前這個嚎啕大哭的女的牀底之間極堪躂伐,而那對可人的孿生姐妹更是膚白徑窄,但他杜繹弘今日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陛下把她們打入死牢。在女人和清譽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朱由校心裡恨極了這個杜繹弘,他可沒想到杜繹弘會如此心狠,爲了所謂的清譽不惜觸逆自己,如今更不惜拋棄自己的女人,甚至據東廠報告給朱由校的消息說,這裡面已經有很多女人做了母親,爲杜繹弘生了兒女。

杜賀氏沒有說話,她也沒想到自己夫君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木然的看了自己夫君一眼,就在內侍的押解下離開了宮廷。

而在此之後,朱由校則是好整以暇的走到杜繹弘面前來:“也罷,沒想到你杜繹弘如此決絕,朕這裡有一份京城快報和大明日報最新的特別刊,其中長篇大論了一番關於你杜御史的各種生活細節披露,你且看看,不止是貪污好色這一點,誹謗君上倒也算是輕的,但就你縱容親族吞併鄉鄰田地一事卻也足以讓大明的百姓們記住裡,爲此我已命大明日報的主筆張岱以《杜扒皮》爲專題去披露當今這些鄉紳地主的嘴臉,以話本、詩詞曲賦和戲文等方式更方面着手將杜扒皮這個形象根植於千家萬戶,讓我大明的億萬百姓都知道有一個叫杜繹弘的人,綽號“杜扒皮”者,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侵吞民脂民膏的十惡不赦之徒!你覺得這個如何,放心,朕是不會殺了你這樣的忠直之臣,但大明日報和京城快報這些報刊們怎麼做,朕可管不了。”

杜繹弘聽了後,心裡不由得咯噔了一下,他自然明白陛下爲何要這樣做,這明顯就是抓住了自己的痛處,要將自己徹底的搞臭,誰不知道,大明日報和京城快報等就是陛下掌控輿論的大殺器,一旦陛下這樣做,自己也就會真真正正的遺臭萬年。

杜繹弘現在也沒法猜透當今陛下的心思了,最初以自己妻妾的性命爲***自己承認自己是一酷愛風流,生活並不清苦的廉臣,如今又直接用大明日報做武器來脅迫自己,見自己不主動承認,便想着要用輿論的方式搞臭自己。

“請陛下賜予臣死罪,臣不敢再有所隱瞞陛下,只要陛下肯饒過臣的一身清名,臣告訴臣的主使是誰就是”,杜繹弘說後,朱由校則是揮手道:“不必了,你下去後好自爲之吧,朕已經沒興趣瞭解你背後的是誰了,朕只是想告訴你,這個天下還是朕的天下,你已經讓朕名聲有損,險君於不義,朕也能讓你永世不得聲!”

朱由校說着就命人將杜繹弘擡下去,而這時候,朱由校則對王承恩吩咐道:“杜門的待處死女子中除年輕無家室的暫留於後宮使喚外,其餘的有子女的則帶其子女流放到雲貴川等地,開墾荒地,無子女的則配於各軍鰥者爲妻。”

“陛下真是仁德之君”,王承恩見此不由得奉承了一句,而朱由校則感嘆道:“唉,朕總是這麼善良”,說着就傳旨讓翰林院的人如實記錄自己寬恕杜氏妻妾之事,卻絲毫不準提杜門直系親屬成年男丁盡皆被處死之事。

杜繹弘還在宮苑的監牢裡恢復着宮刑後的傷口,四位內閣大學士也還在錦衣衛的詔獄裡等待着朱由校審訊時,京城裡的官方報社已經開始力,杜扒皮這個形象開始在報刊上被連篇登載了出來。

這些在報社服務的編纂們同杜繹弘一樣,也是文人,也喜愛誇張性的手法,除了杜繹弘這個名字沒變外,杜繹弘杜扒皮的官職則由都察院御史被藝術加工爲百姓們更爲熟知的知縣縣令。

同時,杜扒皮也由暗中支持親族吞併土地,坑害鄉鄰變成了某位叫杜繹弘的知縣大肆搜刮,橫徵暴斂,且導致好幾起竇娥之冤的故事生,最終卻被微服私訪的陛下現並課以重刑而還的經典故事。

