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

聞聽這御史居然彈劾國子監祭酒劉宗周在朝會中大聲喧譁,這倒讓朱由校頗爲驚訝。

誰都知道這滿朝文武中,就屬劉宗周最爲恪守禮教,容不得朝廷規矩有半點閃失,怎麼今天卻出了這樣的洋相。

其他官員也是不由得嘴角勾起弧度,甚至還有的小聲議論起來。

朱由校見此忙咳嗽了幾聲,整個朝堂才安靜了下來,朱由校這時也才說道:“朝會上禮儀有所虧,究竟是大罪還是小過倒不如讓禮部裁決。”

說着,朱由校就喊了一聲:“溫體仁。”

“臣在!”溫體仁忙站了出來,其他官員略感詫異,怎麼陛下突然將這個平時坐冷板凳的官員喊了出來,而不是一直大紅大紫的禮部右侍郎李明睿。

李明睿倒也是波瀾不驚,微微一笑就集中精神聽陛下朱由校要說什麼。

朱由校看了看殿外的國子監祭酒劉宗周一眼,才居高臨下地對溫體仁說道:“你是禮部左侍郎,熟稔朝廷禮儀規制,劉宗周此事,你覺得如何處置?”

劉宗周見陛下朱由校讓溫體仁來決策對自己的處置,心中不由得一喜。

現在的他着實後悔自己剛纔因一時激動而犯了這樣的過錯,害得自己本該在朝堂上立身揚名卻不得不站在殿外餐風露宿。

如今,陛下讓自己的好友決議對自己的處決,這無疑是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自己今日預備的進言壯舉還能再進行。

可誰知,這時,溫體仁卻直接站出來一步,躬身朝朱由校行了一禮後,就義正言辭地道:“陛下,朝會乃國之大事,禮儀規範不可廢,劉宗周身爲國子監祭酒,乃清流官員,最是應該明禮守規,如今卻與朝會途中大聲喧譁,就是藐視聖上,無人臣之忠,微臣懇請陛下罷免此人,將此等狂妄之徒逐出朝堂!”

劉宗周一愣,他不敢相信自己剛纔聽到的話。

朱由校也是驚訝的很,卻又不由得笑了笑,暗道這溫體仁不愧是小人,對自己好友落井下石卻是如此的毫無壓力。

其他官員也是愕然地看向了溫體仁,都不明白溫體仁怎會因爲人家劉宗周與朝會失禮的一件小事而要將人家罷職,難不成這溫體仁與劉宗周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

唯獨溫體仁依舊是毫無表情,但他心裡卻是很竊喜這劉宗周突然犯了這麼一件小錯,然後陛下還要讓自己決議。

那既然如此,倒不如自己直接建議將劉宗周罷黜,省得以後見到他心煩。

而且,在溫體仁看來,陛下朱由校也許本就討厭劉宗周,如今倒不如趁着自己之口直接將陛下討厭自己看了也心煩的這個人直接罷黜。

朱由校卻也看穿了這溫體仁的心思,但朱由校沒有打算隨了這溫體仁的意。

對於溫體仁這樣的小人,朱由校內心裡其實是憎惡的,雖然溫體仁這樣的小人有時候會比劉宗周這樣的正直之人聽話,但朱由校還是想看看當劉宗周知道溫體仁已經出賣了他後會是什麼樣子

“禮法規矩乃國之大事,自然不可輕視,但今日劉宗周所犯之事也並非到了觸逆國禮的地步,上朝會前,朕剛纔也看見了,劉宗周也不過是在行進時多喊了幾聲,也算不得什麼,更何況也沒在這朝堂之上,但身爲國子監祭酒,國子監監生的表率,即便是在朝會中也得有爲人師表的覺悟。”

朱由校說着就讓人喚劉宗周進入朝堂。

“微臣劉宗周參見陛下!”

劉宗周走了進來,朝朱由校行了一禮,並冷冷地瞪了溫體仁一眼。

溫體仁沒有理睬劉宗周,倒是陛下朱由校剛纔的話語讓他感到很驚訝,溫體仁沒有想到陛下會如此輕而易舉地揭過此事。

這時候,朱由校也開了口,說道:“劉宗周,你既爲國子監祭酒,就應爲天下士子之表率,而今日你卻在朝會上大叫大喊,朕不得不罰你,就罰你半年俸祿,貶你爲國子監司業,暫代國子監祭酒事,如何?”

劉宗周也只得欣然領罪,對於這事,他是不好辯解的,而且他還不得不向朱由校表示感謝,畢竟按照溫體仁的意思,是要將自己直接罷職的,而自己即將要彈劾進言的這位皇帝陛下朱由校卻寬宥了自己。

因此,劉宗周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自己要上折阻止與韃子和談一事。

而這時,先站出來的是吏部尚書崔呈秀,崔呈秀要奏的卻是增添大學士一事。

在朝堂之上的官員們一見當朝天官將增添內閣大學士的事提了出來,一個個頓時變得心花怒放起來。

這些官員們忙一個個跟着附議此事,看得出來,這滿朝的高級文官們對進入內閣的情結還是很深的。

“此事先擱置不提,下面還是讓禮部左侍郎溫體仁給朕和在場的諸位成功報告一下與韃子和議的效果。”

朱由校此言剛一說出口,頓時整個朝堂就變得異常的安靜。

誰也沒想到陛下居然已經與韃子達成了和議,而他們這些部院大臣卻都還未知道,也許李明睿和錢謙益等天子近臣知道,但在此之前也沒有透露半點風聲。

一些大臣有些惱怒陛下朱由校這種乾坤獨斷的舉動,但誰也沒有說出來,他們可不想同東林黨一樣落得個斬抄家的下場。

溫體仁這時候應朱由校旨意站了出來,並將他作爲正使、楊嗣昌作爲副使,趕赴薊州與韃子和談的一切事宜都稟告了出來。

而這時,隨着溫體仁所說的越來越仔細,劉宗周的臉也拉的越來越長。

他沒想到溫體仁會出賣自己,而且居然還擔當了此次和議的正使。

劉宗周現在恨不得生吞了溫體仁,而溫體仁卻是淡然得很,依舊在眉飛色舞的說着此次和議給大明帶來什麼好處等事。

其他也對和談並未太贊成的官員們也把惡毒的眼光投向了溫體仁,在他們看來,劉宗周固然是偏執且難以相處之人,而這溫體仁卻是一可憎甚至可惡的十足小人,到時候始作俑者皇帝朱由校被他們完全給忽略了。

朱由校在聽完溫體仁的彙報後就不由得點了點頭,隻字不提封賞之事,且直接就問道:“對於派駐大臣去韃子處做正使一事,諸位以爲讓誰去比較合適?”

溫體仁先站了出來:“陛下,國子監司業劉宗周學富五車,正直無私,最適合出使韃子。”

而這時候,左都御史曹思誠卻站了出來:“陛下,微臣以爲既然禮部左侍郎溫體仁能與韃子和議,就能出使韃子,所以派駐韃子之官非溫侍郎莫屬。”

刑部尚書蘇茂貞也站了出來跟着附議要讓溫體仁去韃子所在地當使者。

朱由校看得出來,這些官員都是在給溫體仁顏色瞧呢。

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二章 紅丸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八十章 上當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