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陳菊連

葉傾懷的大婚辦得十分隆重,前段時間受到禮部和刑部牽連遭人議論的顧家突然打了一個翻身仗,門前日日車水馬龍,往來賀喜之人絡繹不絕,在京中一時風光無兩。

顧家的風光讓很多人幾乎都忘記了,在帝后大婚的同一天,陳家的孫女也作爲妃子被納入了皇帝的後宮。

葉傾懷賜了她貴妃封號,住在與坤寧宮一牆之隔的永和宮。

大婚的第二日,葉傾懷決定去看看她的貴妃。

不同於顧飛燕,葉傾懷曾見過陳遠思孫女作的畫,對她多少有幾分先入爲主的瞭解。

葉傾懷對她的畫印象深刻。

客觀的說,葉傾懷很欣賞她的才氣。

如果她不是陳遠思的孫女,葉傾懷甚至覺得,可以與她對坐而談,好好聊聊畫作一道。

但此刻葉傾懷去見她的心情,和去會見鄰國派來談判的使者差不多。

永和宮歷來都是貴妃居所。

由於皇后的人選往往都要權衡多方因素來決定,且常常受到太后以及先帝的左右,並不能由着皇帝自己的性子來,因此一般來說,皇帝能給自己寵愛的女人最高的地位,就是貴妃了。

歷史上,永和宮出過好幾位著名的寵妃。

因此,永和宮雖然在規制和地位上不能與皇后的坤寧宮相比,但是宮中陳設並不比坤寧宮差,甚至有些名貴的器玩,連坤寧宮中也沒有。

自葉傾懷登基以來,永和宮已閒置了兩年多。因此此次大婚前,內廷對永和宮重新進行了改造和佈置,葉傾懷還特意賞賜了些名畫,讓他們掛在永和宮中。

葉傾懷到永和宮中的時候,已是黃昏時分。

永和宮中人不少,很多太監宮女在整理花草,灑掃房間。顯然,昨天剛搬進宮來的貴妃需要一些時間來佈置自己的新院子。

陳遠思的孫女名叫陳菊連,今年二十一歲,比葉傾懷大了四歲。

葉傾懷一踏入永和宮宮門,便看到了她。

她穿着一件荷粉色的錦緞長裙,立在黃昏的餘暉中,挽起的長髮在髮髻上插着兩支樣式簡單的碧玉釵子。她生得十分纖瘦,袖口露出的一截細弱手腕看起來像是輕輕一握便能斷了。

陳菊連的面容小巧,眉如遠山,眸如秋水,雖不似顧飛燕的模樣那般明豔,卻十分耐看,並不是民間傳說的那樣貌醜。

她本在院中指揮着下人們整理院子,突然聽到宮門外李保全的高聲通報,連忙迎到了宮門口,帶着永和宮的宮女太監們給葉傾懷行禮,道:“恭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葉傾懷笑着將她扶起,道:“快起來。”

陳菊連站起身,卻沒敢擡眼看葉傾懷,而是垂着頭道:“臣妾不知陛下今日過來,宮中雜亂,唯恐衝撞了聖駕。”

她雖如此說着,神色語氣卻很是沉穩,並沒有慌亂,也沒有驚喜。

按理說,葉傾懷昨日剛大婚,今日便擱下皇后來她這裡,她應當多少有些竊喜,但葉傾懷在她的面上卻看不出這種喜悅。

對於葉傾懷突然的到來,她應對從容,言辭得體,不卑不亢。

葉傾懷更欣賞她了。

“是朕沒讓人通傳,來得唐突了,貴妃不必自責。”

葉傾懷說完,四下環顧了一圈,對身後的李保全道:“李保全,再派幾個人給永和宮,早點把這院子拾掇好。”

“是,奴才明早就安排。”李保全應聲。

葉傾懷點點頭,又對陳菊連道:“快到晚膳的時間了,朕今日就在你這裡用膳吧。”