這樣一下子,杜扒皮的形象就迅火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無數百姓記住了這杜扒皮這個經典人物形象,並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到具有杜扒皮特質的朝廷基礎官員的身上,而與此同時,當今陛下南巡時微服私訪打擊好幾個杜扒皮這樣的貪官污吏的故事也被各大報刊開始流傳。

老百姓不管其真假,只管這些流傳的故事夠不夠精彩,代入感強不強,如同後世網文一樣夠不夠爽,順便也能有點啓感。於是,皇帝陛下爲了解民間疾苦而甘願化作販夫走卒去訪問百姓生計的形象被樹立了起來。

以往打擊貪官污吏,解救百姓疾苦這樣的形象都是掌握在文官手裡,如今也算是第一次以皇帝陛下爲主角,瞬間,就提升了朱由校作爲大明皇帝陛下的威望和公信力,一些文官們想借南巡說陛下擄掠民家女,自顧風月的計劃也被一掃而空。

四位被扣押在詔獄的內閣大學士錢謙益等人則此時也被帶到了朱由校面前。

四人現在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錢謙益不知道杜繹弘有沒有給自己潑髒水,李明睿則擔心如果杜繹弘真的說出幕後主使是錢謙益的話,當今陛下會不會認爲是自己所指使的,或者杜繹弘會不會直接嫁禍到自己頭上。

而周延儒也是捉摸不透當今陛下的心思,一下子將自己四人都抓了起來,而且還關在詔獄裡,使得他周延儒也得不到任何消息,如今見四個人都沒事,便猜想杜繹弘估計什麼都沒說,心中卻也有些失落,因爲以他的推測,無論杜繹弘說誰是主使,陛下都不會簡單的相信杜繹弘,而是要保護杜繹弘所指出來的人。

但現在杜繹弘什麼都沒說,那就說明四位內閣大學士依舊是平安無恙,而他周延儒則沒辦法再跟進一步。

“這些都是杜繹弘的供狀,且裡面都有詳詳細細的記載,記載有關於其幕後主使妄圖以污衊朕來達到不可告人目的的奸詐之徒!朕本想將這些人都繩之以法,嚴厲處置,但朕想到諸位既然是朝中重臣臣,素來穩重,哪裡就因爲這等事傷了君臣之間的和氣,所以朕決定學學曹操,將杜繹弘的罪狀燒掉!”

“但是,有兩位卻與杜繹弘有些關係,朕不得不處置周道登和周延儒二人,你們兩人自己放下烏沙致仕吧”,朱由校這句話雖說的輕描淡寫,但對於周延儒卻如一個晴天霹靂一般,按照他的想法,結果應該是罷免錢謙益和李明睿兩位閣臣,但爲何卻變成了讓自己和周道登致仕。

周道登則依舊是面無表情,他知道在這個時候,自己說的越多,惹下的禍就越多,所以他選擇沉默。

朱由校捕捉到了這四人的神色,現錢謙益和李明睿都鬆了一口氣,而周延儒卻是閃現出一抹失望之色,周道登甚至還微微一笑,似乎很淡定!

見此,朱由校也猜出來是誰在搞事情,待這四人謝恩走後,就對王承恩吩咐道:“傳旨東廠,加派人手對周延儒進行監督,特別是其筆記敘事,想辦法打進其府內。”

朱由校知道某些歷史人物肯定是不會願意就此沉淪的,但自己有時候也不能用,因爲這些人都只會把陰謀詭計用在自己的小集團利益上。

一份普普通通的御史奏疏卻讓整個內閣中有兩位閣老就此被罷職,這讓很多心懷點小私心的大臣們不得不掂量一下當今陛下的手段和能力,至此,也沒人敢再大張旗鼓的去言明當今陛下存在什麼缺陷。

就在李明睿和錢謙益都鬆了一口氣,且暗歎朝中依舊有不甘寂寞的大臣時,保皇黨迎來了一個巨大的喜訊,即當今聖上惠嬪誕生了皇子,這對於朱由校而言,的確是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但對於羣臣們而已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啓。

保皇黨們開始更加有信心跟着當今陛下大張旗鼓的幹下去,因爲陛下有了子嗣,便有了政治體制延續百年的可能性,至少不用擔心陛下會讓信王做皇帝,導致出現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情況。

而反對陛下新政的頑固派們則也不得不暗自慶幸沒有公開反對陛下,甚至也開始慢慢向朱由校靠攏,畢竟當今陛下有了子嗣,也說明大明還的確有中興之希望,而他們也有翻盤的機會。

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八章 皇后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