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

最終選出有一百個縣,每個縣投放十個到一個不等的儒士。

其中雲貴兩地佔有三百餘個,四川、兩廣等地也各佔兩百餘個,秦晉、遼東則佔了一百多個,而在其他省份的貧瘠地區如湖廣鄖陽府、南贛和浙西地區也有名額。

不止是這些儒士,而且他們的家人都得同樣被趕到這些窮鄉僻壤去,原來的房地全部充公,而這些儒士則必須在流放地學會自立謀生。

當然,朝廷也會給予一定工薪,但這是跟你是否勤於教學有關的,如果你只知道唉聲嘆氣、吟風弄月,那隻能全家食粥甚至直接餓死,如果努力教書,甚至教的好還會有比知縣還多幾倍的俸祿。

而且,爲了鼓勵這些被流放的儒士積極投身於大明的教育事業,朱由校額外開恩,如果某人能在當地教育出一位舉子則可允許其還鄉。

如果能在教育出一位進士則可授予不低於七品的官職,如果培養出狀元榜眼探花三魁,甚至可以直接調進京中。

當然,由於目的還是在普及教育而不是追求精英,所以教出二十名童生或十名秀才是和一名舉子同樣的,五十名童生或三十名秀才則與一名進士是同樣的獎勵,一百名童生或五十名秀才和榜眼探花狀元是一樣的的。

在很多年後,這些儒士們會現,在每年甚至數年都只能出一兩個進士的欠達地區,後者標準要比前者難度小點。

王思任由於在紹興本就是久負盛名,因而李明睿還親自見了他,儘管兩人的見面並不友好,但李明睿還是很和善的告訴他要去支教的地方是夔州府,且是去夔州府的太平縣當教諭。

太平府隸屬於綏定州,其總人口不及江南一個鎮,而且大多爲土家人,別說是讓他們考舉人進士了,就是讀書識字也是一件極難完成的事。

王思任喟嘆一聲,他覺得自己這是要客死他鄉的節奏,他請求名爲護送實爲押解的官兵先讓他去山陰拜別祖先再啓程去川東山區。

在李明睿的關照下,押解他的官兵答應了他的請求,而王思任到了山陰縣也沒進城,而是在城外捧了一捧泥土,放進荷包袋中後,就舉起手道:“上枷吧。”

官兵給他上好了枷,枷並不重,而且王思任這樣的文人也受不了重枷。

跨越長江、坐着牛車橫穿荊楚平原,然後再進入湘西地界後,王思任的枷號才被放開,之所以不再戴枷,是因爲接下來是要如猿猴般四腳走路。

王思任走這樣艱辛的路程的,花了差不多半月才進入川東大山深處,望着綿綿羣山和蔥綠山林,疲憊之餘,他倒也陡然升起一股從此隱居深山從此安心治學的暢快感。

雖說王思任是被流放而來,但到底是聞名於天下,拔貢出身的知縣自然是十里相迎。

但等進了縣城他就現,石頭堆砌而成的縣城裡,除了有十幾家雞毛店外就只是一座縣衙還像個樣子,但也衰敗的很,也不過是在青磚牆而已,對於當地百姓則大都操着完全讓王思任聽不懂的方言,現在能和他對話的就只有縣令和幾個耆老。

陳繼儒等大儒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們這個時候才明白陛下爲何會饒過自己的性命,因爲待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比死更難受,別說教書育人,你都沒辦法與當地人交流,孤獨更是最大的敵人。

一些儒士因此沒多久就開始染病,而在這窮鄉僻壤,自然也沒醫可治,有的就直接鬱鬱而終。

而也有些儒士開始咬着牙放下身段去與當地人接近,每家每戶拜訪,勸說當地百姓把孩子送來讀書,兩三月間倒也融入了當地,等到開館教學,倒也有十來個孩子入學。

就這樣,在山崖間,在大樹冠下,在大明最神秘的地帶,終於有了郎朗讀書聲。

普及教育,打破士大夫們對知識的壟斷,可以讓更多的寒門參與到社會的建設,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活躍,同時也可以通過文化的輸出同化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日後進行改土歸流自然也就容易得多。

不過,這只是開始,推行漢化的歷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朱由校不希望在這個世界,數百年後漢語世界已經被英語世界包圍。

對於王思任等迂腐但不反動的名士,朱由校可以不殺他們,並利用他們的學識再給大明做一些貢獻,但對於陳名夏、方大猷、冒闢疆等在此次遊行中擔當策劃者和慫恿者,朱由校可沒打算輕易放過。

除此之外,對自己的帝王意志違背甚至暗中相牴觸和掣肘、在外卻也橫行霸道的可惡官吏如應天巡撫王文奎等自然也要處以嚴刑峻法,不然不足以震懾江南官場,皇家資本也就難以打入江南市場。

而且,東廠大檔頭對於陳名夏等心懷不軌的士子和王文奎等不法官員還展開了嚴加審訊,逼迫他們供出更多的人,也不管他們供出的人是真是假,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就是要將可能存在的反動勢力全部剷除。

一時間,東廠的人並沒有因爲遊行的結束而得以歇息片刻,各大自以爲慶幸逃過一劫的士紳被抓進了大牢,然後繼續拷打,又攀咬了一批,直到朱由校祭祀孝陵結束後,抓捕才宣佈結束。

這樣一來,整個江南的文人集團幾乎全部被抓,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多數被貶謫流放,以促進不達地區的教育事業,少數罪大惡極者則直接處死。

而惡如王文奎、陳名夏等,朱由校則要在祭祀孝陵時對這些處以極性,以遙敬太祖高皇帝之靈。

……

大批士紳的被抓和被流放,並沒有對江南地區的經濟造成多大的損失。

在鎮壓遊行後,朱由校下旨到應天巡撫,着令應天巡撫不但要優恤百姓,還要適當補償江南各大店鋪和作坊的損失,畢竟這些商業是維持江南國民生計的基礎。

朱由校可以打擊大地主大鄉紳的產業,但這些中下等規模的產業得加以保護,暫代應天巡撫的南直隸右布政使何長卿倒也幹練,很快就拿出了補償方法。

補償金額暫定爲一百萬銀元,但凡在戶部或南京戶部註冊了的商業店鋪都可以憑藉註冊執照來南京戶部簽署補償協議,根據產業規模和商業品類獲得數額不等的補償金額和補償比例。

於民有利於國有利的自然是比例高,無害無益的自然比例低,有害無益的自然更低。

比如一個產業規模爲一萬銀元的鐵器作坊如果在朝廷戶部註冊爲合法商業戶,就可以獲得百分之十的補償,即一千銀元的補償,如果是同樣規模的賭坊,則只能拿到一百銀元。

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上架感言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兩百零九章 孔興凱心狠手辣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二章 紅丸第九章 早朝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