陳菊連恭順地行了半禮,回頭低聲吩咐了貼身宮女兩句話。

夜幕初垂,永和宮中裡裡外外都掌上了燈。

“朕聽陳閣老說,愛妃口味清淡,故讓御膳房安排了些清淡的菜色。”葉傾懷看着一桌子菜,對陳菊連道。

偌大的一張圓桌上邊只坐着葉傾懷與陳菊連兩人,一旁站着幾名宮女佈菜隨侍。

“陛下如此有心,讓臣妾惶恐。家母是潁州人,因此從小口味便清淡些。”陳菊連答道,她爲葉傾懷夾了一隻春捲,道,“這道三白春捲做的不錯,是潁州特色菜,陛下嚐嚐看。”

葉傾懷立即承了她的好意,夾起來入口,道:“確實不錯。”

她吃完放下了筷子,對陳菊連和善道:“愛妃在宮中若是有什麼吃的用的不舒服了,儘管跟朕提,不要委屈了自己。”

陳菊連始終垂着眼,聽到葉傾懷這句話,微微笑了笑,道:“有陛下這句話,臣妾便什麼委屈都沒有了。”

她本是欽定的皇后,卻在半道被顧家截了胡,最後作爲貴妃嫁進了宮來。但連出嫁也被帝后大婚壓去了風頭,幾乎是悄無聲息地被送進宮來的。

可以說是天大的委屈了。

正是因爲這個,葉傾懷對她心中多少有幾分愧疚。

她在大婚第二日來永和宮,本有兩個用意。

一是爲了安撫陳家,讓陳遠思覺得自己這個孫女嫁進宮來並沒有受到虧待。

二是爲了讓顧飛燕把注意力從她這個皇帝身上轉移到陳菊連身上。

但陳菊連這樣一說,讓她心中竟更添了幾分愧疚。

兩人便在這樣一種有一句沒一句的平淡氛圍中用完了晚膳。

“陛下,臣妾有一件事要與陛下私下說。”陳菊連仍然垂着頭,神色上看不出什麼端倪。

葉傾懷對宮女們吩咐道:“你們都下去吧。”

侍候的宮女們應聲退下,帶上了屋門。

屋裡只剩下葉傾懷與陳菊連兩人。

陳菊連起身從妝奩中取出一隻精緻的木匣,十分珍重地雙手捧着,捧到了葉傾懷面前。

“還請陛下收回此物。”

葉傾懷怔了一下,接過了木匣。她打開來,看到木匣裡面的軟緞上擱着一枚玉佩。

正是年前她到陳府做客時,作爲皇后的信物送給陳遠思的那枚。

陳菊連仍然垂着頭,聲音平靜道:“祖父說,這是敬敏太后的遺物,是陛下要送給皇后的定情信物。臣妾私以爲,於情於理,臣妾都不該持有此物。”

(本章完)

第90章 恐懼第81章 勸言第208章 失蹤第90章 恐懼第183章 再請第110章 王立鬆第179章 秦陽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112章 夜飲第93章 開支第122章 真假第206章 疑雲第86章 演戲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128章 大婚第100章 非人第193章 顧海望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169章 生辰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184章 淵源第194章 過招第142章 得意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53章 蕭索第三十章 尋人第184章 淵源第134章 爲難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81章 勸言第127章 貢士第132章 殿試第一章 落幕第112章 夜飲第155章 倉場第149章 籌謀第143章 戰事第137章 極刑第204章 嬉春第116章 迷局第104章 百姓第197章 萬壽節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112章 夜飲第160章 無眠第69章 番外——秦寶珠1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51章 兵糧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152章 晚膳第136章 決意第156章 薛鬆第三十七章 抉擇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117章 錢氏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章 重生第172章 意象214.第214章 戰略第106章 陶二龍第十七章 買賣第126章 狂言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81章 皇陵第90章 恐懼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89章 利刃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215.第215章 內亂第155章 倉場第134章 爲難第103章 出師第198章 貪墨第187章 生死第128章 大婚第二十九章 復課第80章 休朝第86章 演戲第119章 選擇第十八章 奔逃210.第210章 返京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九章 真相第148章 憂慮第131章 陳菊連第191章 截殺第203章 蝶舞第174章 戰況第151章 兵糧第十章 文校第140章 裂痕第91章 因緣第二十三章 陳府第四章 衷心第88章 鷹衛第三十七章 抉擇