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

倆師徒起飛狗跳的牲口巡察活計, 好不容易完成, 大食堂開飯, 午飯是簡單的紅薯玉米餅加泡白菜, 再加一碗熱氣騰騰老黃豆湯, 大口喝下去,舒坦得很。

因紅蘿蔔的搶手失敗, 大多數村民們不敢在這時刻, 因爲食堂飯菜問題, 去惹心焦如焚的張隊長, 以及一羣兢兢業業爲民辦實事的小幹部。

三姑六婆們倒是嘴碎許多,被葉二嬸乾淨利落懟回去。

村裡罵人很少講究彎彎繞繞,你說得複雜他們不懂裝懂,簡單粗暴挺適合她們的。這不,這羣人如今只能背後偷偷嘀咕抱怨,當面屁都不敢放一聲。

空閒下來, 除去把日常工作幹好,把感冒頭疼腦熱全部治好,各家各戶正式進入嚴肅的備冬時期。

先是燒碳備柴火, 哪怕放在家裡用不上,部分老人們揮舞着柺杖, 對着兒女的屁股一頓狠狠抽,快去借用隊裡的山窯燒碳,去撿枯樹枝、拉枯樹葉。

許多年輕人哀嚎:

“家裡不能燒煙,存着它們幹嘛?”

“擺在屋裡好看!老頭子聞着它們舒服!”一位老人回答得特別霸氣且任性。

總之, 山林裡每天從早到晚,都有拾柴、砍枯木、燒碳的漢子小夥,葉家人藏在其中,一點都不特殊,只是燒碳略微頻繁一點,多少次沒燒好。

到最後,那些不燒碳存柴的人家,也頂不住這股子‘妖風邪氣’。畢竟,村裡人就愛圖個熱鬧,愛跟風,誰家要是沒做,還挺奇怪。罷了,好看就好看唄!

真幕後推手葉老爺子,在老伴面前搖頭晃腦,笑得好不得意。

除去燒碳砍柴,曬被子、存厚衣服、拆舊換新……很多備冬雜事碎事,看起來簡單,比不上農活,但輪到自己上手,一眨眼就是一整天,挺能消磨時間。

夏老爺子身爲裁縫,終於忙碌起來,午飯後,也就沒時間去折騰徒弟,放她自由。這也是先前爲何答應成爲‘隊裡臨時獸醫’原因之一,被衣服被子折騰得腦門疼。

於是,自由人甜妹兒,就被她媽領回家,去取空間裡的一團亂麻。

絕對是真的亂麻,黑麻、白麻、黃麻、線麻,啥麻都有。這是今早備好放在青山空間的大竹筐裡,升級後,一天兩次,想要取出來特別容易。

每次瞅到甜妹兒,閉上眼睛歪歪頭,一筐東西就忽然憑空出現或消失在房間裡。葉家人都覺得很神奇,不愧是小仙女,這不就是仙家的破乾坤法術嗎?

除去各類麻,筐邊上還掛着一籃新鮮水果,香蕉、葡萄、桃李、冬棗、桃金娘、野草莓……量不多,種類繁多。

“媽,嚐嚐我種的紫葡萄,甜汁多。”甜妹兒趕緊拿起一串水果討好媽媽。

甜甜酸酸的,味道確實好。

葉媽媽瞅她一眼,算是接受賄賂。

甜妹兒得意滿滿。

她真的好像把熟葡萄藤,種在臭師父的後院,嚇壞他!

不多時,倆母子將兩串葡萄全部吃完。

“媽,咱們要這麼多麻幹嘛?”

甜妹兒瞧着麻筐,不解問道,她最近已經搬出百斤以上的亂麻。

提起這個,葉媽媽笑得特別甜,“搓麻繩,編麻布,咱們家、你師父家、白老爺子家、楊婆婆、還有你姥爺家,都需要它。”

南方的房子,除去地主家青磚青瓦房,因特別構造外。新舊土屋全都漏風,房頂門縫窗縫全都抵擋不住,在屋裡也寒意刺骨。

房頂用枯草枯葉修補,門窗用麻布釘住,已經成爲當地每年的必要禦寒手段。青山裡各類麻雖不少,各家各戶每年都有存貨,但今年天氣詭異,寒冷突如其來襲擊。

防冬用的麻竟也成緊俏貨。

隊裡小幹部通知‘麻全放入倉庫,隊員不得私自取,若犯,視爲偷竊罪。’

麻布甚至可以做成衣服呢!

