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

多爾袞見溫體仁和楊嗣昌二人如此推辭,急於達成和談成果的他,不得不一咬牙,跑到了這二人前面,連帶着腦後的一撮金錢鼠尾都飛動了起來:“二位請留步,後面幾項依從你們便是,但於細節處,仍有值得商榷之處。”

溫體仁和楊嗣昌聽此就相互看了一眼,然後很默契的轉身走回到了談判桌上。

多爾袞現在是恨不得吃了這二人,但無可奈何的是,現在着急的是自己這邊。

所謂和談有時候就是這樣,雖然和談是在談判桌上,但和談結果其實早在和談前就已經決定,畢竟這和談結果基於的還是雙方實力的對比。

滿清雖說是新崛起的軍事貴族勢力集團,但到底還只是一個體制還未健全,仍舊停留在農奴制的政權,其國力自然還比不上雖已遲暮但仍稱霸着世界的大明,而這滿清要想依附着大明而生就只能接受大明提出的任何要求,要不然他只能通過軍事侵略的方式去大明獲得生存資料。

但後者的難度明顯要比前者更高,特別是朱由校在京畿之地擊退滿清主力後,滿清八旗兵也不敢再隨意入關劫掠,畢竟現在的大明不是崇禎時的大明,整個國家無敢戰之兵,雖有個盧象升的天雄軍,卻落得個餓着肚子抗清的地步。

更何況現在的大明還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完全可以應對他滿清韃子的入關。

“每年朝貢之數,要比往年多五倍,這個實在是難爲,我大清國困民乏,如果每年還要刮地三尺,拿出五倍朝貢之物的話,那倒不如一戰,貴國雖強,但若真不給我絲毫喘息機會,我們寧願戰死也不願被你們餓死!”

多爾袞憤怒的一拍桌子就轉頭看向外面,看得出來,這次和談讓他很是鬱悶。

而溫體仁卻是不溫不火,依舊喝着茶,靜默了許久後才脫口道:“也罷,我大明皇帝陛下素來寬仁爲懷,一視同仁,按照他的要求,只比往年加四倍也是可以的。”

楊嗣昌看了溫體仁一眼,不由得一笑,他自然清楚地記得當初皇帝陛下朱由校曾經說的是加三倍即可。

不過,楊嗣昌也沒有揭穿,只是搖了搖頭,故意做出一副對溫體仁這種出賣陛下所說要求的不滿樣子。

多爾袞見這兩人表情,也就以爲這溫體仁一開始提出五倍是在故意作弄自己,也因此,他對這個大明的禮部左侍郎又加深了一層恨意,甚至不由得暗罵了一句:“老狐狸!”

“四倍也行,我大清也只能勉力維持,貴國既爲父,也實在太過吝嗇了些!”

多爾袞緊握着拳頭,咬牙說了這麼一句,同時心裡也舒了一口氣,還好沒直接答應五倍的數。

溫體仁遲疑了一陣,沒有說話。

楊嗣昌也故作不甘心地看了溫體仁一眼,道:“溫侍郎,我記得陛下一直說的是比往年加五倍,可不是四倍,如今你自己擅改了陛下的要求,到時候陛下怪罪下來,可別拉上我。”

溫體仁做出一副很不悅的樣子,氣憤地瞪了楊嗣昌一眼,重重地把茶盞放桌上一放:“本官擔着就是!難不成就讓這和談一直拖着不成,本官還要急着回京請旨還鄉省親呢。”

“好!”

楊嗣昌點了點頭,就故作鬱悶地道:“下面說說海州衛以南的地吧,按照我們陛下的要求,遼河以北纔是賜予貴國之藩地,但爾等現在還佔據着海州衛以南的四十餘城,這個必須得歸還。”

如今的遼東除了幾處重鎮,其實大多都是無主之地,荒蕪得很,即便是滿洲八旗佔領後也大多數摧毀其城堡後放棄該地。

所以,多爾袞也沒覺着有什麼,便也答應下來,但對於大淩河一帶的肥沃之地,他卻是垂涎已久,畢竟自己大清國也不是隻靠漁獵爲生,也有大批的農奴需要土地耕種,而大淩河一帶的沃野良田較多,所以多爾袞也便將這個提了出來。

“這個無妨,此地現雖爲遼王吳襄部控制,但也是我大明皇帝陛下之土,本官就替陛下做主賜予你便是,但這海州衛以南的半島之地,得歸還給我大明”。

溫體仁說着就暗暗地用腳踢了楊嗣昌一下,楊嗣昌會意,便立即一拍桌子,憤怒地站起身來指着溫體仁喝道:“溫侍郎!你難道忘了陛下當時是怎樣交待你的嗎,海州衛以南的半島俱是人煙稀少的荒地,陛下名爲要此地,實則是指大淩河之地即便歸於遼王手也不能歸於!”、

楊嗣昌說到這裡就閉住了嘴,做出一副很是悔恨自己說漏嘴的樣子,然後又直接坐了下來:“不管怎麼樣,反正本官不能同意,必須是海州衛以南,包括大淩河一帶的地都得承認歸我大明所有,貴國所佔的大淩河幾座城鎮也得歸還我大明。”

不等多爾袞說話,這裡溫體仁就先和楊嗣昌爭辯了起來。

只見溫體仁也是氣得臉紅脖子粗,厲聲道:“本官纔是此次和議的正使,你楊嗣昌注意點尊卑秩序,別以爲你在陛下面前掛了名,就可以輕視本官,本官現在就告訴你,本官乃六部九卿,有密摺專奏之權,現在就可以加急八百里遞進京參劾你!”、

說着,溫體仁又道:“此事本正使做主就行,你不必多說了。”

楊嗣昌也故作生氣的一揮袖子,直接氣沖沖地要離開座位。

而多爾袞見此卻很是得意,他是很樂意見到對方的兩個使者不和,如此他也好利用二人的不和探知到更多的信息。

他現在至少覺得眼前這個禮部左侍郎溫體仁雖然狡猾卻也有些立場不堅定,做事敷衍,而那位兵部武選司郎中楊嗣昌明顯有些脾氣暴躁,性格耿直,但卻是一個堅定原則的人,如今二人這麼一鬧,反而有利於自己爲大清爭取更多的利益。

因此,多爾袞見楊嗣昌要走,還挺好心的跑了前去,將楊嗣昌勸了回來:“楊副使別急着走,既然是和議,大家就和和氣氣的談吧,何必動怒呢,不過楊副使你也別太膠柱鼓瑟,溫正使這樣做爲的是讓和談很好的進行下去,這細枝末節處本就是可以隨意的,大淩河之地,本就是我大清龍興之地,所以是還請貴國勿要強奪。”

“也罷,此等賣國之舉也非我楊某人所爲,到時候某某人掉腦袋,也別想我去求情!”

楊嗣昌說了一句就坐了回來,就這樣,海州衛以南的半島爲大明所有,而本賜予關寧軍吳襄所部的關外大淩河之地被溫體仁直接賣給了滿洲,對於滿洲的皇太極如何去找吳襄要,大明自然是不管的。

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八章 皇后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