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

范文程自然知道吳襄口中的滿桂是何人,也深知此人雖是蒙古人,卻對大明是忠心耿耿,皇太極也曾派人給這滿桂投過勸其歸附後金之信,但去的使者都被滿桂直接砍頭。『

對於滿桂這樣不識擡舉的,范文程自然同他主子一樣深恨此人,甚至將他和毛文龍列爲最不可饒恕之敵。

“滿桂既然安心要爲朱由校賣命,我們何不除之而後快,我八旗主力就在此附近,一旦時機可待,我們兩邊可以聯合伏擊滿桂部,到時候你能得自由以回遼東,我等也可破滿桂部出關。”

范文程如此說,吳襄沒有答話,滿桂的實力比他強,且品階要比他高,讓他對滿桂下手,的確讓他爲難,但一想到皇太極的八旗從旁協助,但也有些意動。

誰知,就在吳襄猶豫不決時,吳三桂卻是奉上茶來,並問着范文程:

“範叔叔說的好輕鬆,我們吳家也算是世受大明國恩,朝廷誅殺舅父雖是不明之舉,如今僅憑你一人之口就讓我們吳家認韃子作君父,這不是在逼我們吳家做那不忠不義之人嗎?”

范文程一愣,不禁苦笑起來,他深知這吳家中最難對付的不是吳襄反而是這個看上去只有十六歲卻少年老成的吳三桂。

在聰明人面前,范文程的忽悠之計自然不好使,只好坦誠問道:“那依賢侄所言,你們吳家該如何應對明廷朱由校對你們的制裁?”

“當今天子昏聵,輕信奸佞讒言,欲除我關寧軍,我等自然不能不自保,以小侄之見,歸附貴可汗不必再提,但我們可以結盟,父親可以昏君當道爲由宣佈遼東暫時自保,且自立爲國主,替大明守邊,到時候與貴邦結成兩國之交豈不更好?”

吳三桂此言讓吳襄和范文程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吳襄也覺得與其背離大明投靠野人般的女真倒不如自己做土皇帝,便也說道:

“吾兒所言甚是,範先生,煩你告知你家可汗,若願意接受犬子所說,我們可以共擊滿桂,並永結同盟,若不可,那我吳某就借你人頭一用獻陛下,沒準那朱由校會因此對吳某網開一面。”

“不必了,難得吳兄和賢侄有此列土封疆之大志向,就依你們所言,到時候若能全殲滿桂一部,助我大金出關,遼河以西之地可盡數還於爾等。”

其實,范文程在來之前就得到了皇太極指示,若吳襄所部願意歸附,自然可封王,若不願,也可裂土於他,誘惑他自立一國。

如今,只是將自立一國想的法由吳襄之子吳三桂提出來了而已。

“那好,就請範兄暫且回去告知貴邦可汗,我和滿桂部約定匯合的地點是何家堡,如今滿桂部已經大部趕往此地,你們可運動至此地,等我們跟上來後,兩面夾擊,一舉殲滅滿桂部,除掉朱由校在遼東最強悍的一支力量,如此毛文龍也失去側翼的護衛,到時候我們再聯合收伏毛文龍,則山海關以東之地盡歸於你我矣。”

吳襄如此說,范文程自然大喜,忙不迭地趕了回去。

……

寒寺微冷,又沒有女人偎依取暖,雖說有炭火在旁,但也不可能讓炭火放進被褥裡來。

過了幾個月帝王生活的朱由校也有些不適應,捲縮着身子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但誰知,就在他睡意微濃,被褥漸暖時,外面傳來守門士兵的喝令聲:“誰!”

“錦衣衛千戶沈璉,有緊急消息通知陛下,趕快讓開!”

一聽此喝叱聲,朱由校自然知道肯定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生,如同當初糧草被劫一樣,他也只好掀開被褥坐了起來。

“陛下,據遼東錦衣衛來報,今日有人秘密見了吳襄所部,我們動用內部眼線後得知錦州總兵吳襄部有勾結韃子之意,蓋因韃子許諾遼河以東二十餘城盡歸吳襄所部,只怕原因還有祖大壽被誅一事所引,吳襄意圖聯合皇太極除掉滿桂部。”

朱由校愣了片刻,他沒想到吳襄會勾結韃子,雖然他知道祖大壽與這吳襄是姻親,自己動祖大壽勢必讓其他關寧大將如吳襄等產生疑懼之心,可自己已經對其他關寧鐵騎採取了安撫,甚至自己也擔心祖大樂和祖寬投降韃子,便讓毛文龍防備這二人,可誰知到最後先與韃子暗通款曲的居然是吳襄,吳三桂他爹!

“吳襄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反水,韃子許給了他什麼好處?”朱由校不由得問道。

“支持吳襄自立遼東國主”,沈璉說後,朱由校不由得笑將起來:“皇太極好大的手筆,不愧是想逐鹿天下的豪傑,也罷,既然人家一韃子領都這麼大方,那朕也不能太寒磣了;

傳旨:祖大樂和祖寬等部因守土有功,加封爲永寧伯和懷恩伯,大淩河以東四城賜予祖大樂,大淩河以西三城賜予祖寬,錦州總兵吳襄加封遼王,遼河以東沃野萬里盡賜予他,包括東奴之地。”

其實,朱由校從決定動關寧鐵騎的那一刻開始就做好了這些軍事大地主們要做背叛自己的心理準備。

沒辦法,這些軍事貴族尤其是關寧鐵騎不除,則大明財政一日得不到緩解,百姓就一日得不到撫卹,自己的改革一日沒法展開,所以這個毒瘤必須剷除。

但現在自己的軍事力量還沒壯大,再加上還有韃子的威脅,因而自己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除掉這些擁兵自重的軍閥。

既然不能除掉你只能安撫你,讓你得意,讓你誤以爲朕是怕你們的,不敢動你們。

反正山海關以東的土地都被這些遼東的軍事地主所實際控制,自己也可以學皇太極樂得做個順水人情,順便還把後金的土地送給他們,也就是說,如果吳襄能佔領沈o陽和赫圖阿拉,那這些地方也是他的。

“同時,傳密旨給滿桂,讓他率本部回撤永平,他們是騎兵,現在火撤回還來得及,皇太極和吳襄等想聯合吃掉不可能,另外,讓趙率教和黃得功部前去救援,順便將皇太極部包圍在永平一帶。”

朱由校說着就嘆了口氣道:“皇太極呀皇太極,我大明國門雖進來容易,但要想回去可不容易啊,不來找朕,找吳襄之流是沒用的。”

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兩百零九章 孔興凱心狠手辣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