出村路被擋住,無法與外村人交換各種麻,這如何禦寒保暖,成爲碧山村村民近日考慮的重大問題之一。

也就是說,碧山村有麻繩麻布紡織機,但缺少大量麻。

聽此話,甜妹兒眼睛雪亮,驚喜問道:

“姥爺?舅舅舅媽?他們會來咱們家嗎?什麼時候?”

葉媽媽微笑回道:“他們不會來,但是咱們可以去啊!下午把麻布、桐油送到白家夏家,你爺爺會跟白老爺子講,看能不能一塊兒去縣城一趟。”

只有把“楊婆婆的重要預言”,向她父親轉達一番,相信他一定聽得懂自己的心意,她才能真正放心下來。縣城比農村好,哥哥他們吃的是鐵飯碗,但怎麼說,也得準備一番吧!

葉媽媽還沒回過神來,甜妹兒已經掛在她大腿上,像個樹袋熊一樣,用水汪汪的黑亮眼睛盯着她,軟糯撒嬌道:

“媽,帶我去。我可以揍壞蛋,運東西,搬東西,種麻種桐油……”

“這個我可帶不了,我也不能去呢!”

葉媽媽眸色一暗,可惜嘆道。

小五還沒完全斷奶,她一走他就得斷糧,而且小五剛滿週歲,誰家也不會放心他上路,這探望父親哥哥的事,只能等以後有緣。

甜妹兒慫拉下毛頭,準備晚上偷偷摸摸跟着爺爺出門,爭取把自己打包進出村的驢車或馬車上。

“快幫媽把麻運到後院去。”

拍拍她小屁股,葉媽媽無奈搖頭道。

然後與大力小閨女合作,將屋裡一筐筐麻,全部搬出。

前院沒牆,全都是竹籬笆,院外可以將裡頭看得清清楚楚,雖然葉家附近沒鄰居,又處於碧山村最深處。就怕萬一被人瞅到,這事兒還挺麻煩。

鄉村消息傳的快,就算有些邊邊角角秘密,也被三姑六婆們,描繪得栩栩如生,補得完整無缺。到時你一句我一句,你借一把我扯一根,再多麻也經不起折騰。

於是乎,張家的兩臺紡織木車,被葉家以織好的麻布爲報酬,借到家裡擺在後院,悄咪咪打麻繩、織麻布。

甜妹兒已經成爲打麻線高手

葉媽媽在一旁將黑麻線麻等,摔打柔軟,清理乾淨,劈成細綹。

甜妹兒坐在木紡車前,搖踩攤,利用一鬆一緊的牽引關係使紡織車轉起來,利用旋轉把麻紡成麻線。

葉媽媽再把麻線纏成各種各樣的線團。

咚咚咚!咂呀——

紡車規律的聲音在葉家後院響起。

砰咚——砰!

聲音有一些凌亂。

要是有人經常聽到,通常會認爲是葉家皮猴兒在亂玩,隊裡有木製打穀車,曾經就被山娃娃踩出一缺口。

甜妹兒:你們猜得沒錯! шωш ◆T Tκan ◆¢ ○

瞅着麻線一團一團被捲起來,一坨一坨堆在木盆裡,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甜妹兒,準備一下,快點跟爺走!”

葉老爺子一進後院,對葉媽媽點一下頭,轉身趕緊催促道。

有點疲倦的甜妹兒,僅花十五分鐘,做完兩套小人舞,瞬間精神百倍。

仍不放心的葉老爺子,把她抱起來,邊揉腿揉手,邊朝外邊走去,還不忘罵道:

“熊猴兒,你一丟丟點大娃娃,織布機有啥好玩的。天天踩以後長不高,你看看村裡頭的周家丫頭……”

甜妹兒摟着他脖子蹭啊蹭啊,甜蜜撒嬌道:“爺爺,咱們去榨油,桐籽,我全都準備好啦!”

