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

讓禁衛軍的各營指揮使直接帶着自己的聖旨和銀錢去各地招募新兵是朱由校特意安排的募兵方式。

他不想讓各地的督撫們去負責此事,因爲這樣一來,勢必會讓高級文官們參與到禁衛軍系統,那樣禁衛軍系統就沒辦法保持純潔性。

而這七營指揮使不一樣,這些都是拿着自己的錢與名義去募兵,且大都資歷較淺,相對於各種利益牽連的文官而言,無疑要純潔許多。

即便是他們真的在以後也成爲勢力集團,那也只能是以自己爲中心的勢力集團,因爲沒了自己,他們什麼都不是。

對於爲何要選擇多點募兵而不是一處募兵,自然也是爲了打破家族聯結的軍事體系。

雖然以家族爲基本單位組成的軍事集團在戰場上廝殺時會因爲親族被殺而形成同仇敵愾之心,但也會形成小集團勢力,甚至只要統帥是其家族族長,那自己這個皇帝在軍隊裡的話語權沒準還沒那位家族族長。

如同晚清的湘軍以及後來的淮軍等,雖然戰鬥力都比清軍綠營強,但滿清的中央政府也沒辦法再指揮得動這些靠着血親關係締結的軍事系統。

清廷要想平太平軍也只能重用曾國藩,或者是李鴻章,甚至到最後滿清的各地的督撫們還能直接搞個五省自治,完全不理會中央朝廷。

從一個帝國統治者的角度看,朱由校是不想出現這種情況的,所以他要多處募兵,打破靠血緣關係維持集體團結性和榮譽感的方式,他的禁衛軍必須是靠忠於陛下的無上信仰和嚴厲的紀律維持集體榮譽感的。

而且,這些地方都是出強兵猛將的地方,禁衛軍要想成爲一個複合型的集團軍,就必須融合各類特長的士兵。

當然,也不用擔心這些地方的百姓不願意參加禁衛軍。

朱由校除了在給予比關寧軍士兵還高兩倍的響銀外,還讓兵部制定了一整套關於禁衛軍的福利體系,基本上每一個禁衛軍的官兵都不用擔心自己的家人有沒有人供養,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上學,自己傷殘或者犧牲後會不會得不到撫卹和表彰等問題。

更何況,這幾個地方中,秦地和京畿的百姓們一直是他朱由校拿從八大晉商那裡抄的銀子養着,幾乎每個月都花掉計以百萬兩的銀錢,但稅收卻是直接減免到了以前的三十取一的程度,有的地方甚至從天啓四年以來就一直在減免。

即便是以前由於吏治**,可能會有很多百姓享受不到帝王的恩惠,或者不知道朝廷的恩惠,但現在由於孫承宗和盧象升以及孫傳庭等的嚴厲打擊貪污**後和刻意爲朱由校爲朝廷進行宣傳後,秦地和京畿的百姓不會不感激他這個皇帝陛下,而這樣一來,朱由校也不用擔心他們不願意來參軍。

對於其他地方,自然更不必擔心,這些地方同樣也是災害頻之地,朝廷賑濟現在也已比以前及時,民心自然也還未散。

不過,朱由校還是對各營指揮使提醒道:“常延齡去四o川,記得第一件事是去拜會秦良玉老將軍,沒她的幫助,你是招不到好兵的,更何況夔州一帶最爲驍勇善戰的士兵還都是她的子侄,另外,覃博桐去徐州和盧家鈺去兩廣時,也可以招募一些沿海善遊的百姓,雖然我禁衛軍在以後的較長時間內難以觸及到海上爭霸,但也得提前做做準備。”

衆人聽後,皆以爲然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則是盧象升說具體的招兵方案:“在提及具體的募兵方案前,我有必要給你們提前透露一下,接下來的禁衛軍編制變化,日後各營不單單是單一的軍事品類,比如騎兵營會升級爲騎兵鎮,但會給他配備一個重炮營和一個輕炮營以及一個火器營以及輜重和工兵等其他附屬功能性隊伍,都是爲騎兵衝鋒前進行火力打擊的準備,但主要作戰方式還是騎兵衝鋒;而步兵營自然也會配備騎兵營,其他各營亦是如此,所以此次你們募兵不必侷限於非得只招騎兵,或者只招火器兵,得儘可能將各類人才都召進到禁衛軍系統來。”

盧象升說着就展開了冊子:“鰲拜此次負責募兵一萬五千人,覃博桐負責募兵一萬五千人,常延齡和另外兩個步兵營的指揮使各自負責募兵兩萬人,富大海則負責募兵一萬人,這個數字沒有嚴格限定,但必須招到精兵,寧缺毋濫,明白了嗎?”

“明白了!”

各營指揮使高聲回答後,朱由校也站了起來,饒着會議桌一邊走一邊道:“待會具體的招募新兵細則會放到你們手裡,在這裡,朕提出幾個原則性要求:第一是不招偷奸耍滑或囂張跋扈之徒;第二是不招好賭嗜酒之徒;第三是不招士紳之子;第四是不招體檢不合格之人;至於如何進行基礎體能測驗你們是知道的,也就是野外拉練,淘汰掉意志薄弱和體能薄弱之輩;但在最後,朕也得提出幾個優先,有這幾樣特長者,可以直接錄取,不管上述條件,一是能讀書識字的,二是對數字或者射擊方面有極強天賦的特殊人才,三是名將之後如戚少保和俞大猷的後裔。”

“謹遵陛下吩咐!”

各營指揮使回答後,朱由校也沒再多說什麼,但接下來的御前軍事會議並沒有結束。

既然是要擴充軍隊,在大量新兵訓練之前,自然也需要大量的基礎指揮官,朱由校還得安排對軍官生的培養。

對此,他便在此次御前會議上宣佈成立皇家軍事學堂,且着實進行第一期軍官生招生工作,早先培養的三十名軍官生前被視作先期畢業生,而這三十名軍官生中,除掉以後將要隨各營指揮使離京募兵以外,其餘的都將同盧象升一起着手進行第一期軍官生的招生工作並擔當日後訓練課程的教官,當然徐光啓等也會被任命爲教官。

另外,劉若愚還得着手採購大量後勤物資,從腳盆洗臉盆到各類設備,自然也有的他忙。

徐光啓等技術官員也得加緊進行各類武器裝備的訂購和製造,可以說,只要一擴軍,整個帝國的經濟運轉也因此被拉動了起來。

封推感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