葉老爺子一點都不溫柔地揉她頭髮,怒罵聲卻漸漸停止。

倆爺孫走向全村最大的驕傲之一——碧山村榨油房。

紡織車可擡家裡,榨油房肯定搬不動。

冬季夜暗得早,月亮星星通常也少一些,且屋裡都被釘的死死的,棉油煤油桐油,就得多多準備一些。

而在供銷社買這些都需要票與錢,村民們也不傻,利用張老爺子的手藝,乾脆在村裡建一個榨油房。

每年夏秋,去種棉花的村裡,交換一些棉籽,或者買一些桐籽,自己榨油,將油票省下來,去換其他物資。

榨油房做得可不容易,張老爺子嘔心瀝血,幾乎忙碌接近一年。

尤其是榨油木製機具,那些釜甑、爐竈、木榨、鐵箍、撞錘或撞杆、油缸等木質工具完美組合,需要手藝最好的木匠。

兩年前,三村唯一的榨油房落戶碧山村,成爲全村人的驕傲。

榨油房又稱‘張氏榨油房’,生產隊成立後,只要有油榨,張老爺子就可以得到工分。村民若是自己榨油,會送一些成油給張家,當做使用酬勞。

全村最不缺油的就是張家。

小到農具、中如織麻車、大到榨油房,木匠張老爺子的手藝,滲透全村各個角落裡,村民們離不開他。

也因此,在這樣的年代,匠人們受到的尊敬,等同於那些熱血讀書人,而最棒的匠人,在部分村人心裡,比讀書人還重要。

中秋深秋的榨油房,通常忙碌起來,天天都轉個不停,需要本村村民提前預訂。而外村村民更是不知道排到猴年馬月去。

今年特殊,暴雨後,秋季來得早,村民來不及兌換籽類材料。而如今,唯一安全的山路出口被封,其他崎嶇山路也有,平時就挺危險,暴雨加秋冬,危險得更多。

因此榨油房難得空閒下來,這倒是方便葉家人,最好瞞着其他村人,趕緊趁機將桐油,通通榨出來。至於爲什麼不榨菜籽油,因爲新鮮菜籽油味太濃太香,且隊裡現在已經沒有菜籽。

通常他們都選擇在下午榨油。

晚上葉爸爸、葉老爺子、葉媽媽再拎着幾大桶‘熱水’回家洗澡燙腳,去油味兒,葉二叔葉二嬸也會幫忙。

對於使用榨油房藉口也想好,利用葉二嬸的職務,把隊裡的榨油任務接過來。葉家精壯漢子多,接活這一點特別容易。

而那些桐籽出自仙山,也有甜妹兒的仙山,來幫忙運到油坊。

對此,甜妹兒心裡甜滋滋的:這個家裡不能沒有我,真是好煩惱!

農忙過後,清閒下來,除去一個二愣子葉三叔,葉家人全都跟小松鼠一樣,一點一點往家裡存糧存物。

哪怕曉丫頭,現在跟着思丫頭,在樹林裡撿柴火,逮越來越少的麻雀呢!

爺倆口靠近榨油房,聽到腳步聲,葉爸爸伸長脖子往外偷看,是熟人才放下心,趕緊招呼他們。

“爸,甜妹兒,你們來啦,今日隊裡的棉油麻油豆油桐油,我與二弟已經榨出來啦!”葉爸爸擦擦汗水,把一桶一桶的油,全部放到一邊,再蓋得嚴嚴實實。

葉二叔已經離開油坊。

甜妹兒神氣的揚起小脖子,閉上眼睛,小手隨意一揮,超大框的桐籽,瞬間出現在油房裡。上面掛着一個新鮮水果籃子,裡頭只有一小堆美味解渴的桃金娘。

“這丫頭!”

祖孫三代開始忙活起來。

甜妹兒充分利用‘大力’優勢,咚咚咚,將桐一搗爛快成坨狀,再全部裝進簸箕,遞給葉老爺子。

“爺爺吃果!”

空閒時候不忘賣一下乖。

葉老爺子咬一口桃金娘,再把籽們倒進鍋裡蒸,放在鐵製圓形模具裡的用腳踩實,製成包餅。最後把十幾個包餅放在一起,餅與餅之間沒有空隙。

“爸爸吃果!”

忙碌的甜妹兒不吃獨食。

砰砰砰!

等包餅放進榨倉,葉爸爸用盡全力,撞杆撞擊木楔,清亮、濃郁味道的油脂便從油餅裡一滴滴溢出,氣味四溢。

榨油房裡的祖孫三人,目不轉睛盯着它成桶。

不一會兒,葉二叔葉二嬸葉奶奶,也來一起幫忙。等一桶一桶清亮的桐油被榨出,整整齊齊放到一邊。

都是自家的!

自家的!

冬天家裡可以點得亮亮的。

葉奶奶喜滋滋道:

“這幾天的桐油,省着點,咱們家用兩年可能還有的剩。”

“渾身都是油味,現在我走到哪裡,都被叫‘油幹部’。的虧咱們幸運,能換來這麼多桐籽。”葉二嬸笑眯眯道。

葉二叔接話道:“所以咱們家才需要一桶又一桶的“熱水”,去油味兒,大嫂食堂裡還有幫忙燒熱水。”

否管麻布還是桐油,這個秋天,瞞來瞞去存物真不容易。

僅負責放風的甜妹兒捂嘴偷樂。

採果、挖糧、種地、打拳、跳舞、看‘病’、織線、榨油……這個秋天,她絕對是家裡最忙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繼續碼字下一章。

**

村裡很多人最愛邊幹活邊聊天,各種消息都能憑藉猜測之類的補全。

那個媳婦兒跟婆婆吵架,哪個兒子打牌輸大啦,那家人買新的電視機……有的說過就忘,有的她們能連起來,查缺補漏,講成一個新故事。

腦洞可以寫啦。

有時候也有點好忽悠。

若是你不小心泄漏啥。

比如啥啥矛盾。

只要沒在公開場合,通常不要藏着掖着,越藏他們好奇心越強。也不要等風平浪靜,因爲新的波浪會讓他們說事兒,一年又一年,只要她們有興趣。

把方向偷轉一點,尤其是幾個蹦噠快的。

她們以爲自己的得到消息,私下會反倒是幫你解釋。

到最後,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

因爲很多事,本來就是她們憑空猜測的,說得多了,別人就以爲是真的。

我外婆就越喜歡這麼幹。

葉子評價:攪和攪和,一團亂麻。

純粹做一種參考。

w

第114章 備搭葡萄架第7章 見家人的萌丫頭第183章 請山神保佑第256章 要相信科學第230章 美容與學校第202章 新政策出爐第43章 獵一血野味第179章 她竟然能!第173章 密林與動物第10章 樹帶熊的萌丫頭第21章 屁娃軍成立第237章 撒尿與游泳第57章 截胡供銷社第189章 刺針與山弩第150章 兩棵小樹苗第34章 槍與雞毛毽第172章 碧山與野菜第229章 灰機與胭脂第269章 綠幽螢火蟲第40章 瘦毛驢被嘲第87章 鍼灸與棉襖第45章 噼裡啪啦砰第247章 商販與民族第43章 獵一血野味第282章 開金匣亮寶第256章 要相信科學第253章 祖宗角色卡第136章 翁婿秘事議第12章 憑空消失的萌丫頭第215章 珍貴歷史照第180章 解暑金銀花第183章 請山神保佑第243章 一堆小禮物第159章 除夕幸福忙第307章 特殊秦城村第117章 大豆與油菜第160章 紅火與守歲第234章 福利與出村第42章 星夜火燒蟬第205章 驚喜不間斷第303章 救治林爺爺第189章 刺針與山弩第240章 美滋滋廣播第273章 茶香與豬象第177章 炎熱與暴躁第34章 槍與雞毛毽第11章 露點裸奔的萌丫頭第264章 祭祀與頭骨第48章 坨坨黑疙瘩第172章 碧山與野菜第260章 巖墓與進村第58章 鹽油鍋碗瓢第159章 除夕幸福忙第149章 票證與貨幣第260章 巖墓與進村第111章 竹筍與竹蛇第291章 火車能過河第107章 漆皮筆記本第220章 年代兒童曲第288章 串聯在火車第82章 食堂與吹牛第51章 美食與溫情第81章 墓碑與豆花第305章 報復與變臉第43章 獵一血野味第92章 開會與酣睡第166章 麥麩谷秕糠第130章 飢餓的羨慕第297章 影壁與懟回第318章 幹架與媳婦第306章 林老爺清醒第304章 浪漫與黑暗第28章 豐盛的晚餐第233章 字跡與黃狗第282章 開金匣亮寶第111章 竹筍與竹蛇第3章 打羣架的萌丫頭第207章 舊書與減負第248章 猿糞與咻咻第178章 國語與科學第215章 珍貴歷史照第74章 貼心小棉襖第291章 火車能過河第2章 穿開襠褲的萌丫頭第324章 年代自留山第30章 圓滾野雞蛋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第276章 佛道之爭鬥第92章 開會與酣睡第302章 半塊‘葉’玉第154章 新嫁與剩女第37章 鍊鋼大計劃第238章 礦石收音機第104章 猴王與曬稻第150章 兩棵小樹苗第153章 貓冬與矛盾第336章 慶喜結連理第193章 滅狼與嚇狗第83章 香紅油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